《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

时间:2019-05-11 21: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

第一篇:《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

《中国教育史专题》(陈坚)

★《比较教育专题》 ——“旅行” ★《教师学与教学论》 ——“品味”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 ——“聆听” ★《中国教育史专题》 ——“穿越”

导论部分:

一、学科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

读史有学问,教会你: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大约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历史可以明志,更多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学习历史,可以借鉴其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学会推敲。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1、了解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教育史就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如同任何事物一样,教育也有自己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国教育史就是这个客观存在的过程。迄今为止,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原始时期、先秦时期、封建时期、共和时期(包括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阶段)等5000年的漫长历程,是世界上教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详尽地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继承教育优良传统、推进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科学评价并汲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中国教育史记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的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包括有用的制度、措施和思想观念,更好地为现实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

3、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①人格素养。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精神、教师风范和高尚人格,逐步树立自己的教师信念,有自己的教师信条。②理论素养。当代教师,不但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还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③思维素养。对于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学习教育史还具有认识和思维训练的价值。教育史除了给学生提供教育历史方面的知识外,还在于训练学生的教育史学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历史感和厚实感。总之,希望大家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感悟中国教育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养成优良的教师品质,使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思想、品质在自己未来的教育生活中得到体现、弘扬和升华。

“立足今天,回看历史;思考现实,放眼未来。”——教育期望

二、学科体系

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学科。

(一)从时限上讲:从原始社会教育产生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

古代教育史:原始时期的教育、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战国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隋唐时期的教育、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明朝的教育、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近代教育史: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二)从内容上讲: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实践史、教育思想史部分。

三、教学方式

1、讲与论结合。

2、借助多媒体手段。

四、学习方法

1、古今结合。2、6W学习法:“Know-what”、“Know-why”、“Know-who”、“Know-how”、“Know-when”、“Know-where”。

五、参考资源:

书籍资源:《中国教育史》 网络资源:

http://西南大学中国教育史课件

专题一:倾听《论语》,品读孔子教育智慧

孔子一生的思想极其丰富,但是他的主要努力和贡献是在文化教育事业上: ①建立了儒家学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勃兴,开创了道路。

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③整理和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 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教育思想及其丰富,涉及很多教育问题:教育作用、地位、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思想等。

⑤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伟大先哲。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一专题从《论语》出发,品读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在政治上.王权已经衰落,政权的控制在逐级下移,旧贵族的没落和新势力的兴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乘田。30岁左右时,开始私人讲学。40岁左右,创立了儒家学派。50岁时,获得从政机会

中都宰——司空——司寇——参与国政——弃职出走——周游列国 68岁时,受聘返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和古代文献的整理上。“发愤忘忧,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公元前479年病逝,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弟子服丧3年,子贡守坟6年。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教育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能培养治国之才、开发民智,形成人的个性,对治国安邦和年青一代的成长都有巨大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从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可得其见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有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段话说明孔子把“庶、富、教”——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著名论断。

三、孔子论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

“有教无类”曾有三种解释:

①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②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

③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

教育实践——“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孔子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教育实践中,广受门徒,其弟子三千中,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存。孔子私学也因此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

积极意义:

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②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

现代启示:求之不拒,教无等级”,“有教无类”在现代教育中面临着困境。

四、孔子论教育的目的

(一)关于培养人才的标准

孔子提出了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弘道治世,恢复礼治社会秩序的君子。

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总是追求道义,而小人总是追求功利。二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君子总是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要求别人。

(二)关于选拔人才的方针,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虽然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学而优则仕”包含多方面的意思: ①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②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③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孔丘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职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上了轨道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退隐。由此可见,在孔子那里,学习与做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孔丘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

积极意义:

① “学而忧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虽然也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官吏,但是已与西周以前对必然做官的贵族子弟进行为官的预备训练不同,孔门私学的教育对象是士人,只有学有所长才可能被选拔为官。

②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③“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消极影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一思想有着明显的副作用,即把求学当做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求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形成了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

五、孔子论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且以前者为重心。

(一)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二)教学科目和教材

孔子教学的六个主要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 乐: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射:射箭,属于军事武功; 御:驾车,也是军事武功;

书:刻字,即写字;

数:关于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孔子主张培养文武兼备,六艺兼习的治国兴邦之人才,孔子进行六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就是“六书”。“六书”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著名的儒家经典。

《诗》:即《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

《书》:即《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莁之书,相传为周人所做。《春秋》:是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是当时孔子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教科书。

六、孔子论教学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教师如何教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的经验是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1.启发诱导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其至理名言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解释:《论语集注》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整体意思就是: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的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知识范围。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教学。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够一言以蔽之,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二)关于学生如何学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孔子在长期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威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通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及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虚心笃实还包括学者治学应持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孔子告诫弟子,对古籍文献,对客观世界,对人伦社会关系应该做公正的评说,他反对学者治学过程中过多的妄意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做到虚心笃实,践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原则,就是不会则问,不知则学,不仅要向高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即“敏而好学,不耻下 6 问”。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型。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笃实固然重要,但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力求感知正确,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孔子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这些教学法,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仍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欲着力解决的问题。

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孔子同样强调学以致其用。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行践履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等。

孔子在指导学生治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上所提的几点原则、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等。孔子提出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别人要求他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求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倡愉快教学的人。

七、孔子论道德教育 德育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教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孔子曾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之所以重视德育是与其“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有关的。

孔子的德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

就总体而言,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字来概括。

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当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现仅就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下:

孝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这里,“入则孝”是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在外要尊重兄长。孔子的学生有若对老师所提倡的孝悌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经这样说: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7 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爱人:是“仁”的核心。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爱人”是“仁”的核心。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别人要富于爱心。孔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多从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等,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

复礼:是“仁”的表现。孔子要求学生必须养成“克己复礼”的品质。孔子认为的“礼”,主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常识。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有恒

2、安贫乐道

3、推已由人

4、克已内省

5、改过迁善

6、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八、孔子论为师之道

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1、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2、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

3、孔子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专题二:追寻历史变迁轨迹,纵览中国教育制度演进历程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以生活经验为主

(四)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

二、夏代、商代、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夏朝(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夏代的学校,在古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述,但仍无直接证据。

一般认为,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主张“以射造士”。

(二)商朝(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

1、商代的学校:除了继承夏代遗产外,有所创新,如瞽宗——商代特有的学校。

2、商代学校的教育对象:商代学校由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

3、商代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4、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2)军事教育(3)礼乐教育(4)书数教育。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1、西周的“学在官府”、官师不分、政教合一。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②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③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2、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 ①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

②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夏朝“以射造士”——商朝“以乐造士”——西周“以礼造士”

三、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官学衰废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私学兴盛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

2、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3、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西周的“六艺”范围,各家各派可以自由传授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新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方式上,私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4、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等,而且还出现了如《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君书》、《韩非子》等记载了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大学》、《学记》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二)齐国“稷下学宫” 齐国素有养士之风,“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稷下学宫”建于战国时齐国的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它是齐国统治者设立的国家养士机构,凭借国家的财力、物力养士,绵延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几乎集中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者。

1、稷下学宫的性质——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它是一所由官家兴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容纳百家、思想自由,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2、办学特色:

①“不治而议论”。即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因此,“稷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

②自由辩论。“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都占据了一定地位,他们要使自己的学说得到公认,不得不通过公开的辩论,以理服人,这就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在学宫所召开的“期会”中,不仅全校教师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参加,学生也可参加驳难辩论,这种在学术上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有助于扩大眼界,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并对解放和活跃学生思想起了极大的作用。

③学无常师。“稷下学宫”的教学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当时前来“稷下学宫”的,既有个别游学,也有集团游学的情况。可以随时请求加入,也随时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则不限于跟一个先生,其它先生讲学也可以听讲请教,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学术流派的局限,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促进了学术发展。

④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 10 严格规定。从《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这一学则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历史意义

①“稷下学宫”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②“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③“稷下学官”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它是名副其实的。

(三)教育家及其思想

1、儒家代表(孟轲、荀况) 孟轲: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1)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①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2)论道德修养 ①持志养气。②动心忍性。” ③存心养性、清心寡欲。④反求诸己。(3)论教学方法

①启发诱导 ②循序渐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 荀况:

(1)论教育作用——“化性起伪”(2)论教育目的——培养雅儒和大儒(3)论教育内容——儒家经典(4)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5)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2、墨家代表(墨翟)

(1)论教育作用

(2)论教育目的——“贤士”或“兼士”(3)论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 ②科技和技术教育 ③文史教育

④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 ⑤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育(4)论教育方法 ①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②主张创造。③注重实践。④量力而教。

3、道家代表(老庄)

道家学派从自己的哲学思想出发,也对教育作用、学习方法、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4、法家代表(商鞅、韩非)

11(1)否定传统教育的作用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四)战后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五、秦汉的教育政策

(一)秦朝的文教政策

“统一文字、严禁私学、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汉朝的文教政策及学校教育制度

1、汉朝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2、汉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教育家:董仲舒、王充

1、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1)三大文教政策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2)教育思想

①论人性及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②论道德教育。

③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王充(约27-100年):(1)论教育作用

(2)论教育目标: “鸿儒” “文人” “通人” “儒生”(3)论教育内容:“博通百家”(4)论学习:

①学知与闻见。

②思考与求是。③“问难与距师”。

六、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一)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二)私学得到发展,成为教育的台柱。

(三)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四)教育思想多元化。

七、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隋唐文教政策

1、重振儒术。

2、兼融佛道。

3、发展科举。

4、任立私学。

(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6、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7、重视医学教育。

8、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9、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三)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韩愈

1、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做《师说》,提倡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思想既是他出于重振儒家“道统”的需要,又是为了抵制当时耻于从师的风气。(1)教师的作用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阐明了教师的作用。他从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个结论,“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诲和指导,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才智的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他认为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孰能无惑?如果“惑”而不从师,那才是“惑”呢!在这里他通过肯定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2)教师的任务

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这三项任务,三者的地位,韩愈也摆的很清楚,“传道”放在首位,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传道”这个根本。传道是目的,授业和解惑是传道展开的过程和手段。

(3)择师的标准

韩愈主张不管出身、门第、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以为人师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 13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也是择师的首要标准。从师是为了学道,谁有“道”,谁就有资格为师。韩愈强调“师道”正是对中唐以后耻学于师,不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4)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2、关于教学和学习思想(1)业精于勤(2)博精结合(3)学习与创造结合

八、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1、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2、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3、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①范仲淹(989-1052年)主持推动的“庆历兴学” ②王安石(1021-1086年)主持推动的“熙宁兴学” ③蔡京主持推动的“崇宁兴学”

(二)宋代书院

(三)宋元时期的蒙学

(四)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北宋王安石、南宋朱熹 朱熹之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与教育内容 论道德教育 论教师与教学

论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和体会,对于怎样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具体如下:

14(1)循序渐进

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自己的能力进行,应逐步渐近。首先,读书要有次第。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近及远,“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其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读书切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今学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熟读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也就是要能够记住背熟,因为熟读有利于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精于思考,“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就是对于作者的观点先提出疑问,然后再通过思考,不断解疑,以至无疑,只要做到这样的功夫,才能说是“精思”了。如他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虚心涵泳

“虚心”是指读书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他说:“凡读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今人多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却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涵泳是指读书要反复咀嚼,深刻地体会书中的精华和滋味。

(4)切己体察

朱熹认为读书不能只在纸上做功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熹反对当时学校只为科举而死记硬背的学风,他认为如果不身体力行,即使日诵五车,也学不到任何东西。

(5)着紧用力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着紧用力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抓紧时间,发愤忘食,“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功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要振作精神,勇猛奋发。“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为学就是要有这种撑上水船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的勇敢直前的精神。

(6)居敬持志

居敬要求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持志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能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志向,才能一味向前,学业不断长进。

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具有借鉴的价值。

九、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教育

(一)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文教政策

1、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

2、网罗士人,禁锢思想。

(二)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三)明清时期的书院

(四)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具有自身学派特点的教育思想

十、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清末教育的腐败、没落

1、科举制度利弊百出。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

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

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它们的代理人。(1)兴办教会学校

(2)插手中国人办的新教育。

(3)兴办各种所谓慈善事业以笼络人心。

(三)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教育

1、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2、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

3、改革考试制度

(四)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创办新式学堂 ①外国语学堂 ②技术实业学堂

③军事学堂

对新式学堂的评价:1.新式学堂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2.开设“西文” “西学”课程,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3.洋务学堂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在社会实践等方面起了开创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

2、倡导留学生教育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的进步意义:

①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式学堂打破了传统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 ②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

③培养出中国自己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新型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如严复、鲁迅、张伯苓等近代史上的巨匠,都是出自于这类学堂。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①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

②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③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④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五)教育家及其思想:张之洞

十一、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1、维新派与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论争的焦点 ①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②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③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的主要教育活动有:

①建立学会、开设报馆以宣传变法。②创办学校,以培养人才。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

⑤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二)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1、废除科举制度

2、建立清末新学制

十二、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整肃封建教育

(二)制定教育宗旨

(三)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

(四)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与旧学制相比,这一学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它缩短了小学年限,并允许实行弹性制,从而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其二,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高中毕业已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因此可以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其三,职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小学高年级可斟酌地方情况,设置职业准备教育,初中也可视需要兼设各种职业课程,高中则是普通科与职业科并立,这样就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其四,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其五,不再单列出女子学校,意味着承认男女受教育的完全平等。

总的来看,1922年学制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的下移,更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在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方面是比较和谐的。学制比较简明,又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这个学制后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它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所以,1922年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十三、新文化运动时期

十四、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十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专题三:翻阅历代考试制度,反思现代高考制度

我国的考试制度以“科举”的出现为界,可分为:前科举时代(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科举时代(隋唐宋元明清)。

一、记载中的西周考试制度

中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王朝。有史料记载的则是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开始。据《礼记·学记》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在“国学”中就设有定期的学业考查制度。不仅对考核内容做了系统安排,而且形成了定时进行考核的思想和制度。

(一)国学的考核内容

礼:是政治伦理课,其考核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等。《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

乐:是综合艺术课,其考核的内容主要有六代乐舞等。所谓六代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尧时代的“大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获)”,加上西周新创的“大武”,简称为“六乐”。射:据《周礼》载:射箭的考核标准有五条:一曰:“白矢”,要求射者的箭穿透箭靶,露出箭头,重在考核射者开弓的臂力;二曰“参连”,要求射者第一箭射出之后,接着三箭连发,重在考核射者发射的速度;三曰“剡(演)注”,要求射者矢入箭靶,羽颈高,箭头低,重在考核射者箭头锋利易入;四曰“襄尺”,“襄尺”即“让”,要求射者礼让,如君臣同射,臣不得与君并立,须后退一尺,以别上下尊卑,重在考核射者礼让水平;五曰’‘井仪”,要求射者四箭射中箭靶,如“井”字形状,重在考核射者箭法准确。

御:据《周礼》载,驾车的考核标准也有五条:一曰“鸣和鸾”,“鸣”与“鸾”是车上装饰的铃,要求御者驾车时,铃声共鸣而有节奏;二曰“逐水曲”,要求御者驾车时,沿着曲折的江河驰驱而不颠坠;三曰“过君表”,“君表”指在险阻处插着族旗的辕门,辕门中间放置石磴(邓)为障碍物,要求御者驾车驰入辕门时而不碰撞石瞪(车两边与石瞪的间隙仅只五寸);四曰翻舞交衢(渠)”,要求御者驾车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骋,像舞蹈一般轻盈而有旋律;五曰“逐禽左”,要求御者驾车追赶禽兽,使其向左边逃奔,以便君主射之(按周礼规定君主田猎时自左方射之)。总之,考核时要求御者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密切配合射手。

“书”与“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常用字,如天干、地支、方名等。“数”指计算加减及乘除等。《周礼》还提出有“六书”、“九数”等考核标准,但无细目。后人曾就“书”与“数”的考核标准作过种种猜测,这里就不详述了。

(二)国学考核时间

按照《礼记·学记》所载,西周的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分年考试的制度。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大学每隔一年考查学生学业及操行一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三)乡学俊秀进入国学深造的四步考试制度

按《礼记·王制》载,西周规定,乡学可以经过考试选拔少数俊秀者进入国学深造。其过程与步骤是这样的:(1)先由地方官“乡大夫”主持考试,选拔乡学中的优秀学生,报告于西周王室的“司徒”官,被选中的学生称之曰“选士”。(2)“司徒”官主持考试,“选士”中的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之曰“俊士”。凡已提名于“司徒”官的选士,可免其一乡的劳役;凡有升人大学的“俊士”,可免其一国的劳役。这些“选士”与“俊士”,皆称之为“造士”,意思为进入大学深造之士。(3)“造士”入大学九年学成后,“大乐正” 18 官再主持考试,就“造士”中的优秀者提名于“司马”官,称之曰“进士”。(4)又经“司马”官主持考试,就“进士”中选拔其贤能者报告于周天子,视其才能的高下而任之以官职,予之以爵禄。这就是从“乡学”中选拔优秀人才的四步考试制度。当然这种经过严格考试选拔的“国之俊秀”,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仍在地方上序、痒、塾、校里学习。

总之,西周时期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都严格地按照一定的规范考核士子。

(四)西周考试制度的特点

——育才与选士相衔接,选士与选官为一途 ——给这些庶民学生以希望和鼓舞。

二、秦汉考试制度的确立

(一)秦代考试制度

秦代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吏师”制度的目的,在于造就一批刀笔小吏。因此秦代重视考试,考法令,考诵书,考写字、习文,还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考核合格才委以小吏。秦代虽短,史料又不足,但是秦代的“吏师”制度重视考试却是毫无疑问的。

(二)汉代考试制度

1、汉代太学考试方法

汉代太学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又是国家的考试机关。汉代太学的考试有两大作用:一是通过考试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充实汉朝官吏队伍;二是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学习儒家经典。

汉代太学考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射策”

由主考人根据儒经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分成甲乙两等,再把这些问题写在帛或纸上密封起来,由被试者随意抽出其中一二种题来解答。这种方法与我们现在采用的抽签考试方法相类似。内容侧重对于儒家经典意思的解释与阐发。主考人根据学生的解答判断学业成绩。成绩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不过每科均规定很少的取官名额。

(2)“策试”

所谓“策试”,就是教师事先按家法章句分科出好多个题目,学生凡是回答得多且好的被评为“上第”,“五经各取上第六人”,上榜公布,作为政府录用的依据。(3)“口试”

★汉代太学考试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弊病

积极意义:(1)汉代太学注重考试,使得学生专心攻读,潜心于经典,培养了不少人才。(2)汉代太学既是教学机关又是代表国家的考试机关,这样可以鼓励青年自修,校外人才经过考试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格和荣誉。

弊病:由于汉代太学教学制度不甚严格,一味地依赖考试,因而也带来不少弊病。(1)汉王朝通过太学考试,鼓励学生研究经学,并给以政治出路,通过考试、即可以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这使广大青年学生一头钻进故纸堆里,把毕生的心血花在经书上面。经学的繁琐章句,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头脑。(2)汉代太学考试制度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3)汉代太学没有年限规定,太学生一年没有通过考试允许下年再考,这样一年一年考下去,太学里往往有一些少年入学一直到头发白了还没合格的老学生。

2、汉代的察举与考试

汉代一方面开创太学,培养与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又确立了察举制度发现与选拔人才。通过这两条途径,充实汉王朝的官吏队伍。所谓察举,亦称荐举,是由汉王朝的三公九卿及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依据考核,把民间及基层官吏中的德才兼备者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或提高其官位。

汉代的考试制度对我国古代考试的思想、方法、制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试制度 此时的取士仍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九品中正制”的出现甚至几乎取消了考试。“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把被选的士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具体做法是:①设置中正。②品第人物。③按品授官。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由于前程无忧,也不愿下苦功去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而门阀世族把持选士任官大权,归根结蒂也是为皇权所不容的。统治者的权力一旦有所巩固,必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选士权的控制。所以说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这就孕育了国家设科招考和士人自由报考的分科考试制度的产生。依靠门资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考试制度来替代它,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四、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

(1)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 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降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

(2)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1、科举的考生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两类。“生徒”即各类官学的学生,“乡贡”即“生徒”以外的在地方报考的读书人。获得准考名额的比例,“生徒”要大大高于“乡贡”,这是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因。

2、科举的科目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明法、明书、明算科选的人数量不多。因而学子们热衷的只有明经、进士两科。

3、科举考试的方法

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间或还采用口试。

4、唐代科举考生的生活及考试流弊

5、科举及第后的荣耀

6、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真宗:《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家不有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唐代,到宋代则大大强化。

1、科举地位的提高

唐代科举还只是为寒门子弟打开取得作官资格的一条门缝而已,取士名额少,取中的还要通过吏部考核才能作官。到宋代,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耀,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

2、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

宋初每届取士人数与唐代大体相同,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殿试,进士及第109人,诸科及第207人,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录取规模上。

3、考试内容的改革

有鉴于唐代科举的帖经、墨义完全是考死记硬背儒经,而诗赋考试又与治国实际关系不大,到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为标准格式。不过诗赋毕竟是士大夫文人的基本素养的体现,后来采用诗赋考试还是经义考试几经反复,经义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4、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的健全化

科举考试、取士的比较周密的规章制度,也是在宋代建立的。通过维护科举的公正性、21 客观性,防止权贵操纵取士,来保证中央集权。主要改进措施如下:

(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宋太祖即位后不久,废止权臣向考官推荐考生的特权,并诏令考生今后不得再呼考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所有考中的进士,都算是天子的门生。

(2)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决定性考试。

(3)改善考官任用制度。主考官不再由固定的官员担任,而是临时委派,考官在受命之后,要立即进驻贡院,隔绝与外间的联系,称为锁院,这样防止了串通作弊。除主考官之外,还要另行委派若干副考官,称为同知,以加强对考官的监督和相互制约。

(4)对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另行开场考试,考官与考题也另行安排。目的在于制约人情影响。

(5)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考生交卷后,先由弥封人员将考生的姓名密封起来,再由誊录人员将试卷内容原封不动地誊录出来,将誊录的试卷交给阅卷人评阅。这样,阅卷人就无从知道试卷是何人所作,判卷也就比较客观了。

通过上述的调整改革,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和覆盖面,科举考试制度更加成熟健全,进一步加强了统治者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力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限制了权贵子弟徇私舞弊、朝中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庶族与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

(四)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蒙古窝阔台汗时(1237年)曾开过一次科举,此后科举长期停开,选官主要从蒙古、色目人中挑选,或从吏员中提升,少量的选士则来自学校。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才重开科举。规定三年考试一次,分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为一榜,考两场,即第一场考经问,第二场考时务策。汉人、南人为一榜,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义,以规定的理学家著作为考试用书,第二场考赋、诏、诰、表、章等文体选一,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相比之下,蒙古、色目人的考试就容易多了,他们中如果有愿意考汉人、南人榜而且考中者,则授官时加一等。汉人作官则多受限制和排斥。

元代科举不仅开得晚,而且时开时停,总共只举行过15次考试,全部录取的人数只有1061人。和其他仕途相比,科举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元当初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然而元王朝仅80多年就被推翻,不能不说与这种政策失误有关。

(五)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 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

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

八股文有极其严格的文体要求,文章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

 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        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 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 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 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

八股文的特点:

1、取材于四书五经

2、代圣人立言

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策于一体。

(六)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

明清八股取士后,学校的独立地位逐渐失去,成为科举的附庸。

1905 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在中国实行了 1 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宣告废除,这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

★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

科举制始于隋,兴盛和完备于唐,废于清末,历时1300年,是我国实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取士制度,对我国以及世界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相对保证官员素质;思想统一于儒学。

2、相对客观公正。

3、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

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五、近代以来的考试改革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了教育改革,民国初年公布教育改革令,建立新学制。考试科目增加了自然科学。五四时期开展了新文化运动,至 1922 年实行新学制,全盘采取了美国的六三三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相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和考试方法,直至“文革”开始。文革至 1977年,我国取消了考试制度,采取推荐方法。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了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沿用至今 30 余年。

专题四:回顾古代私学,审视古人智慧

★概念界定:

在一般意义上说,古代私学是指不由政府创办,不纳入国家学校制度之内,而由私人或私人团体(包括社会集团)创办、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形式或教育活动。

中国古代私学包含三种类型:一是指私家学派。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由孔墨显学发展成诸子百家,由“官守学术”演变为“百家争鸣”,确立了私家学派的地位。二是指私人聚徒讲学。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先秦诸子大都从事私人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汉唐来元明清均有大批经学大师从事私人讲学。三是指由私人创办和主持的学校。从汉代的书馆、经塾、精舍到宋以后的大部分书院和私塾,都是私学的范畴。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上:春秋时期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二)直接原因

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密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学习的材料。

2、士阶层崛起、文化官吏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师。

3、社会上许多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生员。

(三)私家学派

儒墨两大私学,己成为当时社会影响最大、占主导地位的私学组织。除此之外,道家和法家影响也较大。

1、儒家私学

特点之一:孔子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特点之二:孔子为儒家私学编写了被后世称为“六经”的教材。特点之三:孔门私学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特点之四:以“仁”为核心的私学教育

2、墨家私学

墨家学派之所以“显”,则在于其不同于孔门私学,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实践,许多是孔门私学所未涉及的领域。墨家私学与孔门私学一起.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教育范围树立了自己的旗帜。孔墨私学互为补充,构成了完备的社会知识整合。

3、道家私学

道家私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尹文、接子、环渊等为代表;一派未到过稷下,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是继承和发挥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老子的思想。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向唯物主义方向发展,而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庄子与孟子同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反世,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鼓吹虚无主义和超现实的绝对自由,把老子思想引向极端的唯心论。

4、法家私学

他们是先秦法家的主要的激进派,锐意提倡耕战,主张地主阶级严刑峻罚。商鞅用自己的学说指导了秦国的变法运动,韩非的理论则为秦始皇所采用。他们扬弃了道家的虚无主义,批判墨家的阶级调和思想,与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也表现出严重的分歧,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四)先秦私学的特点

1、私学与学派互不可分。

2、每一家私学均形成了自己私学的独特的风格特点。

3、这一时期的私学都没有固定的场所。

4、各派私学招收的学生年龄差异都较大,基本上没有年龄的限制。

5、教育的多面性与仕宦的现实性开始紧密结合。

二、秦代的焚诗书、禁私学和汉代私学的复兴

(一)秦代“禁私学”

(二)汉代私学的复兴

1、汉代私学的类型——汉代私学是我国私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潮(1)以“书馆”为主要形式的蒙学教育。

(2)以“乡塾”为主要形式的一般经书学习。

(3)以“经馆”(也即“精庐”或“精舍”)为主要形式的专经教育。

2、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①汉初战乱刚平,官学匮乏,私人讲学承担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为两汉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②自汉武帝始,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士人必读儒家经典,才能有出仕做官的机会,而太学路途遥远,进入地方官学亦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得不求助于私学。

③自秦以后,私学积聚了相当雄厚的发展潜力。因而,私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私学的兴盛就不难理解了。

3、汉代私学的特点

汉代私学,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历程中趋于正规化的阶段,其本身的许多特点,奠 25 定了后世私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①汉代私学已有较明显的程度划分。即有向儿童的蒙养阶段的教育和有向青年和成人的专经阶段的教育。尤其是蒙养阶段教育的出现,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官学教育没有蒙养教育的缺陷,使得整个教育在私学、官学的互为补充下完善起来。专经阶段的私学教育,成为教育与学术传播的典范模式,后代的私学,大部与学术传播联系紧密,一些有政治抱负的人土.以私学为阵地传播政治思想,评议朝政,形成后世私学与学术集团的紧密结合。

②汉代私学已有了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这些被称为“精庐”、“精舍”的学校,为后世私学的规模化做出了典范。以后的私学,大都有了固定的场地,及至书院出现后,名称上亦称为“精舍”、“精庐”的居多,这是私学正规化的发展历程。

③汉代私学的教师,有居官教授的,有隐居教授的,有辞官后还家教授的。后两种便形成了专职化的私学教师队伍,尤其在社会动荡之际,后两种教师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与此同时,汉代还出现了私学女教师,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位女教师就是班昭(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马融(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门徒千人之多,郑玄等都是他的门徒)曾在她的门下受教。班昭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女教育家。

④汉代私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表现在生源的广泛性。汉代私学招收学生不以贫富、地域、年龄和辈分为限,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十分广泛,私学中“教授数百人”,“门徒常千人”的很多。私学学生中许多是贫寒子弟。

⑤汉代私学教学中、出现了“高业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式。我国近现代所出现的“小先生”、“导生制”,即类似于此。而汉代,就出现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足以见得当时教育的兴盛,到私学来求学者之众。“至一师能教千人,必由高足弟子传授”。郑玄作为马融的学生。“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这样通过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方式,解决了教师少、学生多、传授不便的困难,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满足了社会普遍求学的需要。这一源于古代私学的特殊的教学形式,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积极可行的教学准备条件。

⑥汉代私学,还承担了非儒家学说的文化知识的传承任务。如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图纬、医学等等,都是私学的主要的传授内容。虽然朝廷对此也偶有重视,但在教育和传播上,官方教育一直没有承担这一任务,客观上主要是由私学来完成的。

因而,汉代私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传授的具体知识上,都比官学宠大、全面,从而形成了以私学为主、官学为捕,私学是官学的基础和补充的格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格局。私学承担着文化发展、学术传播的主要任务,官学只是在为培养和选拔官吏服务。从这个意义而言,私学是主要的教育承担者。

三、魏晋南北朝私学的相对兴盛

四、唐末及宋代私学的制度化——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私学在唐代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唐代的私学亦很发达,但与汉相比则显得略逊一等,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从隋朝始,官学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系统和管理体系,这种系统到唐朝更加完备。如:唐朝在中央设立了六学二馆;而在地方上,则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市学、镇学,另外还设有医学。同时,这些官学的入学条件亦有所放松。②隋唐所实行的科举制,直接把读书、应试、做官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官学而抑制了私学的发展。

唐宋私学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教授识字和日用基本知识的小学或蒙学;另一类为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青年学子设立的研究学问或准备科举的书院和经馆。

唐宋年间,书院诞生。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它一经产生,即成为与官学平行的私学的独特教育形式,书院是制度化、正规化的私学,是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书院的性质来决定的。与宋以后的元、明、清诸朝书院的官学化不同,北宋时期的书院,大都属于私学范畴。

(一)书院兴起的缘由

书院的兴起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兴起缘由在于:

1、宋统一后,文风日起,而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书院的出现既满足了读书人的要求,又可为统治者培养大批治术人才,因而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2、官学路途遥远,入学多有不便,而书院则可因人、因地、因时而设,比官学更具灵活性。

3、我国渊源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对书院的兴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书院制度的产生还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密切联系,书院学规的制定,教学活动的方式,均受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二)宋代四大书院

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了出名的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书院,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传播上做出了巨大历史功绩。

宋代书院不论数量、规模、组织结构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几乎超越了当时的官学。

(三)私学制度化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场所规模化。②教育设备的制度化。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④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⑤书院在讲学方面,既注重教学,尤注重学术研究,同时还允许不同学派相互间进行讲学,由此而形成了独具持色的书院“讲会”制度。

五、明清时期私学的普遍形式——南方家族式私学的发展

(一)明清私学的类型

明清私学继宋元之后仍盛而不衰,按其程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另一类为高级阶段的书院。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多称私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门馆”、“家塾”,即“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饲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二是“村塾”、“族塾”,由“一族一村选师择址建馆课其子弟”;三是“坐馆”、“教馆”,“由富裕人家独自一家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

(二)南方家族式私学的发展

1、教育目的具有两重性

2、教育阶段也具有两重性

3、家族教育拥有专门的教育经费

4、家族教育随时代而发展变迁

(三)明清私学教学的特点——蒙学化

专题五:译读《学记》,品鉴古代为师之道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 28 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 29 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难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 30 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评述> 《学记》共1229个字,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教育思想相当丰富,论述相当深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①首先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光靠良好的施政措施,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而教育的作用则是最广泛的和牢固的。因此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后来广义的教育,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社会教化的宗旨。

②其次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学记》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是后来狭义的教育,也就是开展学校教育和选士的指导思想。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虽然也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学记》对教育的这种看法,成为以后历代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①学制与学年

《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

②视学与考试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意思是说,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国家每隔一年考查他的学业及品行:第一年考查其明析经义的能力和学习的志趣;第三年考查其是否专心学习,对周围的人是否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其学识是否广博,同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考查其研究学业的本领和识别朋 31 友的能力。达到这一标准就称为“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经触类旁通,立场也已经坚定不移。达到这一标准就称“大成”。

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①教学相长。《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概括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②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③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④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从正反两面的对照分析,大大了加强论证的力度。

⑤启发诱导。《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⑥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措施。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如果 32 教法得当,这些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4、教师与学生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

②关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专题六:评析传统蒙学,品鉴传统文化

一、蒙学释义

《辞海》是这样对它进行解释的:“蒙学又称蒙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把蒙学仅仅定义为学校,有失偏颇。蒙学是一个有特定教育对象的教育体系,是对儿童所进行的启发教育,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蒙学顾名思义即“启蒙之学”,通常也称之为“小学”。

二、蒙学的主要承担者

传统蒙学的主要承担者就是具有私学性质的“学塾”。包括三大类型:家塾、私塾、义塾。

家塾:官宦或富豪人家为教育自家或亲属子弟,设立学塾,选请老师来家讲授。一些寒门小户,往往几家合作,选请先生前来办学课子。在旧时,前者被称为“专馆”,后者则被成为“散馆”。

私塾: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学童就读。义塾:由显官富商或地方政府倡议兴办,以施惠于一方,更多地表现为某个宗族以族产资助族中无力读书的俊秀子弟,或服务于族中所有适龄学童。

三、传统学塾中的塾师

塾师:在私塾中供职的教育者的通称,一般为层次较低的知识分子,未入仕的底层读书人。因为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类型的有别,塾师的名称也多种多样。

(一)职业魅力

有利于实现中举入仕的人生追求(时间与内容上的保障)

有利于实现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得天下英才在教育之,三乐也)

有利于获得尊师传统带来的心理满足(在中华帝国,教学被认为是绅士荣耀的职业)

(二)职业活动:教学与管理

(三)教学内容

四、蒙养教材的发展、类型和应用

第二篇:广播电视史课件文字整理

广播电视史课件文字整理

• 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属历史科学范畴,又是广播电视学一个分支学科(与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实务并列)。

• 任务:研究和探讨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从中寻求其发展规律和总结历史经验,为办好广播电视服务。• 中国广播电视史

• 从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具体过程入手研究、探讨,从中得到有利启示。•

研究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缓慢起步

• 20世纪20年代,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广播事业是新闻事业的一种。• 20年代末期到1937年,初步发展。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40年代初期,解放区对广播事业和工作经验总结结合。•

•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

• 新中国成立,受50年代后期“左”倾思想和文革“十年”,研究成果不大。• • • • 第三阶段:初结硕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速开展。

研究成果:解放区广播史成绩较大;

现代广播史(1923—1949)初获成果;

当代广播电视史(1949—至今)成绩显著。• 总之,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第一章 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

1、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

2、中国广播事业历史是从无线广播开始 •(1)中国使用无线电报始于清朝末期。•(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无线电有关的法令:

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

3、中国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第一节 外国人在中国的广播电台

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 :

• 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2、1924—1929年,美商开洛在上海创办“开洛电台”。

第二节 中国自办广播事业的开端 背景: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

• 广播电台与通信联络的无线电台; • 收音机与无线电收发报机

1、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电广播法规 :1924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 《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刘瀚建成哈尔滨无线电台。

• 3、1928年1月1日,奉系军阀建立沈阳广播电台。攻占华北后,在天津、北京分别建立广播电台。•

• 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根据地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2、三年内战中,延安新华广播台曾数次转移,并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进北平。

3、建立了“人民广播电台”。

• 4、1949年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后改名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局”)。•

5、北平新华广播台改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

4、中国商营广播电台:

•(1)中国私营商业广播事业的开始 :1927年3月18日,上海的新新公司设立商营广播台正式播出。

•(2)同年,北京出现一座商营的燕声广播台。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广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 1、1928年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在南京诞生。

• 2、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建立一系列的地方广播电台。

• 3、1932年建立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后改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规范各地方广播电台,领导全国广播事业。

• 4、1939年,国民政府在重庆建立短波广播电台。1940年1月正式定名为国际广播电台。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业

• 背景:

• 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新闻社(红中社)诞生,后改名为新华社。

• 中国共产党的广播台就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派生出来的,在很长时期内,广播电台从属于新华社,称新华广播电台。

• 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根据地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2、三年内战中,延安新华广播台曾数次转移,并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进北平。

3、建立了“人民广播电台”。

• 4、1949年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后改名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局”)。•

5、北平新华广播台改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

“十七年”间的广播电视

三、广播电视大跃进的挫折 表现: 1、1960年广播系统开始精简 2、1960年开始大力发展电视(没有条件也要上),1962年电视台发展到50个。

1963年,电视台调整压缩。

四、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 表现:

• 1、1963年,北京电视台“立足北京,面对世界”的宣传方针。• 2、1963年首次全国电视台对外宣传会议在广州召开。

• 3、1963年,北京电视台与英联邦国际新闻影片社建立协议交流关系。• 4、1964年,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号召。• 5、1965年,北京电台派出第一位驻外记者采访报道。(越南北方)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与广播电视

1、“文革”造反与广播宣传 •(1)造反浪潮 • • • • “夺权声明”、“接管声明”(2)广播电视节目

政治内容增加,知识性内容减少,文艺节目几近消失。中央台停播外国音乐

• 广播节目录播制度

• 广播新闻节目几乎照搬“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红旗》杂志)

2、文化大革命时期电视的挫折

•(1)背景:

• 联网播出电视节目的微波传送试验成功; • 北京电视台开始使用电视录像设备。

•(2)表现:

• 1967年1月年北京电视台停播,全国各大电视台陆续停播;同年12月收回广播电视大权。•

3、广播电视建设的发展 •(1)广播

• 1968年陆续恢复;

• 1971年微波干线传送节目; • 1974年中央台调频广播正式播音。•(2)电视

• 1970年全国多数省份开始建设黑白电视台

• 1971年,北京电视台和维新新闻社重新签订协议,开始定期播出《国际新闻》; • 1972年,中国选择德国制式

• 1973年,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正式开播; • 80年代,中国彩色电视化进程加快。

4、广播电视的转折与发展 •

1、冲突加剧 •

2、拨乱反正 • 表现:

• 1976年,参与“真理标准”讨论和平反报道; • 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设立;

• 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 1978年底,各类节目陆续恢复;

• 1979年,北京市开办电视台,随后省级电视台纷纷“正名”改换各省电视台的名称; • 总之,确立中央电视台为国家电视中心,建立全国性的电视广播网,开始走上正规发展道路。•

• 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1979——1992)•

一、立志改革,全面崛起

• 背景:

• 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确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宣传中心;“加速发展电视放在优先地位”;发展“卫星传播”。• 1982年广播电视部成立,电视地位提高。

1、学会“走自己路”

• “走自己的路”指以电视为中心改革 •(1)影视分歧

• 背景:“缩型电影院”;

• 1978年在中央电视台拍摄8部电视剧; • 停止向电视台提供新闻故事片;

• 表现:

• 1979年,首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召开,标志中国电视独立自办节目的开端。• 1979年《关于供应电视台播放影片的规定》 • 1981年“发动群众来搞电视”;

• 1982年,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成立;

• 1986年,广播电视部扩大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2)广告介入

• 背景:当时广告的播出属于重大政治问题。

商业广告推动电视的繁荣,表现:

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

广州电视台随后播出正式广告节目;

1979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新闻单位承办广告;

1980年,央视开始开办广告。

1987年,《公益广告》出现在央视。

•(3)服务于大众生活

• 1979年,《为您服务》开办; •

2、回应外来影响

•(1)电视剧从译制到自制 • 表现:引进电视剧

• 电视剧的译制;娱乐节目。•

国产电视剧

• 1978年,中国自制电视剧

• 1983年,中国电视剧权威奖“飞天奖”确定

• 1986年,中国电视剧生产实行“制作许可证”制度 • 80年代下半叶,中国电视局开始商业输入

•(2)国际新闻的冲击

• 1980年,国际新闻从伦敦和纽约通过卫星传送新闻图像到中央电视台 • 《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 • 国内新闻的改革

•(3)万紫千红南风窗

• 香港电视影响

• 1981年,广东电视台全面“改版”:杂志型文艺栏目《万紫千红》,生活栏目《家庭百事通》,优秀节目编辑的《百花园》栏目。• 广东电视台新闻改革举措 • • • • •

3、凝聚民族精神(1)体育之窗

1981年开始,央视开始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转播国际体育赛事 中国选手的赛况及时通过电视展播

•(2)春节联欢晚会的起伏

• 1978年央视恢复每年一次的春晚 • 1983年黄一鹤导演春晚的举措 •

二、改革深入,矛盾突出

1、体制改革

•(1)“四级办电视”

• 1983年“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 • 不符合条件的市、县级电视台节目播放混乱 • 评价:本质上进步,缺乏有效监督,混乱局面出现 •(2)城市台兴起 • 横向联合

• 1985年,城市台节目交流中心诞生 • 独树一帜

• 上海电视台:“第二次电视新闻”、“新闻中心”、“上海国际电视节”、2、新闻改革

•(1)针砭时弊 • 经济报道 • 报告文学 • 批评性报道 • • • • 1980年央视第一个新闻评论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2)突破规范

1986年,央视对“企业破产”的一次立法报道

1987年,央视对六届五次全国两会中的记者会、领导与各界代表会面录像转播

• 1987年,央视对中共第十三次大会的新闻公开 • 1988年,央视的现场直播

•(3)公众论坛

• 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 • 《电视论坛》

• “辩论热”、“对抗热”的交流形式进入电视领域

3、管理改革

• 1979年,央视的差额预算,播放广告,接受赞助

• 1984年,央视的差额补助改为预算大包干

• 1988年,央视现代化的彩色电视中心正式启用 • 电视由事业管理向企业化经营转化 • 表现:

• 1987年,央视二套节目向“经济频道”转换;

• 1990年,《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若干规定》

4、文化精神转向大众

• • • •(1)纪录片热 1978年,《祖国各地》

1979年,央视与日本广播协会合拍《中国丝绸之路》 1983年,央视25集《话说长江》(固定节目主持人、章回小说体结构、固定栏目、连续波出)• 1988年,《河殇》

• 1991年,央视与日本合拍《望长城》(大量长镜头、同期声、朴素不雕琢的纪录风格)

•(2)通俗片热 • 1990年50集《渴望》

广播电视的转型期

(1993年—2004年)

一、大步奔向市场经济

1、改变经济体制

•(1)、多种经营

• 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成立;

• 1993年,东方电视台成立;

• 1994年,广东有线电视台成立,同年,广东经济台开播;

•(2)、广告收入

• 1991年,电视广告居于中国国四大广告媒体之首; • 1994年,央视广告开始招标;

• 1995年,央视黄金时间段招标,“标王”出现,1998年取消,1999年开始跑广告

2、新闻节目转型

• 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 •(1)“新的太阳”升起

• 1993年5月《东方时空》开播,从此开始,央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第二用工制度; • 1993年的《东方时空》包括:《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榜》、《生活空间》、《焦点时刻》;

• 《东方时空》改版

•(2)、群众喉舌、政府明镜 • 1994年4月《焦点访谈》开播 • A《焦点访谈》的地位

• 1998年,朱镕基总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 特点:正反两面说理分析;报道形式:调查分析、跟踪采访、快速反应、反谈评述等。

• B调查性报道的发展

• 1996年《新闻调查》开播; • 2003年《每周质量报告》开播 • C谈话交流热烈

• 脱口秀

• 1996年《实话实说》以一个小版块节目在《东方时空》中出现

3、卫星传播竞争

•(1)、卫星事业发展

• 表现:1979年,中美科技文化协定 • 1983年,“广播卫星全国覆盖”

• 1984年,中国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发射 • 1985年,租用国际通信卫星转发器

• 1986年,发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电视卫星传播表现: • 1990年,央视一、二、三套节目全部由国内卫星传送 • 1990年,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 影响:

•(1)可以接受海外节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对对境外信息是“堵”; 1988年,第三颗通信卫星发射

•(2)中国广播电视借助卫星积极向海外扩张。

•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视广播的主要途径是卫星+线缆,卫星传播的教育思路让位于产业思路。电视节目多样化、专门化。•

•(2)、有线电视发展

• 背景:有线电视是连接卫星节目与家庭收视的重要媒介; • 20世纪60年代初期

• 1964年,第一个共用天线应用系统 • 1989年,“有线电视台”500多个

• 1992年,北京有线电视台率先建成试播,全国各大城市开始。•(3)、卫星直播节目 • • • •

4、广播电视节目市场

• 背景:1997年后,省级电视台陆续上星,到1999年,30家省级电视台全部上星。•(1)全国电视节目市场的形成 • 1996年,香港凤凰卫视开播

• 1998年,华娱卫视在广东落地

• 1996年,湖南卫视推出《快乐大本营》

• 1999年,“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原则,全国地方性电视台开始合作 • 2002年,专业化的旅游卫视开播

•(2)中国电视节目市场大发展

• 背景:中国以买主身份走入世界电视市场

• 表现:电视剧最先市场化(电视剧成功与否的直接指标是电视收视率); • 1993年,广播电视部提出“优质优价优播”; • 借鉴国外娱乐纪实性栏目的全国发行制作; • 1999年,提出“制播分离” • 亚洲最大的节目市场

•(3)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管理

• 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 • 对外交流加强,管理逐步放宽

• 1996年开始审批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申请,限于星级宾馆、涉外单位等

• 2003年,原则上不批准新闻类节目落地,但是鼓励“走出去”,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在国(境)外落地。

第二节产业转型和媒介集中

一、广播电视的治理和整合

• 背景: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既是出发点有时过程。•

1、中国广播电视法制的发展

• 1949—1986年,行政法规很少;之后,先制定具体的行政法规,再定综合性的广播电视法。

• 1997年《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2001年新的《著作权法》 •

2、“治散治滥”的整顿治理

• 背景:自广播电视部1983年规定“四级办电视”、“四级办广播”的政策后,随着电视的繁荣,同时电视机构“散”、电视节目“滥”现象出现。• 主要通过机构治理手段解决 现场直播的优势:同步传播的时效性、纪实性、现场感、真实感、悬念性等 体育比赛,中国最初采用的卫星转播。1984年,央视现场直播国庆35周年。1990年,直播“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实况。

• 1997年,中国直播年,“香港回归”直播报道 • 广播电影电视部1997年开始治理

3、广电机构整合与集团化

• 背景:基本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实现

• 2000年年底,有线电视并入无线电视台,2001年,有线电视台机构呼号消失。• 2000年年底,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诞生。• 2001年年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诞生。

二、广播电视的商业繁荣

1、电视的变与不变

• 1992年,央视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台” • 2003年,央视一套每周七天联播电视剧两级

• 2004年,国际频道“西法频道”(法语、西班牙语)开播;12频道改为“社会与法”频道 •

2、节目市场的繁荣 • 《三国演义》、《激情燃烧的岁月》 《同一首歌》、《幸运52》 •

3、经济频道走红

• 1991年开始,央视“3.15晚会” • 2002年,“三贴近”民生新闻出现 •

4、广播产业的复兴

• 1979年以前,央视台5套节目 • • • • 2000年,央视台8套节目

2003年,“广播发展年”“网络发展年”

1996年,珠江经济广播台开通网上实时广播; 199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通网站;

• 2002年,中央台试行广告公司承包经营新方式,随后推出“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华夏之声”“经济之声”等等,节目实现专业化、对象化 • 北京广播电台交通台成为全国最成功的电台

三、产业化、数字化

1、广告收入增加 • 产业化

• 广告资金向中心城市倾斜

2、商业经营探索

• 两种经营模式:自主经营与广告公司代理结合、广告总代理 • 央视开始“制播分离”探索,实行“末位淘汰制” •

3、数字化发展

• 2004年确定为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

香港、澳门、台湾广播电视史略

一、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

1、广播事业 • 1923年,广播试验活的。

• 1928年,香港电台。• 1948年,香港广播台。

• 1949年,“丽的呼声”有线广播电台。

• 1957年,丽的有线电视广播。• 1959年,商业广播电台。

• 1987年,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成立。• 1990年,第二家商营广播电台。• 1991年,新城广播电台。•

2、电视事业

• 香港电视台都是私营的 •(1)商营电视台 • 1957年,丽的电视台

• 1982年,亚视(ATV)

• 1967年,无线电视台(即BTV)• 1983年,港视

•(2)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及其他 • 1970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 1989年,《电视广告修订条例》 •

3、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 • 1989年,有线电视

1993年,“有线台” • 1991年,星空卫视 • 1996年,凤凰卫视

• 2000年,新的《广播条例》 •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1、广播电台

• 1933年,无线电台。

• 1980年,澳门广播电台。

• 1982年,澳门广播电视公司。•

2、电视事业

• 1984年,澳门电视台开播。• 1999年,澳门卫星电视旅游台。• 2000年,澳门有线电视公司。

三、台湾省广播电视事业

1、广播事业基础

• 1949年,中国广播公司。• 官、商并行的双重体制

• 50年代中期电台开始专业化广播

• 电视事业采用民营企业制度即美国式的上映制度 • 台湾采用么美国N制式

2、主要商营电视网台的发展 • 1962年,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台视(TTV)成立,第一家商业电视台。• 1968年,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视(CTV)成立。• 1971年,中户电视台即华视成立。

3、公共电视的出现及概况

• 1983年,公共电视节目制作小组简称公视小组成立。• 1997年,《公共电视法》法案通过。• 1998年,台湾公共电视台即公视成立。•

4、有线电视、节目制作及其他 • 台湾的有线电视系统被称为“第四频道” •

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

政治舆论武器

• 新闻是广播的核心内容

• 中国电视新闻20年=“新闻纪录片” •

一、广播新闻的传统

• 1950年《首都报纸摘要》

• 1951年《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 • 广播新闻评论

二、电视的“新闻纪录片时代”

1、初期的电视新闻 • 纪录影片

• 《新闻简报》

2、早期的国际交往

• 1958年,北京电视台播出民主德国庆祝“五一”节及为北京电视台试播发来的贺词

三、发展与改革

1、恢复传统,发扬新风

• 电视新闻“快” • 电子技巧

2、新观念、新方法 •(1)批评报道

• 1994年,新闻述评《新闻纵横》栏目 •(2)国际新闻 •

3、新尝试,新现象

•(1)地方台的变化

•(2)中央广播电视的新闻改进 • 1983年,央视设立《午间新闻》 • 1985年,《晚间新闻》诞生 •

4、新阶段、新探索 • 1992年,《经济信息联播》开播 •(1)新闻与经济繁荣 • 1994年,央视新闻评论部成立 • 1995年,央视《新闻30’》开播

•(2)评述和言论节目 • 1999年,《今日说法》开播

•(3)面对新闻事件

• 2003年,央视对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

•(4)民生新闻

• 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开播新闻杂志节目《南京零距离》和卫视的《1860新闻眼》 第二节 电视剧

一、漫长的童年时期 •

1、演中心、唱中心 •

2、直播电视剧

• 表演、播出和观赏同步 •

3、开始录像

二、发展与繁荣

1、走上发展道路

• 1981年,央视播出“中国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 1982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中国第一家电视制片厂成立 •

2、电视进入繁荣期

三、走向市场

1、大众化年代通俗剧兴起 •

2、走向电视节目市场 •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播出,这是最早走市场化道路拍摄的。

四、类型化趋势

1、“反腐”剧 • 《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 •

2、历史剧 • 1999年,《雍正王朝》、《还珠格格》 • 2002年,《天下粮仓》 • 2003年,《走向共和》 第三节

纪实类节目

一、社会教育的传统 •

1、早期的演播室节目

• 儿童节目

• 电视科普就诶目中最早将知识性与服务性结合 •

2、对外宣传的纪录片 • 1960年 • 1963年

3、对内宣传教育片 • 1963年,《珠江三角洲》、《长江行》 • 《大庆铁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

4、“文革”中的纪录片《中国》** • “电影大师”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

二、专题节目的发展

• • • •

1、专栏恢复和发展 体育节目 文艺专栏

2、杂志化的探索

• 1983年,央视《九州方圆》 •

3、纪录片观念变化

三、纪录片走向成熟

1、专栏化纪录片

• 1981年,《动物世界》 • 1984年,《地方台50分钟》 • 1994年,《人与自然》 •

2、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 1991年,《望长城》 第四节 电视综艺

一、电视文艺传统

1、文艺演出和戏剧转播 •

2、“笑的晚会”

3、“文化大革命”中的电视文艺 • 样板戏

二、电视文艺创新 • • • •

1、节庆晚会

2、电视文艺栏目

(1)《综艺大观》

1990年开播,2004年停播

•(2)《艺术人生》

• 2000年年底开播,人物访谈节目

3、竞赛和游戏 •(1)《正大综艺》

• 1988年,国内4家电视台联合引进泰国正大集团出资、香港制作。1990年,央视接手。

•(2)游戏和娱乐

• 1998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 2000年,央视《同一首歌》

第三篇:高中物理学史答案课件

一、力学部分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否定了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即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在此基础上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③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s1s2s3222t1t2t3和v1v得2出s1v1vt;再应用a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sat2即st2。2t2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s1s2s322t12t2t3;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④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周期只与摆的长度有关),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不是牛顿测出的);

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整理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天文观测的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人类对天体的认识从“地心说—托勒密”到“日心说—哥白尼”到“开普勒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5.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6.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二、电学部分

7.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8.1752年,富兰克林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2)命名正负电荷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9.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Δ10.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Δ11.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3.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14.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09年到1917年期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一实验的设计思想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这一实验堪称物理实验的精华和典范。密立根油滴实验证明:(1)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具有颗粒性)。(2)测量并得到了元电荷即为电子电荷,其值为e=1.60×10-19C。

15.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8.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三、光学部分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2.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

Δ23.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Δ24.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由赫兹证实。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

线的人体照片。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四、热学部分

25.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26.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27.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吕萨克定律。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Δ28.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Δ29.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0.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物理学史、思想方法选择题专项训练)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答案:D

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

下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B

3.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4.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牛顿的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的 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5.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①微小量放大法

②极限法

③控制变量法

④逐差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7.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答案:B

8.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答案:D

9.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下列类比不正确的是()...A.点电荷可以与质点类比,都是理想化模型

B.电场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C.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都可以发生干涉现象、衍射现象,传播都需要介质 D.电场线可以与磁感线类比,都是用假想的曲线描绘“场”的客观存在 答案:C

10.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库仑首次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D

1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

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密立根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狭义相对论认为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无关

答案:A

12.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虽然出身贫寒而未受过正规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作出惊人成就,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下列有关法拉第的科学贡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提出场的概念解释电、磁作用本质 C.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D.用场线形象描述电场和磁场 答案:C

13.据说欧姆在探索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因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的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时,小磁针偏转了30,问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通过该导线电流为(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00m(1)qBA.2I

B.3I

C、答案:B

mLqE

D、无法确定

14.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

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

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D

15.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牛顿第三定律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答案:B

16.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些微小量的变化进行放大,是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没有运用此思想方法的是()

答案:C

17.历史上认为“光是某种振动所激起的波(机械波)”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惠更斯

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答案:B

18.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适用于不同范围 B.相对论证明经典力学是错误的

C.相对论效应在研究枪弹、飞机的速度时非常明显

D.相对论与经典力学都认为:时间、空间和质量都是相对的 答案:A

19.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牛顿

D.伽利略、爱因斯坦 答案:C

20.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

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答案:B

21.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四个事件:

①减小斜面BC的倾角(图中BC′),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②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沿斜面AB滚下,滚上另一斜面BC,高度几乎与原来相同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BC的倾角,最终使它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及排序,正确的是()A.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答案:D

22.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之一是()

A.建立“电磁场理论”

B.创立“相对论” C.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23.建立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A.电子

B.点电荷

C.匀速直线运动

D.不可伸长的绳子 答案:A

24.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C.“点电荷”“总电阻” “电场强度”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

答案:D

25.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奥斯特

C.麦克斯韦

D.赫兹 答案:C

26.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答案:A

27.根据速度定义式vxx,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tt

C.微元法

D.极限的思想方法 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A.控制变量法 答案:D

28.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不是用定义式表示的是(A.电流强度I=U/R C.电场强度E=F/q 答案:A

29.下列有关量纲的各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1N=1kg·m/s

B.1J=1C·V/m

C.1N=1C·T·m/s

D.1A=1C·s 答案:C

3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B.假设法)。

B.电势差U=W/q D.磁感应强度B=Φ/S

A.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 B.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并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答案:A

3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答案:A

32.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

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 答案:D

3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答案:A 11

第四篇:中史复习题

简答题(20’)

一. 西汉 东汉

一、汉初王国问题

二、从无为到全盛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王莽改制

五、东汉政治

西汉

一.1.西汉社会的特征

▲“ 汉承秦制”,秦代的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在汉代得到了实施;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治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势强盛,出现了鼎盛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并与外国开展了经济文化联系;

▲汉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王莽代汉未能缓和矛盾,终于爆发赤眉、绿林起义。二.1.采用无为而治原因

1、社会经济凋敝

2、吸取秦速亡之教训

3、布衣将相之局

4、东西异制,从俗而治 2.文景之治

顺民之情与之休息

躬修节俭

轻徭薄赋

轻刑慎罚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危机加深。从汉元帝(前48—前33)以后西汉进入后期,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主要表现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地主形成;农民依附化加深,奴婢大量出现。兼并农民土地的有三种势力:

1、官僚贵族地主。

2、各地豪强地主。汉成帝时,大臣陈汤上书,“关东富人亦众,多轨良田役使贫民。”

3、商人的势力 王莽改制内容

1、定三统、五德系统

2、封古帝王之后

3、定郊祀、庙祀之制

4、建明堂、辟雍,扩建太学

5、改州郡名、地名

6、改官名爵制

7、改易币制

8、恢复井田制

9、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

10、改外族称号

东汉

东汉社会的特征

●刘秀时,针对西汉末年皇权旁落,社会危机严重,采取多种制度和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史称“光武中兴”。

●大地主的势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优势,庄园经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在文化上也形成了“家学”——士族初步形成。东汉统治状况

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

●“退功臣,进文吏”

●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

●合并县,削减官吏和军队

●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加强监察制度

经济上,释放奴婢和“度田”

东汉建立,社会安定下来,豪强士族(世族)的势力固定下来,势力进一步发展。与西汉豪族相比,东汉豪强士族的身分性渐渐成长,他们累世居官而有文化,宗族关系也更为密切。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加之察举中权门请托和故旧报恩的结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社会中的门第。

二. 魏晋南北朝

一、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二、五胡乱华与汉化胡化

三、玄学与魏晋风度

一.

特点1:门品决定官品

特点2: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一般说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

特点3: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二.五胡乱华

▲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少数民族的起义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的反抗不断地发生。“胡汉杂糅”,就是胡制和汉制交织。

“胡汉分治”,就是对胡人和汉人的采用不同行政编制。在十六国和北魏前期特点明显。

三. 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正始(魏齐王年号)时期,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理论重《周易》、《老子》。

②元康(晋武帝年号)时期,以魏末嵇康、阮籍为先导,较激进,反名教,思想多受《庄子》影响。

③永嘉(晋怀帝年号)时期,以向秀、郭象为先导,虽仍重《庄子》,而思想重归温和,形成“新庄学”。

④东晋时期,与佛学渐趋合流

论述题(20’)

1.春秋战国时期

一、经济:井田→小农

二、政治和军事:争霸→兼并

三、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

四、学术:贵族→民间

五、社会:世袭→流动 一.西周经济状况

西周井田制下,井田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小块私田由每户农民耕种,收获归己,公田则由大家通力合作,收成归国家或贵族。

战国时代,各国都已经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

到战国中期,北起辽宁、南到广东、东自山东、西到四川陕西,都已广泛使用铁器,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长江下游地区仍以青铜农具为多。

《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战国末年农学的代表著作。

齐国“相地而衰征”(BC685)、晋国“作爰田”(BC645)、鲁宣公十五年(BC594)“初税亩”、楚国“书土田”(BC548)、秦国“初租禾”(BC408)。

废除公田、私田之分,向一切田亩征收实物税。田亩的租税成为君主政权的主要财源。国家直接控制全部人口——编户

王权衰微: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时代战争特点:

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

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

世卿世禄制度:

在周王畿和各诸侯国内,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

采邑大小主要是由爵位和职务的高低决定的。颁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土地上的劳动者。爵位越高,官职越大,他采邑也就越大、越多。

世代做同一官职、贵族身份世代保持。

俸禄制度

公文用玺、发兵用符、出使用节

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国君任免,不得世袭。

郡县领域都由国君控制,不作封赏

郡县组织由此逐渐成为由国家权力直接支配的国土区域,成为各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步骤。

采用科层形式分配权力、责任和资源。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文书档案。

择优录用具备专门训练者,支付俸禄,根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或罢免。

战国时期的士,已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是当时社会上最活跃的一个阶层。战国时代,游说和从师是士进入仕途的两个主要途径。战国中期以后,各国有权势的大臣多养士为食客。

百家争鸣 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造成百家争鸣的因素:

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开始崛起,急于争霸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又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2、激烈的兼并战争促使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益扩大,多种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竞相争霸的诸侯还来不及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精神劳动。

4、随着周王朝的衰落,世代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转移到列国,推动了私人学者集团的兴起。

春秋:“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

战国:“士、农、工、商 ”四民社会 贵富合一 贵富分离

春秋二百余年内,一方面某些贵族不但扩张壮大,终于取代国君;另一方面则有更多的贵族相继沦亡。

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终于促使封国内分属国君与不同贵族之人民的身分逐渐整齐划一。

古代“齐民化”的历程也是封建制崩溃、郡县制建立的历程。中 央 集 权 制 政 府 之 基 础

掌握全国人力资源 控制全国财税资源 拥有最高法权

“编户齐民”就是列入国家户籍、身份平等的人民,户籍制度是国家控制户口人丁为“编户齐民”,并据以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徭役的主要手段。

“编户齐民”既构成了中央集权的基础,也造就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一种社会结构。

结语

春秋战国之际,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从此废去了以礼制为核心的贵族统治,建立了“编户齐民”体制,开始了走向秦汉以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国家的萌芽时期。

2.隋朝

一、重归大一统

二、隋朝的制度变革

三、隋朝的经济发展

四、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五、隋朝的灭亡

一.东汉覆亡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中经西晋短暂统合),至隋重归统一。

隋唐上承南北朝,下启宋辽金元。无论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中国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都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统一准备

政治:迫使突厥称臣,解决后顾之忧

策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

结果:开皇五年,东突厥臣服于隋。经济:“大索貌阅” 和“输籍之法”

“大索貌阅” 主要是检查隐漏户口,检查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是否相符,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

“输籍之法”主要是按照政府标准,确定每一户的户等。

结果:国家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增加了,赋役的来源有了保障。

开皇九年(589)平陈,完成统一大业

二、隋朝的制度变革

目的: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具体措施:地方: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

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

选拔:废除九品中正制,以才授官

意义:奠定了中国古代后半期官僚政治制度的基础。

1、地方制度: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 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

583年,隋文帝取消郡,将以往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节约政府开支,加强行政效率。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地方制度: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 “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

隋朝地方官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佐的惯例,长官、佐官一律由中央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官制改革

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三师与三公是给予大臣的荣誉虚职。五省当中,秘书省职务较优闲,内侍省多是宦官。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长官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尚书省置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六曹。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以才授官原则 创立科举制

隋以前,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但至西魏北周时期,选用官吏已不大注意门资,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动摇。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此时已初步走向“开科举士”的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经济:人口的激增与农业的发展

隋炀帝即位后的两大工程:

一、营建东都洛阳

二、开凿大运河

目的:更有效的对关东和江南 进行管理、控制 巩固统一之举措:

●营建洛阳:“得土之中”,便于运送贡赋、控御全国;

●开凿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呈幅射状。

●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过度

役使民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之一;

●运河的开通,同时又是唐代得以

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重要前提。运河分段设计施工,一次通航成功,反映出罕见的工程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工程之一。

高代价换来高效率。运河路线的选择,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动与影响。大运河 沟通了南北,真正把中国历史疆域最基本的两大区域密切地联系起来。

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政治上沟通南北 政治上:政治重心~经济重心

经济上:南北物资交流与国家经济命脉的畅通运河将我国纬度、气候、物产大不相同的区域联系起来,成为国家的生命线。

运河沿岸成长起一批经济都会。处于水运干线与江海交汇处的区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为发达的地区。

▲大运河一端通过扬州、明州等港口联系海外诸国,另一端自洛阳西出,衔接着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

▲沟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结着古代东方世界的主要交通线。隋文帝时的矛盾积累和隋炀帝的骄奢统治

隋产生于上层政变,政治经济制度基本是继续前朝改革而来,原有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充分调整,亦未得到统治集团足够的认识。隋文帝在建立制度,统一国家方面多有建树,也颇节俭。但他也长于敛财,经济上实行重租,政治注意力放在对付敌国和政敌上,晚年更滥用刑罚,大造宫殿,杀戮大臣。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尖锐。

劳师远征—— 三征高句丽

隋末大起义

1、长白山首义 611年(大业七年)一月,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山东章

丘)起义。王薄自称“知世郎”,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队伍。

2、杨玄感起兵 613年六月,上层统治集团中的杨玄感于黎阳起兵,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

3、到617年前后,全国形成了三支主要起义力量: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窦建德领导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江淮起义军。

材料分析(30’)

一、贞观之治

二、武周革命

三、开元之治

四、安史之乱

五、宦官专权

玄武门之变

1、在朝廷大臣中争取支持者。

宰相中,裴寂、封德彝支持建成。萧瑀、陈叔达支持世民。

2、在高祖嫔妃中争取支持者。

3、在京城、地方树立自己的势力。

4、收买对方的手下。

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用人不拘出身地域 长孙无忌,关陇;徐世勣ji,山东;尉迟恭,代北(代州

北部);褚遂良,江南

不拘出身门第 长孙无忌,贵族;马周,门客

不拘民族背景 阿史那社尔,突厥;契苾何力,铁勒 不拘原属敌我 魏徵、王珪,建成辅佐

决策 注意完善政治体制(三省制、律令制)

保证决策政令的正确制定与实施。武周革命

武则天得以掌控政权的原因

v北朝遗风,胡族风俗 女性活跃于政治舞台

v家族背景 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v佛教影响 女主王国土

v个人性格能力 果断强悍

v统治手段丰富 知人善用 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

开元之治

政权变换: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

神龙三年(707),太子李重俊政变,杀武三思、武崇训,后败死。景云元年(710)六月二日,韦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立殇帝

重茂,韦后临朝称制。

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睿宗登基,李隆基为太子。景云三年(712)八月,李隆基即位,为玄宗。

先天二年(713)七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败死。李隆基坐稳了皇位。

唐玄宗统治的三个阶段:

前期 开元元年~十年(713~722)

励精图治 盛世初现

中期 开元十一年~二十四年(723~736)

好大喜功 盛极渐衰

后期 开元二十五年~天宝十五载(737~756)

昏庸怠政 酿成祸乱 开元之治形成

1、安定皇位 贬逐功臣、诸王外刺

2、整顿吏治

3、恢复发展生产

安史之乱

特点:外重内轻 尾大不掉

东北、西北,两大军事集团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发生马嵬兵变,唐玄宗七月抵达成都

同年七月十二日,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年号至德。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乾元二年(759),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藩镇割据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原来只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在内地大量设立,并且一些节度使乘机扩充势力,在叛乱平定后仍长期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他们割据一方,被称为“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局面在唐肃宗后长期延续,开五代十国之局面。宦官专权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唐代宦官专权的制度基础

1、宦官专兵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设立

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以宦官窦文

场、霍仙鸣分任,统率神策军。自

此,宦官掌禁军成为定制。

2、宦官参掌机要

代宗永泰二年(766),设枢密

使,由宦官担任。职掌本为在皇帝

和宰相之间传递文书,因为接近皇

帝,逐渐参预政事。

“四贵”:左右枢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PS 第九讲 隋唐社会生活状况)

第五篇:初 中 历 史 教 育 叙 事

初 中 历 史 教 育 叙 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处处呈现新课程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属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是否落到实处?评价是否多维而全面呢?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如何真正与学习评价的有效性相结合?

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改革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确定新的评价目标

过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客体,但现在看来,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而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教”与“学”的状况才是评价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具有这样三个层面的基本功能:

1、对学生所学习的历史知识面做一个测定;

2、对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程度做一个判定;

3、充分激励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和探索欲望。

这样的功能定位意味着纯书面的考试本身并不等同于评价,而仅是评价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为评价提供一定的量化资料。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学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性评价。

根据评价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原则,为了尽可能做到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评价,我把认知、情感和技能三者都确定为评价目标。总体而言,认知领域包括对基础的、重要的历史知识、概念和原则的了解和掌握;情感领域包括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技能领域包括思维能力的基本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通过对本校初中一年级进行的分组学导模式的实验,本人认为初一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重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初步学会概括历史事实,能按要求把相关的事实归类。

二、评价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开、闭卷的书面考核,成绩的核定采用百分制。闭卷部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主要考察认知水平。这与现行的考试不冲突,实验证明,采用“分组学导”模式的班级闭卷考试成绩略高于不使用实验的班级。本人认为,这与平时参与分组的学生能当堂巩固所学知识要点,及时消化有关。考卷部分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和评价能力。由于目前使用的考试方式中最终以考试成绩为准,开卷考试部分只能在平时进行。在本人的“分组学导”实验班里,每堂课上均有重点地提出测试学生思维能力和基本实践技能的探讨题目,有计划的训练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例如,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我提出问题“三国局面形成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学生概括出正确的答案,也学会了分析历史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了初一学生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这方面的成绩记入成绩册,作为日后分析实验结果的资料。

(二)编辑历史题材的小报,成绩的核定采用等级制。小报内容要求包括几部分(1)生动有趣的历史题材的图表或图画的绘制。(2)对人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3)及时展示人类文明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历史新闻快递。编辑历史小报是用以判定学生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水平和是否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编辑历史小报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作品中出现柱状图分析战争实力对比,引用著名人物的语言评价历史任务,结合事实思考问题从中得到启示等较独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学生的潜力。另外,通过对历史小报的点评和展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化了历史课程的学习,分组学习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小报的制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没有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反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口试的考核方式,成绩的核定采用等级形式。口试前先由教师提供多个口试题目,每组学生抽取一个题目,然后每组代表口头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这种方式本人认为

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考察方法,它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学生史料搜集、整理、分析、综合能力和文字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是一种考验,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形成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一人阐述,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往往能全面的回答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综上所述,改革评价将会更好的体现分组学导模式的优越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把分组学导模式的优越性发展下去,并在如何更好的做好教学评价上有所发展。

下载《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电影史【私家编导课件】范文合集

    中外电影史【私家编导课件】.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中外电影史万萍 2007年9月4日? 嘉 ? 宝 ? ? 白 ?......

    中外美术史论文课件资料(精选合集)

    《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视觉传达本科1302班 20133116843 吴佳忆 引文: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

    苏教变色龙课件

    苏教变色龙课件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爱护......

    中近史读后感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

    中近史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集团中明显地分裂为对立的两派。主张学习西方,采用机器生产的称为洋务派,而反对派称为顽固派。洋务派主要是......

    历 史 教 学 叙 事

    历 史 教 学 叙 事 长岗中学 邓祖友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发现它有着挖掘不完的东西。为......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课件

    孙恒芳教你学物理------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新人教版)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

    总经理财务管理--史永翔老师课件

    总经理财务管理——学员版 TOP BENEFIT MANAGEMENT CONSULTATIVE顶峰效益管理顾问有限公司www.xiexiebang.com电话:135,5294,2255办公室:010-5133,6237尼采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