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件:是“拿来主义”?还是“吸取精华”?
我所任教的是六年级英语教学,使用的课本是牛津上海版带有上课用的配套光盘,这套光盘优点很多:(1)导入环节形式多样;(2)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新颖;(3)课件的色彩搭配优美;(4)图片与动画结合,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课件中所包含的诸多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知识面,课件:是“拿来主义”?还是“吸取精华”?。在刚刚踏入教学这一领域里,一切都是崭新的,特别是刚拿到这个教学的课件时,真有点如获至宝的感觉。因此,在刚开学的前几个星期,我采用的是“拿来主义”,从中收获很多的。但是随着每一次的教学的进行,有些弊端便逐渐暴露出来。例如:(1)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2)活动的设计过于复杂,学生难以按照预想的进行;(3)有些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等等。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我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课件进行“改头换面”,具体几个例子如下:
1.在 unit 3 Spending a day out together 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的是be near 和be far away from 的句型,课件中是利用Map of Green Island 进行这两个句型的教学,在我看来学生对这个地图比较陌生,因此我在后面补充了泰日地图,在学习了这两个句型之后,让学生利用泰日地图进行联系这两个句型,这不仅使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相联系,也达到了让学生能够主动用英语表达身边事物的目的,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
2.在unit 4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的第三课时,课件上导入部分是采用读句子看图片猜职业的方法,由于里面句子过长有部分的生单词,考虑到导入的效果,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工作汇报《课件:是“拿来主义”?还是“吸取精华”?》。这一课时主要是以职业为中心而创设的一个采访情景,因此我抓住采访这个角度,给学生播放一段英文的采访录像,而这段录像里的人物则是大家所熟知的明星王力宏。播放这段录像之后就问学生这段录像里他们在干什么,进而导出生单词interview, 然后在围绕采访这个单词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当你在采访别人时,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由于开始部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在头脑风暴这一环节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下面的环节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3.快乐的放弃。我不仅进行了改变,有时还进行适当的删减,虽然在删减时有种忍痛割爱的感觉,但在删减之后发现,那种痛便消退了许多,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莫大的快乐。课件中活动设计的环节多,任务量大,有些环节词汇量大,有些环节的设计根据市中心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有些情景的创设相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陌生,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一旦教学中出现这种尴尬,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对课件进行分析,提取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环节,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件,使得在使用这些课件时,既不盲目的使用又不全盘否定。经过删减与改编,理清教学的思路,教学任务清晰,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
课件中有些部分的设计很有新意,这样可以让教学更美丽。但是,教学设计有它的特殊性,并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更不是越奇越好,一味的求新求奇,绕来绕去,会很容易让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这样的新颖只会学生吃苦头,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疲惫。
同时,不要过分的依赖课件。过分的依赖,往往会过犹不及。在新课程教学中,即使采用了新的教学形式,如果对教学的理念一知半解,对教学课件不加具体的深入研究,不吃透课件中设计的理念。那么这些新的做法就可能停与表面,流于形式,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课件帮助了我们,减轻了我们许多的负担,但不要盲目的使用,要学会先读懂它然后在进行改编,这样课件才会为我所用,才能发挥出它的内在的价值。
在由“拿来主义”到“吸取精华”的转变中,认识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篇:是...是...还是怎么造句
1、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还是人类的希望。
2、老师是蜡烛,是园丁,还是慈母
3、快乐是享受,是权利,还是一种象征。
4、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父母对我们的寄望,是老师对我们的希冀,还是祖国对我们的期盼!
5、你是听到了窸窸窣窣的落叶声码?是高贵的灵魂在歌唱吗?还是想用手去抚摸那些可爱而可悲的听众?
6、那个人是我的慈祥的父亲,是我妈妈的值得依靠的丈夫,还是我奶奶的孝顺儿子。
7、雷锋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是党的好同志,还是人民的好榜样。
8、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们是去打篮球,是去打乒乓,还是去打羽毛球呢?
9、小明是学校里的好学生,是家里的好孩子,还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10、这个小孩为什么一直哭呢?是渴了,是饿了,还是身体不舒服呢?
11、勤奋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道路,是照亮成功之门的明灯,还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12、你是敌人,是朋友,还是旁观者?
13、我是父母的好孩子,是老师的乖学生,还是祖国的未来。
第三篇:是鼓励还是攀比?
是鼓励还是攀比?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虚荣心,攀比心,和骄傲之心。
这些似乎就这样根深蒂固的在我们的每一个人心中扎根了一样,无法剔除,就像我们的很多思想一样,无法改变。
人最怕的是人们异样的眼光和蜚蛮的流语,我们的内心无法强大起来,强大得能够抵挡住这些世俗的种种,即使我们拥有了高学历,即使我们有着走入社会尖端人才的行列,我们还是无法改变一些,往往很多的意志,很多的主见都被这些碎语诧异的目光给吞噬。即使读再多的圣贤之书,还是难以达到圣贤之境地。其实这跟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一直在苦苦的思考着,为什么我们的性格里面会有虚荣,攀比,骄傲,退缩。为什么这些是无法用学校里的教育来改变?
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的教育也是在生活上开始的。婴儿降生下来,不会说话,不懂我们的语言,但是会感受我们的神情,会感受我们的语气,会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看待这个世界,只是在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孩子是我们平等的位置,我们很少把一个婴儿看成是一个大人一样,需要平等,需要尊重他的意愿。记得我的宝宝在七个月的时候,老是冲着我叫我的名字,我妈妈就对着宝宝说不要那样叫,要叫妈妈,那样不礼貌,而我则在旁边笑呵呵的说,她还不懂什么是不礼貌,就让她叫吧,似乎在妈妈的眼神中看出了对我很无语。生活,离不开教育,我们的教育也是在生活上开始的。人降生在一片赞扬声中,没有人说这孩子咋这么丑?没有人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不机灵,甚至就连一些本能的事情也足以使爸爸妈妈骄傲不已,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机会面对着一种真实的现象,我们仅凭着眼睛来观察周围,来认识事物,事理。我们凭感受来判定妈妈是否是高兴,因为妈妈不高兴的时候,也从来都不会说出来,只是用神态表露于色。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孩子指明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应怎样改进。我们只是在很多的时候,一味的发火,指责,一味的愤怒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糟糕的局面。我们没有使一颗幼小的心灵使之变得强大,而在摧残,使之本可以强大起来的心灵一次次的萎缩,直至最后畏惧周围一切人的指点。
那晚我回家,抱着我的女儿,楼下的小姑娘才二岁,因为是六一儿童节她得到了一双漂亮的新鞋子,而且在黑暗处,那鞋子还闪闪的亮着五颜六色的光,很好看。小孩子不想走路,嚷嚷着要奶奶抱,而奶奶不想抱,小孩子生气的呆在那儿,就是不肯走。我们路过,我称赞说,多么漂亮的鞋子,就是要走起路来才更漂亮,一闪闪的,我宝宝就是还不会走,要是会走了,我也会给妹妹买双鞋走给姐姐看。你看姐姐肯定会走的很快的,会比妹妹走得好,鞋子才会闪得更加好看。那小孩居然很乐意的跑到了我的前面了。
回到家里,我突然想起,人们难怪会有攀比的心里,生活的事例还少吗?无意间,我不仅培养我的女儿攀比,还教育那小孩子的攀比。给孩子买了新衣服,我们会无意间提问宝宝你的花花衣服在哪?然后孩子就会很得意的扯着有花的地方给你看,吃饭时孩子不肯吃,我们拿她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使出的招数便是:妈妈你看,我们的宝宝吃得多好,好大一口的吃呢?或者说奶奶你别来吃宝宝的呢,是宝宝一个人吃的呢!无意间,我们培养了孩子自私,不予人分享的毛病,培养了孩子骄傲,还培养了孩子炫耀。而这些都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天天无数次的教育着。等他长大一点点,又来慢慢改变,可是我们不知道的这些就像是生了根的树苗,随着时间,早已长成了风摇不动的大树了。有了虚荣,有了攀比,骄傲随之而来,因为当拥有了别人不曾有的时候,我们有着无比快乐的感受。社会又是极其矛盾,小的时候,是大人无数次的培养我们的骄傲,而长大的时候,又会极其的打击我们的这种傲气。因而长大我们迷茫,我们看不清现实,我们常常会目空一切,有时会很消极,我们显得极不成熟。在《职来职往》中有个人说:当你不把自己的方寸之地看成是悲剧的时候,你就可以成为职场达人了。可是我们忽视的是当我们成了职场达人的时候,我们还是这样绕着大圈子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第四篇: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作者:谢德伟 许冬梅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1期
主 要 案 情
被告人刘某,男,1970年9月9日出生,系黑龙江省林甸县红旗镇先进村1屯农民,住该屯。2007年11月下旬,被告人刘某产生利用空车配货进行诈骗的想法,刘某为了实施诈骗制作了名为张某某的假身份证、假行车执照、车牌号为黑B66757的假牌照,刘某又在林甸县先进村2屯林某处租用了一辆大货车。2007年12月7日,刘某将黑B66757的假牌照挂到租来的大货车上并将车开到讷河市后,刘某又到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自治旗劳动力市场雇来一男一女冒充其朋友和妻子。一切准备工作就绪,2007年12月10日,刘某来到讷河市畅通配货站联系配往大连的货物,讷河市畅通配货站业主李某将被害人兰某的33吨白芸豆(价值人民币166,300.00元)配货给刘某,双方签订了配货协议书,刘某将33吨白芸豆骗走后卖给姜某和魏某。刘某销赃得款134,600.00元。刘某得款后用该笔赃款在何某处购买一辆自卸货车(价值人民币119,500.00元)。案发后该车追还被害人。
分歧 意 见
被告人刘某的行为构成何罪,是本案争议的焦点,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刘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采取了“制作假身份证、假行车执照、假货车牌照,并租用了大货车,雇佣两名人员等”的一系列手段,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得讷河市畅通配货站业主及货主的信任,将价值十六万余元的白芸豆骗走卖掉,诈骗数额巨大。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理由是:刘某的诈骗行为是利用与配货站签定空车配货协议来完成的。刘某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特征。
评 析 意 见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市场秩序。后者侵犯的是单一客体,仅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前者以签订履行合同为手段达到目的,后者则以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或经营人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将公私财物交出。
笔者从诈骗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对本案加以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本案中刘某以空车配货的名义将被害人的白芸豆骗走后卖掉,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另外,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失。本案中被告人刘某采用了积极的手段,虚构事实,为了实施诈骗制作了名为张某某的假身份证、假行车执照、号牌为黑B66757的假牌照,在林甸县先进村2屯林某处租了一辆大货车,又到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自治旗劳动力市场雇来一男一女冒充其朋友和妻子。之后,刘某将挂着假牌照且租来的大货车开到讷河市畅通配货站,联系配往大连的货物。刘某的这些行为足以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取得了讷河市畅通配货站业主李某及被害人的信任,自愿将货物交给刘某,使其诈骗行为得逞。至于刘某与畅通配货站签定的配货协议只是他实施诈骗的一个环节,而不能凭借签定了配货协议就认定是合同诈骗。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本案被告人刘某38岁,无精神疾病,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诈骗罪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过程: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首先,本案被告人刘某主观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而正是在这种主观意识的支配下,制造了各种假证件后将被害人的货物骗出卖掉,赃款据为己有。
处 理 结 果
讷河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0.00元。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亦没有提出抗诉。
(作者单位:讷河市人民法院)
第五篇:是个性还是自我
是个性还是自我每个周末带儿子去菜市,儿子都会去光顾一家手工豆制品的小作坊。原因有三:一是那儿生产环境比较干净,二是那儿的食物比较新鲜美味,三是老板的服务态度让我儿子心满意足。能让儿子如此开心,我欣然同往。儿子买的最多的是豆浆,但他每次要的豆浆不是摆在摊桌上的冷的,嫌太凉,也不是保温箱里的热的,嫌太热。所以每次老板都另外给他把豆浆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不冷不热,刚好是我儿子喜欢的温度。更麻烦的是他不让老板帮他插吸管,要自己动手。好几次老板忘记了他的习惯,又得另外给他热一杯。面对儿子如此无理的要求,我一脸生气和无奈,只好连连给老板赔不是。还好,老板是一对40多岁的中年夫妇,性格比较好,也很有耐心,每次都笑容满面地满足他。而且看到我责备孩子,还一个劲的劝说我:谁不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孩子从小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人就是要有个性…让我既尴尬又无言以对,只能一次次给对方说抱歉。
空闲的时候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儿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我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比如给他买衣服,他一定要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虽然有时候在我的引导下,买下了另外的我认为比较合适他的,但在接下来的日子也发现他还是不喜欢穿它。所以每天早晨起床穿什么衣服成了我们大人最头痛的事,每天我给他准备的、放在床边的衣服,只要是他不喜欢的,最后穿在他身上的一定是他自己到衣柜里挑选的,而且是他觉得上下搭配合适的。对此,我只能安慰自己:儿子喜欢画画,是不是对色彩本身就很挑剔?但生活中很多事实证明:他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有时老公很热心的帮忙都会遭到他的拒绝,有时因为大人的帮忙还会搞得大家不愉快。诸如此类的事实让我真的很困惑,也很担心他这种习惯不是有个性,而是太自我。长此下去,他的未来让我隐隐不安,也没有把握。
因为小时候自己的很多生活(包括穿衣吃饭)都是父母一手包办,感觉自己今天的性格有太多的顺从和软弱。所以我不敢对儿子有太多的压制和管束,更多的是放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按他的兴趣爱好来。但在现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这样的放手会不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更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