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师德修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实际,对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进行分析。师德修养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灵魂工程,是教师从事科研教学必备的道德素质。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到受教育学生的成长,也是影响学校综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教育为本之大计。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从自身的角度对加强师德修养进行浅析:青年教师要培养自身崇高的道德
道德乃做人之本,立身之要;道德也是事业之基,是事业获得良好发展的源动力;道德亦为大师之风,大学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凡大师者,无不以人格之魅力照耀学生之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之人格。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教师在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自身的事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师德修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1 人格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青少年正当增长学识、树立德行、塑造人格的黄金期,其情、意、志、行都还具有相当的可塑性。所以教师的个人人格示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具有“向师性”,有其师必有其徒,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美,何为丑,何为高尚,又何为卑劣,教师人格也能暗示学生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身教甚于言传”,启示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活泼而纯真的模仿意识,身教与言传相结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的转变,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提炼德智
青年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反省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注重保持心理健康,力戒心浮气躁。要培养育人意识,提炼德育智慧。德育智慧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提炼,德育智慧是在教师不间断的德育反思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是教育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教师在探索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结果,更是教师的教育风格、教学理念、教育情感、教育修养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个性化素质高度融合的综合体现。大多青年教师由于处于教育教学环节的实践早期,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感悟和反思中提炼教学理念,树立新时期青年教师“德厚流光”的师德修养,培养积极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生观。
1.3 慎在独处
即是“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自活动且没有借助外物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自觉,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活动,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准则、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师德修养水准的高低,取决于能否达到“慎独”的境界,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较多,不管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教师的工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个性特征,具有相对隐蔽性。同时,费耗的精力和心血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别人不易觉察的,这时,衡量教师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独处的时候做些什么。如果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都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独立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胜过奖励或者惩罚的外力来推动师德修养的提高。一个教师离开了“慎独”,就无所谓“良心”,也谈不上什么师德修养了。青年教师要尊崇教育的信仰
朱自清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的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此信仰,实际上也包括一种坚持的精神。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维持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青年教师更要尊崇教育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要戒骄戒躁,不可急于求成,要教好学生,须先有“培育之心,温热之心”,能爱人,尤其能博爱,爱每一个学生,爱学生的长处、爱学生的短处。要用爱心关注学生,经常去感动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就能被学生爱戴。正如父母抚育子女一般,无怨无悔,无论怎样繁琐的事情,都要用心地去做,对学生无意犯下的错,要能够谅解,这就是爱,对教育有信仰的爱。学生是要悉心栽培的,需要循序渐进,是不可以按时间传授的。正所谓“行不言之教”、“君子诲人,润物无声”讲的就是“培养的功夫”。要如此,青年教师除了具备健全的人格之外,还要对教育有忠贞不二的信仰,犹如信教徒对待宗教一般矢志不渝。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也应该超越功利主义。换言之,青年教师不但要做一个“能者”,更要做一个为教育奉献终生的人。青年教师如果有了这样的人格信仰,德行修养便会逐渐提高,也自然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利于自身事业的良好发展。青年教师要锻炼健康的身心
教师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值很高,关注的人很多,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而且还是长者、管理者、学者和学习者、保姆、医生等等。学生如果出了状况,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又经常把问题归结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身份,正所谓,“为人难,为师更难,作为青年教师,更是难上加难”。青年教师由于涉世未深,立足未稳,同时又处于各种压力的排挤之中,肩负着非同寻常的重任,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所以,青年教师需要在现实中锻炼健康的身心,作为青年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学会转变角色
青年教师要迅速转变角色。由教学中的唯一主角向平等中的主持转变;由传统观念中的授课者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由工作中课程被动的知识搬运工向开发者、研究者转变;由教育改革中的旁观者、排斥者向参与者和实践者转变;由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组织者向对话者和激发者转变等等。
同时,这些转换的过程中,势必会给青年教师的造成很大的压力,青年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做好心理调适,不断调节各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加强自身对待压力的适应能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真正进入教师角色。学校应当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度,创造各种条件,建立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效释放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使其尽快融入教师职业的体系中,逐步完成各种角色的转变。
3.2 正视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青年教师大都意气风发,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很高。同时又缺乏深刻的自我认识,对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过高估计,从而导致在工作中的挫败感和压力,以及自身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现实有时是残酷的,工作经常是繁杂的,教师也有许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青年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的短处和优势,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职业涉及的范围,明确自己并非全能,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该做的事情。
3.3 注意安排工作顺序,合理利用时间
教师的时间观念应该是最具有合理性的,在什么样的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的“管时能力”。不管遇到任何不可控的事件,都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做时间的主人。所以青年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利用时间,分清事情的缓急轻重次序,“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4 学会沟通,学会倾诉
在遇到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要学会主动与人沟通,善于向人倾诉。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性强的职业,要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通过交流来调适、缓解职业压力。在面对同事、学生、家长时,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率,办起事来事半功倍。
3.5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如果脑力劳动时间过长,而不通过体育锻炼来进行调剂,将不利于身心的良性发展。合理的体育锻炼、节制的娱乐生活和适量的营养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冲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做好自己,教好学生,搞好工作。
总之,青年教师应该培养崇高的道德,尊奉教育的信念,锻炼健康的身心,勤奋踏实地工作,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并与学校共命运,才能使自身的事业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使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