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规范
依法执教
做‘四有’好教师”
之给予安全
健康成长
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安全感成为人们心理需求的第一要素。如果学生缺乏安全感,他们会经常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敌视的态度。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嘟嘟是个生在延庆,长在延庆的江苏男孩。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仅初中毕业,在延庆城区独立经营一家建材商店,生意不错;家中有个20岁左右的大姐,开始跟着父母做生意,但为了实现在写字楼工作的理想,现正在北大青鸟进行软件编程方面的学习;有个双胞胎的姐姐和他在同一个班级。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家里有稍重的重男轻女情节。
严厉的妈妈。嘟嘟的妈妈在家里是个很厉害的人。据他的同胞姐姐说:写字的时候字写的不标准,上来就用竹棍儿敲打他们的手。她还说:妈妈特别凶,有一次我和嘟嘟不听妈妈话,妈妈就在大晚上天都黑了,把我们俩扔到大门外罚站,站了好久呢。后来爸爸回来了,我们才进屋。她看到我的表情时紧接着说:我觉得我妈妈就是母老虎。嘟嘟的大姐对妈妈的教育也很不赞同,经常说他妈妈:这个年龄哪家孩子不打闹啊,就你非得管他,就算是管也用不着动手啊,等把他吓坏了就好了。
嘟嘟是个开朗外向的孩子,和他一起玩的孩子里,他一直是属于领导者的角色,但经常动手有意或无意的打伤过别的同学,曾有多位学生家长找嘟嘟的家长理论。
在学校上课时,除非是他喜欢的数学课还好一些,在其他课上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要么眼睛盯着一处发呆,要么手里拿支笔在桌子上乱画,不过他基本上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只是自己径自的“娱乐”。
课下的嘟嘟和课上的他很不相同。只要是离开老师的视线,他还是该闹就闹该打就打。当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以沉默回馈给老师。给我的感觉总觉得是他知道他的沉默会换来别人批评的停止。
经了解才知道,这是在家里形成的相处方式。嘟嘟在家的时候很闹,不是打破这个,就是扔烂那个,总之是不消停。妈妈和嘟嘟生气时,嘟嘟立刻变老实、不说话了,一看到这种情况,他妈妈总觉得是以前打的太狠,大人一生气孩子就被吓傻了,所以立刻不再动手打骂。这像是一种不良习惯,逐渐的让嘟嘟在家、在学校形成了这种处事方式。
“新的”妈妈。据他妈妈说自己不动手打孩子得从今年4月发生的那件事说起。
有一次他和另一个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伤到了那个小男孩的下体,疼的小孩哭个不停,双方家长来到学校一起把孩子送到医院,晚上回家后嘟嘟的爸爸狠狠的打了嘟嘟一次,嘟嘟妈妈不停的骂着孩子,据他妈妈说,就这一次的打骂后孩子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话、爱闹了,回家就是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孩子的有些行为也让家长生气,但是大人发现他的变化后,觉得是那一次的打骂把孩子给吓坏了,所以从那以后没怎么动过手,也是从那以后,孩子妈妈一直自责,身边的亲人也开始对他妈妈声讨,责怪他妈妈以前的错误行为导致孩子今天的状态。
之后再跟嘟嘟妈妈接触时发现她变了,即便孩子惹她生气了,也不在动手了,现在对孩子是过于溺爱,一切都以嘟嘟为主。
防御性强的妈妈。记得有一次我请嘟嘟妈妈来学校聊聊嘟嘟最近的表现。她妈妈面带惊恐和疑虑的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嘟嘟怎么了?而且在说这句话时无意的退后两步,和我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我告诉她嘟嘟最近在学校表现很好,真的只是聊聊在家里的情况时,她妈妈很僵硬的笑了笑。直到聊了20分钟之后,才感觉到她些许的轻松。
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老师的处理或者引导很重要,无论是这位家长还是孩子安全感都是很不明显的,那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首先我觉的药不给孩子贴标签:
心理学上讲,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每当老师说有同学不听讲、有同学下课打闹时,嘟嘟都会认为,老师批评的是我,我做什么老师都不说我好。时间一长,孩子便没有学习的兴趣,在他眼里其他小朋友肯定跟老师的想法一样,逐渐脱离了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建议老师可以直接用语言表达,让每次的表扬和批评都明确化,以免孩子的猜忌,影响学生关系,同时也不利于团体的发展。
第二关注孩子闪光点
关注孩子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不要拿他与同胞姐姐相比较,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对他人的抗拒力。嘟嘟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而且孩子很喜欢美术,所以美术老师需更多关注孩子的好作品,多予以鼓励和表扬。缓解他和老师间的对抗,发扬自己的特长。
第三多参与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
我们班级一直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整个班级风格就是民主,短短两个多月下来效果很好,孩子们变得有主见了,而且学会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但是在课下我确实忽视了他们的活动。如果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感觉到老师除了上课学的知识外对其他活动都不关心,导致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偏执认识。于是,我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下围棋、跳绳、丢沙包等等,只要是有时间,我就和他们在一起。让我融入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对我产生信任感。
第四多种活动丰富课堂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有一部分也是教师的课堂不够丰富。作为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授课,比如运用教具,使用多媒体,学生表演展示,小奖品激励等。
之所以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针对家长我们也要做一些改变,首先保持和老师的联系。孩子一天下来在学校与老师的接触比与家长的接触还长,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要经常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一段时间的近况。对老师要有信任,相信老师和家长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
然后取缔家长盲目式的关爱。爱孩子是家长的真情流露,但是盲目的爱与宽容只会导致孩子人格上出现缺陷,难以融入群体生活。所以家长应该严慈有度,在对待嘟嘟方面应该多亲近,多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多聊天,陪孩子一起看书,给孩子讲故事等等。在家中也尽量少拿学习和乖巧与同胞姐姐相对比,避免嘟嘟对他人出现敌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嘟嘟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和下课不在判做两人了,上课也变得十分积极,参与活动也很主动。通过了解妈妈也说孩子在家的变化,妈妈的改变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稳。
安全感伴随人的一生,从小就有安全感的人他们显得更勇敢、更有自信,然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做事优柔寡断、容易逃避。所以,在我的眼里,安全感是我最想给孩子们的,也是我跟家长传递最多的信息。
我将我的理念传递给孩子、家长以及身边的人,让他们都有个心理安全感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