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期中测评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宽宥(yòu)
赦免(shè)
赃物(zhāng)
秘诀(jué)
B.旁骛(wù)
娉婷(pīng)
窗棂(líng)
矗立(zhù)
C.调和(huó)
鲜妍(yán)
瞥见(piē)
麾下(huī)
D.亵渎(xiè)
劫掠(lüè)
憎恶(zēng)
游弋(yì)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B.将会受到历史治裁的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C.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D.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始终孜孜不倦地探寻海洋生物的奥秘,用行动诠释着学者的责任与担当。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间不容发。
C.韩国人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根深蒂固。
D.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B.“乐享成都,跑出乐趣”纪念卡,展现了一幅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让生活变得更环保、更快捷。
C.这则通讯报道了宁夏一位代课教师,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的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D.“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临:居高临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C.宴酣之乐
酣:酣睡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以……为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之景不同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行者休于树
其一犬坐于前
C.而不知人之乐
温故而知新 D.醉能同其乐
其船背稍夷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A.野花散发出一股芳香而清幽的味道;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
B.野花散发出一股芳香而清幽的味道;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四个时辰的景象。
C.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四个时辰的景象。
D.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写景层次井然,极有顺序。如开头第一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B.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写日暮醉归一段,不仅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的主旨。
C.文章结构精巧。“乐”字一线串珠,写山水、写游写宴、写禽鸟、写归去,都围绕着“乐”字展开,这样行文走笔,全文成为一个整体。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
分)
①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2)请在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
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2题(10分)
宋威
①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②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③事业成于坚持,毁于急躁。诚如诗人所言,“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缓步的骆驼后头。”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在昏暗狭窄的旅程中,坚持是照亮梦想的火把。惟有朝着既定目标沉稳前行,才能最终抵达豁然光明的境界。
④然而“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⑤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⑥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日拱一卒终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只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懈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目标。
(2017年9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请为文章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3分)
答:
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论证思路。(4分)
答:
12.选文第⑤段可否删去?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四、作文。
(60分)13.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思路点拨:
B卷(共50分)
一、诗词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绝句(其一)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哪两幅场景?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本词写愁恨颇具新意与特色,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①窥见者,悉骇愕,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②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①家人:仆人。②刘伶断饮:刘伶曾求其妻准备酒肉立誓戒酒,立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陈笔墨
陈:陈列
B.都不省取
省:知道
C.得间始进
间:偷偷地
D.始悟非笔
始:明白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家人窥见者,悉骇愕,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译文:
(2)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3分)
译文:
5.“醉书斋”主人痴爱读书、迂态可掬,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共4分)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当时鲁智深抡两条桌脚,打将出来,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智深两条桌脚,着地卷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当时智深直打到法堂下,只见长老喝道:“智深不得无礼,众僧也休动手。”两边众人,被打伤了数十个,见长老来,各自退去。
以上文字节选自《水浒》。根据小说情节发展,鲁智深在(地名)大醉无礼,违反了戒律。他出家为僧的原因是。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次日,蔡九知府升厅,便唤当案孔目来分付道:“快教叠了文案,把这宋江、戴宗的供状招款粘连了。一面写下犯由牌,教来日押赴市曹斩首施行。自古谋逆之人,决不待时,斩了宋江,戴宗,免致后患。
以上文字节选自《水浒》。蔡九下令将宋江、戴宗斩首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小题。
(18分)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⑾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答:
9.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分)
答:
10.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4分)
答:
1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6分)
答:
四、语言运用。
(12分)12.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都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请阅读以下几则材料,概括大陆统编教材有哪些变化。(4分)
材料一:初中语文教材选编古诗文124篇(首),约占的51.7%,与原有教材相比,比例有所提高。体裁更加多样化,从古体诗、律诗、绝句、民歌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材料二:收入毛泽东为纪念来华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人所写的《纪念白求恩》,陈毅被国民党军围困时所写的《梅岭三章》等课文。在名著阅读中选入《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等作品。
材料三:保留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同时增加了沈复的《海国记(节选)》,文中明确记述古钓鱼台(岛)归属中国。
材料四:综合性学习活动突出了“我的语文生活”“我们的网络时代”“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等主题。答:
(2)台湾教材委员会拟大幅度降低文言文比例,并裁掉若干经典之作。一位台湾同学说:“文言文封建社会的产物,它所传递的思想文化并非现代社会所需要。”班会课上,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你对此持批评态度,请结合所学课内文言文篇目,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分)答:
(3)“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下面四个字出自统编教材的“读读写写”生字表。请在其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两句汉字新解(形式可与例句不一致)。(4分)
信
悟
出
明
示例:“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不培养思考的习惯,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