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特色亮点】让优点优化人生,让亮点点亮校园——落实“双减”工作,XX小学这样做
为全面贯彻《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减负”面前,XX小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和探索,已初步形成我校“减负”特色。
一、转变观念,形成“减负”统一认识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XX小学根据上级要求制定《XX二小作业管理制度》《课前课后服务活动方案》等,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并在教职工大会、教学相关会上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要求全体教师认识到“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遵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增”和“减”两方面入手,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减负
(一)作业减负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明确作业总量。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作业负面清单8条》,明确作业的整体要求“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严格落实作业布置要求,控制作业时间总量,利用班级黑板和学校工作微信群,做到每天作业公示公开,学校教务处进行审核,每月开展学生作业负担调查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求同科之间统筹和不同类型作业的统筹。作业设计从素养目标出发,在教案中体现每一课时的作业要求,要有目标、有计划。依据学情实行分层作业,标准题必做,学困生选做基础题,学有余力选做挑战题,既有针对性又能使学生能下手,从而达到有效,进一步减少了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数学教研组每周一-二次安排分层作业,英语教研组利用双休日及假期安排制作思维导图或绘本等特色作业;语文教研组结合“诵读写”安排形式多样的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见自己的潜能及特长。
3.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每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师对家庭作业进行辅导,让孩子们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同时对教师批改作业提出具体要求,鼓励用多种批改方式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反馈评价。
4.坚持实行“周四解放书包日”。学校规定,每周四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学生不背书包,给予充分的时间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劳动体验和阅读活动。
5.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展示、交流、评比活动。
(二)减少考试次数我校一二年级不组织纸笔考试已经实践了三年,其他年级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同时各科制定各自的评价体系,科学专业的引领学生发展。三、增效
(一)重视思维培养,打造高效课堂
减负的根本在课堂效率,课堂效率低、堂堂课有“夹生饭”就会形成低效课堂,从而教师会将负担转嫁到课后,因此,应从根本上树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观。创建真实有趣的课堂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深度学习,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习从每一个学生发生,让课堂从“教”转变成“学”,从“被动接受”到“思考内化”,由“知识”转化到“能力”。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将课程分为三大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项目类课程。学校除通过挖掘校内师资,还向社会购买服务,聘请校外人员助力学校课程开设,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增加体育课时,重视学生艺体特长学校追求体育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注重艺体“2+1”评价机制落地,评价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放在同学科类测评同等重要的地位。
组建体育队每天进行专业训练,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严禁教师挤占体育课、课间10分钟、眼保健操时间。分班分任务设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劳逸结合。(四)丰富课内外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丰富的课前课后活动。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XX小学每天上午7:30-8:30、下午14:30-14:50开设了课前活动,以体育锻炼、主题诗文诵读、习字、劳动实践等活动为主,每周二、周四分别开设兴趣班、少年宫课程有20多项,面向全体学生,增加学生体验、培养特长教育,充分体现XX二小的“和而不同”。(五)坚持推进“诵、读、写”育人工程
区教育局提出“诵、读、写”育人工程,XX二小一直坚持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体现,加强学生基础素养能力从小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做好双减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积极搭建育人平台,把密切家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密接社区作为减负合力的重要任务。
开展“双减”工作研讨活动,与学生、家长就“双减”工作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带来的转变和影响进行探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育人平台。
“双减”工作XX小学还在探索路上,还在全方面的进行考量,但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始终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中,给他们一个喜欢上学的理由,让校园变成笑园,为他们提供一个站在正中央的舞台,为有一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翩然起舞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