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大全五篇]

时间:2021-02-11 07:2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

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7〕3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制度有效衔接为重点,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充分发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扶尽扶。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脱贫增收。

坚持应保尽保。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坚持动态管理。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定期核查,建立精准台账,实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建立健全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户脱贫和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

坚持资源统筹。统筹各类救助、扶贫资源,将政府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三)主要目标。

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18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策衔接。

1.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在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脱贫脱困。对符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作用的通知》(渝民发〔2015〕76号)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家庭,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月打卡发放。按照市扶贫办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标准、方法和流程的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并针对不同致贫原因予以精准帮扶,鼓励有脱贫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依靠自身努力增收脱贫。

2.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救助帮扶力度。对返贫的家庭,按规定程序审核后,针对不同返贫原因,相应纳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开发政策覆盖范围。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残疾人员、患有重大疾病人员、70岁以上老人、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在每人每月增加分类重点救助金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二)加强对象衔接。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资格条件,修订最低生活保障条件认定办法,以家庭收入、财产作为主要指标,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等增加的长期刚性支出,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2.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对新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的家庭,应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提高对象认定的准确度。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应积极向市民政局、市扶贫办提供核查比对需要的信息,不断完善市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认定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比对,为核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平台。

3.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收入核算和计算方法。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实现就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具体扣减办法由各区县(自治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十三五”期间,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认定时,中央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

(三)加强标准衔接。

1.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全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动态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逐步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到“十三五”末,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缩小到1∶0.8。

2.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渝府发〔2016〕46号)要求,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在符合条件时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

(四)加强管理衔接。

1.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窗口,不断完善工作协同办理制度,畅通农村贫困人口求助绿色通道,及时把新出现的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

2.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会同村(居)民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调查,了解、掌握、核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情况,以及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了解群众生活状况的优势,指导其协助做好救助对象发现报告、申请审核、动态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主动为农村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3.强化动态管理。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就业能力、收入变动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按年、半年、季度时段进行复核。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年进行动态调整。各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定期会商交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变化情况,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更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数据,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更新及时。在脱贫攻坚期间,除发生死亡、迁出等家庭人员变化,或家庭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明显超标以外,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的扶贫对象应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4.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市民政局与市扶贫办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工作信息化水平;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月开展一次信息比对,全面掌握扶贫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和医疗救助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反馈各区县(自治县)。各区县(自治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根据信息比对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两项政策的合力。各区县(自治县)残联要与民政、扶贫等部门加强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相关信息的沟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名单在其居住地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衔接。

1.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并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因病致贫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由民政部门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普通疾病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各区县(自治县)要设立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群众发生的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实施救助,市级财政统筹相关资金对基金予以补助。

2.提高临时救助针对性。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制度和机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进一步优化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强化临时救助对贫困群众的救急救难功能,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暂时性生活困难。

3.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专业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协助落实政策,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多元化帮助和服务。对现有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或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摆脱困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各区县(自治县)要积极引导慈善资源介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叠加效应。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产业扶贫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2个增收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

扶贫部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配合做好衔接工作;

农村工作部门综合指导衔接政策设计工作;

财政部门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

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贫困监测,及时提供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扶贫标准所需的相关数据;

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查残疾人情况,配合做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的重点帮扶工作。

(二)加强资金统筹。各区县(自治县)要结合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实际情况,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的统筹使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中央、市级财政安排的社会救助补助资金,重点向保障任务重、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倾斜,充分发挥贫困区县(自治县)资金整合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试点。市和区县(自治县)财政、民政、扶贫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三)提升工作能力。加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现有编制内,根据社会救助对象数量等因素配强相应工作人员,保证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建立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引入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工专业机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会救助服务,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能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从既有的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经批准的资金预算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中的骨干作用。

(四)强化考核监督。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分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价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体系。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约束力和工作透明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做好舆论引导。各区县(自治县)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基层政府便民服务窗口、公园广场、医疗机构、村(社区)公示栏等,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鼓励贫困群众在政府扶持下依靠自我奋斗实现脱贫致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文转载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第二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录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规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

编辑本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编辑本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实行严格规范,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

(1)申请、审核和审批;

(2)民主公示;

(3)资金发放;

(4)动态管理。

第三篇:浅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质量整体得到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因各种原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实现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方面城乡困难群众同等待遇,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等有着重要的意

义。

首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实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是一项加强“三农”工作,逐步消除贫困、控制贫富分化、化解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其次,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有力地推动,也是对人的基本生存、生活权利的尊重。

最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城市与农村,生产与生活,公平和效率有机的统一起来,反映了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得到贯彻落实,是我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开创的另一新局面。

总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件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分配和谐的关键一步。所以,低保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7〕57号 【发布日期】2007-07-05 【生效日期】2007-07-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7〕5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黔府发〔2007〕15号)精神,为确保我省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项工作规范运行,有序推进,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保障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按照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料、医疗等所需费用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行署)备案后执行。现阶段各地制定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得低于70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二、关于保障范围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现阶段各地应将经全省两次集中组织核查,民政、财政、扶贫、统计部门会商后报当地政府确认,年人均纯收入在700元以下、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三、关于申请审批程序

(一)个人提出申请。

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原则上由户主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特殊情况可由村民小组提名申请,村民委员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受理申请。

(二)调查核实、“民主评困”、公示。

1?村民委员会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并填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 2?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民主评困”,对申请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和调查核实情况进行评议,初步确定其家庭贫困程度类别;

3?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民主评困”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公示5日以上。村委会要明确专人受理群众提出的不同意见,作好记录,及时进行核实。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村民委员会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连同其他相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对经民主评议或公示后复议不符合条件的,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三)乡(镇)审核、评议、公示。

1?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在收到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后,要采取邻里走访和入户核查等办法,在7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有关情况的审查、核实工作;

2?乡(镇)人民政府召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评议小组会议,对村“民主评困”情况和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审查、核实情况进行审核评议;

3?将审核评议情况和拟申报保障对象名单,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3天。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四)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公示、发证。

1?县级民政部门接到乡镇申报材料后,应在10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和重点调查工作;

2?召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评审委员会会议,对申报材料和调查情况进行评审,确定申报对象是否符合条件、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档次;

3?委托乡(镇)、村民委员会在政务(村务)公开栏公示3天。对群众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发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凭《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本人,并告知原因。

在过渡时期,可适当简化操作程序,但村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困”,并进行公示;乡(镇)必须召开评议小组会议审核评议;县级民政部门必须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

四、关于申请人家庭收入核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年的货币收入和实物纯收入的总和,包括从事农副业生产和其他合法劳动经营所获纯收入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定应计入的收入。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和计划生育、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生产性补贴、临时性生活补贴、捐助资金、慰问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各地要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按照“核查明显收入、民主评困,分类划档、按档救助”的办法,在调查了解申请人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明显收入和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评困”意见,确定其是否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以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类别档次。

县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扶贫、统计、农业、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申请人家庭收入核算评估办法。

五、关于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的确定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一般应按照审核审批确定的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分档次确定,也可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确定。

现阶段保障标准为700元的地区,原则上根据保障对象家庭贫困程度划分为五类,补助水平相应分为五个档次(如下表)。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

档次划分参照表

(保障标准为700元/人・年)

家庭贫困程度类别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 /人・年)补助水平

档 次

一类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低于200一档季度补助

(元 /人・季度)

不低于125年补助

(元 /人・年)

不低于500 二类

三类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特困家庭。201―300二档不低于100不低于400301―400三档不低于75不低于300四类

五类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常年困难的家庭。401―500四档不低于50不低于200501―700五档不低于30不低于120

保障标准高于700元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对保障对象贫困程度类别和补助水平档次进行划分,原则上也划分为五个档次。

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中的老年人、重残人员、患重大疾病人员、在校学生、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纯女户的女孩以及一类贫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对象,可结合本地实际,按其核定的家庭人均补助金额的20-40%或定额增发救助金额。

六、关于保障金发放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货币形式由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按季度组织发放,原则上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发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社会化发放,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个人账户,并按照贵州省民政厅、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转发民政部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关于免收代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费用的通知》(黔民发〔2007〕2号)要求,规范相关服务工作。未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地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机构工作人员要在领取证上如实填写发放记录,保障对象本人以恰当方式予以确认。对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保障对象,可经本人委托由他人代领或由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机构派工作人员直接发放到户到人。

七、保障对象的管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证件管理,每户一证。保障对象家庭凭《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产煤地区基本生活用煤补贴、地方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措施,申请享受农村医疗救助。《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县级民政部门统一编号核发。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审核一次,期间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调查核实。审核要按照保障对象的审批程序进行,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经核实家庭收入达到或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乡(镇)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应将取消保障待遇意见上报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后终止其保障待遇,委托村民委员会进行公示并书面通知本人,收回《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交县级民政部门统一销毁。

对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保障待遇,追回已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备案制度,救助档案要做到一户一档,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保障对象档案微机管理,将保障对象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输入微机。建立保障情况统计季度报告制度,各市(州、地)民政部门应将保障对象季报表于每季度次月15日前上报省民政厅,并按要求上报半年和工作情况报告。

八、关于保障资金筹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筹集。原各级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全部相应转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根据各市(州、地)人均生产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俗称“低保”。低保制度使得农村的贫困群体得到了十分及时且必要的救助,这对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和谐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目前,低保制度推广和完善面临最大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低保资金的来源,二是低保户的评审,三是低保运行的监督,四是低保人员的权益。针对这四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研究。

一、在低保资金来源方面

在资金来源上,应该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问题是农村低保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

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主要采取市、县财政分担,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筹资模式,中央财政至今未安排农村低保资金,许多地区由于基层财政没有能力对低保资金进行配套,严重影响了农村低保的推广,这种现象在农村的其他保障制度推广中也普遍存在。这对于经济条件尚好的东部沿海地区问题不大,但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市的财政压力很大。考虑到中央及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支持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不应平均投入支持财力,而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实行倾斜。根据各省经济状况的不同,中央确定转移支付低保资金的比例,对于沿海开放的省份中央可以不补或少补;对于内陆较贫困的省份,中央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30%~50%较为适宜),尽可能的减轻省级的财政压力;对于特别贫困的省份,如青海、西藏,中央至少应负担低保总支出的一半,这是在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资金划分。这样划分的依据有二:一是各省经济情况不同,自给能力有别,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支持符合建立和谐社会,全国协调发展的主流;二是经济越是发达的省份和地区,需要低保救助的人越少,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没有能力安置配套资金,越需要大力支持。

关于中央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低保资金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完全有能力。2005年,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3万亿元,仅增收部分就达5000多亿元,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农村低保的力度应该不成问题。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究竟需要多少钱?如果按每人每月“补差”30~40元计算。如今还没有享受低保的2600多万贫困人口每年大约需要100亿元。但是,这笔钱并非都要“新增”。按辽宁省的说法,取消农业税后中央给地方的转移支付款项中,已经有“农村特困户救济”这一项,2005年在辽宁省是1.62亿元。而全省全年的农村低保资金是2.54亿元,这笔款项占的比重是64%。也就是说,实际上,有2/3的钱中央已经掏出来了。2005年辽宁省农村低保的补差金额是30元左右,即使辽宁省补差金额增加到40元,也不过再增加1.5亿元。

所以,如果假设辽宁省正在全国平均水平上,除去已有的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全国“新增”投入也就在30~50亿元之间,而贫困人口每人每月可得到低保救助金为40元。按比较宽裕的计算,整个资金量再翻一番(每人补差70元左右),也不过100个亿,相当于2005年财政收入的0.33%。所以说,解决农村低保的资金问题的前景应该是很乐观的。2007年第二季度,民政部统计低保的补助标准是71.4元/每人每月(参照下表),6月份的计划支出为7.4亿元,按此计算全年不过88.8亿元,仅占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的0.2255%。这个比例低于2005年。所以中央完全有能力推进农村低保的全面覆盖。民政事业统计季报(2007年2季度)

在省份内部,各级亦应参照上述模式确定省级和市县各级分担的比例,可以按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额确定各级负担的比例,如福建省对于人均在1.5~2万元的县市给予15%的补助,对于超过2万元的县市完全由地方各级自行负担,对于1~1.5万元的省级补助30%~50%。这样就可以实现省内的平衡。做到把钱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农民身上。同时各级政府要设立低保资金专用帐户,实现专帐管理,专户专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到期强制划拨,优先保障的运作模式。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捐赠要及时缴入专用帐户,防止挪用。各级政府在负担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还应该逐年增加资金投入量,以切实提高低保户的保障水平,增加低保户的数量。

二、对低保户的评审方面

(一)、在低保对象的选取上,要坚持评审程序化、公开化的原则

每个低保对象的确定必须在符合收入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市民政部门审批、省级监督的程序,有效杜绝非贫困因素的干扰,同时各评审级次的结果都必须及时在乡村两级公示,给其他村民提出异议进行监督留有时间,省级政府的监督可以采取不定点抽查的方法和对宏观政策的调整方面。

(二)、在资金的发放上,应坚持社会化的原则

通过分布广泛的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邮政储蓄网点代发低保金,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克扣、冒领及不必要行政干预,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三)、在低保对象的管理上,应采取动态灵活的方式

三、在运行监督方面

(一)、在低保的监督上,应坚持多元化,依靠群众的原则

通过公示低保审核程序让群众参与低保的全过程,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还可以通过上级的行政监督、平级及上级的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多种方式防止滥用职权、截留挪占、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二)、在保障对象的范围上,应该逐步实现由指标式低保向应保尽保过渡都是贫困户,都符合低保条件,有人得不到救助就会引发诸多矛盾,与公平原则不符、与和谐社会相悖。在目前还没有能力实现应保尽保的情况下,应该给贫困市、县、乡、镇更多的指标,而不宜平均分配,因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就越多,需要救助的人和相应的资金投入就越多。以吉林省为例,2006年吉林省民政厅统计全省共有特困户120万,占农村人口的7.7%。由于资金极其有限,目前仅将80万纳入低保范围,还有将近40万贫困人口无任何保障。德惠市边岗乡2006年共有贫困人口3200多人,占乡总人口的8%,目前只有1518人得到低保,有另一半贫困人口只能继续等待低保指标的增加。2007年7月9日,吉林省政府常务会决定,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增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600

万元,将全省保障标准提高到693元,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投资200万元建立农村低保信息系统,推进农村低保信息化建设,适当增加农村低保工作经费和一次性专项经费,推进全省农村低保工作发展,切实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低保户的权益方面

(一)、在低保金的发放标准上,定额补助虽然存在一定问题,目前还不适宜采取补差原则

定额补助是每月发给低保户固定金额,享受者人人平等,这样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的补助模式。

(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对低保制度进行地方性立法

目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依据上级的指示、办法、意见等,随意性大,不具有持久性,这不利于低保制度的发展。各地在运作模式成型,条件稳妥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期将低保法制化,更好地推进低保工作。2007年7月9日,吉林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出台《吉林省农村贫困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吉林省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和《吉林省农村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办法》,规范农村低保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件关系7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分配和谐的关键一步。所以,低保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

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