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1 20:1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

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干部是党在农村政策方针的执行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村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惠民政策能否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能否有序开展。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村干部队伍现状,调查和研究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在村级换届中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探索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县委组织部村干室于2007年9-10月,采取全面摸排、问卷调查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全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村干部队伍现状

截止2007年9月20日,全县共有村“两委”干部1047名,其中党员874名占83.5%;发展能手319名,占30.5%;女干部182名,17.4%;35岁以下的139名,占13.3%,36-45岁的526名,占50.2%,46-55岁的307名,占29.3%,56岁以上的75名,占7.2%;大专文化以上的54名,5.2%,中专(高中)文化的425人,占40.6%,初中文化的503名,占48.0%,小学文化的65人,占6.2%。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620名,村委会成员551名,村“两委”交叉任职124人,占11.8%;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52人,村级后备干部298名。村干部领办发展项目118个,领办示范基地113个,领办劳务公司55个,领办合作社8个,领办专业协会10个,村干部共结对帮扶农户2741户。村干部报酬每年5000-8000元的311名,占29.7%;8001-10000元的597名,占57.0%;10000元以上的139名,占13.3%。村干部家庭收入1万元以下的86人,占8.2%;1-5万元的855人,占81.7%;6-10万元的93人,占8.9%;10万元以上的13人,占1.2%。

二、当前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

当涂县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充分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激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一)以科学谋划新农村建设为基本前提,村干部在规划编制中发挥导向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全县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村干部充分向群众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反复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同时又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导向作用,普遍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一个符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实施。目前,全县187个村中已有112个村在村干部的主持下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石桥镇各村村干部求真务实,结合村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万济村投入3万多元,规划了一个占地12亩的新村,道路、绿化、供电、供水、下水等基础设施一律由村委会投资建设,计划安排20户孤村独庄的农户自愿迁往新村。起垅村投资10多万元,利用上世纪70年代“集体农庄”规划的新农村展开旧村改造,沿着三排旧村庄铺设了3条长400米的水泥路,所有需新建的住户按村里统一规划的住户规格建设。博望镇三杨村村党总支书记王庆荣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过反复研究,在2006年初制定的《三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综合规划》基础上,又邀请马鞍山市城市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三杨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对三杨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提出了明确思路,反映了村民意愿,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以积极推动生产发展为第一要务,村干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统领作用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县村干部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太白镇太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秀凤为了帮助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主动引进水稻种子繁育项目,并在自家的承包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全村现已推广种子繁育2500亩,人均增收100余元。同时他还率先推广沼气,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江心乡尚锦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成绿色蔬菜基地,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黄池镇福光村党总支带领群众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帮助村民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祥泰等酱菜企业签订蔬菜订单100亩,与县连丰棉花种业研究所签订棉花良种面积1000亩。同时,组织近百户农户与黄池食品集团公司签订饲养瘦肉型生猪养殖合同。村民在饲养过程中还可利用猪粪建沼气池,既能作燃料,又能肥沃土地,形成了良性循环。大陇乡霍村水面多,但是农民承包水面由于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养殖效益较差。为提高水面经济效益,该村村“两委”研

究决定聘请水产技术员为科技指导员,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广渔业技术和主导品种,村里免费赠送给科技示范户一份全年《科学养鱼》杂志,免费为养殖户培训水产科学技术。通过组织示范户开展增产增收竞赛活动、“示范户现身说法谈致富”宣传活动、农业科技入户调研活动,让每个农民掌握一项养殖技术,实行健康生态养殖,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姑孰镇竹山村村干部,注重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草莓种植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三)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重要核心,村干部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带动作用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必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全县村干部始终坚持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着力培植和扶持农村致富能手,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充分发挥双向带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县村干部领办发展项目118个,领办示范基地113个,领办合作社8个,领办专业协会10个,培育示范户1067户,示范基地233个,培训发展能手2393人,带动农户17034户,村干部共结对帮扶农户2741户。村干部领办劳务服务公司55个,组织开展就业引导和技能培训工作,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权益。免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期165人,举办引导性培训120期6000多人。通过多种渠道共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8210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6190人。护河镇园艺村委会主任储令桐带领果农创建 “果满园”品牌鲜桃,使鲜桃的销售价格由原先的1.4元/公斤上升到2元/公斤,显著提升了群众的经济效益。乌溪镇七房村“两委”一班人,采取“强户帮大户、大户带散户”的方式,通过蟹苗培育先进技术的发展能手,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蟹苗培育面积达18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8%,蟹苗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72%,农民人均收入6380元,其中从蟹苗中得到的收入510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81%,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以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为主要内容,村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村容整洁是乡风文明的载体,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村干部始终坚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在广大农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和睦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倡导文明新风。湖阳乡镇庵村村领导班子成员向全村群众承诺,带头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赌博、不参与迷信活

动,带头移风易俗。通过印发《村规民约》和《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标准》到各户,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举办“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丹阳镇丹东村村干部带头普及电脑知识,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姑孰镇黄山村组织农村社区村民组建当涂民歌队,开设农民书屋,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年陡乡公元村地处矿乡结合部,村干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五)以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要抓手,村干部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组织作用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县村干部始终坚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新市镇各村组织由村民代表选举工作负责任、德高望重、身体健康、办事公道的3—5人组成卫生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巡查本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宣传精神文明知识、为环境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入户作思想工作等。博望镇三杨、联村、丹阳镇丹东、塘南镇塘南、乌溪镇七房等村,由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从德高望重、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的村民中公开推选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汇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在参与规划、筹资兴业、管理事务、调处矛盾、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塘南镇边湖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党员群众意见较大。2006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管毓骅进村入户开展走访,积极清理村级财务,完善村务公开内容,真正接受群众监督。在今年抗旱工作中,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广大村干部在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同时,还认真落实好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每年元旦、春节和七一期间,都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慰问和帮助生活困难群众,努力形成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三、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原因

全县村干部队伍状况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带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默默奉献,勤奋工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发家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但调研也反映出,村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及客观条件和工

作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影响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主观因素

1、结构不优。目前全县村干部队伍存在“三偏”现象: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女性偏少。全县1047名村干部中35岁以下的139名,仅占13.3%;初中及以下文化的568名,占了54.3%;女干部182名,只占17.4%;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女性偏少等现象现在村干部队伍中比较突出,制约了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整体功能。

2、能力不强。大多数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面前束手无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需要,无法真正承担起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头人的作用。

3、活力不足。由于部分村党组织没有注意发展年纪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没有及时培养“想干事、能干事”的后备干部。全县187个村,村级后备干部只有298名,平均每个村不足2人,导致村级班子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有的村甚至3-5届班子都没有新进人选,势必造成了村“两委”班子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

4、理解不透。有的村干部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准确、认识不到位、贯彻不全面,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的简单片面地将“新农村建设”认为是“新村”建设,划一块地、造几座新房子,就是建设新农村。因此就导致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将项目资金、工作精力过多地投放到新村建设示范点搞新村建设。结果往往是劳命伤财、适得其反,新农村建设成效不理想、上级不认可、群众不满意。

(二)客观因素

1、工资待遇不高。近年村干部待遇虽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村干部工作任务相比还是偏低。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村干部“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少。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吃亏受气,甚至会松劲泄气。2006年全县村干部年报酬1万元以上的只有139名,仅占13.3%,绝大多数村干部的年报酬不足1万元。同时在村级集体收入逐渐萎缩的情况下,造成工作经费难保障、公益事业难开展的“两难”局面,影响了干群关系,制约了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2、激励机制不优。现行的选拔用人机制制约了优秀村主要干部的提拔使用,村干部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致使村干部工作处于“应付、被动”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热情不高,干劲不足。

3、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新农村,既要扶持群众发展生产,又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维持正常运转已很勉强,甚至有部分村还有较为沉重的债务无法化解,不可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难题。

4、工作环境不好。新农村建设单纯依靠几个村干部累垮身子、喊破嗓子也搞不好。只有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农民大多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落后保守,长期养成了乱堆粪土、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讲究卫生等成规陋习。部分农民个人利益之上、集体观念淡薄、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同时有的村宗族、宗派势力猖獗,农村封建迷信、赌博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成为制约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又一难题。

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制约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不适应”上:

1、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全县村干部中大专文化以上的54名,仅占5.2%;发展能手319名,只占30.5%;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只有19人,仅占1.8%。村干部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发展能力偏弱;由于并村等因素,有的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直接削弱了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导致部分村级班子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加上城乡差距加大、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导致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外流,造成村级干部队伍选人难,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村干部工作方式不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随着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农村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农村新形势的不断发展。一是执政能力弱化。少数村干部领导水平不高,组织引导作用不强,村务管理不够民主,党组织核心作用不突出,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出现弱化现象。二是工作创新不够。工作上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习惯于按上级指示想事,按行政命令办事,不善于动脑筋、想点子,找信息、跑路子,对新形势下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的办法不多。三是服务意识不强。少数村干部不适应税费改革后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工作中没有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四是“双带”能力不高。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带头发展经济的意识不足,带头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工作信心不足。由于村级规模调整过

程中,部分村级债务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干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信心。

3、村干部管理措施不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村干部教育管理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的不断变化,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符合。一是村干部教育管理的形式单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对一些态度不端正、作风不扎实的村干部,上级组织除了批评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措施。三是“村两委”换届选举难规范。由于少数村的宗族、宗派势力的干预,选民难以集中参加选举,拉票、贿选等现象,导致很难选出真正德才兼备、能够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村干部。四是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民主直选产生的,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免去其职务,而启动罢免程序非常困难。同时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乡镇只是指导其工作,难以实施严格的管理,导致村民委员会成员没有工作压力,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

4、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适应当前农村新形势。截止2006年,村干部报酬每年1万元以下的908人,占村干部总数的86.7%。村干部家庭收入6万元以上的106人,占9.1%。由此可见,大多数村干部创家业、创事业的热情和干劲不高,家庭不是很富裕。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村干部认为“养老金”交纳的标准过低,村干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一般村民没有区别,能够报销的医药费用太少。少数村干部认为国家三令五申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但是有的村干部工资还不能够及时兑现,村干部的报酬得不到保障,没有在经济上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同时村干部考核机制也不完善。很多乡镇未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专门的考核,仅以对村的年度考核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一个依据,年终评先评优时,也是乡镇领导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村工作情况进行评定,与村干部的实际情况还有脱节的地方,没有很好地与群众的意愿、干部本身努力等方面结合,造成考核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于考核优秀的村主要干部,也没有进步提升的空间,在政治没有奔头,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村干部进一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1、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升村干部执政能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村干部,农村社会的稳定离不开村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村干部,他们的作用发挥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落实,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村干部工作职能的转变,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主体作用,并带领群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贫困村、后进村、重点管理村的不同情况,对不同类型村的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强化分类指导,抓好村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建设。

2、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不断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按照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坚持和完善村“两委”工作规则、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作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坚持“小学教”活动制度,每年年初在全县村干部中开展一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规范村干部任免报告制度,村党组织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共同管理,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必须事先报告县委组织部,经同意批复后方可任免。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每个村保持有3-5名后备干部。村后备干部人选一般按照村“两委”的任期每三年调整一次,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村“两委”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村党组织书记每半年要与村干部集中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坚持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主要干部在其任期届满、离职或免去职务时,要进行审计。经审计有违纪行为的,视其性质和情节给予严肃处理,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查处。建立读书日制度。每月28日为全县村干部读书日,由乡镇干部到所包的村组织村组干部集体学习;每月5日为村党组织书记读书日,以乡镇为单位组织集中学习。同时对村干部学习和执行党纪政纪条规情况进行考核,以考促学。注重针对一个时期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题教育,强化村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断提高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水平,逐步探索新时期村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精心指导村级换届,切实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准一个人,带活一个村;选准一班人,致富一方百姓。村级换届选举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有利契机,是搞好换届选举的一个重要手段。从提名候选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自始至终都要坚持以硬性条件为基准,辅助以对不宜提名为候选人的有关条款逐一审查,诸如:计划生育、违法违纪、伦理道德、损公肥私、拉帮结派、宗族势力、滋事生非、威胁要挟、行贿受贿、物品利诱等。凡是违反辅佐条款之一的均不得提名为初步候选人,更不能确定为正式候选人。真正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建议组织县人大、纪检、组织、民政、计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现场办公,对照候选人的条件,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对各村上报的候选人进行仔细的资格甄别,每个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反馈给基层,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创业能力强、能够带领群众建设好新农村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有效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后备干部选拨、培养机制,采取群众举荐与村干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储备一批作风正、能力强的后备干部,为村级换届准备充裕的人才资源,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4、深化“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使村干部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村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对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村干部推向新农村建设的大潮,让他们在改革、开放、发展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通过大力实施以“提升文化层次、提升创业技能、提升服务本领”为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以“增加总量、提高能力、改善结构”为目标的“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结合培育新型农民,着力从思想政治、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继续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会管理、辐射能力强的村干部示范户。同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公开选聘村干部等方式,切实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5、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营造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认真研究制定全县村干部补贴统筹发放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和完善包括项目扶持、考核奖惩、典型宣传、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形式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村干部奖勤罚懒的考核机制,完善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核评比办法,减少程序,硬化措施,并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发挥考核对村干部的激励作用。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进行及时奖励,不但从物资上重奖,精神和政治上也要予以相应的配套。注重从优秀的农村致富能手党员干部中特别是“五个好”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村干部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在时间、程序、条件等方面进行明确,建立长效机制,成为村干部的动力和吸引优秀年轻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让村干部在政治上能够不断追求进步。同时注意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采取编发简报、拍摄专题片、举办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村干部事迹,营造村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激励保障机制。

6、改进农村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村级工作的创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通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推行“双向承诺”制,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 “百千万”行动计划,打造帮带利益共同体;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改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内容;实施“一村一品”,发挥村干部的主导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村企共建”,发挥村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注意培育农村经纪人,并调动“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鼓励、引导村干部领办发展项目、专业协会、合作社和村级劳务公司,不断丰富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第二篇: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调研报告

根据《**市供销社关于开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供销合作社重要作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抽调业务熟悉,具有调研经验的同志,对供销社改革改制工作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和对象

1、现存企业:日杂公司

2、退休干部:2人,安置职工2人,享受低保职工2人,下岗后购买供销社门店仍然经营农资、日杂、百货的职工3人。

3、“两社一会”创办中,吸纳为综合服务社的社员及部份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4、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分村委会及个别农户。

5、目前我社现代流通网络产业协会辐射的部分乡(镇)、村。

6、区社财务、报表、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有关档案资料。

7、劳动社会保障局查阅供销系统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等情况。

二、区社基本情况

**区供销社机关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正科1人,副科1人,副主任科员1人,事业推公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合同制工人1人(驾驶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三、改革改制情况

我社认真贯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改革方案,“以社有资产退出,职工身份置换,债务不悬空,按照保留牌子,人员分流安置,向个体私营经济转化”的总体思路,于98年开始进行企业改革改制。改革前全系统有12个企业,干部职工597人,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保留了农资公司和日杂公司两块牌子,其中,日杂公司仍进行经营活动,在区社的指导支持下,将原资产进行改造建设成茶叶市场,管理人员3人。其余基层社、购销店、厂、公司、营业执照全部到工商注销。一次性安置职工192人,内退18人,其它124人(调动、死亡等),支付安置职工补偿金总额192万元,分流职工参加社保192人,医保192人。

四、离休人员情况

离休人数2人,离休人员由区老干局统一管理,医疗费全额报销,退休人员247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82万元,参加大病医疗保险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25万元,247名退休人员向社会化管理过渡,支付社会化管理费用20万元,33名退休党员向社区过渡。社区管理费、社保费、医疗保险费、丧葬抚恤费都按标准要求解决,不存在大的困难和问题。

五、“两社一会”的发展情况

2005年至2007年6月底共发展“两社一会”46个,其中: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2个,综合服务社27个,市场4个,协会带动农户1259户,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7户,2007年1—6月份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377万元,综合服务社销售化肥11200吨,日用消费品购销总额35万元,经营总额4084.58万元。

六、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现状:目前已发展的农资流通网络辐射全区7个乡(镇)20个村,还有3个乡(镇)80个村的农民没有享受到供销社农资流通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全区共102个村委会,33个市场,其中区级7个,乡级10个,村级16个,有75%的村没有集贸市场。

2、构想:“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4个农村集贸市场,新建忙畔街道文伟村集贸市场,改造凤翔街道复合村街、圈内乡宁安街、蚂蚁堆乡蚂蚁堆街集贸市场,建设1个区级农资配送中心,年配送能力1000万元,建设博尚、那招片区,圈内、平村片区,凤翔、忙畔、邦东、马台、南美片区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发展100个“两社一会”其中专业合作社15个,综合服务社70个,行业协会15个,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好**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3、政府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从2006年起,“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改造和新建一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区政府配套5万元;市政府副市长和市供销社领导对重点市场实行挂钩联系,以确保市场建设按质、按期完成,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继续安排5万元的化肥储备贴息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农药仓储设施建设和3万吨化肥储备。

七、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

**区共发展协会82个,总会员数2396人,其中供销社领办11个,均为农产品行业协会,占协会总数的13%,发展会员1259人,占全区总会员数的52%,其中团体会员22个,农民会员10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数227个。创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个,会员62人,进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一期,培训62人,全区农产品交易总量13003万元,通过供销社服务所占农产品交易比例约为20%。

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参与新农村建

第三篇:村干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本人作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使

之与任职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任职村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现状

根据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本人选派到该村后,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本完成“村村通”道路水泥路面施工,村部东面与105国道相连并直达火车站的姚关大道即将完工,村民劳作经商进出方便。中心村136户农户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灯设施齐备,闲瑕时间农户可以在街头农民公园散步,聊天,其乐融融。位于中心村东面的村部宽敞净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样样齐全,成为村民学习、娱乐、共商农村建设的陈地。新落成的村级卫生室,人员、药品齐备,并积极加入新农村医疗合作,农民享受到

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农村经济较为发展。农民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数个运输公司。利用荒山,兴办轮窑厂,一方面解决几百人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农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村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利用山林资源,兴办数个竹木半成品加工厂,让“绿色银行”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态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阀林木之后,不忘栽种,使森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使用清洁能源,保持清洁水源,共同维护清洁家园。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奋进,能吃苦的领导集体。通过集体学习中央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实践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识的事情,就能办成、办好,同时又促时了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否则仅靠村干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艰巨任务。

四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

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

来较大阻碍。

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六是村级卫生室设施不健全。虽然村级卫生室已启用,并有4名医师,但卫生室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农户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下,诊疗设备显地力不从心,应对广大农户的保健就诊还相当吃力。

七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较高,农民有一定经济压力。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在惠农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均倾斜较大,农民的积极也非常高涨。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农民需要自筹相当大的资金,比如“沼气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国家全力支持利用绿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设沼气池,应该是非常优惠,但农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进行“一池三改”工程,农户需要建猪圈、厕所等,每户农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给农民带来一定压力。

五、发展建议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场主要发展壮大村民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以竹木加工、优质稻种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2、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

3、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23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6、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年年下半年进一步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上半年使10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9、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

10、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并健全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于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底完善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第四篇: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张 坤,王征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提 要:村干部是我国不列入国家正式编制的最末一级干部,从事着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工作,他们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村干部的工作状态不容乐观,他们压力太大,待遇偏低,生活来源困难,矛盾突出。要帮助村干部走出困境,就要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其待遇,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词:村干部;干部;农民;素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干部不仅肩负着改善本村

经济环境,带动本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要维护本村社

会治安,推动本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本

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这些年,农村改革得

以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农村社会能够稳

定,主要得益于基层组织的砥柱作用和广大基层干部的艰苦工作,基层组织的历史功绩巨大。在改革开放、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形势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众多情况和新

问题,村干部工作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温家宝总理

在讲话中也指出:“村级的工作很重要,建设好村干部队

伍,发挥好村级组织的作用,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就

有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坚强战

斗力的村干部队伍在当前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

问题分析

据调查,湘西某县1993年以来,村干部弃职流失每年都在30名以上;湖北省荆门市某区2 350名村干部中,思想有波动的占干部总数的43%;据某县最近对500名

农村党支部书记问卷调查结果表示,表示“愿意继续担任

村干部”的只占31%,“不愿意”或“无所谓”的占69%;据

调查,村主要干部的空缺率约在5%左右,一些村干部“不

辞而别”外出务工经商,绝非个别现象。四川省巴中市巴

中区50个乡镇的618个村的1 035名村支书和村民委员

会主任(其中,支书主任一肩挑的201人)中,40岁以下的117名,占11%,40~50岁的238名,占23%,45~55岁的549名,占33%,55岁以上的141名,占13%。这一情

况表明,农村干部的“白发浪潮”已经形成。据了解,这一

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农村中素质较高,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经营组织能力的青年人不愿任村干

部,他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远走他乡经商去了,这已经

成为农村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据调查,某县农村有1 000

余名获得各类大专文凭的青年,现仅有2名任村干部,在全县2 000多名村干部中只占0.8%。

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大力加强农村

基层组织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仍然严重影响

到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

一种现象,是什么因素使得我国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普

遍这么低落,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1 农村工作复杂,村干部压力大

村级工作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大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小到村民的生活安排,什么都要干,样样都得管。工

作千头万绪,难度很大,作为最基层的领导干部,无论工

作多难也必须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一年到头“催粮要

钱,结扎上环”忙得晕头转向。然而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

和艰难处境,不仅在精神上得不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在物质上得到的回报和支持也很少。村干部一般都源于本

地村民,享受的待遇是从村提留中支取,每人每月40~60

元的误工补贴,得到的补贴很少,而耽误的农活却很多。

过低的工资水平,自然不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不利于

吸引农村中的优秀青年担任村干部,再加上非常严重的欠发工资现象,偏僻的地理位置,不少村干部经常为自身的生计而发愁,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1.2 村干部离任后生活来源有困难

大多数村干部将一生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村里的事

业,而年老离任后生活来源却成了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

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一些为党的事业辛辛苦苦干了一

辈子的村干部,离岗后生活没有保障,晚年生活凄凉。应

当肯定,我们在“老有所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

对离任村干部实行了生活补贴,但补贴的数额偏低,各地的补贴平均每月只有10~20多元,可谓“杯水车薪”,再

加之补贴的数额没有与村里经济发展挂钩;其次是养老

保险,目前这种养老保险,还是一种低水平、低数额的保

险,没有真正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因此,年老离任后的生活来源也成为村干部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500

名村党支部书记问卷调查中,在“你最企盼的事”的提问

中,回答“养老保险”的占37%。

1.3 农村干群矛盾突出

村干部处于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上,村干部越来越

难当,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很艰难。目前,一些上级机关在确定工作任务时,存在程度不同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

如收取提留款,办教育、修水利、筑公路等工作,不从实际

出发量力而行,在布置任务时又用“一刀切”的办法命令

下面去办,不给一点主动权和灵活性,而且时间紧,要求急,甚至层层加码,这就容易给村干部造成很大压力,助

长简单粗暴的作风,也会导致一些村干部制定“土政策”,采取强迫命令和重罚来保证这些任务的完成。而在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活跃了,眼界

开阔了,一些人开始对“土政策”不买帐,他们向村干部要

法律依据,要中央精神,加上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简单、生 硬,就很容易伤害群众的感情,致使干群关系紧张,甚至 激化矛盾。在干群矛盾中,虽然农村干部居于主导地位, 但也不能忽视群众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群众的觉悟程 度、心理取向,法制观念和对政策的理解水平,往往对农 村人民内部矛盾的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1.4 农村干部的双重身份,使得村干部处于两难的境地 温总理在《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讲话中说过: “村干部担负着领导和组织农民发展经济、管理村级事务 的职责,但村干部又是农民,工作生活在农民群众中间。因此,既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忘记担负的责任;又不能脱离群众,搞特殊化,村干部不是公务员,不拿国 家工资,既要为大家办事,又要种好自己的田”。正是由于 村干部具有既是农民,又是干部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 在处理农村事务的时候必然要受到双重影响。从法定身 份来讲,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他们同其他普通农民一样 要靠种田种地生存,无法享受国家干部的任何经济待遇, 因此,他们具有农民阶层一致的收益,利益的一致性,使 村干部的言行倾向于农民,村干部成了农民利益的代表;然而,村干部又是自治组织的领导人,村干部的“干部”身 份和事实上扮演的国家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者的角色,又 迫使他们不得不成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当这两种利益发 生冲突时,他们又扮演着矛盾协调解决者的角色,党的政 策要拥护,群众利益要维护,各种任务要应付,凡事绝不 能马虎,村干部的工作十分吃力。所以,从内心说,他们是 矛盾的、困惑的,这种双重的身份导致他们在处理事务时 常常陷于两难的境地,不得不在矛盾中做出痛苦的抉择。2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广大村干部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农村经 济振兴的希望所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历来为党和 政府所重视,可如何才能使村干部走出困境,以较高的积 极性投入工作,使其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 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2.1 要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 要建设高素质、稳定的村干部队伍,最行之有效的办 法就是对公开选出的村干部加强培训。努力改善提高他 们的工作环境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知识技能培训和 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培训的内容上,除集中学习邓小平理 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外, 还要考虑到其文化层次问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对象,因 材施教,把提高领导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以及掌握农村实 用技术作为培训的重点,使村干部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在 群众中率先富裕起来,进一步树立村干部在群众中的良 好形象和威信。

2.2 要提高村干部待遇

实践证明,对村干部进行党性和奉献精神教育的同 时,还得理解他们的处境,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 生活,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调动村干部的工作 积极性,改善和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 村干部工资基金和工资制度,工资来源可以是村民统筹 收入或村办企业等其他集体经营收入,也可以是县、乡财 政专项拨款。具体划分比例和筹集数额可视当地情况而 定,对村干部采取“兼职兼薪,绩效挂钩”的办法,即由基 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组成。在制定具体标准时,既要考虑到 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和村集体的纯收入,又要考虑到行政 村的规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村干部的年工资要高 于当地一般劳动力收入,一般应在当地农民纯收入的1.5~2.5倍为宜,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应把解决村干部 的补贴列入扶贫项目,从国家的扶贫专项基金中拨出适 当额度,给予资助;其次要在村干部中推行养老保险金制 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其家庭遇到困难时,给予帮 助和照顾,使其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从而能够安心 地工作;最后还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可以通过宣传,表 彰奖励先进典型,运用导向的作用,提高村干部的地位, 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激励村干部努力工作,奋发进取,让 其觉得“工作有搞头”,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出更大 的成绩。

2.3 要把培养后备干部放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 日程

据调查,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乡 镇党委在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上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有 的甚至放任不管,致使一些有志青年展志无门。因此,乡 镇党委要把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建 立责任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要注意从优秀青年中选拔 培养对象,并有目的地进行培训,一旦成熟,就及时选拔 到村干部的岗位上来。只有大力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确 保农村干部队伍形成梯次,后继有人,才能保持村干部队 伍的相对稳定。

总之,村干部就是农民干部,而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历史的实践证明,凡是两个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有 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协作,能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 斗的党支部。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能否发生巨大 的变化,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设计的第三步目标,关键就在 于能否建立起适应新的要求的,能够发挥“领头雁”作用 的村干部,没有这个基本保证,第三步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村干部不仅要布置任务压担子,监督他们做好农 村工作,也要理解和关照他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给 予指导和帮助,免除他们的忧虑,为其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切实减轻村干部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压力,确 保农民群众、村干部与上级组织、领导沟通渠道的畅通, 营造一种团结、民主、实干、和谐的氛围,使村干部始终保 持一种愉悦、积极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 作中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推进整个农 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学.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十大问题解析[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3.[2] 温家宝.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N].新华日报,2002-01-01(4).[3] 潘 宁.21世纪谁来当村官[J].调研世界,1998(3):39.[4] 株洲市党委课题组.村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 考[J].湖湘论坛,1999,(6):50~51.[5] 冯书君.白发浪潮逼近村干部[J].乡镇论坛,2003,(3):13.[6] 刘井明.乡村干部交往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2):53.[ 7] 陈远清.村干部需要理解和支持[N].人民日报,2003-12-21.·91·张 坤等: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第五篇: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乡党委安排,结合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考察,乡组织办对我乡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是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对加强村干部队伍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综述如下:

一、目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村干部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风里来,雨里去,酸甜苦辣,艰辛倍尝,在农村四个文明建设中,维护全乡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讲,他们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基层工作新的变化,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村干部队伍综合能力素质问题。

一是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差距。据统计,全乡14个行政村(街)中两委班子成员中(69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37人占53.6%,高中(中专)文化的29人中占42%,大专以上文化3人仅占4.4%,近3年通过组织部门举办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全乡共有16名村干部报名参学,目前以有6人顺利毕业。随着当前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完善,文字材料日趋增多,据统计,一年中,大小工作计划、方案在40余篇,小结、总结也不下于30篇,日趋繁重的文字工作只能让部分写不出计划、总结的村干部疲于应付。特别是进行年来信息化建设逐渐加快的趋势,很多工作都需要依靠网络、计算机等完成,而实际情况是能简单操作的寥寥无几(不足5%),作为党员群众带头人的村干部,没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了解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不懂得工程建设方面的理论知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自然要打折扣。

二是能力水平与当前岗位职责有差距。面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一些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还还习惯于行政推动,强迫命令,不善于用新的方法进行领导,特别在驾驭把握全局、理性思考决策、高效与人沟通上存在缺陷和不足,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务、村务及财务公开还不尽如人意,群众期盼的惠民项目迟迟未能实施,全乡局部存在着干部群众关系紧张的情况。

三是思想观念与新农村建设进程有差距。面对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我乡面对着良好的政策机遇(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共4处),而我们乡的村干部主体都是长期在家从事基层行政工作,缺乏开阔的视野、超前的思维和先进的理念,部分村干部胆子不够大,缺少点子,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拆迁、置换土地等方面,以致示范点建设经常受阻。

四是年龄结构与农村事业发展要求有差距。年龄结构老化是村干部队伍中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我乡现有14个行政村,69名村值班干部,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60岁以上的4人,占5.8%,50岁到59岁之间的10人,占14.4%,40—49岁之间的46人,占66.7%,40岁以下的8人,仅占11.6%,35岁以下的更是没有,从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看,基本上是呈倒锥体状,中老年占据主体。从村级后备干部的增减看,许多村没有按照“一职一备”的要求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在本次换届中,村干部队伍建设中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堪忧,全乡有3村甚至连一个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人选都没有,“谁能接班”、“谁来接班”已成为乡党委担心的问题,当然这与地方经济整体发展、村干部待遇吸引力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个人角色和待遇保障的问题。

一是身份问题。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干部农民”,又非完全的农民,既是“农民干部”,又非真正的干部,被群众形象的成为“举手”干部。村干部调侃自己“吃自己的饭,干公家的事,怄别人的气”。作为干部,他们是农村全部工作的主

力军,肩负着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富民兴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重任;作为农民,他们是家庭的主心骨,同样要扶犁耕田、种菜喂猪,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劳碌,担当起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责任。两相兼顾,心挂两头,难免顾此失彼。

二是经济待遇问题,全乡乃至六安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村干部能得到的报酬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严重失调。据统计,全乡村干部的全部报酬平均只有6000元左右,一些农村村干部住房条件、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子女受教育程度等比一般村民不如,这造成了村干部吸引力严重下降,绝大多数年纪轻、有干劲和致富能力强的村民选择了留在外地务工经商,而留在家乡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及儿童,被人形象的成为“613860部队”,这又进一步限制了选人培养的渠道。

(三)面对权小责重的现实,个人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

一是工作难做。当前村级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伴随着国家在农村大量投入资金项目改善民生、建设新农村、加强水利、整修田地,伴随着项目的实施,各类纠纷也随之而出,而村干部自然成为解决、缓解各类纠纷矛盾的主体。在特殊时期,面对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时,村干部又是第一责任人,一直承受政治上、心理上、体力上的压力极大。

二是内业难干。目前村级日常业务包括计划生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民生工程、民兵、后附移民项目等,且是各级检查的主体,当前各项工作都讲求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在现有配备人员的素质、数量和农村工作的实际,这样的要求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浪费,效果却不十分明显。

三是理解难得,社会舆论对村干部要求高、支持少、指责多、理解少。工作中村干部“任务难完成,群众难满意,待遇难保证,家庭难理解”。有的农民形象地说,对村干部“有饭吃不找你,不犯法不怕你,有麻烦就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村干部经常是两头受挤,两头受气。诸多困难和压力,令一些村干部积极受挫,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干脆呈上一纸辞职报告走为上策。

四是巧妇难为。村一级作为国家基层公益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日常事务执行者、地方社会治安的管理者在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无固定资金来源,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村级经费一般在30000元,也只能勉强维持村级正常办公运转所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无从谈起,还有很多村由于历史问题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导致了村干部难以作为、不敢作为,进一步减弱了新农村建设的后劲和动力。

二、我乡解决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有益尝试和努力方向

村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村干部必须履行管理、组织、服务的责任,使其责、权、能、利得到强化统一,其实就是要求村干部从“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较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四个突出矛盾,即村干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与自己致富的矛盾、付出劳动与获取相应报酬的矛盾,履行职责义务与行使相应权力的矛盾,带领群众致富与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矛盾。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政治体制、组织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党委政府和农民之间,作为重要桥梁和纽带的村级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靠和臂膀,必须在健全四种机制上下功夫。

(一)建立健全以竞争择优为基本原则的选拔机制。要改革村干部选拔制度,按照要求和岗位职责,明确村干部的职位职数,确定任职资格和进入录用条件。本次村“两委”换届,乡党委根据县级统一要求,按照村级人口规模大小,科学合理的配备干部职数,实现整体个体双重优化。完成村干部后备人才储备库建立(每个村1—3人),结合村两委任期考察工作,进行后备干部提名推荐,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与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录用制度与“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等制度结合起来,真正通过竞争择优,为村干部队伍

职业化把好入口关,提高整体素质。

(二)建立健全以任期考察监督和定期绩效考评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机制。结合村两委换届考察工作,我乡初步建立起任期及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述廉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个别谈话、经济离任审计等方式全面考察了解村干部任期()表现,为乡党委政府选人用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村干部纳入乡干部正规化管理范畴,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促进规范化管理。村干部待遇提高后,我们在年初将村干部工资与计生等常规工作绩效挂起钩来,实行季度岗责考评、季度惩奖兑现,年终总评的办法,同时注重阶梯层次,对干实事、有业绩的人在经济鼓励上与那些不作为、无作为的人拉开档次,使经济手段在村干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以保障待遇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依据“依法、适度、自愿”的原则实施并村,2011年4月村两委换届前,我乡将原有20个村通过并村的方式合并为现有的14个村(街),精简村干部职数3个,相对的提高村级的各项办公经费,同时通过撤销工作片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到村的制度,推动工作进程。我乡已对村干的工资全部实现打卡定时发放,每年为在职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足额发放离退休村干部生活补助,给广大村干部吃了颗定心丸,将来,要根据全乡经济财政状况,逐步建立村干部工资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良性机制,保证村干部同样享受到改革开发的成果。

(四)建立健全以提高素质为基本目的的培训机制。要根据村干部工作和岗位职责特点,健全全乡各部门分开负责组织定期培训的机制,每年村干部进行不少于4次的集中培训,可以结合计划生育外出服务等,把村干部外出沿海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系统的参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下载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涂县村干部队伍现状及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干部挂职锻炼调研报告

    村干部挂职锻炼调研报告2009年1月6日 ,我满怀信心、心潮澎湃地来到了滕州市魏寺村,开始了聊城大学管理学院的基层实践锻炼生活,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东塔镇村干部队伍现状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报告 近日来,我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镇组织人事工作实际,对全镇村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镇村干部队伍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的作用和影1[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的作用和影响 - - - -下朱村与清塘下村的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农村的状况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各种矛......

    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 调查与思考 张 化 强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强调:“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

    惠农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惠农区委组织部 (2010年4月14日 村干部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执行者,是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

    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农村干部队伍活力,我镇组织专人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掌握了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

    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0)

    了解村情民意 铺好工作之路 —小界乡贾窑村村情走访调研报告 洛宁县小界乡贾窑村村委主任助理 卫纪波2008年8月,洛阳市公开招录大学生村干部,鉴于农村工作所特有的挑战性,以......

    基层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广大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员会主任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农村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