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总结述职
20*年我中心主动应对粮油产业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坚持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项目带动、科技创新、服务提效,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粮油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全力稳定粮食生产。
加强惠农政策宣传与落实,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强化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集成推广,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坚持抗灾生产,克服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粮食保持了基本稳定。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264.36万亩,总产量108.71万吨。抓好省级粮食安全考核和粮食生产绩效管理考评,加强跟踪分析和工作调度,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合力,目前考核结果较好。省zf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列第2名(农业部门34.5分,未失分);省厅粮食生产绩效管理考评,列第6名。
二、突出项目抓手与带动。
大力实施优质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优质粮油标准化示范基地等项目。强化技术创新,加强督查指导,创新方式方法,均高质量完成项目预期指标,全部通过验收,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油菜:3月27日,安徽省油棉产业技术体系在当涂县举办油菜多功能利用考察活动;引进中油所功能型菜籽油7D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功能型菜籽油加工填补空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900)“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区落户当涂。华中农大、华南农大、中国油料所、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等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开展项目合作。三、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
强化项目整合、资金投入和技术集成,重点依托近20家品牌运营核心企业及100多家粮食规模生产服务主体,60多个“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国家和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区,着力打造专用品牌稻米优势生产基地。全市高档优质稻米品种(部颁二级以上)占35%以上,原料订单面积达63.7万亩。持续培育做强“*大米”“姑溪河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三品一标”8个(绿色6个、有机2个)。联邦农业、顺天农场、盛农科技、粮满仓等开发的高档有机绿色大米,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上海、广东等区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1月4日,指导*县举办了首届“*大米”专用品种品鉴会,现场发布5个主导品种,受到省厅及科研、推广等部门的普遍关注,反响热烈。10月10日,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市长推介会上,杨市长重点推介了“*大米”。*市、滁州市相继来*县考察学习。
四、强化病虫害监测与防控。
完善市县乡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建立完善乡镇测报点8个。加强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水稻穗期病害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适时召开防治现场会,及时组织防控,实现“虫口夺粮”。强化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54.5%,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1.8%,超省厅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24.5、21.6个百分点,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五、扎实开展“两区”划定。
(外地计划处、综合科)2-3月,开展市级“两区”技术服务单位招投采购;4-8月,加强督查调度,开展检查验收,对反馈问题督促县区抓紧整改。指导县区加强数据库、信息平台和台账档案建设;9月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核验(首批),认为我市“两区”划定工作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基础资料扎实、数据来源合法合规、技术路线正确、成果资料完善,圆满完成省级下达的划定任务,划定成果合格。同时,我作为省“两区”划定验收专家组成员相继到*等单位开展验收。六、开展技术培训及试验示范。
中心先后举办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再生稻示范观摩会,植物检疫培训、植保技术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累计培训500人次。开展了再生稻品种及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优质高产多抗高效油菜新品种、油蔬两用品种、油菜机械条播及毯状苗移栽、油菜无人机播种、甲壳素水溶性肥料、高效低风险农药及生物农药、新型缓控释肥料等试验示范。选派专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多人次。七、全力开展抗旱秋种。
自9月份以来,我市出现持续晴日少雨天气,农业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面对严重旱灾,及时强化应急响应,加强灾情、墒情、苗情监测,开展会商研判,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加强调度与宣传,建立旱情及抗旱秋种日报制。全力开展指导服务,强化抗旱秋种抗旱保苗措施落实,加快播种进度,做到应播尽播、能播快播,较好完成了秋种任务。八、主动服务中心工作。
主动开展了“四送一服”、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活动,五里村贫困户帮扶活动;作为协助单位,承担了对“*县大鱼滩湿地公园”林长制巡查工作;开展了高标准农田资料收集及修编;牵头组织对和县、郑蒲港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完成了全市秸秆禁烧职能移交。全力支持局机关党建工作,张骏、方菲抽调抓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