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上语文课时精练答案
-
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张老师学习方法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
语文课外阅读精练(最终版)
语文课外阅读精练(附答案)(一)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
-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词语)
题1.
下列情境中,“笑”得欠妥的一个是()
①看小沈阳演小品——开怀大笑②看到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喜笑颜开
③看崇启大桥开工——嬉皮笑脸④看到甲 -
2015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四)附答案
2016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4) 31、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到来的节气是:( )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C、雨水、小满、
-
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语文知识复习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A. 考妣/毗连鬻画/钟灵毓秀舐犊情深/两山对峙
B. 殷红/氤氲付梓/尘滓弦外 -
八上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13
【便】去了【被】誉为【人们、、、自己面前】的.改? 【以往】从前【哪一个、、假话呢】?改, 二 1 老山界难在:走路难,睡觉难,处境难,吃饭难2 从害怕到友好,是红军于军阀本质上的
-
九年级上语文作业本答案
九上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沁园春 雪 1 .(1)蜡(2 )裹(3 )娆(4 )逊2 .( 1 )宋题目词牌名 北方的雪景历代的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秦始皇汉武帝 唐太宗宋太祖
-
五年级伴你学语文上答案
五年级语文伴你学答案 1 师恩难忘【我尝试】 1.(1)zhēnɡ huǐ chuī xiē dao xǐnɡ zī shēnɡ (2)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戛然而
-
上语文课后题答案
2、毛主席的其他诗词:《卜算子咏梅》 《开国大典》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是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课文写了1949年10月1日首
-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学期Unit7试题精练(Go for it)附答案[本站推荐]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学期Unit7试题精练(Go for it)附答案
●基础巩固
一、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5分)
1.Please p__________ the apple for the babies b -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学期Unit4试题精练(Go for it)附答案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学期Unit4试题精练(Go for it)附答案 ●基础巩固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 He has two ____________(box) of old books under his bed.
2 -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1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词语)
1下列情境中,“笑”得欠妥的一个是
①看小沈阳演小品——开怀大笑
②看到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喜笑颜开
③看崇启大桥开工——嬉皮笑脸
④看到甲型 -
2018高考考前文化常识精练(有答案)
2018高考考前文化常识精练(有答案)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的“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
-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2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
-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4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近日有网友发帖,直指西安图书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阅览室上演“空城计”,培训班“抢地盘”,三年没有任命馆长,甚至利用场地进行收费
-
9、推敲(语文 五年级上)(第一课时)
9、推敲(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宜兴市南漕小学李亚君邮编:214217 教材简解: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
-
三年级语文上《赵州桥》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19 赵州桥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
-
三年级语文上《赵州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9 赵州桥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