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时间:2019-05-14 17:0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第一篇: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

语文知识复习

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A.考妣/毗连鬻画/钟灵毓秀舐犊情深/两山对峙

B.殷红/氤氲付梓/尘滓弦外之音/涎皮赖脸

C.悚然/怂恿疤痕/奇葩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D.巨擘/糟粕陷阱/饥馑悭吝/铿锵玫瑰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陈书记语重深长地对大明说到:“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贪欲。想要翱翔蓝天,就要自觉抑治自己的贪欲。”

B.庆功会上,几杯酒下肚后,他感到一股热气从胃里冒出,直冲头顶;然后逐渐发散到四肢,身心随之发烫,慷慨豪迈之情犹然而生。

C.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烁的成果,就要付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度光阴。

D.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将终成大气;一个懂得运筹帷幄的人,或许会雄霸一方;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往往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色彩丰富的抽象画于几年前始为国人所接受,如今登堂入室,不仅在美术馆、画廊里常见,还走进公共空间,步入市民居屋。

B.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

C.在摩纳哥国际田联年度最佳颁奖晚宴举办之前,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面对本报记者,毫不吝啬地将溢美之词送给刘翔。

D.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资本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带来金融泡沫,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作一部分来自企业产品销售的收入,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信贷。

B.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

C.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D.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外面被人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满一屋子的漫画。

⑤萨班哲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味。

A.①③⑤④②B.③①④②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④⑤②

6.根据下面的新闻,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3分)

记者今天从浙江省税局获悉,近日省地税局与省财政厅联合下文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我省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将提高到2万元,按次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500元。新起征点实施后,我省9成以上个体工商户将免交营业税等。

今年10月末,财政部宣布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进行调整,其中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

征点由月营业额1000元至5000元提高为5000元至2万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由每次(日)营业额100元提高为300元至500元。据了解,此次我省调整营业税起征点均按照最高限执行。

营业税起征点提高,我省小微服务业是直接受益方。在杭州市区从事餐馆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每月固定经营收入约为19000元,按调整前5000元起征点计算,每月需缴纳营业税950元,城建税66.5元,教育费附加28.5元,地方教育费附加19元。起征点调整为2万元后,上述税费均不用再交。

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X X报小记者、X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二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科学给现代人带来了令人忘乎所以的物质力量和享乐,但是把科学知识同时夸张为解释一切的精神力量和思维方式,则又带来许多始料不及的危险。从根本上说,“现代”并非由反抗神权、反抗皇权和封建制度以及生活世俗化和商业发展造成的,而是由科学的物质力量和科学化思维的普遍化造成的。假如没有科学和科学化思维,政治和经济改革只能改变部分社会关系和习惯,但不太可能改变人类存在的命运,不可能使人们换一种活法。事实上正是依靠科学,人们才有了另一种力量、另一种思维、另一种知识,政治和经济革命正是因此获得巨大能量去做各种改天换地的大事情,否则——以反事实的历史陈述去说——只能进行一些表面的改革,而且很可能难以维持人们对社会改革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说人们可能很快就觉得反神权、反封建也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是不疼不痒的换换口味;同样,商业革命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导致工业革命,假如没有科学技术的伟大发明,市场规模终究是微不足道的。科学技

术造成了现代物质生活,而科学化知识观念造成了现代精神生活。

正因为科学知识通过技术获得物质力量上的证明(这是最好的证明)而又似乎能够永远发展,因此非常适合产生一种新的人文幻想和精神寄托。大多数现代思想家和大多数现代普通人一样想象着:既然科学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在科学的帮助下人类有可能逐步解决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追求普遍必然的知识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心智倾向,而科学有着最好的证明(所以是“最好的”,是因为没有比物质证明更强的证明),难免就被看做是知识的典范。当然人们一般并不认为科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直接手段。相信强硬的科学主义观念的人并不太多,因为有所谓to be 推不出ought to be,事实知识推不出价值决定的问题。但人们通常也会在比较弱的科学主义意义上认为科学是任何一种可能的知识的榜样,于是,人文知识被认为应该尽量成为科学,尽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科学的方法被认为应该尽量使用到人文社会知识中去,而且科学方法是比人文思想自身的艺术方法更具权威性的方法。这是个逐步导致极大错误的微小错误。在社会和生活领域里显然有一些方面的事情比较容易被“科学地”描述,比较容易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成差不多能够“科学地”理解的知识,而另一些方面的事情则无论如何难以搞成科学可以接受的知识。既然我们决心优先考虑和听从那些比较容易科学化的社会知识,无形中就等于认为那些比较容易科学化的社会知识是更重要的知识,它所包含的问题是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更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甚至会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带动或代替其它问题的解决。典型的倾向就是相信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是比其它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并且以为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经济和技术发展去解决。(选自赵汀阳《关于命运的知识》)

8.下列各项陈述中,对“科学知识有着最好的证明”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知识有直观性,可以通过技术把知识物质化,因此容易得到最好的证明。

B.科学知识通过技术获得物质力量的证明,而物质证明比其他方式的证明更强更有说服力。

C.科学知识通过技术获得物质力量的证明,这种证明比其他的知识更直接更有功效。

D.科学技术造成了现代物质生活,这种物质生活最容易感知也最容易得到精神的寄托。

9.下面陈述科学和科学化思维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不当的一项是()

A.假如没有科学和科学化思维,政治和经济改革不可能完全改变社会关系和习惯。

B.商业革命也只有在科学技术伟大发明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导致工业革命。

C.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非常适合产生一种新的人文幻想和精神寄托。

D.也正是依靠科学,人们才得以维持对社会改革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

10.结合本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的标题。

11.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终于认识到,妇女生活和儿童生活是与国际政治和经济体制同等分量的事情,艺术和生活美感是和福利、金融和失业同等重要的问题”,请结合本文内容,对这句话作简单评价。

参考答案

(2)答案示例l: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另外,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答案示例2: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观点1分,简述1分)

11.(3分)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很有前瞻性。真如作者在文章里所暗示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不一定比其他问题来得更重要,经济发展和技术不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更加和谐的人性化的社会里,妇女生活和儿童生活这些原本被人们不关注的问题或许与国际政治和经济体制同等分量,关涉人类精神生活的艺术和生活美感会和福利、金融和失业同等重要”(判断1分,文本内容引用1分,阐述1分)

第二篇: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③“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④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⑤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 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B.“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D.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先称诏召元景/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祸至/整朝服/乘车应召/

B.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先称诏召元景/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祸至/整朝服/乘车应召/

C.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先称诏召元景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祸至/整朝服/乘车应召/

D.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先称诏召元景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祸至/整朝服/乘车应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元景自幼学武,多次随其父出征,以勇闻名,荆州刺史谢晦、雍州刺史刘道产闻知其名,皆曾欲罗致帐下,但事情末果。

B.柳元景虽出身行伍,却颇有谋略。他被任命为广威将军、随郡火守后,广设方略,斩获数百,郡境肃然,展露了他的军事才能。

C.柳元景为人显出非同寻常的厚道。当他得知他家菜园的守园人将吃不了的蔬菜卖掉,得钱二万送给他时,非常生气,将钱送给了守圆人。

D.柳元景因世祖生性猜忌严暴,担心突遭横祸,日夜小心谨慎,于是与人合谋策划政变,试图改立刘义恭为帝,因密谋泄漏惨遭杀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为惘惘。(5分)(2)元景起自将帅,及当朝理务,虽非所长,而有弘雅之美。(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8.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

9.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也。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产深爱其能,元景时居父忧.未得加命。会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召之,道产谓曰:“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为惘惘。”服阕,迁义恭司空行参军,随府转司徒太尉城局参军,太祖见又嘉之。世祖西镇襄阳,义恭以元景为将帅,即以为广威将军、随郡太守。既至,而蛮断驿道,欲来攻郡。酃内少粮。器杖又乏,元景设方略,得六七百人,分五百人屯驿道。或曰:“蛮将逼城,不宜分众。”元景曰:“蛮闻郡遣重成,岂悟城内兵少。且表里合攻,于计为长。”会蛮垂至,乃使驿道为备,潜出其后,戒曰:“火举驰进。”前后俱发,蛮众惊扰,投水死者千余人,斩获数百。郡境肃然。

元景起自将帅,及当朝理务,虽非所长,而有弘雅之美。时在朝勋要,多事产业,唯元景独无所营。南岸有数十亩菜园,守园人卖得钱二万送还宅,元景曰:“我立此固种菜,以供家中啖尔。乃复卖莱以取钱,夺百姓之利邪!”以钱乞守园人。

世祖严暴异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世祖崩,义恭、元景等并相谓曰:“今日始免横死。”前废帝少有凶德,内不能平,杀戴法兴后,悖情转露。义恭、元景等忧惧无计,乃与师伯等谋废帝立义恭,日夜聚谋,而持疑不能速决。发觉帝亲率宿卫兵自出讨之先称诏召元景左右奔告兵刃非常元景知祸至整朝服乘车应召。出门逢弟车骑司马叔仁,戎服率左右壮士数十人欲拒命,元景苦禁之。既出巷,军士大至,下车受戮,容色恬然,时年六十。

(选自《南史•柳元景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作为开基者的,例如三国的曹丕和西晋的司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庙号。文中的“世祖”指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南朝宋第五位皇帝孝武帝。

B.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父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服阕,指服丧期满。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前废帝,指宋孝武帝刘骏长子,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第六位皇帝。凶残暴虐,滥杀大臣,就连他的叔叔也没能幸免。

10.补写下面句子: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琵琶行》)。

②《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③《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讨 白 李进祥

马亚瑟用了十二年时间,才在一个叫马家大山的村子找到了锁拉西。

锁拉西突然见到了马亚瑟,怔往了,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有惊、有喜、有疑惑,也有恐惧。马亚瑟看着,感觉到自己的脸上也一定是同样的表情,脸也一定被那些复杂的表情弄得扭曲了。

两个人对视着,谁也不知道第一句话该怎样开口。一只苍蝇就叫得很凄凉。锁拉西先开口: “你到底还是找来了。” “我找了你十二年。”

“我等了你十二年,怕了你十二年,想了你十二年。” “我也是!” “你成家了吗?”

“没有,成啥家呢,马主席托付的事没办成。” “马主席托付的事,啥事?” “报仇,惩治叛徒。”

“我不是叛徒!”锁拉西突然高声说。“可你跑了。”

锁拉西又激动了,连声说:“我没有叛变!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几天日子。” “临阵脱逃,和叛变一样。”

“不一样。红军走了,自治政府散了,我不跑咋办,等死吗?”

“红军走的时候,叫马主席一起走,他走了吗?马主席被抓了,其他人走了吗?” 锁拉西不说话了。

“给你三天时间。”马亚瑟侧身望着锁拉西说。锁拉西笑了,不是苦笑而是那种很解脱的笑。

“我知道迟早有这一天,我也盼着这一天。人总是要见安拉的,早死早得脱离。要是当时就战死了,那该多好。”锁拉西的语气平静了,但平静中又有伤感。这份伤感马亚瑟也有同感。

当天下午,锁拉西出去了,说是有些账债要清一清,有些人情要还,不能把账债带到后世里去。

锁拉西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回来,他一脸的轻松。山窝子里太阳升起的迟,落下去的早。但太阳落下去后,天还亮着。

吃过晚饭,做过了晚礼拜,两个人就在小房子里的炕上睡了。两个人都睡不着,东拉西扯地说了一夜闲话。

第二天一早起来做过了晨礼拜,太阳还没露出脸,锁拉西就张罗着要宰羊,说是过个尔麦里,顺便也给自己念个讨白。

晚上,锁拉西没有和马亚瑟一起住,他说得把他的事跟家里人说说,把后事安顿一下。马亚瑟送锁拉西出门时,山头上有夜猫子的叫声大笑样地响起,叫声在几座山之间来回地滚响了许久还回音不绝,一直响在马亚瑟的心上。

马亚瑟睡不着。

他看到锁拉西和女人先到了儿女住的窑洞,一家人应该是说了许久的话,一盏油灯一直幽暗地亮着。马亚瑟的眼睛也亮着。星星把院子照得冷亮的时候,锁拉西和女人才出了儿女的屋子。女人一手端着灯盏,一手遮挡着一点橘黄色的火苗,像在呵护着一个生命。火苗一闪一闪的,马亚瑟真担心它会熄灭了。它却终于闪进另一个窑洞,马亚瑟才松了一口气。

一声清亮的鸡啼,万籁突然又归于沉寂。所有的声音都跑得一丝不剩。只有空壳还留在马亚瑟的耳边。马亚瑟也成了一具空壳,他的灵魂被听到的那些声音掏出来,挂在三尺高的上方,连他自己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锁拉西突然进来了,在幽暗的晨曦中,他的脸上有少年般的亮光,他双手托着一把刀,就是他曾经用来杀敌的那把刀。刀被重新擦拭过了,冷亮得真像是铁。

锁拉西把刀子递给马亚瑟,急切地说:“天亮以前动手吧!再看到太阳,我会难过的。趁他们这会儿都睡着,快动手。他们看到了也要难过。”

马亚瑟机械地接过刀子,看着锁拉西,他眼中是那只宰杀过了的绵羊。绵羊的眼睛里没有恐惧,没有乞求,空得近乎神圣。锁拉西面向西方跪着,闭上了眼睛,嘴里小声地念着。马亚瑟知道他是在给自己念讨白。马亚瑟有些恍惚。锁拉西则再一次催促马亚瑟:“快动手吧!你还等啥呢?”

马亚瑟被喊醒了,他这才真切地看到锁拉西。第一缕晨光已透进屋子,马亚瑟的手突然握紧了刀把,举起刀子。刀子在晨光中像月牙一样。月牙慢慢地落下来,“当”的一声掉到地上。

一阵光影乱动。锁拉西的女人,他的儿子尤素夫,还有女儿阿米乃都慌慌地进来了。很显然他们一直在外面听着。

马亚瑟这时候已经拿定了主意,他对仍在跪着的锁拉西说:“那个临阵脱逃的锁拉西已经被我宰杀过了,你起来吧。”说完这句,马亚瑟就走了。锁拉西一家人早呆了,谁也没有送他。

马亚瑟走出大门的时候,大黑狗问询地向他叫了一声。他没有回头,向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个山头走去。

(选自2015年第5期《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十二年后马亚瑟终于找到了锁拉西展开故事,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B.锁拉西和马亚瑟是战友,一起参加过革命,可是后来红军走了,自治政府散了,马亚瑟坚持革命,而锁拉西却背叛了革命,娶妻生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C.马亚瑟和锁拉西两位老朋友相见,前者决心执行命令处死后者,而后者安排家事,念了讨白平静受死。前者看到后者温馨的家庭、真诚的忏悔,于是刀下留人,毅然离去。

D.小说没有从正面去描写战争的惨烈、战士的无畏,而是通过马亚瑟的叙述去回顾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5分)(3)作品在谋篇布局上非常巧妙,尤其是小说的结局出乎意料,意蕴悠长。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谢家麟: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吴月辉

2012年,92岁高龄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国家最高科技奖。当被问及数十年学术生涯中哪件事最值得自豪时,谢家麟笑笑说:“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正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闯劲,曾让年仅35岁的谢家麟名扬美国。那是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研制这台医用加速器时,还有斯坦福大学4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工作,作为对手,谢家麟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在可供调遣的人员和资源上,与他们都不在一个量级。因为是医用,这台加速器的要求格外高。“这件事以前没人做过,无例可循。但我觉得这是独当一面、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因此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回国后,他又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耗时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加速器。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说:“什么叫做科研工作?做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没有困难,那就用不着科研了。”

1979年,已过花甲的谢家麟再一次“大胆”地投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工作中。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等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有人说,这就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如果没有抓住,就会粉身碎骨。然而,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还是跳上了这辆“飞驰的列车”。

这一次次因为“大胆”而创造的奇迹,皆源于谢家麟深厚的科学功底和坚持创新的精神。

对于创新,谢家麟终生都在以身作则,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也依然如此。80岁之后,他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便将精力投入到了研究如何将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小型化的课题上,提出了“创新四部曲”,并最终研制成功。而谢家麟进行此项研究的初衷十分简单,他只是不愿陷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状态之中,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做点有益的事情。

谢家麟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跟踪”是必须的,假如不能处于和前人相近的水平,“超过”就无从谈起。然而,谢家麟更强调,要认清“跟踪模仿”与原创性发明是有很大差别的,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原创是人天生的本性”。正是因为有了谢家麟这样的科学家,科研创新之路才永远不会中断,如他的自传书名一般,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

谢家麟还十分重视科学实践当中的动手能力。谢家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中,特别是实验领域的创新,要自己能够动手,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况,知道关键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可做适当调整,最后达到预期目标。如果自己不懂动手,则犹如开车时需要一人观看路面情况,再转告掌管方向盘的人来调整方向。

对于未来,谢家麟有着美好期许。他在自传中如此寄语青年人:“要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然后才是在科技领域作出伟大的贡献,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这样,自己才会幸福,别人才会因你的存在而幸福,社会才会因你的知识而更美好。” 2016年2月20日上午8时12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的生命停止在这一刻,享年96岁。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2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有人问谢家麟,是否后悔当年回国的决定。他的回答永远是:“不后悔,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回国使我有机会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他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的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只要把精力放到一件事上,就不会无作为。”无论是科学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余建斌《梦想需要加速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传记采用倒叙的手法,没有全面叙述谢家麟一生的情况而是截取了他在科技创新路上几个人生片段有侧重地表现其科技贡献与科学精神。

B.为了佐证谢家麟在治学观念、研究方法、国际视野、合作胸怀、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大家风范,作者直接引用了谢家麟自己和熟悉他的人的许多原话。

C.谢家麟在科学研究生涯中取得一系列奇迹般的成就,与他一直以来的闯劲、自身的深厚科学功底和比较强的科技动手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D.到了晚年,谢家麟依然坚持科学研究,因为他要以身作则,以便更好地激励青年科学家们;同时,也是为了发挥余热而多做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2)谢家麟的一生始终围绕着“创新”两个字,他是如何做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3)谢家麟对青年人的寄语,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对谢家麟对青年人的寄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②天津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平一段《野猪林》中的“大雪飘”,唱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③复习时要精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题的缺陷所在。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④他这次犯的错误虽然没有酿成人错,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会吃亏的。

⑤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错误也一笔抹杀了。⑥《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同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1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3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______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____我却知道,有不少人,____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构建自己的人生与生活。____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为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A.也许

但是

而且

因此 B.如果

甚至

因而 C.如果

但是 而且

因此 D.也许

甚至

因而

16.请根据以下语段的内容,在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文字,使句意完整。不超过40个字。(5分)

吐槽就是相当于“抬杠”、“揭老底”、“拆台”等,现在社会上对吐槽一词的理解不尽一致,还存在着滥用误用的情况。下面是“吐槽”的一些特点:

一、绝大部分吐槽都是针对被吐槽者离谱的言行而产生的,没有离谱就没有槽点,而吐槽的内容也必须公正客观。比如有人说“果然还是宅在家里一辈子舒服啊”,某网友就会吐槽,“会那样想的只有你吧”。这类吐槽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

二、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的回应,对话中第一个发言的不叫吐槽,称不上对话的更不是。

三、吐槽的语言不能艰深晦涩,应该浅显易懂,否则别人就会接着吐槽,“你这谁能听得懂啊?”吐槽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

四、吐槽的目的,是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谱之处加以揶揄或感慨,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言论都不算是吐槽,吐槽不存在恶意。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吐槽应是。

17.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倒U曲线”,下图就是表现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倒U曲线”,请根据下图写出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两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建议。(6分)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建设者”、“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结论一:

结论二:

建议: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答案

1.C A.“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错,原文是“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B.“根本解决”表述过于绝对,且“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错,原文是“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过来”,即“一”“二”“五”等技术。D。“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错,原文是“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2.D 强加因果。原文是“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

3.A B.“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错,原文是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C.张冠李戴。“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说的是人们关心的第一个中心问题“生命”,“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则说的是第二个中心问题“幸福”。D.强加因果,且“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于文无据。

4、答案:C“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

5。B(首先结合上下文,弄懂语段的大意,就明白“帝”、“左右”、第二个“元景”都是主语,当在句首;然后再按照句意分别断句)

6.D(“与人合谋策划政变”是前废帝时)7.(1)很久就想规劝您屈尊来这里任职,现在贵王相召,难以挽留你,违背了心意感到很失意。(“规”、“屈”、“乖意”、“惘惘”各1分,句意1分)

(2)柳元景由将帅起家,等他执掌了朝政,管理政务虽然不是他所擅长的,却有高雅的美名。(“起自”、“当朝理务”、“所长”、“弘雅”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寡语,有器识,荆州刺史谢晦听到他的名气,曾经邀请他,还没有来得及去而谢晦失败。雍州刺史刘道产深爱他的能力,元景当时在家为父亲守丧,不能任命。正赶上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又召用他,刘道产对他说:“很久就想规劝您屈尊来这里任职,现在贵王相召,难以挽留你,违背了心意感到很失意。”服丧期满,逐步升迁为刘义恭司徒太尉城局参军。文帝见到后又十分欣赏。

孝武帝西镇襄阳,刘义恭推荐柳元景,于是便任命他为武威将军、随郡太守。等到任以后,敌

人断绝了驿道交通,要攻打郡。酃县内缺少粮食。武器又缺乏,元景想方设法得到六七百人,分开五百人驻守驿道。有人说:“敌将逼近城池,不应该分开军队。”元景说:“敌军听说郡里派遣重兵,哪里能悟出城内兵马少。况且内外配合攻击,是好的计策。”恰逢敌人逼近,就让驿道的人做好准备,潜伏在他们后面,告诫说:“火把一亮,马上前进。”前后一起出发,敌人惊慌失措,投水死的有千余人,斩杀和俘虏了数百人,郡内治安肃然。

柳元景由将帅起家,等他执掌了朝政,管理政务虽然不是他所擅长的,却有高雅的美名。当时在朝的要人大多经营产业,只有柳元景独自无所经营。江南岸有几十亩菜园,守园人卖菜得了二万钱,送还给家里。柳元景说:“我开这个园子种菜,目的是供家中吃的,却又卖了取钱,是要夺百姓们的利吗?”结果把钱送给了守园人。

孝武帝严厉暴虐无常,柳元景虽然受到了宠幸的待遇,却总是担心遭到祸患。太宰江夏王刘义恭以及各位大臣无不小心翼翼,不敢互相来往。孝武帝逝世,刘义恭、柳元景等互相说:“今天才算免除了横死。”废帝少年而有凶德,内心不能平衡,杀掉戴法兴以后,悖谬之情暴露,刘义恭、柳元景担忧恐惧,便与颜师伯等谋划废除皇帝,立刘义恭,日夜聚在一起谋划,但犹疑不能迅速决断。事情被发觉,废帝亲自率领宿卫兵出阵讨伐,他以诏令的名义召见柳元景。左右的人跑来报信,说兵刃戒备情况反常。柳元景知道灾祸到了,整顿朝服乘上车子,应召出门。遇上弟弟车骑司马柳叔仁穿着军服,左右壮士几十人,打算拒绝服从命令,柳元景苦苦禁止。等出了街巷,军士大批开来,柳元景下车受死,表情十分安静。当时六十岁。

8、【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9、“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思路点拨】此诗大约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第(1)题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2分;答出“哀今征敛无”意思的,给1分。第(2)题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3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3分。两题意思答对即可。

10、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ƒ,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11、①(3分)C。A“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属于有意拔高。B“而锁拉西却背叛了革命”错,应是“而锁拉西却脱离了革命”。D“通过马亚瑟的叙述”错,应是“通过马亚瑟和锁拉西的对话、通过战争背后的故事去回顾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②(5分)我国民间有“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常把猫头鹰当做“不祥之鸟”,当做厄运和死亡的象征。(2分)烘托气氛,营造氛围。本文用这恐怖的环境来衬托马亚瑟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理。(3分)

③(6分)从结构安排上看,有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马亚瑟执行命令想处死锁拉西,而故事结局陡然一转,猛烈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可谓是意蕴悠长。(2分)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充分表现了人物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分)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通过这个故事的结局,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又赞美了人性的真善美。(2分)

12、①(3分)A。B没有表现其“合作胸怀”方面的内容。C 表述不够完整,不可遗漏创新精神。D“以便更好地激励青年科学家们”错,属于无中生有。

②(4分)⑴终身以身作则,以创新精神做出很多的科技贡献。⑵敢于大胆设想,讲究创新方法。⑶重视原创性创新。⑷创新的路上,重视科学实践当中的动手能力。(每点1分)

③(5分)谢家麟的寄语要求青年人做到德才兼备,具有优秀的品质(也可以“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而谢家麟自己的一生正是这样做的。(1分)具体表现为:⑴有爱国情怀,主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2分)⑵有自己的人生梦想,有所作为。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有闯劲。(2分)

13、答案A 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为大家所深刻理解并拥护。荡气回肠:使肝肠回荡,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长此以往: 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长期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④引以为戒:是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当做警戒,避免重犯。出自《国语·楚语下》。解释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⑤一笔抹杀:偏正式;作谓语。抹杀:涂掉。一笔涂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⑥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抑:也是压抑的抑,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14.A(B项,“不仅对世界……而且反映美国……”,语序不当。C项,“超过50%以上”,成分赘余。D项,“燃煤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不合逻辑)

15、答案D(第一个空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第二个空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个之间是递进关系,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

16、客观公正地用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被吐槽人离谱的言行,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目的的言论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下定义类的概括压缩试题,其解题的思路是先找出其宾语的中心语,即“言论”,然后再从材料中筛选出能表现其属性或特质的关键词语作宾语的定语即可。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答案(6分)结论一:当压力过小或压力过大时,业绩表现较差。(2分)结论二:适度的压力能提升工作绩效。/压力水平适度时能达到绩效高峰。(2分)建议:为了提升工作业绩,进行压力管理十分必要。(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应属于图表转换。题干要求“根据下图写出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两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建议”,对于前者,应关注图表上的对象,应是“压力”与“绩效”,从曲线的走向可以看出,压力过小和压力过大的时候,业绩的表现都较差;而适度的压力水平却能达到绩效的高峰。至于提出建议,应针对前面的两个结论提出。

18(60分)“批判者”与“建设者”各代表一类人。弄清楚它们的含意,辨析概念很重要。在这基础上比较、权衡,写出更欣赏谁。

写作时,可以选择“批判者”与“建设者”,批判者和建设者中任一种人或其表现谈自己的看法.

第三篇:201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有答案)

友情提示: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4分)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酝

(niàng)。

(2)我暗暗地在那里

(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3)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4)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群花枝招展的青春靓女,像刚出笼的小鸟,聚集在一条小船上。

B.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C.各级用人单位要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B.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10分)(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1分)

(朱自清《春》)

(2)我寄愁心与明月。(1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遥怜故园菊。(1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4)夜发清溪向三峡。(1分)

《峨眉山月歌》

(5)不知何处吹芦管。(1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6),崔九堂前几度闻

(1分)《江南逢李龟年》

(7)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观沧海》(8)《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2分)

6.名著阅读(5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1分)(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到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内容。

(1)请你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2分)成语1

成语2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38分)

(一)阅读古诗《天净沙·秋思》,完成8—9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9.这首小令的曲词中,“

”这一句,概括了全篇的主题思想,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描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世界。(2分)

(二)阅读《<论语>十 二章》完成10-12题。(12分)《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

12.课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什么?(写出两点,并从文中各找出句子来分析)(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3—16题(12分)我的暖,一寸长(葛闪)

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我一听,就有点蒙。

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 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13.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答:

14.文章第1自然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答:

16.“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3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7—19题(9分)一场流泪的宴席

(王晓静)

(1)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进班时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总是低着头走路,看上去自卑落寞。每到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争抢着涌向食堂,只有他静坐着看书,好像一点也不饿的样子。有次我故意把教案忘在讲台上,在外面踱了十几分钟后回到教室,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一见我进来慌得赶忙把手放进桌斗。我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说:“看我这记性,教案忘带了。”他正咀嚼着食物红着脸朝我笑笑,赶紧埋下了头。我快步走出教室,眼眶不由得酸了。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他左手一袋榨菜,右手一个馒头,十几岁正长身体的男孩,整天吃的就是这些啊!

(2)我找到学生入班时填的家庭情况表,他的表里,亲人一栏赫然写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家人工作栏里写着务农。“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个孤儿?”男孩苍白的面容一直在我脑海里旋转,我的心渐渐地变得柔软,又有些许疼痛。

(3)那时住在教师公寓里的我每天都自己做饭,有时候就喊他过来一起吃。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满脸都是羞涩不安。我劝慰他说:这是对优秀生的奖励,只要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都有这个待遇。我知道以他的资质会一直稳居第一。果然,他学习更努力了,不仅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遥遥领先。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拘谨了,有时还会早早来,帮我洗菜切肉。而我为了他的自尊心,没把这事告诉任何人。

(4)高考结束了,那个暑假,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打工。有次我经过那个饭店,看到他正满头汗水地端着一摞盘子疾步走过,身上那件泛白的背心像水洗了一样湿嗒嗒的。我背过脸去,心里酸痛不已,生活的重负不该早早地压在这个年少的孩子身上啊。

(5)通知书下来时,他飞奔着来找我,兴奋地说:“老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知道,那个大学是他的梦想。他忽然说:“老师,今晚我想请你去‘一品阁’吃饭,你一定要来啊。”他眼巴巴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真诚的感情。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在饭店里大汗淋漓的样子,那是他的血汗钱啊!更何况,“一品阁”是我们这儿最高档的饭店,我怎么忍心花他辛苦挣来的钱?我不顾他的哀求,果断拒绝了。

(6)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坚决,低着头默默地走了。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和难过,他微微驼着的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7)我呆呆地坐着,脑海里满是他的背影。忽然,我明白了,他不能承受的是我这三年对他的关心。这一蔬一饭之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单身的我经济上还算宽裕,但对于他来说,他必须要报答,不管是什么形式。而我却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这种不能回报的恩情才会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8)我马上冲出去,朝着他喊:“晚上我们去吃饭!”他回过身,远远地,我看到他的笑容在风中瞬间绽放,从没见他笑得那样灿烂过。

(9)那顿饭我和他都喝了点酒,一向内敛寡言的他,话变得特别多。我当时脑袋晕晕的,记不清他说了些什么。只清楚地听到,他说他早就知道:我说的奖励制度只是个借口,是为了能让他吃好饭。他的父母早亡,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之外的温暖。

(10)那是我吃过的最辛酸疼痛的谢师宴。它让我触摸到一个少年坚韧而善良的心。他伏在桌上一直哭,我抚着他抽动的肩膀,忍不住也掉下了泪,那是疼痛的泪,欣慰的泪,也是幸福的泪。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他怀抱着这份温暖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会微笑着走下去。善良已如种子播撒在他年轻的心中,并发芽开花,一派鸟语花香。他不会再觉得凄苦,因为心中有爱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尘世冰冷的。17.文章主要写了几件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8.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那清瘦的背影写满了失落与难过,他微微驼着背好像承载着什么沉重的负担,走得很慢很慢。

19.文中写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段情谊,请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品质。(3分)

三、作文(30分)

20.请以“让

在心底长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友情、幸福、感动、善良……),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一个1分,共4分)酿 匿 tuì dàn

2、B(3分)

3、A(3分)

4、C(3分)

5、(一处1分,共10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

(1)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2)随君直到夜郎西(3)应傍战场开(4)思君不见下渝州(5)一夜征人尽望乡(6)岐王宅里寻常见(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5分)(1)(1分)五猖会(2)。(2)(4分)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7、(1)(一个1分,共2分)交友的成语: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义结金兰、八拜之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2)(2分)网络交友有利有弊。有利: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她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弊: 2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二、阅读(38分)

(一)(5分)8.(3分)C 9.(2分)断肠人在天涯

悲怆(愁苦、凄苦、惆怅)

(二)(12分)10.(一个1分,共4分)(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法度 11.(一句2分,共4分)(1)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可以凭借它成为老师了(2)吃粗粮、喝冷水,弯曲胳膊把它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啊。12.(4分,每点2分)A强调了学习要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B强调了学习要复习,如“温故而知新”

(三)(12分)

13.(3分)为了消除孩子的阴影心理,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14.(3分)外貌描写(肖像描写)(1分)。作用: 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④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做了铺垫。15.(3分)“几天来”说明父亲为此努力了好些天,表现出父亲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

16.(3分)这个父亲认为自己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但是民工想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四)(9分)17(3分)1.我发现班里一个男孩中饭时就一个人在教室啃馒头榨菜。

2.我以奖励的方式让他到教师公寓吃饭。

3.高考结束,学生通过打工挣钱请我去“一品阁”吃饭。(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因我拒绝他的邀请后他失落难过

的沉重心情。

19(3分)我:一位充满爱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教育方法独特的老师。

学生: 既自卑又自尊,坚韧善良、知恩图报。

三20.(作文30分)

第四篇: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xiǒnɡwěijiědnɡ fēnfānɡ fānɡbiàn()()()()zhōnɡshijì xù jiāo ào zhēn zhū()()()()chuánrǎnpùbùqīngcuìxiàtiānjùli()()()()()lǐuyèjìxùqīfumàoshènggēbo()()()()()huīhuángxióngwěi()()

二、比一比,组词。(8分)锋()购()传()逃()蜂()沟()转()桃()

淡()组()岭()陈()谈()祖()铃()阵()

三、多音字组词。(6分)转zhuàn()zhuǎn()钉dīng()dìng()重zhng()chóng()间jiān()jiàn()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8分)字音序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组词算

近等级

五、我会连(8分)窄稀 一台电扇稠宽 一幅寓言

贱富 一枚图画穷贵 一则邮票

六、我会读词语,还会写句子。(5分)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三心二意七嘴八舌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用我写的一个词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花儿朵朵。(17分)

1、词语联想:很多词翻过也是个词,比如:牛奶——奶牛。请你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白(白色)皇()发()军()(柏)(柏树)()()()()()()

八、选词填空。(4分)产生发生果然居然发明发现(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了浓浓的感情。无论()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2)、列宁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没有想到,我()能得到一等奖。(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春天来了,我()迎春花开了。

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8分)

1、妈妈一边一边

2、你呢

3、啊

十、照样子写句子。(5分)(1)、我要给窗前的小树开了一朵花。一朵花_____________。(2)、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一下,行吗?_____________,行吗?(3)、他好像在叫我。好像_____________。(4)、谁说孔雀的尾巴不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不变)

十一、我会背,也会写(9分)

1、花要,人要

2、,夏满芒夏暑相连。

3、,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4、本册课文,我记住了这样一些人:发过科学家_______做的杯子实验;还知道一些地方:祖国宝岛台湾的_________,盛产葡萄的x疆____;还知道了一个节日:傣族人民的_______节。

5、宿新市徐公店

十二、短文回答。(8分)美丽的花坛学校院子中间,有一座美丽的花坛。里面的花都是我们亲手种的。花坛的四周,摆放首一盆盆冬青草。嫩绿的枝条向四周伸展,针叶上挂着水珠,长得非常密。挨着冬青草的是五颜六色的各种小花,在花坛里开得十分好看。同学们爱惜它,用汗水浇灌它。小花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欢乐。(1)短文共有()自然段。(2)()的花坛()的枝条()的小花(3)花坛的四周有什么?

十三、写话。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看起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你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怎么解决的?把当时的过程写一写。

第五篇: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检测试卷

语文

(2016.1.1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该出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应对挑战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了。但是,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就随之消除。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B.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业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项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崩,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③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废帝。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B.“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即前一个意思。C.“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两词中的“事”均指政事。D.“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不备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打郓州为了将敌将康延孝的降书送给庄宗,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师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师也安定下来。

D.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害怕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果然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2)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8.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两句,通过叶子衰败的景象预示不如意的事情就要发生。

(2)《师说》中,韩愈指出“,”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一联,以想象手法来写对方的相思之苦。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炫耀

左克才

寒气切割着时月裸露的肌肤,他在一幢楼的铁栅门来回徘徊。时月傍晚离开楼房时手里有了厚厚一沓钱,拎着二万六千元,悬空的心落了下来的,老板总算兑现了血汗钱。时月挤在弯弯曲曲的队伍中,火车只有腊月二十九的票。

三十的风很硬,但被鞭炮烟花软化一些,时月进村已是家家忙着贴春联窗花、放爆竹的时候了。站在村口的儿子焦急张望着,见到他熟悉的身影飞也似的迎上来。时月有了幸福的感动,儿子长大了。

洗漱后时月燃起香烟,菜已上桌,浓浓的亲情在酒香中弥漫。时月在淡淡的醉意中睡去,零点的钟声催响此起彼伏或高或低的鞭炮声,时月催促儿子燃放鞭炮。不多时,门外的鞭炮声突然哑了,时月坐起来竖耳侧听,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早晨,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时月阴郁的心情。时月在外是一个小工头,二层楼房在村庄是最好的。九点了,时月揣上两包高级香烟出了门,阳光极力驱散浓浓的烟气,丝丝缕缕的火药味呛进鼻孔,时月悠闲地踱步,抱拳挂笑新年好。时月走到四平门前时,猛然发现原先破旧的楼房不见了,眼前是一幢新的三层洋楼,灰色墙砖、红色花岗岩石阶、白玉扶栏、黄色门楼、园林风格的园墙,显得金碧辉煌。四平笑吟吟迎出楼敬烟让坐,时月面露尴尬的表情,极不情愿地接过香烟匆匆离去。时月闷闷不乐地躺在床上,妻子见时月阴沉的脸色,以为沿途劳累,中饭也没敢叫醒他,晚餐时,他草草喝几杯酒后又睡去了。

时月脸色越来越阴郁,妻子心中生出丝丝不安,不时催促时月到医院看看。儿子说,也可能是累的,工地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吃的也是黄米饭堆着寡味的菜皮,十多人一间的大通铺弥散着汗臭味,还有那此起彼伏的鼾声。妻子怔怔的,没有理出头绪。

新年是喜庆的,正月是亲朋好友的,可时月没有喜庆的心情更没有串门走动的意思,整天昏昏沉沉的,时而躺着望着天花板发愣,时而靠床低头沉思。初六过后,打工者纷纷外出,时月却没有外出的迹象,妻子察看着时月的表情,沉闷的正月在不紧不慢中走着。

初八天刚放亮,时月早早起床洗漱一番,菜色的脸添了一丝红彩,凌乱的头发一丝不苟地趴在头上,皮夹克在洁白的衬衣下显得锃亮炫目。妻子精神抖擞,猛火烧水做饭,儿子不再迟迟缩在被窝里。天气格外爽朗,时月的灿烂给家人送来了明媚的阳光。时月春风得意地走出家门,皮鞋敲击着硬硬的土地。回家时天已透黑,妻儿看到时月喜气洋洋的样子,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妻子趁着时月高兴壮着胆子说:“什么时候出门。”时月说:“一时走不了啦。”“怎么走不了呢?村庄外出打工的走得差不多了,要是累就在家多歇几天。”时月说:“不是多歇几天,而是三个月。”妻子睁大迷茫的双眼呆望着时月,半天说不出话来。时月笑着说:“看你那痴样,这是我这些日反复考虑而又非做不可的事件,不然我会心神不安的。”妻子说:“怎么净说些没头没脑的话。”时月说:“初一我家鞭炮哑了,走到四平家门前看到了那么漂亮的洋楼,把我家楼房逼到了角落,不把楼房做高做大,我是没有好心情,更不会有好运气的。”妻子说:“四平家借了不少债,再说我家楼房盖了才四年,而楼房样式年年变。”时月说:“借债也得盖,农村人靠楼房撑门面,在外拚死拚活地挣钱不就是争个面子,吃好喝好别人是看不见的,好楼房儿子找媳妇都容易。”妻子说:“儿子正月十二就开学,先给点钱报名。”时月说:“念什么念,书读得再多还不是挣钱,念书不如早挣钱,楼房做好后就带儿子外出打工,好把房债还上。”

三个多月后,一幢洋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生辉,时月带着炫耀的满足仰视着。

青苗挂着晨露,一个男人背着沉重的包袱,瘦长的少年拖着沉重的脚步亦步亦趋,中巴扬起漫天的尘土罩着女人,她雕塑似地久立在路旁望着尘土弥漫消散。

(1)下列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以”炫耀”为题,写时月和四平为了炫耀宁可借债也要盖新楼,一详一略,暗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表达了作者讽刺和批判的态度。

B.时月因自家楼房最好而自得,因四平家楼房更新而失落,为是否盖房而焦虑,为偿还改新楼的债务携子外出打工,“楼房”是小说的暗线。

C.“三十的风很硬,但被鞭炮烟花软化一些”,用景物衬托心情,暗示新年的浓烈气氛以及即将到家的喜悦冲淡了时月在外打工、讨薪的艰辛。

D.“四平笑吟吟迎出楼敬烟让座,时月面露尴尬的表情”,抓住人物表情进行描写,对比中突出了一方的满足得意和另一方的失落与愧疚。

E.时月感到自家楼房被逼到了角落,因为四平家高大漂亮的楼房把自家的楼房给遮挡住了,使自家的楼房处在了角落,采光通风变差。

(2)小说的主人公时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6分)

(3)本文中“阳光”出现了多次(见画线处),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认为可以吗?请简述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2)朱自清“认真”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文中画线处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分)

(4)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媒体人由于曝光腐败、鞭挞丑恶而背后中枪,这使他们心灰意懒,不愿意再继续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B.我打算给孩子们普及一下壁虎的知识,虽苦心孤诣,但想到的内容却少得可怜,不禁生出一些遗憾来。

C.游览时,因为不愿错过美好的瞬间,人们用自拍神器不停地拍照,最终在烟波浩渺的照片中又难以取舍。

D.节日的农贸市场水果种类繁多,色泽鲜艳,而质量良莠不齐,要想选出质优价廉的商品,需要花些功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B.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但我们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的勇气,而且还要从被击败的那一刻起深入反思,着手准备下一次的奋战。

C.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在秋冬时节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慎食油腻、辛辣的食品,忌食生冷、粗硬的食物。

D.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绘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钱钟书与杨绛是一对把精神生活看得高过一切的夫妻。后来生了小阿圆,又是一个小书痴,被称为“吾家读书种子”,两人对读就变成一家三口各自守着自己的书桌读书。

①这不禁让人想起赵明诚和李清照之间赌书泼茶的韵事

②两人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对坐读书

③杨绛说,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④一同背诗玩儿,如果都把诗句中的某一个字忘了

⑤怎么凑也不合适,那个字准是全诗中最欠贴切的字

⑥不同的是,钱杨之间更为平淡相敬

A.⑥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⑤③①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②④①⑤③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①,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②,需要你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还需要什么呢? ③,抓住这个机会,这样你就更容易成功。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考查了汉字“为”的正确笔顺。这样的试题在中考是第一次出现,考生与家长对此议论纷纷。

对该不该考查笔顺,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理,不超过90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弟子问大师:“天底下谁最睿智?”

“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大师答。“谁最强大?”

“善于自控者。”大师答。“谁值得尊重?” “自重并敬重邻里者。”

“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另一弟子说。

大师微微一笑:“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高三毕业班语文调研

参考答案(2016.1.15)B(原文“甚至”是递进关系,“同时”表示并列关系。)2 A(逻辑错误,原文是“不仅是„„更是”,此项改为“不是„„而是”;传递信息类型减少。)3 D(理解错误)4 C(间行求兵,“间行”是出行方式,作状语,“求兵”是目的,这个短语不可以拆开;“下狱”是固定搭配,“搒掠数百”是相对较轻的惩罚,“胁以白刃”是更为严酷的威逼手段。)5 D或A(A“拜而出之”中的“拜”是叩拜之意;D大夫死为“卒”。)6 B(范延光是明宗派其偷偷外出去请救兵时被捕。)

7(1)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

(见,缓,若,为计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明宗拍着大腿说:“使(让)战马肥而使士兵瘦弱,这是我惭愧的地方!”(髀、肥、瘠各1分,判断句1分,大意1分,共5分。)8 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1分)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9 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0(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三

11(1)A项3分,C项2分,D项1分(B项“楼房”不是行文的暗线;D项“愧疚”说法不妥,“不甘”才更符合人物虚荣的性格;E项两家人的楼房并没有挨着,否则时月第一天晚上回家就能发现,这里的“逼到了角落”是一种心理感受,不是实指。)

11(2)

①虚荣心强,争强好胜。时月的“二层楼房在村里一直是最好的”,他很满足,一旦发现别人的楼房超过了自己,立刻闷闷不乐,直到又盖起了更好的楼才满足。②吃苦耐劳,勤劳能干。时月长年在外奔波劳累,吃的、住的、工作环境都很差,劳动强度大,还时常被欠薪,但他对这一切都默默忍受。

③目光短浅,没有远见。他认为读书无用,念书不如早挣钱,所以不顾儿子的前途,让儿子辍学随自己外出打工。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答“迷信”可以酌情给分。)11(3)

①“早晨,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时月阴郁的心情”的描写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暗示时月因为早晨要出门拜年,又可以在他人前炫耀了,因此心情大好。

②“阳光极力驱散浓浓的烟气”的描写暗示了情节发展。用“极力驱散”暗示驱散不易,为下文时月的心情由得意转向失落埋下伏笔。

③“天气格外爽朗,时月的灿烂给家人送来了明媚的阳光”,写出人物心情的变化,交代情节的转折。④“一幢洋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生辉”,烘托楼房的高大漂亮与人物的骄傲满足。(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1(4)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不能去掉。

①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本文以时月在外讨薪开始,以时月带儿子外出打工结束,前呼后应,结构完整。

②从情节上看,明确交代了儿子的命运,使情节更加完整清晰。③从主旨上看,这一结尾说明时月的炫耀要付出两代人沉重的代价,加重了批判的意味,深化了主旨。④“亦步亦趋” 暗示时月的儿子有可能把这种生活理念和方式继续下去,增加了悲剧意味,耐人深思。

(观点2分,每条理由2分,写出三条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答案示例二:我认为可以去掉。

①从结构上看,第九段不但点题,而且照应开头。本文以楼房前的徘徊开始,以楼房前的满足结束,前呼后应,结构已经完整,最后一段可以删去。

②从情节上看,儿子将会被迫辍学,同时月一起外出打工的结局在第八段结尾已经暗示,不用再次点明。

③从主旨上看,第九段的描写已经暗含着作者对时月的批判与讽刺,明确了主题。(观点2分,每条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四

12(1)E项3分,C项2分,D项1分(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项可能是“豁达”,没有“乐观”,也可能是出于无奈。)12(2)

①写作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

②学习认真。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

③教学认真。他的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④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2(3)

①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②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③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

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2(4)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

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

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

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答其他内容,亦可酌情给分。)A(A心灰意懒:灰心失望,意志消沉。B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C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D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C(A“产生”的宾语成分残缺;B“不但”语序不当,放“我们”后;D中途易辙,“开创”的主语是唐太宗。)15 B 16 ①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 ②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 ③还需要把握发展的机遇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③逻辑成立即可。)17答案示例一:

该考。这是对汉字书写重视的表现,是对当前计算机时代忽视汉字书写的现象一种提醒。(观点1分,理由2分,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二:

不该考。只要能读对、写对汉字,笔顺并不是最重要的。汉字的笔顺考查应该放在小学阶段。(观点1分,理由2分,表达2分。意思对即可。)18参考立意:

(1)知与行的关系:知易行难;知难,行亦难;等

(2)善于学习成就睿智;善于自控才能强大;学会敬重值得敬重(3)浅显中寓含真理,要足够重视

参考译文: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唐明宗做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并不觉得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正扼守着杨刘,梁军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寻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就自告奋勇请求前去,于是将延孝的信封成蜡丸揣在怀里,向西去拜见庄宗,把信交给庄宗,并且说:“现在延孝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梁军把守杨刘的士兵很多,尚不能谋取,不如在马家口构筑堡垒来与汶阳连通。”庄宗认为他说得对。营垒筑成后,梁派王彦章猛攻新筑的营垒。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来到黄河边,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被打了几百板子,被用刀威胁,延光始终不说出实情。庄宗进入汴州时,狱吏卸去他身上的枷锁,向他叩拜送他出狱。庄宗见到延光,很高兴,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

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朱守殷反叛,延光说:“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因此,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骑兵五百名,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使他害怕。”于是他率骑兵五百人,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作战。天快亮时,明宗也疾驰而来,汴城内军队看到皇帝乘坐的车子,就打开城门,于是延光的军队首先进城,仍与敌人展开巷战,杀死打伤的人很多,守殷被杀,汴州平定。

第二年,延光升任枢密使。明宗问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兵三万五千人。”明宗说:“我在军队中四十年,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现在有战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的消耗,相当于十五万步兵的消耗。”明宗拍着大腿感叹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这是我感到惭愧的!”

这时,王淑妃执掌朝政,遂凝兄弟和淑妃有旧交,正倚仗着淑妃受到恩宠,凡有奏请没有不听从的,而大臣们由于淑妃的缘故,多数不敢与其抗争,只有延光沉着镇静地阻止他们。明宗有病,不能上朝处理政事,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有关部门无法禁止。有人劝延光用严厉的刑法制裁他们,延光说:“制止动荡要依靠冷静,应当稍微等待一下。”不久,明宗的病好了一点,京师也就安定下来。这时,秦王掌握兵权,非常傲慢,延光担心祸及自身,就请免除职务离去。明宗再三挽留他,延光流下眼泪,明宗没有办法,就把他罢免了。不久,秦王起兵反叛被杀,明宗死去,潞王反叛,后唐皇室一片混乱,弘昭、赟都被牵扯到灾祸中而死掉。末帝再次下诏命延光为枢密使,授以宣武军节度使之职。

下载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届高三语文下册拓展精练检测试题(有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语文周末检测语文试题 (8)

    山东省状元联盟高中协作体2015--2016学年高三周末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高三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崛起(jué) 憎恨(zēng) 显露无余(lù)B.绷直(bēng) 威慑(shè) 以偏赅全(gāi)C.匮乏(kuì) 婀娜(nuó) 炙手可热(zhì)D.蹙眉(cù)......

    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扰吁(yù)请发请帖(......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高三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试题 (有答案)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位于(亚洲)洲东部。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是秦始皇3、我国面积位于世界第(三)位。4.牦牛是青藏高原环境中特有的牲畜,它被称为 沙漠......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语海畅游(38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shū zhuāng yàn wù qīngxié láng tūn hǔ yànzhēng zhào xiànmù chèn shān kèzhōuqíu jiàn(二)我会在......

    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检测试题(苏教版)大全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检测试题(苏教版),欢迎参考阅读!第一部分 知识积累(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6分)3月5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