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中历史与社会案例
-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永恒的追求 内容摘要: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四方面粗浅的看法: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坎山镇中 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三国鼎立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
-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
-
兰溪市初中历史社会
兰溪市初中历史社会、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会在
城南初中举行
时间:2013-09-13 10:41:46 作者:赵军 来源: 浏览次数:122九月十三日上午,兰溪市初中历史社会、思想品 -
关于2008年长兴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评比的通知
关于2008年长兴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评比的通知 各中学: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新课程教学经验,经研究决定组织初中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
-
2011年初中历史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评比结果(全文5篇)
2011年初中历史、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评比结果 江岸区(9) 省 市 1、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七一中学 柯晴华 2 2、从日本地震引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 ——课堂偶发教学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初一历史下册)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盛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和唐时期的诗歌,2、过程与方法 用课本插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
扒齿港镇初级中学张志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一.贯彻教学目的,解决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的是教材内容的体现,是指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揭示,其中包括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的基本部分,反映教材最本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三国鼎立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三国鼎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能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在讲述美国独立战争时,我在教案中设计了一个活动来导入新课:进行一次历史小测,但小测纸必须用我提供的纸张,并且每人要交五角钱。当学生交钱领白纸后,我再告诉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收复新疆
大坝沟中学葛育红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金厂峪镇中 高思昌 课型:新授课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岳麓出版社七年级历史课内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辛志霞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
-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精选]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学田镇中心学校张军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