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理学习与整理
-
地理小组学习(★)
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为切入点,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浓厚的兴
-
地理学习习惯
高中地理学习习惯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它对
-
地理研究性学习格式(精选)
高二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要求课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浅析
格式:正文标题
摘要:30-50字
关键词:3-5个
正文:(至少1500字)
一.我国西部地区的荒漠化的现状
二.西部地区的自然 -
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研究性学习:绿色食品
一、绿色食品的含义与特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
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 -
地理学习总结
河北省中学地理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学习。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 -
研究性学习【地理】
地理研究性学习—龙舟文化 美丽的顺德区有多个镇组成,像我们常听到的大良镇,家具之都乐从镇等,都是工业较发达的城市。而我们的家乡是顺德区的工业卫星镇之——杏坛镇。南宋时
-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研究立意注重“人地关系”,研究角度上偏重“空间结构”,因果分析上注重“综
-
古诗词与地理
古诗词与地理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表现的是一种由气团和锋面造成的天气变化,展现的是快行冷锋来势之猛,势力之大,令人不寒
-
古诗与地理
在我国浩翰的文学海洋里,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诗佳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学了不少的古诗词。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惊奇
-
地理与生活
地理与生活
“地理就像万金油,东抹一下西抹一下皆可以,什么科都可沾上边。”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因为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到地理,只要做有心人,地理课程资源比比皆 -
诗词与地理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生活与地理
《地理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的策略研究》课题学习资料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袁建华提供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下面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青岛 【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
-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人口迁移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 -
初中地理学习计划
国培计划——初中地区课时安排
学习时间:11月12日——11月15日
专题一:中学地理教育的意义和教学目标的要求(3课时) 第1讲:培训课程概述与研学要求
第2讲:如何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 -
中学地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一、导言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上,更体现在考试的过程中。地理作为初中基本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趋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看,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
-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汇编)
鹤溪镇“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摘要:“停车难”加重交通拥堵。近几年来,景宁经济有较大发展,因此,私家车也相继增加,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停车困难变成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不免引起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