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
-
二年级数学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方法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过程,会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初步渗透比较的思想方法。2、在操作过程中,能利用方格纸画直角,并标注直角符号。
-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教学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
-
二年级数学教案——“锐角和钝角”活动课
二年级数学教案——“锐角和钝角”活动课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锐角、钝角的认识。 2、通过让学生折角、摆角、拼角、画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8—40页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神堂小学 程碧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2、使
-
锐角和钝角教案
课题:锐角与钝角,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P38。教材和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
-
锐角和钝角_教案2012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37页的主题图,第38页的内容和“做一做” 教材分析: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内容
-
锐角、钝角教案
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分析: (1)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
锐角和钝角课堂实录(精选合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剪角、画角、
-
小学三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案
这是我于2006年5月10日在贵阳市实验小学参加贵州省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教学交流会上听到的一节课,执教人是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金鸡完小的唐果果老师,执教内容是西师版教材第四
-
小学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案2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通过对角进行分类,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判断角,会画直角。 2、经历分角、判断角、联系生活找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
-
锐角和钝角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篇范例]
锐角和钝角 小学教师;宁德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
-
二年级数学下_锐角和钝角_练习题_学案_教案(五篇模版)
1.下面图形中( )是直角。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给上面的角分类。 比直角小的角有: ;比直角大的角有: 。 3.(1)找出红领巾上的锐角和钝角。 (2)找一找生活中的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精选5篇)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周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
-
二年级上册《认识锐角、钝角》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