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gct语文阅读理解
-
2012年GCT考试。语文
2012年GCT考试语文真题(A卷)及参考答题,方便2013年考生参考。 第一部分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船坞 沉
-
GCT考试语文复习
GCT考试语文复习:基础知识 一、考查要点 能作为句子成分,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叫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客观事务的实体,一般没有实在意义,
-
GCT语文模拟题-朱老师
2011gct语文模拟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 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漩涡(xuán) 症结(zhēng) 果脯(fǔ) 犯而不校(jiào) B.骠骑(piào) 辟谣(bì) 碑贴(tiě) 间不容发(jiān) C.着陆(zh
-
2012年GCT语文考试大纲要求
2012年GCT语文考试大纲要求 一、考试目的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旨在以语文为工具,测试考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考生对字、词、句、篇的阅读与理解,考察其掌握自然科学
-
GCT语文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 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西方
-
GCT语文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三、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春之怀谷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
-
GCT考试语文文学常识(一)
(二)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连线 外国文学部分: 《神曲》——诗歌——但丁——意大利 《十日谈》——小说——薄迦丘——意大利 《唐吉诃德》——小说——塞万提斯——西班牙 《
-
语文古文理解
二、古文知识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文章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 -
2010年海南GCT考试语文真题
2010年GCT真题及答案分析 第一部分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大学毕业到现在,转眼40多年过去了。
-
GCT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GCT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觊(jǐ)觎 胴(dáng)体 恫(dáng)吓 纨绔(kù)子弟 B.忤(chǔ)逆 扒(pá)窃 伉(kàng)俪 垂涎(xián)三
-
2011年GCT语文汉字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1年GCT语文汉字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考查要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相近似部首的辨识:礻–衤 阝–ㄗ
意符部首的变形: 人–亻 刀–刂 心–忄、⺗ 水–水 -
2009年GCT考试
2009年GCT考试(工程硕士)复习细则 GCT备战常识篇: GCT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简称“GCT”)。国务院学位办[2005]36号《关于2005年
-
GCT考试作文(定稿)
1 Man and His Environment Throughout history man has changed his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his way of life. With the tools of technology he has
-
六年级阅读理解语文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奇迹(含答案)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随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范文模版)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
-
语文阅读理解答案
12、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4分。意思符合即可)
13、不能。“可能”表推测,说明“10年内物联网大规模普及”未必能成为现实(1分);与前面的“预测”相照应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阅读(一) 《相濡以血》 张世谱 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 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