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考古诗文实词虚词
-
实词和虚词 教案
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一、引入:洪承畴的对联 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
-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分析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教案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考点说明】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点阐释】 一、实词:从试题范围来看,“正确使用词语”中的实词使用重点考查的是同义词、近义词和同音
-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
-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
-
实词是实词还是虚词
4.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为什么? (1) 词语的组合能力(2)句法功能 独立充当句子成分(3)词形变化 1.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大多数是自由形式,
-
高考语文易错题考点指导:实词和虚词
高考语文易错题考点指导:实词和虚词 【考点解析及预测】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含成语)几种,除福建、上海外,是高考的必考点。选择题以近义词的辨析和熟语的理解为主,问答题往
-
实词、虚词、易错成语
实词、虚词、易错成语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检审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流传:传先来或传播开,指较大范围的传播留传:传下来,遗留下来给后世遏制:指制止、控制遏止:多指用武
-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
-
3.实词虚词专练
实词虚词专练 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
-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2011届初中150个实词及6个虚词整理 比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1)并列,靠近
-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和虚词」讲解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和虚词】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词语----实词和虚词实词高考主要考查近义实词的使用与辨析,侧重考查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而不是静态
-
高考虚词总结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
-
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
-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 -
高考实词(合集5篇)
高考常见120个实词教案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
高考必备古诗文
高考必备古诗文如下:1--201.孔子语录 《论语》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7.桃花源记 陶潜8.
-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5篇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