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
-
《观莲拙政园》教案——第二课时
《观莲拙政园》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
-
莲花坞教学设计
《莲花坞》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
-
莲26《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浮、雹”等8个生字,会写“管,硬,器,稼,猜”5个字。区分“袍、雹”两字与“漂浮”与“飘浮”的不同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
-
25《菊和莲》教学设计
25、菊和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5个生字。 2.学习课文,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和本性,知道莲的花、叶、茎、实的名称及其作用。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
-
菊和莲教学设计[全文5篇]
《菊和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 学习课文,了解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和本性,了解“菊花”性耐寒的特点。 3. 初步感
-
教学设计观
浅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赣南师范学院091202009) 【摘要】:教学设计起源于外国,为了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我国教教学设计研究者也提出了一系
-
观秦香莲有感
观《秦香莲》有感 在戏曲鉴赏的课上,我们有幸观赏了著名京剧《秦香莲》,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令我看后久久不能忘怀。剧中说的是在北宋年间,民女秦香莲在嫁给陈世美后一直孝顺
-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莲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 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
-
观苗圃教学设计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 进行试商,并能正
-
《观 潮》教学设计
学校内公开课(2005.12.14) 《观 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
-
《观 潮》教学设计
《观 潮》教学设计 白淑军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
-
观猎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 第一课《观猎》教学设计 执教者:邹春艳 一、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诗歌,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揣摩诗歌语言
-
《观猎》教学设计
《观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2、揣摩诗歌语言,背诵古诗。 3、把握炼字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对比、用典的表现手法 4、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重点
-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课教学设计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理念】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莲文化则是
-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设计理念】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莲文化则是这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 学科: 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了解朱熹 。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3)自学课文,理解感悟诗歌【目标预设】
1、 能 -
《观 潮》--多媒体教学设计
《观潮》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麻栗坡县新寨小学——刘廷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多种角度体会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22课)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