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三导言课

  •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4:02:25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

  • 必修一开学导言课

    时间:2019-05-15 05:33:14 作者:会员上传

    必修一开学导言课
    一、基本说明:高中政治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自我介绍3’
    政治新授怎样学习政治12’
    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例子说出用什

  • 历史必修一导言课

    时间:2019-05-15 07:37:21 作者:会员上传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月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导言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

  •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结

    时间:2019-05-14 01:32:00 作者:会员上传

    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时间:2019-05-12 21:23:18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

  • 必修一导言课教案1

    时间:2019-05-15 05:50:48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案 导言课:认识历史课程 一、教学思路: 1、背景:认同并借用《初高中衔接课》的学情等情况的分析 2、方法:本课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授课方法 3、目的:认同与喜

  •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3:35:57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

  •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三专题(推荐5篇)

    时间:2020-12-01 10:40:12 作者:会员上传

    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客观的,这类知识不管怎么吸收都不会有害,一种是主观的,这类知识是充满危险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三专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历史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20:38:56 作者:会员上传

    单元一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落实课标一、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笔记

    时间:2020-02-17 15:01:13 作者:会员上传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推荐)

    时间:2019-05-12 01:05:07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2:34 作者:会员上传

    篇一: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套教案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学习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及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

  • 导言课教案

    时间:2019-05-15 05:50:48 作者:会员上传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姓林,这学期将担任你们的历史任课教师,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能和大家相处愉快并且共同成长。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内容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解答

    时间:2019-05-14 01:58:17 作者:会员上传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议一议] 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 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带答案)

    时间:2019-05-13 22:52:26 作者:会员上传

    高 二 历 史 (必 修)试 题 一、选择题 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的思想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

  • 高中历史必修三19课训练案

    时间:2019-05-14 02:31:34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19课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为电影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是 ①摄影技术 ②液晶显示技术 ③连续摄影 ④缩短曝光 A.①②③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2.2013

  •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汇总

    时间:2019-05-14 15:24:15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高中历史必修三21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33:54 作者:会员上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吉林磐石一中 郭玉保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