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力获奖教学设计
-
力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 重庆一中 张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
-
力教学设计
7.1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单位和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让学生经历从日常
-
力教学设计
《力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 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2017年11月网上进修作业) 河北省冀州区北漳淮学校 师建浩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但力的概念跟学生
-
力教学设计
《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什么是力》教学设计
《什么是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
-
浮 力 教学设计
浮 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
教学设计(专注力)[推荐]
专注力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复习课型) 泰安迎春学校 陈健 第一环节:手脑体操(约两分钟) 第二环节:专注励志语(约两分钟) 第三环节:导课环节 打开复习思路,畅所欲言
-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活动,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2、通过比较区分,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3、明白“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4、初步学习单元知识整理的方
-
教学设计获奖教师
教学设计获奖教师语文:郭丽雷平丽 数学:靳芳婵翟明亚 英语:赵倩梁灵雅 政史地:赵明艳杨冬莉 理化生:员永杰王海红
注:以上教师将在期中表彰大会上予以奖励。岳庙初中 教导处
2011 -
《桥》获奖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体会人物光辉形象; 2.了解小小说的写作特点——语言简洁、环境烘托、结尾巧妙; 3.学习文中人物有情
-
麻雀获奖教学设计
篇一:麻雀教学设计《 麻 雀 》教 学 设 计(第二课时) 金沟湾小学 黄淑花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
-
教学设计——全国获奖
全国获奖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
-
祝福获奖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幻灯显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因为小说是通过安排
-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获奖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一、 教材分析 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对数函数
-
团结合作力量大教学设计
团结合作力量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藁城区 通安小学马焕英 【设计意图】 在小学阶段,团结合作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
-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 袁启林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
-
《力》的教学设计(5篇材料)
《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