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历史人教版七下整理
-
川教版七下历史教学计划
2015~2016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川教版) 土桥中学 刘保容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共三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校要求,以及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
-
七下历史 第7课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案7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
-
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最新[5篇]
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想要开展顺利,需要教师们及时地制定好相关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关于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人教七下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
人教七下第七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
-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
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
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 -
人教新目标英语七下-阅读理解
(一) There are so many interesting truths about animals. Do you know them? Let’s have a look. Chickens are only animals have combs(头冠), a piece of red flesh
-
人教七下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人教七下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一1、(1)cuxian (2)粲贴(3)叱咤风云 2、C3、(1 )——(5)略
(6)、①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②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4、(1)高尔基 (2 ) “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
-
七下历史材料题[精选5篇]
七下历史材料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P9页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8页 材料
-
历史七下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以教育质量年为契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行请教,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地做好了教 -
七下历史期末考点专题
七下历史期末考点
1隋炀帝
2唐太宗的统治
3唐玄宗的统治(开元之治)
4唐朝的农业工具
5唐朝的民族关系(吐蕃)
6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7莫高窟
8玄奘、鉴真(图)
9宋朝的建立
1 -
人教统编版七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 702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70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
-
新人教(七下)2009-2010
2009-2010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1.C2.C3.C4.C5.C ;6.A7.C8.A9.C10.C 二、11.80°锐角12.2013.70°14.(7,4)15.105°
16.略17.19.略° 三、21.略
四、22.两直 -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
人教八年上历史时间轴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
-
人教七下第五章5.2平行线及其判定导学案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 学习目标 1.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能够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跟踪练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作家作品汇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作家作品汇总 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
-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人教七下单元同步作文·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题解
1.大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探险这一活动充分考验了人们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活力。我们也许不像探险家一样,去深入”险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