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秘书史论述
-
秘书史复习资料
秘书史复习资料 1.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各种活动的文书,
-
秘书史5篇
自考“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三)
2007-04-11 17:43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7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央秘书机构呈不稳定状态相反,政 -
秘书史(共5篇)
一、填空
1、秘书工作的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即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
二、单选(2%*10)
1、汉朝皇帝颁布重大制度的命令性文书称——制书;
2、明代司礼监 -
中外建筑史论述东西方建筑
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
-
期末中国秘书史资料
中国秘书史 一、 名词解释 1.诽谤之木:部落联盟时期,尧根据舜的建议,命舜在土阶前树立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称为~,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
-
中国秘书史教学改革探索(精选)
中国秘书史教学改革探索作者/ 李英一、问题的提出:教学计划中中国秘书史课程去与留的争论在文秘专业教学实践中,中国秘书史课程无论教与学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设计文秘专
-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共5则范文)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一、古籍中“秘书”的含义: 指宫禁中的秘藏之书。 指谶纬图录等类书。 指官职名称。 指官署名称。 我国最早从事具有秘书性质的工作人员称“史官”,我国最
-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wode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
-
外国美术史名解,简答,论述
一.原始、古代美术 1.古埃及美术特色:①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歌颂王权,强调国家政权和等级制度。②宗教对其产生影响,艺术为死者服务,埃及艺术称"来世的艺术"。③形式有严格规范,
-
中国秘书史200604真题及答案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
-
论述
四、论述题 1、目前我国的电力网是如何分类的? 答:电力网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1)输电网是以高电压甚至超高电压将发电厂、变电站或变电站之间连接起
-
论述
1.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其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参考答案要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传播理论。 以上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1)、学习理论
-
如何写论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反抄袭软件、论文目录,就差论文正文了,其他都全了!!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一、单选题
1—5:CBDCA6—10:DDBBD11—15:BCDAB16—20:DABCB21—25:CDACA
二、多选题
26:ABCE27.ABD28.ABCDE29.AB30.ABCD三、名 -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一、单选题
1—5:ACADA6—10:DDCAB11—15:BCDAA16—20:DBBAC二、多选题
21. AB22.ABC23.ABDE24.ACDE25.ABCDE三、名词解释
26. -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5:ABCBA 6—10:BCADC 11—15:DABDD 16—20:CDBAB 21—25:CBDCA 二、多选题 26:AD 27.AB 28.BD 29.ABDE
-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模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一、单选题
1—5:AADBB6—10:BBABC11—15:ACCAC16—20:DBCCC21—25:ABCBC
二、多选题
26:AC27.ACDE28.ABCDE29.BCE30.AB三、名词 -
秘书
名词解释 1. 现代化:狭义的现代化指十七八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