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年级千克克吨知识点
-
千克、克、吨的知识点(范文大全)
千克、克、吨的练习填一填: 1吨=千克 1千克=( )克11000千克=吨 8吨= ( )千克7000千克=吨 18000克=( )千克 比一比: 5000克 ○ 5千克3吨 ○ 3200千克8吨 ○ 800千克 6500千克 ○
-
吨克千克认识
课题: 认识吨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2014.9.3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
-
克、千克、吨教案
1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
-
克、千克、吨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 姓名 成绩 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大米重25()一袋食盐重500() 一袋饼干重250() 一艘轮船重2000( )一粒花生米重1() 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2、火眼金睛辨对错
-
克千克吨检测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一) 班级———— 姓名———— 一. 我会填。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 )、( ),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可以用字母( )表示。 (2)1千克=( )克 ( )
-
《千克 克 吨》教学设计
《千克 克 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18 P1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
-
千克、克与吨教案
千克、克、吨 知识要点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吨用字母t表示. 典型习题 一 、填空 1、我们学
-
数学下册三年级第四单元《克、千克、吨》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感知物体质量
-
《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大全)
《吨、千克、克》测试题 一、填空60毫米=( )厘米2吨=( )千克 8米=( )分米5000克=( )千克3千克=( )克 7千米=( )米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8吨50千克=千克 3吨500千克=(
-
克、千克、吨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一、列式计算1、5个9千克是多少千克?1、把81千克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千克?二、应用题1、一个小皮球重45克,一个大皮球重54克,两个球共重多少克? 2、学校食堂买8箱苹果,每箱
-
克、千克、吨口算题(二)(推荐)
克、千克、吨的口算题 每小题2分共104分 9000克=千克6千克=克 5吨 =千克4000kg= ( )t 8千克=克 700毫米=厘米=( )毫米 6000米= 千米 20分米= 米 5000克= 千克 47千克=克 82吨
-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
-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即教材P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克、
-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
-
克、千克、吨的认识测试题
第七单元练习一、快乐填空。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 ) ,卡车载重8( ) , 1名三年级学生重30( ) ,一张白纸约重3( ),一头大象约重2( ),一个西瓜
-
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练习题 1、填一填 2千克300克=( )克 5千克25克=( )克3900克=( )千克( )克 6060克=( )千克克 3吨400千克=千克2吨11千克 =( )千克 5200千克—200千克=( )吨2、
-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桑柘中心校周 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即教材P1-4。
一、说教材
(一 -
克、千克、吨汇报课教学反思
《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册作业评讲教学反思 护国镇中心校大州驿分校:袁先玉 这一章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教学起来却很难把握。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复习: 第一、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