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年级数学沪教总复习
-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1.1小复习|沪教版
小复习教学目标:1、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2、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3、养成整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教材112页)
复习目标: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刘旭静
一晃本学期快结束了,期末考试将至。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已经学习完了,为了更好、更有效的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段的学 -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应用题练习1、一包练习本有50本。三年级有同学75人,每人买4本。一共需要买多少包练习本?2、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沪教版课内现代文高考总复习1(定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玛丽·居里 (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波兰人,著名科学家。 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 -
沪教版课内现代文高考总复习3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贾平凹在女儿婚礼上的贺词: 我27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
-
沪教版高中政治复习
政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家 1、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
2015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民智小学:陈莹 第一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
-
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作业
三年级下暑期作业 (一) 一、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18×24+82×38+18×14 2)876+7×(45+225÷45) 3)875+659+125-259 4)36874÷(534-176)×416 5) 12×88+144 6)678+578
-
三年级下学期总复习
- 13 45殖(繁殖)(殖民地) 渴(口渴)(渴望) 睡(睡觉)(午睡) 洒(洒水)(洒满) 值(值日)(价值) 喝(喝水)(喝采) 唾(唾沫)(唾液) 酒(喝酒)(红酒) 炼(冶炼)(锻炼) 竖(竖立)(竖起) 罐(陶罐)(水罐) 陡(陡峭)(笔陡) 练(练习)(操练) 坚(坚定)(坚
-
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提纲附三套复习试卷
三年级第一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 递等式巧算 加括号:前面是加号,后面加括号,不变号。 前面是减号,后面加括号,要变号。 移位置:符号跟着后面数字一起移动。 2、 求最大差、最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填空
1、十八亿四千零五十九万九千八百改写成以亿为单位写作,保留两位小数写作亿,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写作,保留一位小数写作万。
2、五个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一,数和代数
1. 教学内容;正数,零负数整数,自然数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成数
2. 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3.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
《数学教育学》总复习(★)
一、填空题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
-
沪教版小学四上数学《大数的认识总复习》教案(小编推荐)
沪教版小学四上数学《大数的认识总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
-
沪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范文大全)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
-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归类小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小结qiyi0421@163.com 小学数学应用题小结qiyi0421@163.com 一、一步简单应用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小数倍数=大数)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
-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教案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