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通假字巧突破教案
-
通假字教案(合集五篇)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犹如,如同) 4.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五通假字教案
五、文言文通假字识记 (请找出并解释)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
通假字[5篇材料]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3暴:同“曝”晒。动词。
-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童趣》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 -
《巧包装》教案
《巧包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形式及其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各种材料巧妙设计制作盒式和结扎式包装作品。 3、通过变废为宝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美化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全集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全集 案: 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 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涔恰! 颁:通“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十则》: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 -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什么是通假字?“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这份资料必须收藏! 1.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2.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项为之强 (jiāng)通“僵” 《童趣》僵硬 2.不亦说乎 (yuâ)通“悦”《〈论语〉十则》 高兴 3.诲女知之乎 (rǔ)同“汝”《〈论语〉十则》 你 4.不知为不知,是
-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教案[小编推荐]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 第一册通假字 《 兰亭集序》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赤 壁 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
《巧数线段》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巧数线段》 钢三小 冀云霞 教学内容:第五册数学校本就课程第九课《巧数线段》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找到数线段的巧妙方法。 教学准备:画好
-
《巧对印》教案
《巧对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印原理和制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学生能大胆尝试多种对印方法,主动探究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
-
美术教案《巧巧手》(汇编)
美术《巧巧手》教学设计 郑威威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五册第11课《巧巧手》。树叶、毛线、豆类、蛋壳、花布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
-
程胜巧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实验二小 程胜巧 教 材: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单 元:四、乘法 课 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
巧缝沙包(教案)
巧缝沙包 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2.学习手工针缝的平针、回针和斜针三种针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沙包,增强动手能力。3.对手工缝制、
-
九年级语文通假字汇总5篇
九年级语文通假字汇总 上册 1、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此处是发配。2、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3、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