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语文必修三蜀道难
-
必修三《蜀道难》第二课时教案
必修三课文《蜀道难》第二课时教案 编撰罗华英审查高一语文备课组 编号 【复习提问】 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那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明确: 在第一段中,诗人展开的艺术想象
-
人教版必修《蜀道难》_教案
蜀道难 李白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诗基本内容及其寓意; 2、感悟并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诗的寓意 2、诗的风格
-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汇编)
教学目的: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会知人论"诗";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通过感知、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素材积累[5篇模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素材积累1.据传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后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李隆基的特殊待遇。不过供奉翰林竟是个号称
-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三15课《蜀道难》导学案 教师版总结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三导学案(学生版)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日期 月 ) 15 蜀道难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
-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4课《蜀道难》教学资料 基础巩固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噫吁嚱(xū)秦塞(sài)石栈(zhàn)抚膺(yīng) B.鱼凫(fú)崔嵬(wéi)巉岩(chán)吮血(shǔn) C.咨嗟(zī)猿猱(róu
-
高三语文蜀道难
14 蜀道难 ●说 课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
-
语文必修三 文言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 -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师说劝学蜀道难使用
《师说》 理解性默写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
高三语文:2.4《蜀道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蜀道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
-
《蜀道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蜀道难》学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
-
高一必修三 语文作业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万壑hâ 江渚zhě 霜鬓bìn 鱼凫fú B.猿猱 náo 崔嵬wěi 咨嗟jiē 商贾gǔ C.锦瑟sâ 浣
-
高一语文必修三教学计划
勐海黎明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三教学计划 科目:语文 班级:高73 班 制定教师:谭云桂 制订计划要求 1、对上期教学要认真分析。 2、认真分析教材,拟出各章的重点难点。 3、认真学习
-
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五篇]
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
-
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点[精选合集]
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考语文必修三知识1
-
《庖丁解牛》 语文读本(必修三)
《庖丁解牛》
《庄子》
语文读本(必修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膝之所踦 ,砉然向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三)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必修三)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
-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2.4《蜀道难》(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蜀道难》导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