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第二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江西井冈山导游词 ·南昌市导游词 ·九江市导游词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第三篇:石钟山学案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石钟山。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3、完成《导学》预习自测并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到课文。
4、《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5、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课文第一段知识点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 踪,得: 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二、分析朗读
1、放课文朗读录音
2、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3、结合注解疏通第一段
4.第一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节
一、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 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 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句式:,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 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 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 为此也。
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 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古: 今: 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 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
二、分析课文
1.第二段写什么内容?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
4.森然欲搏人
森然:
5.微波入焉
焉: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
7.因笑谓迈曰
因: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三节
一、预习预习(“:”为解释及其用法,括号为注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分析第三段
1、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2.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他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用课文原话回答)
三、拓展练习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 5.自以为得其实
6.盖叹郦元之简 盖: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
第四篇:石钟山记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它下面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佛寺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那绝壁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间,那石上可以坐百来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窟窿吞进吐出江风湖水,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刚才的噌吰声音相呼应,好像音乐在演奏。我于是就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这声音吗?噌噌吰吰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窾坎镗鞳的是魏庄子的歌钟呀。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臆断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与我一样,但是他说得不详细;当官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停泊在绝壁下面,所以不能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情况,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而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知识浅薄。
第五篇:《石钟山记》教案
导入5分钟)
新授
30分钟)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讲读第一部分,理清这部分的行文思路,把握其结构层次。2.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黄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石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
“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④“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
练习9分钟)
作业
1分钟)
检查
8分钟)新授 25分钟)
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1.学生齐读这一段。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练习10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童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2段。2.准备整理实词,归纳“而”的用法。
3.思考练习第二题,辨析体裁特点。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连贯背诵第一至二段。2.归纳“而”的用法(做练习第五题)。
步骤:先逐题对照答案,然后归纳如下表(例句只写题号):
[注]例10,《教学参考书》定为假设“而”有表示假设的作用,但此句不明显,改为“转折”似乎好一些。过于细究对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是不适宜的。
二、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磬„„而 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检查复习便是臆断。)
(10分钟)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
新授
(30分钟)
练习(10分钟)
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肯诵。
三、比较、辨析。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澹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的序号。文中变色的语句可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 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本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 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
作业
2分钟)“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 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四、整理实词。步骤与前一课同。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不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奏。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于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按:“相得”一语不可分,题文第4条不收。)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以上是题文中的实词,以下是增补的实词,常用义不举例。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函胡:见注释。
清越:见注释。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适:往。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五、留作业:背诵全文。
(附: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