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陆圈镇第二初级中学
赛
课
活
动
方
案
为了贯切落实东明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教师赛课活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为全校教师铺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励教师潜心开展教材研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静心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课改带教改提质量,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扎实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一个学年度为一个活动周期,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行为,研究生成性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方式转变,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改理念。通过努力,打造我校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构建我校优秀课程资源库,形成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示范带动、充满活力、全面提升的良好教学改革局面。
三、组织机构
组长:侯英杰
副组长:孟书杰
成员:教务处、教科室领导成员及各学科备课组长
四、参赛对象
全校在职在岗各学科教师(分为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理化生科、政史地科、音体美等综合科共六个大科),年满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和年满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可自愿参加。
五、赛课地点
学校录播室
六、赛课时间及要求:
1、赛课时间10月中旬——11月中旬
2、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每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采。
4、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七、赛课安排
同学科不同年级分别上报学科内赛课人员名单,由学科备课组长组织,语文科安排于每周周一、数学课安排于每周周二、英语科安排于每周周三、理化生科安排于每周周四、政史地组安排于每周周五,以上各科在学校录播室录制;(音体美教师灵活安排)同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听课。获奖者授予“赛课标兵”称号,获得“赛课标兵”称号的老师参加联盟校际赛课活动。
八、评委
学校成立不少于9人的评委小组,一线教师不少于70%。评委临时通知
温馨提示:所有评委成员请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课,以确保听课评课活动顺利进行。
九、评价办法
1、各位评委听课时要参照《课堂教学过程评分标准》的相应的评价项目的分值内打分。要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评价原则。
2、参加联盟校赛课名额分配:评分分中老年组(45周岁以上者)和青年组。根据学校任课教师人数(中老年20人,青年45人),中老年教师计划分配20%的指标(2人);其余青年教师分配80%的指标(7人)。
3、学校要将每位教师赛课评价结果,计入教师学年度的课堂教学的考核评价。
十、结果表彰
赛课结果要根据参赛教师的评价分,颁发“赛课标兵”荣誉证书,学校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作为推荐参加联盟校赛课活动的优先候选人(语数外三科人数不超过5人,其余名额尽量兼顾各科,共9人)。
教务处
2021年9月25日
陆圈二中课堂教学评价表
2021.9
学校
科目
年级
授课人
日期
评课人
课题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计分
教学目标
(10分)
1.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引领,落实学科素养,确定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2.教学目标准确、可操作性强,切合学生实际,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
(15分)
1.学科素养问题情境必须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引领作用。
2.必须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确定关键能力,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确定必备知识。
3.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落实本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4.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中。
教学过程
(35分)
1.课前及时组织学生入静,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2.课堂导入自然、合理;教学环节齐全、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课堂管理规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有明确清晰的评价。
4.学生练习的时候,注重课堂巡视,及时发现学的问题,使讲解更加有针对性。
5.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及时提醒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6.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师生、生生关系和谐,合作积极、愉快。
7.注重知识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点拨,能力群培养合理、高效。
8.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相辅相成。
9.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10.作业布置适量、体现分层并要明确规定完成时间。
11.时间分配合理,不拖堂。
教学效果
(20分)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师生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
3.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锻炼和优化,学习习惯得到进一步规范。
教师素质
(10分)
1.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教态自然得体;课堂语言精练、规范,各种指令清晰、明确;板书规范、条理,能体现一节课的必备知识联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功底深厚、扎实,教学视野宽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熟练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新教学
(10分)
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某一方面具有创新,体现“三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多元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效果显著。
合计总分
课堂教学亮点
不足之处
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