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蝶恋花读后感
苏轼——蝶恋花读后感
苏东坡乃北宋一代大文豪,其书法与诗词并雄于世。词风则更是独具一格,自成一家。后人皆称之为豪放派代表,曰其词风流豪迈,大气浑雄。然而他的多情婉约之作却占多数,此首便是极具典型的伤春多情之作。
此词作于东坡被贬惠州途中,时值残春,遂开句便点出时节,正是伤春之笔,与“红英落尽青梅小”异曲同工。道旁流水人家,轻燕斜飞,何等幽美安详之境!此一笔乃为过片写“秋千佳人“作暗示和铺垫。紧跟着的两句最为要紧,乃全篇之警策。
此作上片写春天的景色,本应美好的春景在词人眼中却变成了“花褪残红青杏小”让人感到词人的落寞。“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二句,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
下片抒写出了词人见不到佳人的相思之愁,随只有一墙之隔,却咫尺天涯,词人驻足观望,只看到露出墙头的秋千架。闻得墙里佳人笑,原来词人只是一行人。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词人的懊恼与惆怅。“天涯何处无芳草”词人强打精神,安慰自己。让读者看到词人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虽不得志却懂得随遇而安。我很是佩服苏轼的情怀,经历了种种,面对这一切还能泰然处之,一笑解千愁,虽然这个笑是自嘲的笑,可谁又能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词中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毕竟是人,大诗人苏轼也是有矛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会诗人的洒脱,也要看出面对世间的种种,他们是用什么来充实,来调节自己的内心的。我认为人生观是我们很重要的一课,当你遇到不如意,不得志时,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切,苏轼很好的诠释给了我们,从中我们能得到许多的哲理,随遇而安。做人不能一味的激进,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困难,不如意,我们不仅要学会去克服,有时也要懂得妥协。
以苏轼的为例说说吧: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杂的内蕴。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这样,“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必要的铺垫。“独上西楼”,正面点出“独”字,与上片的“双飞”遥相照应,是章法谨严的又一实例。“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于是逗出歇拍,“欲寄彩笺” 二句。“彩笺”与“尺素”都是指代书信。二词重叠使用,一则是表示寄书意愿之热切,二则表示欲书内容之繁富。“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作者另词有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踏莎行》)另诗亦有句:“鱼书欲寄何由达,山远水长处处同。”(《无题》)措辞相近,而不及此二句意味深长。
第二篇:苏轼 蝶恋花读后感
苏轼 蝶恋花 读后感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首次拜读苏轼的这首蝶恋花,似乎记住的只有“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平时要是哪个小伙伴失恋了,我们几乎都用这句词安慰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再次去读这首词的时候,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于感情的豁达心态,同时还有对时光流逝的“后来”式的感慨以及人生难得十全十美的“一生所爱”式的无奈。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开篇描写暮春景色,用花褪和残红来表达错过的美好,仅仅是“花褪”和“残红”两个词就将一幅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凄迷寥落之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但一句“青杏小”则又将这种衰败赋予了孕育新生的意境。读至这句,让我不禁感慨,这世间一切既终有繁华落尽之时,也有必有春风破土之日。
古诗词中常用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方式描景,于是接着写到的是飞燕,绿水与人家。这一句很美的地方是把飞行的燕子作为自然景象,而把绿水赋予了生命,这样一来一种活泼烂漫的气息就喷薄而出。于这样盛开的春天里,我也忍不住嘴角上扬,心中充满着喜悦或者说是爱。突然想起“都是月亮惹的祸”这首歌里面的一句词,“我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你太温柔,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一起到白头”,也许美景总是更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打开心扉去付出或者接受爱。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两句我早就烂熟于心,但读起来仍会忍不住随着诗句不舍,遗憾到放开,豁达。柳絮纷飞,春色将尽,眼看着就要与这“春色”分别,我也能感受到那种留恋的回望和始终不忍松开的手,这一刻,我似乎看到齐天大圣与紫霞仙子最后诀别的画面。很多事情再怎么挽留,最终也注定如细沙流尽于指尖,倒不如豁达的解脱自己,给自己勇气往前走,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词中虽写的是古时,我感觉到的却更多是当今。一堵墙,便是两个世界,墙里秋千墙外道,一个世界里的人正安逸的享受生活,另一个世界里的人正奔波于道路上,墙外是行人,墙里是佳人,我想墙外的行人应该是想认识墙里笑声如银铃般的佳人的吧,或许墙里的佳人也想知道墙外的行人去过哪些个江河湖海,有过怎样的悲欢离合。尽管觉得很悲哀,但我也必须承认,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被一堵堵墙隔开在自己的世界里,明明能听到能看到自己想要结识的朋友,甚至我们确实很合得来,但却始终无人愿意去翻过这堵墙。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结局就是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时候两个人还来不及互相了解便已经成为了对方生命里的过客。而多情的人不论多的是爱情或者是友情,终究是不能在分开以后心里的涟漪就消失掉。这两句让我感觉到极大的无奈和悲哀,不被自己希望理解的人理解和终究要与自己在乎的人分开,我想这一定是人生中极为悲哀的两件事情吧。
良久,我才从这种悲观中醒来,再读一遍,最后一句对于感情宏观的解释让我不禁有种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感觉。是啊,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不过总是两个人中更在乎的人为另一个人烦恼,难过,担心,忧愁罢了。既然感情本就不是用来放在天平两端的东西,那我还有什么好放不下的呢。放开过去,在以后的日子里尽力去做一个多情的人,为自己在乎的每一个多情人或是无情人担心、忧愁、烦恼、难过亦或是开心、激动、欣喜若狂,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感触吧。
第三篇:《蝶恋花》
《蝶恋花》
一、: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闺思的名篇——晏殊的《蝶恋花》。
二、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集政权、军权于一身,兼文武二职的宰相,进入了人生的巅峰阶段),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词作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吟弄风月,风流蕴藉,温润秀洁,亦颇有意味深长者。有《珠玉词》。
三、这首词选自《全宋词》,“蝶恋花”是词牌名。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名词。上阕写景,借景传情;下阕写人,写闺妇的相思与期待。
四、文本分析
(一)上阕赏析
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
2、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罗幕、燕子、明月。
3、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明确: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
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一夜无眠
鉴赏一:“槛菊愁烟兰泣露” 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秋菊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仿佛在忧愁;兰草上沾满了露水,好象在哭泣。)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首句写景物,不但点明了时令——秋天,并且描绘了环境的幽美。菊而曰“槛菊”,则是在庭院廊庑之间。菊花笼着轻烟,兰花带有露点,则是在清晓。用“愁”来表达菊在“烟”中所感,用“泣”来解释兰上何以有“露”,说的是菊与兰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菊与兰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亦物亦人,物即是人。这一句只有七个字,但却写出了景物、地点、季节、时间和人物的情绪、感觉,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鉴赏二:“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
(燕子——李白《双燕离》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写清晨燕子从帘幕中间飞了出去。“轻寒”新秋早晨的气候,而“双飞”则反衬人的孤独。一清早,燕子自管自地穿过帘幕,双双飞走了,却不顾屋里还有一个孤独的人,就含有燕子无情之感,从而暗中过渡到下文对明月的公然埋怨。
鉴赏三:“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皎洁的明月静静的转入红阁楼,低斜照入美丽的纸窗内,照着无法入眠的人。本应不该有怨恨,然而园月为何无情的向分离的人比表示团圆呢?)机杼相类。
(明月——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写在天亮以后,还有残月的余晖斜射房中,因而回想起昨夜的月光,竟是这样地整整照了一夜,使人无法入梦,直到现在,它还不肯罢休。它之所以这样,不正是因为不知道离别的痛苦吗?这种无理的埋怨,正是无可奈何的心情的表现。
小结: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明确: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融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二)下阕赏析
1、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看不见
“寄彩笺” “知何处” 寄无所踪
“满目山河空念远”
2、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明确: 凋
使„„凋零
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
独
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写孤独无依
望尽
与碧树凋尽呼应,境界一跃为广阔
山长水阔
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鉴赏一:“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凋”,使。。。凋落。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物的萧索肃杀体现了人物的悲哀孤独。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鉴赏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上高楼”,她要上楼去看。一个“独”字,既见其孤寂,更见其羞涩;而一个“高”字却又多么真实地表达了姑娘急切地盼望能见到日夜思念的情人的感情。可是上楼看到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夜功夫,一排排绿树已被西风刮得枯凋零,一个“凋”字,烘托了姑娘的孤寂凄苦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尽管凭栏极目远眺,甚至已经“望尽天涯路”,(一个“尽”字,又一次感受到她相思情深,真是含而不露)可是“过尽千帆皆不是”,仍不见他的踪影,真是望眼欲穿啊!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
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谈立志。(做学问成大事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忘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栖梧》,谈执著。(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出于辛弃疾的《青玉案》,谈欣喜。(经过反复追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鉴赏三:“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望不到怎么办?姑娘要把心中的思念之情向他倾诉,怎么去了这么久,竟连一封书信也见不到,我要写信给他,要让他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欲寄彩笺兼尺素”,这里的“彩笺”和“尺素”都是书信,重复使用,姑娘反复“欲寄”,是要把她对情人执着而真挚的恋情推向顶峰。信是写好了,可谁知道他又在什么地方呢?姑娘可犯愁了:“山长水阔知何处?”山那么高远,水那么浩渺,中间那么多阻碍,书信难通,一片愁苦之情表露出来了 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五、总结:
1、内容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上片写长夜相思之苦。
运用移情于景德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写登楼望远的愁思。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把思念远人的殷切心情和无处寄情达意的失望惆怅,表现得委婉而又尽致。
2、手法:
本词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第四篇:蝶恋花行书
蝶恋花.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然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宜男草.范成大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
幅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沓沓,犹有人、能相记否。
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渔家傲·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第五篇:《蝶恋花》教案
《蝶恋花》教案
设计者:岳荣 审核者:刘庆兰 2012.5 教学三维目标
1.了解晏殊及其作品风格。2.熟读成诵,理解“离别苦”。3.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离别苦”,在品读中赏析“离别苦”。
知识链接
一、文学常识
晏殊:(991-1055)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然而也逃不过普通人的聚散离合。
二、《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被改名为《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三、课前积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伶取眼前人。-学习过程:
一、导入: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歌咏风花雪月之诗已成为中国诗歌史的奇观。没有一个民族的诗人像中国文人那样拥有一颗易被风花雪月浸透的伤感的心灵。以月为背景,渲染心情的咏月诗更是历代不乏其作者。其中北宋的名词人晏殊(991——1055),以其清新淡雅,含蓄而有韵致的笔触为后人留下了颇有文学价值的《珠玉词》。而《珠玉词》中的《蝶恋花》更是让后人经久不衰传诵。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晏殊的《蝶恋花》
二、文本研习:
1、读完词后,说说作者想传达什么情感?
2、译文:清晨栏杆外的秋菊笼罩在寒烟之中,似含忧愁,兰草上沾着寒露,似在饮泣。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双飞走了。皎洁的月亮不懂得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照入富贵人家。昨夜西风猛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不知道我思念的人今在何处。
3、“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融于景物中,表面上看只写景物,实则暗含深厚的感情。
问题: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怎样来表现离别之苦?试简析。【参考答案】选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景物(意象)。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愁苦2;用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寂寞2;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明月的无端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因思念而彻夜不眠的情怀(或“以明月的无情反衬人多情”。),从而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别之深。
【病例①】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病例分析】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时往往有列举或描述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描述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这两句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病例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例分析】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题干第二问问的是“在词的上阙中,怎样表现离别相思之苦的?”依据题干的要求,学生应该回答的是“怎样表现”,而不是“表现什么”。“怎样表现”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现。然而,有学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不明题意,因此出现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问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答“表现了诗人的离恨苦”。
【病例③】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例分析】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不少学生不懂得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在回答“怎样表现离恨苦”时,只用了“用凄凉的景色”这句抽象的话代替了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等一系列鲜明意象以及所用技巧的分析。由于过于笼统概括,显得十分空洞。这种答案往往大而不当,不着边际,失分严重;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毛病。
【病例④】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例分析】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词的上阙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作者是在用这一连串的意象渲染一种凄苦的氛围,借以烘托自己的“离恨苦”。在表现“离恨苦”时,各个意象所表现的感情是各有侧重的,使用的技巧也是彼此有别的--燕子的“双飞”是用来反衬孤独,“菊愁兰泣”是借拟人手法移情于景,“明月”则是以“满月”之“圆”暗衬自己的别离之“缺”。对于这些“区别”和“不同”,考生在答题时是应该予以充分注重的,并作出具体的分析,而不能从诸多意象中单单拈出一个“燕子”,然后用一个“等”宇一带而过,以偏概全,肯定会严重失分。
【病例⑤】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病例分析】病因之五:浮在表面,缺乏分析。这份答案表面上似乎已经把几个意象一网打尽,无一遗漏。按说该无可厚非了,其实不然。根据题干的要求,学生应该答的是“用菊、兰、燕子、明月”等怎样表现了“离恨苦”,重点“"怎样”,也即艺术技巧;而不是“用菊、兰、燕子、明月”表现了“离恨苦”。学生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油水关系,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不能体现诗句蕴涵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这种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的“赏析”,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也是诗歌鉴赏严重失分的一个原因。【其他较好回答】
①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②花笼轻烟,似脉脉含愁;兰花挂着露珠,像默默饮泣。作者先把菊、兰拟人化,表现出自己的哀愁。燕子双飞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明月之“圆”暗衬离别之“缺”,作者借物抒情,用了拟人和反衬表现了离恨苦。
4、其他问法:词的上片写整夜为相思苦恼。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怀?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案】⑴主要运用拟人手法,烘托思妇(游子、作者亦可)苦怀。菊花笼罩着一片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秋凉了,双栖的燕子也飞走了。只有无情的月亮,没完没了地一直照到天亮。这种无端迁怒,更表现出主人公心中的烦懑。
5、下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所写的境界(意境)有什么特别处?
【知识解说】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参考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人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旷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旷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三句尽管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愁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洗炼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
6、鉴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独”与“尽”的妙处。
答案:一个“独”字,写出了思念远人又无以排遣的孤独与无奈。一个“尽”字,活现了登楼远眺寻觅盼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下文“山长水阔知何处”相呼应,表达望眼欲穿的思念之苦。
7、词的下片写翌日的登眺。试赏析“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答案: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但水远山遥,竟不知伊人何处。彩笺写罢,又换尺素,表现了闺中人(游子、作者亦可)絮语叮咛的情意。(1分)这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主人公深深悲慨。(要点:对照、突出悲慨)(2分)
四、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拟人、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人有情。
五、当堂检测
蝶 恋 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 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
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 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
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2005年辽宁卷)
明确:“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六、课后作业: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七、资料:大家妙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解说:治学第一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治学第二境界: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治学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附:原词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柳永《凤栖梧(又名:蝶恋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