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折断的鱼竿》读后感
好好的鱼竿为什么要折断?是嫌它太老土,还是另有原因?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号,一口气读完了《折断的鱼竿》这篇文章。
文章讲的是一位老爷爷钓鱼的本领非常高超,被人们誉为“鱼神”、“鱼圣”,他感到特别自豪。
有一次,老爷爷去钓鱼,他看到一条奇特的小鱼,透明的身子,一根细细的血管,献血缓缓地流动。老爷爷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就像这条小鱼一样活泼,自由自在。透明的小鱼多么可爱,自在悠闲,如果钓起它,简直是一种罪恶。想到这里,老爷爷不禁打了个寒战,他看着自己本来能够钓起的小鱼,折断了鱼竿,扔向湖面,他要让鱼竿为小鱼送行。
读到这儿,我情不自禁为老爷爷鼓起掌来,老爷爷太了不起了,给了小鱼自由的生活。我们小学生就好比是小鱼,现在是漫长的暑假,我们可以自在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假如家长把你一个人关在家里做作业,或者强迫你去上补习班,那你一定很不乐意。小鱼跟人也是一样的感受,它喜欢广阔的湖水,喜欢在这自由的空间里与伙伴们玩耍、聊天……
我记得以前还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海鸟飞到一个村庄,一位好心的农民把它请到自己家里,每天用肉和美酒款待它。海鸟异常害怕,不敢吃一口肉,喝一口酒,三天后就死掉了。别人告诉农民:“你用的是养人的方法,不是养鸟的方法。鸟喜欢自由飞翔,你把它关在笼子里,海鸟能不死吗?”
如今的家长,就如那位农民一样,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常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只知道让孩子“做”这个字,暑假都不能好好休息,学这学那,枯燥无味,甚至连读些好书的时间都没有,这叫我们怎么长大?
学学《折断的鱼竿》里的老爷爷吧!动物都需要自由的空间,何况是小学生呢!
第二篇:读《折断的鱼竿》有感(推荐)
读《折断的鱼竿》有感
秦子茜女10岁五(3)班
《折断的鱼竿》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位钓鱼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在湖边钓鱼,看到了一条美丽而活泼的小鱼,联想到了他自己的童年快乐时光,于是就对小鱼起了怜悯之心,他猛然觉得:“小鱼也有自己的一条生命,钓起它,那就是罪恶!”最后把鱼竿折断为小鱼送行的感人故事。
这一篇感人的故事,唤起我保护那些弱小,无反抗能力的动物,植物。它们的生命也是宝贵的!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它们是大自然里的小精灵,我们应该爱护它们。钓了几十年的老爷爷虽然醒悟了,但是还有许多无知的人仍在糟蹋着天地间的万物,那不也是罪恶吗?我回想起去年春天的一件事情:一只小麻雀飞到了家里来了,其他小朋友看见了,连忙关窗关门,终于把小麻雀捉住了,我们每天喂它吃粮食,小麻雀就是不吃,最后就被饿死了。我仅仅是为了玩,为了快乐,却不顾麻雀的自由,一条宝贵的生命便消失了。我其实知道麻雀需要辽阔的蓝天,它要在蓝天快乐的翱翔!可我自私,想着自己有麻雀,别人没有,我可以向小伙伴炫耀,而失去了一条宝贵的生命!读了《折断的鱼竿》,我心中充满了悔恨,我对不起小麻雀。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害生灵的现象,有的人为了钱和利益,不惜破坏生态平衡,他们把珍惜动物杀的杀掉,卖的卖掉,致使它们灭绝。还有人把大量的青蛙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多令人气愤啊!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爱护每一个生命,生命永远是宝贵的,世界上万物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吧!
指导教师:胡秀萍
联系电话:***
第三篇:《鱼竿》读后感
《鱼竿》读后感
2010年4月4日
《鱼竿》这个故事是讲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孩子好奇地走过
去看。老人主动送给他所有的鱼,小孩却不要,他想要老人手中的鱼竿,老人问:“你要鱼竿做什么?”小孩说:“这些鱼没有多久就吃完了,要
是我有鱼竿的话,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多好啊!”
这个小孩真聪明,如果要鱼的话,没过多久就吃完了,如果要鱼竿的话,吃完了再钓,一辈子也吃不完。古人说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
以渔。”真好啊!小男孩虽然聪明,但是,他还没知道钓鱼要靠技巧,就
算你有了鱼竿你又不懂技巧,等于白费力气。不少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于是就可以无惧路上的风雨,如此便难免会跌倒在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
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其实不全对。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鱼竿,而在钓技。如果小男孩掌握了钓鱼的方法,恐怕真的有一辈子也吃 不完的鱼
了。如果小男孩没掌握钓鱼的方法,也可能一条鱼也吃不到,鱼竿就没
用了,只好当废品卖掉它,如果鱼竿落到一个会钓鱼的人手里,它就会
变成一顶“魔术帽”,今天变五条,明天变十条……这样下去,它就变成主人的无价之宝,多少钱也不卖,剩下的鱼还可以到市场卖,这真是合算啊!希望那条鱼竿落到一个会钓鱼的人手里,让它成为无价之宝。
那条鱼竿到了你手中,会不会与众不同呢?
第四篇:折断翅膀的雄鹰 读后感
伤害也是一种成长
——读《折断翅膀的雄鹰》有感
前几天看书,《意林》上的一篇叫做《折断翅膀的雄鹰》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知道有时候,伤害也是一种成长.文章介绍一种生活在亚马逊平原的叫做“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飞翔时间之长,速度之最堪称鹰中之王.被它所盯上的猎物一般难逃厄运.可美丽的飞翔背后却有悲壮的血泪故事.幼鹰出生几天后,就要学会飞行去争夺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悬崖边上,把幼鹰推下去练习高空飞翔,不少幼鹰因此丧命;第三步更为残酷与恐怖,幸存下来的幼鹰被母亲残忍地折断正在生长的翅膀里大部分骨骼,被母亲再次从高处推下.很多的幼鹰因此成为飞翔的祭品.一只又一只的幼鹰死亡了,但母鹰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明白,这种伤害是成长为雄鹰的必经阶段.多么悲壮的成长历程,多么艰苦的飞翔之路,没有人能帮助幼鹰只有它自己.其实,母亲残忍折断幼鹰的骨骼是决定幼鹰能否在广袤天空中自由遨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只要在翅膀折断后仍不断忍痛飞行,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能痊愈.痊愈后的翅膀似凤凰涅磐,更加强壮有力.如果不这样做,幼鹰便失去飞翔的机会.想想我自己,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有车的“小少爷”,父母为了训练我,把我独自一人送入“北京少年军校”一个月,在那里尝到了地域般的磨练。经过三十天的严格训练,我拥有了守纪观念,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为蓝天准备的一双翅膀,能在属于自己辽阔美丽的蓝天中飞翔,是每个人的梦想;没有强壮的翅膀,我们如何搏击长空,我们的翅膀也常会受到伤害而折断,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继续忍痛飞翔,还是躲在怜下静静地养伤?这是面临给我们每一个人的严峻的考验
上帝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礼物,其中,就有挫折与伤害,“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体味人生的辛酸,怎懂得生活的甜蜜?生命中没有挫折,怎算一个完整的人生?因此,有时候伤害也是一种成长。
(指导老师:田青梅)
第五篇:《回弹力》读后感:宁折弯,不折断
宁折弯,不折断
——《回弹力》读后感
原创: 王玲红
这两天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道理明明都懂,为什么还是没定力控制好自己情绪呢?好想对自己说:随他去吧,懒得管了!可最终知道这也不过是句气话罢了!缘份,正好看到了本书的第九页,让我这两天的苦闷心情找到了一个好的突破口,得以慢慢释放!
本书根据大量的真实案例跟踪研究分析得出:童年的苦难并不能阻碍成年后的成功和幸福!什么是《回弹力》:“人们面对困扰、挫败和威胁时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以现在看来,我们的孩子会有这种体验吗?什么都让他用最好的,有时的一点不满足就会生气埋怨,稍微多做点就会唉声叹气的,如何培养他的越挫越勇的品格呢?当面对困难时有一颗坚强的心呢?
不同的年代造就不同的人呀!回想自己的童年,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为了生活劳累奔波,哪有过多的精力管我们,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现在想来,生活条件上的苦,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又能记得多少,而精神上的困苦,有时可能掩盖的很好,让自己都以为忘记了,但就在某一瞬间会恍然大悟,似曾相识,原来早有伏笔!
现在的我长大了,有些事情过去了也就释怀了,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体罚算比较多的,可能以前在家是个老二,还是个女孩子,对于他们那代人来说,算是不得宠的一个吧,对于当时的事件只剩下模糊的记忆了,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了!时常感叹: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也不能代替未来。人生中的变数太多,何必太耿耿于怀不放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愿被触碰的秘密,就让它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吧,好好的保护着它,当做潘多拉盒子一样不要被打开!很喜欢国外教堂里有个专门供人忏悔的地方,可以释放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得到宽恕!当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来表达时,写写日记记下自己此时的心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排压方式,在我十几岁左右就写了好几本日记,那段时光现在看来也许是最美好的了!
不知道我的孩子长大了会如何来回忆他的童年,其实现在就是答案!
什么样的人可以让你对他无所顾忌,无话不说,这恐怕很难找到。有时我在想,为什么我在众人面前,轮到我发言时,我会有种强烈的抗拒感,身体也会下意识的紧张,可能觉得自己讲的话,别人听了会怎么想呀?所以想想还是不说算了,这种自我克制经常出现,而我家浩浩,和我真是完全相反,他什么话都说,也不怕人的,有时我就告诉他,你说话之前先想一想嘛,哪些话可以说的,哪些话说出来会让人觉的不好的,要对你说出的话负责呀!
遇到突发事件后,不要过多的自我批评,要往积极的方向去想,因为已经发生了,再懊悔也无济于事了,但是从中学些经验还是要的,以防下次还出现这样的状况。
虽然现在是成年人了,可有时还是会有点孩子气,在外面玩时说是陪孩子玩,其实有时还不如说是给自己机会,让自己也体验一下这种乐趣!
有些再艰难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变淡,人都是要向前看的,就像有句话说的:地球也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停止不转的,正向思维真的很重要,太多负面的“假如”,有时真的能把人想垮掉,自己想象的压力,还没发生,你就投降了,哪还有继续前行的勇气了,不去试一下,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
“不要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生活中好多的不快乐,有时就是比较而来的,合适的激励可以理解,多了就是伤害了。
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烦恼,我有个发小,以前好羡慕她在外闯荡,她的职业是导游,可以到处去看风景,拍的照片都美极了,觉得这样人生多带劲呀,又能见世面又能赚到钱,一举两得多好呀!可她一路走来背后的辛苦却也是谁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她的好是她自己努力得来的,也是应得的!我和她现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但是在未来会不会发生改变呢?谁知道呢?
拒绝或者选择性的谈论自己的童年,有时真的是害怕被贴标签而让人对自己有偏见,害怕说出来得不到想要的理解,说与不说要看你的内心能承受起哪种选择了!我愿意选择忘记,向前看,未来才是最美好的!
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我有时就会害怕别人看到了就会议论说:这小孩子怎么会这样子,一定是父母在家没教育好,所以有点害怕带他出来,觉得逃避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有时也会自责自己肯定是哪里没做好,才导致这样的。
而这里说到:“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跟父母的养育方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让我有一丝丝的安慰,虽然不能完全的开脱责任,但是面对出现的问题,希望自己可以坦然的接受,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办法引导孩子学习改变就好啦!
我理解的“共生依赖症”,是不是有种“帮凶”的感觉,而这个“帮”完全让自己失去了自我,这种概念的提出能让人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与状态中,从而积极的找寻办法跳出来!
从“玛丽”的案例中得出了,可以尝试把过去痛苦的回忆用新的角度重新梳理一下,找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可以很好的减轻心中的负面压力!
当一个人有面对过艰难的岁月后,真的就可以用来为现在的自己加油打气,这正是我现在的心境,以前那么难都挺过来了,现在这又算什么呢?感谢16年的自己,所以我一定要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