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宇宙跃迁者读后感
宇宙跃迁者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宇宙跃迁者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快到难以想象。但是,放眼浩瀚的宇宙,我们人类,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微尘而已。
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从江流和云帆的偶遇开始,到齐飞与常天的加入,再到神秘的冒险之旅,一路上的'重重关卡,最终到圆满的大结局——向遥远的宇宙跃迁而去,踏上未知的旅途,从头到尾,有无数情节引人深思。
它是一本科幻小说,但也不仅仅是一本科幻小说。从洛书河图到阴阳八卦阵,从“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到《山海经》奇珍异兽,从禹铸九鼎到秦始皇铸十二金人,从一篇《阿房宫赋》到一队“秦陵兵马俑”,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尘封千年的谜题,究竟解开它们的,会是谁?但是,时至今日,人们经过无数探索,却仍然没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宇宙浩瀚,星辰璀璨,刹那之间,不知有多少复杂的变化。谁又能说清,不断变化的日月星辰间,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无数恒星的诞生与衰老、行星运动牵扯出的科学未解之谜——三体问题、仍未揭开神秘面纱的地外文明、神秘的“平行宇宙”高维领域……据记载,宇宙文明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今,人类文明正立于第三级,离第四级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向最高等级——第十级的顶点仰望,谁也不知道,这一路上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挑战等着我们;放眼那无穷远的未知领域,谁也不知道,光年之外,那未知的遥远彼方,等待着我们的究竟会是什么。
历史的车轮永远没有终点,放眼那更遥远的未来,没有人能知道,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时间会给我们设下什么样的激流险滩;更没有人能知道,在一年又一年的洗礼之下,世界文明在不断的演化之中,何时能走到那“最高级文明”的顶点。
过去,现在,未来。在漫漫长路上,无论走多远,都不要沾沾自喜,因为,顶点离我们仍然很遥远。
第二篇:《跃迁》读后感
《跃迁》读后感
Mia
最近两天看完了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是继采铜的《精进》后第二本读的如此畅快的书,收获自然是巨大的。
首先,我的认知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可以称之为认知的提升。在阅读中,一些固有的思维逐渐被打破,比如,了解了系统思维和还原思维的区别,认识到自己生活中常陷的几大负向回路,学习着如何改变这种负向轮回,另外,我也认识到目前时代特征正在转变,不能再拿旧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不能再使用旧的方式和方法处理问题,要“与时俱进”,之前有限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沉淀下来的观点与看法,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能说古典老师说的都对,但起码给了我另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给了我重新定义问题的机会。
其次,收获了很多方法论。书中说到,勤奋的三种境界,第二种是方法论的勤奋,我现在应该还停留在这个阶段吧,订阅了一些讲方法论的专栏,却没有系统的学习,实在是懒惰成性,但不能因为这个借口就停滞不前,事实上最近战惰还真有了些办法,也有见成效呢。
再其次,还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总结为几句话,分别是:面对世界,开放而专注,面对自己,迟钝而有趣,面对他人,善良/简单/可激怒,面对不确定,极度聪明和善良,里面所说的TNT交际策略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知识点,跟自己所秉持的交友观还是十分相近的呢。
最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于成长类书籍都是求知若渴的,虽然会有人质疑这类书籍的指导性,但在我看来,能写出如此严密有系统,有趣却又高度总结的书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我在《跃迁》里,读出的不仅有古典老师自己的思想,也有佛家的思想在里面,很喜欢这类人,就像我的导师杜老师一样令人敬仰。
最后的最后,想起上次和朋友交流,问他们,都在写个人公众号,那有没有出书的想法呢?结果得到很无情的回答,出了自己看么,有人看吗?嗯,的确很打击人,但好像不容反驳呢。毕竟在这个人人都出书的时代,我还没打磨好技艺就想搞大动作,是不现实的呢,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有梦还是好的,哈哈,愿大家早日都可以实现理想啦~
高亮:最近比较积极,思考比较多,想要拉个小群5-7人的样子,定期线上讨论开开脑洞,专业职业年龄都没有限制,但唯一的条件是喜欢思考,可以拉自己的朋友入群,但一定是要能够碰撞出思维火花的那种哦,有意愿的给我留言or直接私信我啦,先提前感谢~期待我们的相遇~
Ps:有做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发给你哦,但是感觉书籍自带的这张图就已经很概括很有用了。另外,想看的可以找我拿纸质版哈,想要做一个热爱分享的人,随时欢迎骚扰~mua~
第三篇:读后感宇宙与人
上周在自然辩证法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宇宙与人》,大致给我们科普了宇宙的起源,从太阳能量的产生——核聚变,到人类最原始的进化,虽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片子,但却用最简单的叙述方法给我们科普了很多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这里就我印象最深刻的亮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在讲到陆地物种起源于海洋物种,臭氧层形成后,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他们之中大无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陆地,勇往直前,最后进化成了各种陆地生物,而部分海洋生物在陆地上进化了一段时间后又退缩回了海洋,他们的鱼尾还残留着进化出的腿的痕迹,片子里说:“人类是那些勇往直前者的后代,因此,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读到这里,我心里为那些勇敢适应环境的“祖先们”致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史永远是这样的规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过去生物们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考验,现在,人们要接受科技人文环境的考验,社会在进步发展,每个生物个体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在社会浪潮中抓住机遇,勇敢前进,在自己高中的时候,按键式手机还是主流,但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手机迅速的进入人们生活,至今,手机已经发展成为集通信,支付,娱乐,学习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工具,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非常快,在新时代里面,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改变,去适应社会,也要用我们的力量去改变社会。第二点,片子里讲宇宙的起源,讲生命的诞生,银河系说起来很大,但在宇宙中也只是小如牛毛,人类在宇宙中真是太过于渺小,行星恒星整个宇宙的寿命动辄千万光年,而人类的寿命最多不过区区百年,生命的短暂更让我觉得要好好珍惜,平日里看不开的钻牛角尖的一些事慢慢的划开,你看,生命短短几十年,为什么要不开心呢,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尽量去拓宽自己的生命价值,便是圆满的结局。
第四篇:《宇宙与人》读后感
《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看完《宇宙与人》之后,再一次让我感叹宇宙的神秘与不可估量。里面介绍了很多有关宇宙起源及人类起源的知识,解开了我对宇宙的许多疑惑。不可否认宇宙的力量,它创造了生命,繁衍了人类,让世界变得有趣。
人类是由基因构成的,而基因是从宇宙中的核子结合产生核聚变而形成的,基因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在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水星、金星、土星等星体,虽然有些特征和地球相类似,但是在它们上面,到目前为止依旧没发现有任何生命特征的个体的存在。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星系,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银河系、河外星系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物质存在着,许许多多我们想象不到的物质。也许有UFO,也许有外星人,宇宙是那么的神秘,那么地有魅力,现在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也许在未来,我们现在想的或许就变成了现实。
相对于宇宙的伟大,是不是显得我们人类更渺小了呢?
在银河系中的小小太阳系之中,有一颗星球叫地球,它显得很渺小,但是它却是神奇的、美丽的、独一无二的,因为有可爱的精灵——人类,生长在上面。万事万物都有生长、兴盛、消亡、消失的一天,太阳有,地球有,人类也会有,太阳在大约60亿年后就会消失,在它能量达到极限的时候,它就会爆炸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吞噬着在它周围的一切星体,包括地球,我们生长生活的地球,但是,60亿年,对于我们来说,它很漫长,因为我们无法活到那么久。
在宇宙的面前,我们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虽然自以为是人类以为已可以掌控地球,探知宇宙,但那只是宇宙的怜悯而已。连我们都能创造出来了,不也一样能毁灭吗?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不就是宇宙对我们的提醒么?沙漠入侵、地震、海啸、泥石流、水灾、干旱„„宇宙正在用它的力量告诉我们,我们虽然聪明,能干,可以研究科技,改进自身,但它只需抖动一下,人类就岌岌可危。
既然人类这么的渺小,为什么我们还要每天为了科技、发展去奔波劳累,我们离原始越来越远,可是我们好像也离我们的目的越来越远。很多人为了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生命里,留下多一些美好的回忆,不停地追逐功名利禄,不断地追求爱情,不停地努力得到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活在世上,挣那么多的钱不也就是为了活的好一些吗?对于宇宙,对于地球来说,人类显得好渺小,仿佛“沧海中的一粒微尘”,来到世上匆匆走一遭,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带来一片绿叶,也不带走一粒尘埃。那么从现在开始,我觉得就应该为自己而活着,人类渺小,但是精神不渺小,有精神向往支撑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宇宙是浩瀚的,无边无际的,也是充满幻想的,更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这是造物者的无限力量。是的,人是渺小,但我们会思考,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活得原始自在一些,人类的命运是宇宙控制的,但快乐是由自己掌控的!
第五篇:《宇宙与人》读后感
《宇宙与人》读后感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但这只是书本上文字告诉我们的,看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我才明白“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将近一个小时里,我通过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这个星系,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
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虽然这些了解都是很浅层的,但是却让我掌握了一些关于宇宙包括物种起源的基础知识。身为一个人类,一个大学生,也许这些有关宇宙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业,生活没有任何帮助,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比如,在科教片中介绍到陆地物种起源于海洋物种的时候,曾说到,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它们之中大无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陆地,勇往直前,最后就进化成了各种陆地生物,人类就是其中某些勇敢者的后代,因此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其实,之前有关勇敢的励志故事或者励志名言,但是还是远不如这句“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来得有感染力。勇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我们要激发这种天性,去面对那些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不愧对那些造就了我们的勇敢者的馈赠。
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维系着整个宇宙。太阳为地球创造了生命,但由于力的存在,或许曾经地球也被这种力毁灭过,又诞生生命。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向我们揭示着那些奥秘。宇宙创造了人类,人类发展了,又去研究宇宙,或许这就是哲学吧!行星,恒星,宇宙的生命长度都是动辄以亿年来计,而人的生命长度最多不过区区百多年,相比而言,人的生命长度可以忽略不计。虽然,人类的生命长度是有极限的,但是生命的宽度却没有人知道它的极限所在。所以,我们人类所该追求的不是如何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拓宽生命的宽度。生命的价值不在其长度,而在其面积。所谓生命的面积,在我看来,是指其对这个社会或者这个社会的某个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影响。当然,所谓的影响必然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人类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存在,但我们的出现却是宇宙的馈赠。我们应该珍惜,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孕育生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