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1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2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3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4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第二篇:《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2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习录》读后感3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4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5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6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第三篇:《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
党政办 陈桦: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生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即“知”与“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这种新奇的思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告诫人们为善要发自内心,要言行合一。有些人喜欢口头大谈道德仁义,现实中却没采取什么行动。他们会说自己内心是善的,只是没有“行”,并认为这也足以说明他们是善人,但王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明白某一个道理之后,要真正有相应的行动,才是真的明白。”
财务部 黄沁蕊:
《传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我以为这个理不是别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个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国人最倡导的就是合理,我们似乎总是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没有原则。但其实我们是讲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说合理的话,而这个理则需要自己去把握和体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尺度。
中国人一直讲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自己在心里觉得合理,在逻辑上讲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静和安慰。试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里能安宁吗?肯定是心里不踏实以至于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这件事的前后捋顺了,想通了,能够说服自己了,自然如释重负,仿佛获得解脱,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不合理的东西你不会心安。
总师办 肖健:
徐爱勤学好问,常常请教王先生。徐爱就“知行合一”、“心”与“天下事理”等问题困惑不已,纠结其中。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都是毫无必要的,为什么?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一回事。有A必有B的事情,不必苛求,顺其自然清流而来。他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只要心到了,后面的行、天下事理都是细枝末枝的东西,没有必要纠结。
只有我们只见一叶不见森林的主儿,不知道背后的规律,以为我们看到的表象就是全世界,而纠结于此。
如同我们去学习如何讲话、如何打动人等各种技艺技巧,市面上应运而生有很多此类书籍,教人如何讲话最动听。在先生看来,真、诚就足以。真情实感才是根本,停顿、语调只是锦上添花。我们为了花,而忘记了根。去追逐花,讲求抑扬顿挫、讲求逻辑,在上面花费了太多时间,孰不知,没有根的花,活不了多久。
工程部 朱吉瑞 :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而王阳明则更进一步,他因材按量施教,更科学合理地分配学生的精力,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应该遵循这个方法,即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所谓过犹不及,不是说有一百分的力就要用一百分的力,当然尽力去做自是应该,但留有一定的精力来应对后面的挑战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做事方法,要有一个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合理地分配手上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把一件长远的事情完成得更好,这和我们建设单位的宏观工作思路也是吻合的。
工程部 高文:
心学推崇人性本善,只因受世俗的蒙蔽和诱惑而迷失了本性,因而要不断地去除各种欲望来修养自己的德行,恢复原有的至善本性和良知,并且通过知行合一,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因而在现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学习王阳明先生的的哲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内心宁静、于世无求,也就心无杂念、宠辱不惊;因为心无杂念、宠辱不惊,也就专心致志、心如明镜;因为专心致志、心如明镜,也就可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行事,从而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顺势而为,人生自然是赢家。
销售部 周浩:
王阳明认为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内心觉得合理,逻辑上说得通,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实际中又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内心觉得合理的东西用外界事物来验证,用行动和实践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实际合理。所以,光有逻辑合理是不够的,还要实际合理,或者事实合理,经过事实验证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
商管公司 孟庆宾:
王阳明把客观的具体事物都说成是人心或主观意念的表像。一切东西都要依赖人的心识和知觉而存在, 例如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於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既然如此, 王阳明要世人所格之“物”就是人的心识, 意念和知觉。简而言之, 他的知识论并不具有科学和实用性, 而是一种神秘性的直观, 因为他 “取消了事物的客观独立性, 取消了知识的客观内容。”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苏州城投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党政办 / 编
2017年7月13日
第四篇:传习录读后感
知行合一
------《传习录》读后感
对《传习录》的了解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最初源于《明朝那些事儿》对王守仁的介绍,当年明月用易懂并略带诙谐的文字,描绘了一代巨儒王守仁的传奇一生,使我等对其人、其德、其功、其言、其行不胜感佩。由感佩而生好奇,由好奇而生探究之心,对各种传记胡乱翻阅一番,掩卷沉思,敬慕之情更甚,其经五溺、三变而不改圣贤之初衷,出入佛老而终归儒家,传经布道而不论贵贱贫富,学究天人亦能济世安民,真可谓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由敬慕而生学习之心,于是对记录其言行、反映其思想的《传习录》细读一番,亦生一番感慨。
还是先介绍一下王守仁先生吧,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别号阳明,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作为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遵循儒家创始人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王守仁亦未留下集中反
映其思想的专门著述,不过从其弟子记录的言行及其一些书信诗作中亦可反映,《传习录》就是这样的。该书主要记录了王守仁的语录及其论学书信等,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其讲学的语录,中卷主要是书信,下卷主要是在其去世后有陈九川、黄直等人提供并经钱德洪整理的经论,《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守仁的思想。主要是三点,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通读此书,感受最深的便是其中的“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是一个困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问题,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等等议论纷纷。至宋明,作为官方认可的程朱理学,其认为知先行后的思想成为了主流。在此情况下,王守仁先生能够突破成见,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他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对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也很有指导意义。
就生活上来说,我们常常会反省过去,常常会思考未来,然而对于反省和思考的结果,却常常由于懒惰甚至逃避而不去实践,这样我们总是按照思维惯性在重复走过去的路,重复过去的错误,生活陷入无穷无尽的悔恨之中,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迈出“行”的那一步。记得一个笑话,一个人陷入穷困潦倒之中,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认为买彩票中大奖是最快捷的事情了,于是天天去教堂祈祷彩票能够中大奖,上帝却替他暗自着急“你倒是去买彩票去啊”。就工作上来说,理论学习很重要,但抛开实践,理论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我们在提升自身能力时,不仅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加强实践的锻炼,在实践中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积累处理现场的经验,只有这样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第五篇:读《传习录》有感《传习录》读后感
读《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
自从工作以来,少有了好好读书的情怀。偶有空闲又被手机快餐文化、电视文化所羁,忽然就没有了静静读书的那种习惯与心态。公司开展“道德讲堂”暨“读书活动”,于是,我在想,读个啥书呢,武侠、玄幻、盗墓?好像难登大雅之堂,时尚文学“鲜肉鲜草”气息太浓,古典诗词又太凝重太泛情了,想来想去还是找了本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来读。阳明先生的书我很早就想阅读,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契机。当然,以我的这点微末水平想解读圣人学说实在太难,现就读书的一点所得分享给大家,以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王阳明先生对于大家来说应该说比较熟悉。在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因早年曾隐居于会稽阳明洞,并创办过阳明书院,所以被世人成为阳明先生。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因其在立言、立德、立功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成就,被尊为我国古代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半个为曾国藩)之一。
《传习录》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三部分,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阳明先生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的论学著作。它包含了王阳明全部的哲学体系和基本主张,体现了先生修心、修身、仁爱、至诚的修养处世的人生智慧。通过阅读《传习录》,可以了解王阳明的“心即是理”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止至善”与“致良知”修养论等。
1《传习录》上卷
在《传习录》上卷,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弟子徐爱的对话领略“心即是理”的思想:如“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先生认为“心即是理”是指“心”主观意识形态代表一切,主宰一切,“心外无物”,是指澄明纯净之心可以感知、认识一切事物,可以产生真善美、仁德孝。先生之思维意境可谓超凡入圣。我对“心即是理”的肤浅理解是心即是本心、本初、初心、本源的意思,心即是理就是要遵从本心、保持本心、坚持本心。人之初,心本善,说明人的本性、本心是忠、孝、仁、信,心即是理就是要坚持本心,坚持忠、孝、仁、信的本性,坚持本心并不是说鼓励男人要率性而为,女人要任性而为,而是要求人的立身行事要坚持本来的真善美、仁德孝。心即是理要求个人要做好不忘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心想事成;而企业也要不忘发展、变革、壮大的初心,共产党人不要忘记勇于担当、开拓奋进、服务人民、使党、社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使国家与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初心;心即是理也要求我们公路人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建良心工程、建品质工程、建绿色工程。
在上篇与徐爱问对中,先生还讲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之心之本体,知识‘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格物’是‘止至善’之功,即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我对于“止至善”的理解是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物极必反,月圆则缺,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就会成谬误。我们的高速路只有不断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打造品质工程、匠心工程,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去做完美工程;我们企业也是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找准方向和思路,脚踏实地去追求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成长、壮大之路,而不是简单盲目地去“做大做强”.阳明思想
2《传习录》中卷
在《传习录》中卷中,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弟子陆澄、顾东桥的对话领略“知行合一”思想:如“职责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至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言谈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我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正是因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为核心的共产党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伟大构想,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不断走向富强、民主、和平、繁荣昌盛的新胜利。同样地,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时时刻刻秉承和践行 “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提高,不断探索创新,为建设好、营运好高速公路、为开发公司的不断发展而努力工作。
知行合一
3《传习录》下卷
在《传习录》下卷中,我们可以通过先生与钱德洪的对话领略“致良知”思想:如“‘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是致知”;如“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等。在我的理解,致良知不单纯是狭义上的道德底线思维,要求我们讲道德情操,而是指“心”的宇宙观、认识论,通过不断观察、探索、分析、思考,对任何事明察秋毫,抽丝剥茧,分清表里、分清主次、分清优劣,达到完全的认知。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改造和创造事物。飞船能够在太空翱翔,卫星能围绕地球周期运行,高铁和高速能又快又好地建成并安全快速运送乘客和货物,这都是我们对自然世界客观规律进行“致良知”的结果。
匆匆阅读,感觉不甚了了,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可能熟读千遍,方有所获。但仍以此书与大家共勉:多读书、读好书、做好人、做好事。
作者:景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