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

时间:2019-05-13 14:1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传习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传习录》》。

第一篇:读《传习录》

《传习录》是儒家圣人王阳明学生集其长期语录、书信等言论,编辑而成的一部简集。平日懒惰,断断续续看完算“过”了一次。今时逢春节大假,终静下心来将《传习录》逐字逐句完整精读一遍。不觉思绪澎湃神走四方。然托案沉思,心潮渐平,竟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冥思寂静中,唯六字涌上心头:简单、困难、伟大。

简单指的文章所讲道理。只要心平气和不先入为主,阅完方知阳明心学,绝非故做深奥艰涩难读。讲的都是平常之理,譬如的更是生活点滴之事。只要稍加留意平心整理,天理处处呼之欲出。话虽如此,但要真正将道理化于日常生活,举一反三圆融通达,却也非常人一时所能办到。其惟精惟一的宗旨与境界,实施起来令人更感“困难”。而王阳明早对这些俯视鸟瞰尽览无遗,提出了一系列完整而系统的主张。王阳明之所以成为圣人,不在于身居庙堂高屋建瓴,而是接触生活平凡实做。其明白指出“人人可做圣人”之言,和佛教世尊所云“人人皆有佛性”一样,向广大普通民众展示出一条觉醒之路。圣人之碧血丹心雄岸伟大之处,莫过如此。

心即天理一说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一切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深入展开。为说明这个问题,《传习录》用了朱熹的天理概念做为对比。朱熹认为,天理就是宇宙一切事物生成和运行的本源,是平常说的太极的“用”,归结起来“太极不过一理”。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天理为何物,主要被自己欲望所蒙蔽和牵引。顺势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认为惟有如此方能使人回归本源。在这个终极点上,王阳明的看法与朱熹是一致的。只不过结合落实到了“人”上。这就造就了二者“格物”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朱熹云万事万物皆各有其理,也必在事事物物上去“格”。万事万物的理之总和,便是天理。而王阳明认同此点的同时,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地认为,既是“天”理,就根本不是格与不格的问题,其本就天然存在。这种存在必然是通过人心而体现。自然而然展现出“心即天理”的思想。两两相较可以看出,朱熹是从“外部”去看待探索问题的,其思维方式相当于我们现代人常说的“客观地观察和研究事物”;王阳明却反之,是“从心出发”。套用朱熹话语便是“人心之归一,既是天理”。当然,如此说法只是一个“方便”而已,儒学的实际根本不是现代所谓的主观或客观所能说清楚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阳明心学之“心”的概念,不仅仅指我们平时认为的那个心理的“心”。王阳明有云:“心既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否?”。扩展开来,就包括了人的心理之心和行为本身,以及整个的“外在”事物,是一颗“大心”。与佛家所谓的“佛心”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无怪乎有学人说阳明心学是“心禅”。这是阳明心学之“法门”。也正是其心学在博大精深的儒学系统中奇光异闪独树一帜的地方,更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结果。无论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都是情形各异的方便说法而已。观点观念的本身是无谓错误或正确的,错误或正确得放在一个“背景”下去思量考察才会产生。理到深处,内容与形式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笔者认为儒家各大腕所谓的分歧和差异,与其说是内容上的,不如说是形式上的。关于“心”的概念,细纠起来其实并非王阳明所独有,但其结合具体到了“人”,从而延伸引发出了关于“德性”之种种,就使心学体系愈显丰富饱满,更是独特鲜明栩栩生辉。起要便是“良知”说。何为良知?《传习录》中好几处载有王阳明回答学生关于此的话。结合此文,笔者概括起来既“心在人处的表现既是良知”。心既天理,那么良知也天理就成了阳明心学独特的表达形式。具体讲,良知的“知”出于人的“五官一感”。五官,耳眼鼻舌口是也;一感为感觉,是五官综合体验的结果,包括了我们现在说的“意识”。《传习录》中云:“良知,心之本体,既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 未发之中等语,指的人五官一感功能的本身。耳能听,眼能看,鼻能闻,舌能尝,口能言。但还没有显示听看闻尝言的“内容”。譬如我们听到了某一消息,看到了某一物体等等,此时还没有形成“某一消息和某一

物体”的具体模样,只是一个“能”。感觉综合了五官体验,形成了心理上的喜怒哀愁怨等情绪,但此时也还没出现具体征兆,处于“寂然不动之体也”的阶段。这就将“知”上升到了天理的本体层次。逐渐接近乃至符合者,依次为良、良好、优良等,合一全优便是“良知”。犹如学堂之答题行文,评判有60分,80分,100分等之别。由此衍生出阳明心学独特的格物致知之说。

阳明心学从本体出发,认为物根本不存在格与不格之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宇宙之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之所以仍要“格物”,是因为人自出生以来,长久浸泡于环境和社会,自然习染了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格物首要就要“从心出发”,将习染了的种种之非归于良知。这和其他大儒很是不同。譬如朱熹之说,虽然在理之终极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使人误解天理人心各处两端视为二物,将格物之功归于外物。认为人必须通过对事物的学习观察以及研究,才能得到天理。而阳明心学却视天理为人心所本有,与人后天的作为没任何关系,格与不格都天然存在。笔者衍生下去可以看出,王阳明虽口说“格物”,但思想实质却并没有将“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视为外物,仍然是其“知”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不良的知”而已。否则其心之本体论就无从说起。所以,阳明心学的格物观,与其说是格物,不如说是“正物”。将充塞于人心内的“歪思杂念”纠正过来,“正其不正”,回到良知正道上来。良知是格物的准则和标尺,是阳明心学总体上的的“中”与“和”。因儒家混迹于世,格物也就必须在事上去“格”。笔者结合生活的实际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也无论对待什么人和事,随时随地能够做到客观冷静公正无私,情无偏执心无波澜,儒家格物之旨已掌十之七八,无须它学陡生歧义亦。

天理无情无义无思无惑,然人始终是感性的动物,是无法摆脱特有的烙印的,从而显得有情有义有思有惑。这些在阳明心学看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心既天理最重要的衍生与阐述。知,既格物致知那个“知”;行,既知的具体过程与体现,是二位一体的东西。合王阳明之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这是阳明心学最难理解与实施的地方。所以,《传习录》中收录了王阳明学生的疑问:“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此乃自相矛盾乎?”关于此点,笔者在前面已经说过,阳明心学认为宇宙一切皆是心之显现。在此背景下,人无论“知与不知”其实都是“知”。此乃“大心”的知,是不知之知,犹如我们常说的“天心无心”;说“不知”,是人被自己思想中的“种种淫思邪气混乱杂质”所蒙蔽影响的情况下,才谓“不知”。要想致“知”,必须在格物上下工夫,甩掉蒙蔽影响自己思想的东西。这里表现了事物矛盾的高度统一性,实质却并不“矛盾”。心既天理是思想,格物是工夫。思想与工夫,在现实具体的实施中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才导致出现知行相悖的现象,所以才需要“合一”。一方面,这个“一”表现在人的五官功能层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需要专门去学习。但如果人“走神”了,就会出现“尝不知味,口不能言”等异常状况。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干事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另一方面,我们别忘了阳明心学的“心”乃“大心”之说,人除了狭义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也是构成心的一部分。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语言乃思维的外壳”、“行为是思想的延伸和体现”,如此种种诸如此类,都是对这个问题的生动诠释。无奈我们在这个方面,大大的阴阳不合言行不一。言而无行思而不做的“知”,是假知。故《传习录》中有云:“真知既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将知行统一起来。如此才是“心”的本来面目。

。。。

可以说《传习录》基本体现了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及精髓,涉及到儒学的方方面面。笔者这里

只是按其大致脉路简要叙述了梗概,无法面面俱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学问之要旨,不在越多越好,而在深入浅出由繁而简。物以类推举一反三的功夫不但在书内,更是在书外;圣人之道不但在于“知道”,更在于“忘记”。深思至此,心中释然。只记得个俾务躬行,其余了无所得。

第二篇:读《传习录》有感

读《传习录》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传习录》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传习录》有感1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传习录》

这是《传习录》中徐爱记录的最后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体会。在同门聊天中我经常说“后悔加入师门晚了。”没像徐爱说的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把自己耽误了,是因为以前自己也没学太多东西。加入师门之前,就觉得儒学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加入师门,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师父学《周易》,学《周易》的思想也不纯,是想用它来预测未来。随着与师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师父发愿去传播儒家修身方式这套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和社会上很多的儒学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我结合着师父的教诲,和我的人生相对比印证,才发现我的人生之所以没有达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总是喜欢怨天尤人,经常对别人说没赶上好时代,可实际上我赶上了中国最好的创业时代——互联网爆发的时代。

儒家思想传递了几千年,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旧有指导意义。在与人日常聊天的时候,更多的是说“反求诸己”、“格物”、“观情欲念”……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下手处。入师门三年多,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修心初级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头的分类、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敬慎不败、至诚如神……有很多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现在已经变成了我日常生活当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甚至是成为了我的行为习惯。

有同门问我怎么可以更快更好的改变自己,我对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要坚信师父”。如果你心存疑虑,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会有太大改变的。这套东西不是背就能会的。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徐爱说的影响他的那些学说,《传习录》的后边会逐条的说明,慢慢学习。

读《传习录》有感2

今天所学是陆澄请教关于圣人著述的问题,对于王阳明的回答,大家各有自己的见解。

一上来大龙虾先补交了昨日作业,言道:“自是好名。‘自是’理解为自以为懂得,‘好名’理解为通过炫耀才学来博得认可和赞美。我的理解是好为人师,博取虚名。王阳明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羡慕。对我们来说要调整心态,明白学习是至善的途径,是历练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地修正不足,调整心态,争做真人。我们是不完美的,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习,让优点散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芒,那缺点就会隐然不见,也就能达到真人的境界!”

大龙虾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这句话“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比喻大气富含哲理。

此时孔雀鱼说话了:“对于今天所学的这一则,我觉得后世这么多的著述,也不能一概认为不行,也有很多特别好的作品,在追求天理之外,我们也有许多爱好的东西。优美的诗篇、好看的小说、抒情的散文,我们都喜欢。只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学习经典著作,可以‘约礼’。让我们的心不因为外界的变幻或不平而迷惑,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仅仅把几位圣人的话当作生活的唯一,也太过无趣。今天的学习,我保留不同意见。我愿意学习天理,也愿意保留生活中的诸多情趣。”

听完孔雀鱼的发言,我便不再多言,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这时大龙虾又说话了:“今天的主题在王阳明看来,经典的传播只要把握思想精髓,而不要过多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经典,然后再用这些解读代替经典去试图引导大家的思想和做法,这样容易让百姓误解经典。这与前面学的那篇王阳明说孔子删去经典有些相似。都是表达一个观点,圣人传播思想,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真正如何去做,还是要靠学习者自己的领悟。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我们教学中也是这样的,老师是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只需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就是最好的修炼。我们只是在孩子面对困惑的时候予以适当的点播。

“我个人感觉,圣人的思想言说不是脱离生活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标准下,这些思想势必得到大家的推崇和膜拜。随着时代的推移,在把握思想轮廓的基础上,也应该适应现代的生活和思想。如果一味的学经典,做圣人,我们就成了老夫子了,与周围格格不入。适当地变通,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安静,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

孔雀鱼接道:“是的,变通很重要。内心的安定与原则与周围不相抵触,自己舒服,周围的人也舒服,而不能把自己固化。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宽度与广度,只能自己修炼,我们看过的书都能够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风景。为什么有的人即便遇到大的磨难也能够过的很从容?那是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已经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和能力看淡眼前的波折。你可以欺负我,却折服不了我,因为你根本不明白我有什么!我们之前千百世的人,思想能够有多大区别?我们之后千百世的人所思所想又能够有多大区别?大家遇到的事情一直是周而复始,顺境、逆境?只是人与人不同而已,它在于自己心境的转换,个体精神生活丰富下的结论而已。我这几天就觉得知和意很难统一,有些事情我会觉得不用在意了,可是心绪不听我的,犹自翻滚。看来知行合一及其不容易。所以,王阳明说事上练很有道理。”

一直不说话的绿萝发言了,她说:“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明白我们应该做‘知善理’的综合体,当然还需要再历经事的历练,才能于不变应万变,坦然处之,安然受之,使然放之,欣然知之。”

因极度疲惫,我只能静静地品读姐妹们的高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变通二字,比较认可。我始终认为,人不能圆滑,但做事必须圆通,此处的圆通也与变通有相同之意。学祖先有用的东西,但一定与现实生活接轨。

第三篇:读《传习录》有感

读《传习录》有感

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把《传习录》读完。这本书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在他去世之后,为弘扬先生学说,更好地传播心学,而多次编撰的。里面收录了王阳明先生写给弟子的信件,以及先生与弟子之间的谈话等等,整个结构形式与《论语》很像。书是读完了,可是脑袋中空空如也。无法理解书本的精髓,为什么无法理解呢? 看不懂,看不透。比如王阳明先生对“惟精惟一”的解释,对“格物”的解释,对“性善性恶”的解释,对“未发之中”的解释, 我对字面的意思都是一知半解,文字背后的道理更是不得要领,不得所悟。因为我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程朱理学。没有读过这些书,要想把《传习录》看明白,对我而言很难。因为文章中,有部分是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词语的解释,有部分是对程朱理学观点的驳斥。没有读过原文,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没有体会原文的用意,要想理解《传习录》这本书,真是难上加难。

我真的很想追根溯源,但又怕实现不了,只能慢慢谋划,一步步来。不过,在读完《传习录》后,确实是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不是很明确,想抓又抓不住,这种感觉很是奇妙,值得自己去品味。就是,不管各家学说各有不同,最终还是会回归“良知”。而“致良知”不是静坐,不是静思,而是需要事上练,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任何学说,离开了实践都是空谈。而心学,却着重强调实践的重要。良知指导实践,实践体现良知;良知是内,实践是外。“致良知”的关键是在“致”,也就是实践。因为“良知”,与生俱来,天然存在,无需格物便已存在天地之间。没有实践,“良知”即不是“良知”。“良知”的完美体现,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良知”与行动(实践)的高度统一。行随心发,心随行动,一切顺其自然。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发生的小事儿上“致良知”,事事体察反省,时时体察反省,感悟“良知”,只因世间万物皆是“良知”。

现在人,看过很多道理,说起时头头是道,做起时一无是处,能够做到最后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人只是把这些道理当做心灵鸡汤,阅读时心潮澎湃,气质超然;阅读后一声叹息,回归本我,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羡慕别人的成功,嫉妒别人的拥有,却又吃不下奋斗的苦。知道奋斗必有所获,依然窝在一处,我行我素,表现的满不在乎。甚至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点来麻痹自己。这样的我们不是在奋斗,而是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懒惰与逃避。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混吃等死呢?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就是生与死,没有人能够逃脱; 每个人的人生又是不一样的,就是生与死之间,有个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代表着生命,代表着人生,也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答案,需要自己用一生去回答。《传习录》给我留下了太多的疑问,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现阶段的我,更多的是需要行动,需要实践。先行动起来,实践起来,自己的“良知”才会显现。

第四篇: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德、立行,集明代大儒陆九渊、朱熹等人之学说,创立心学,一生教育后人,名人辈出于其门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圣人。王阳明又以文人之身率军剿匪,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在军事史上留下很多传奇。过世后,其弟子徐爱、钱德洪等人集王阳明书信、讲课内容等,编写成《传习录》。《传习录》分上中下三篇,为阳明一生的讲学内容。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在明代,很多人学朱学,深入人心,大家有一共同观点:先学而后知,再去实践。阳明通过自己体会,尤其是龙场悟道后,深感知行合一,两者是一体的。朱学人为将其分离,误导后人。知道就要做到,做到就要知道,两者是统一的。人心本善,却被各种杂念私欲等灰尘覆盖,人只有去私念,存天理方可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就是格物致知所提倡的。人人可为圣人的观点也第一次提出,而成为圣人不是从外界学习能学到的,只能自己去除私念,存养天理。到王阳明晚年,他体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有可能使人走向歧路(日本人所推崇的阳明之学即使真是体现,重视知行合一,但是如果知本身是错误的,而自己都不知道是错误的,人们会走向歧路),于是提出致良知。

第五篇:读《传习录》有感心得体会

读《传习录》有感心得体会

最近心血来潮,拜读了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虽然对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体会意,读完之后深刻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质所折服,这些传统经典值得现代人学习,也应该被不断传承下去。

阳明先生继承了宋代的“心学”理论,并以自己的体悟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血体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响古今内外无数人,甚至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成为经济腾飞时期韩国的精神范本...,曾国藩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而我认为,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习录》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现代化、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优化社会建设布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传习录》中有一句话叫做“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正于天下”,王阳明在这里表明了他自己的观点:名分正当,言辞才合于道理。名分合宜,国家就平治;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我认为这里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为“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据可依、覆盖全面,这样才能让社会运行更加顺畅,国家更有权威,百业兴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们修改宪法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契合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传习录》中的“致良知”对于保障政治清明、生态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员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开展政务,那么必然能做到拒腐防变,更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就如古语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只要每个公务人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治理何愁得不到进步。

《传习录》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个时代的背景都不一样,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会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在解决矛盾过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断地摸索中获得经验,进而深化为理论,指引我们前进。

《传习录》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上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国家、民族的一个文化因子,如果每个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气,那么民族就有希望。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国家倡导正能量,社会和谐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景象,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拔除草当做惩恶,把养花当做扬善,只有辛勤的清除心灵杂草,才能开出善良之花,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克制自己的私欲,弘扬正气,中华文化再次回到百花盛开的年代也未尝不可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为煤矿安全监察员,我认为我们只要心存善念,克己奉公,随时反省自身,那么不论是监察业务工作还是党风廉政建设,都能开出不败之花。

下载读《传习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传习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

    读《传习录》有感《传习录》读后感

    读《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自从工作以来,少有了好好读书的情怀。偶有空闲又被手机快餐文化、电视文化所羁,忽然就没有了静静读书的那种习惯与心态。公司开展"道德讲堂......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关于“主一”之功的讨论在宋明理学里,“主一”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夫,因此弟子向阳明请教什么是主一,是不是读书时一心在读书上,待客时一心在待客上。换句话说,......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每读《传习录》,与每天的工作学习结合比对,进而反省自身心性,偶有所得,感慨良多。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

    《传习录》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是认知和行为原本为一体,并不是先知后行。只知不行就是不知。真正看一个人的知,应该从行中看。真正行过就能知,真正知过就能行,知行合一。 求精是达到根本的功夫,博览多......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党政办 陈桦:“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生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

    《传习录》读后感五篇

    《传习录》读后感1、关于“主一”之功的讨论在宋明理学里,“主一”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夫,因此弟子向阳明请教什么是主一,是不是读书时一心在读书上,待客时一心在待客上。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