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小讲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小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小讲读后感1高中时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红楼梦》,完整地看完了这一部享誉中外的名着,世俗地认为这部小说莫不就在讲些家族琐事、儿女情结,却也看不进这里面蕴含的各种“机关”及人情世故。个中原因种种,就像我对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及创作环境了解不够深入,还有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够,还看不出“勾心斗角”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自上大学,抱着对《红楼梦》深入了解的那份情,便看了各种关于它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周汝昌老先生的《红楼小讲》。周老先生是一位资深的红学家,着有多部关于《红楼梦》的学术论着、随笔集等。他对《红楼梦》有其独到见解之处,解释依书据理十分明了。
由于经验不够,我只能从《红楼小讲》开始读,初步接触到这部名着的内涵。虽然老先生一再讲“小讲如何比大编”,说小讲无法全面地讲解透彻,让读者真正地了解《红楼梦》,可我还是从中获益不少。老先生说“痴情方许说红楼”正是在情在理。曹雪芹本身就是个痴情之人,红楼里也饱含人物丰满的感情,如果不是因为钟情于《红楼梦》,又怎么能深入作者的心理去探索故事背后的种种呢。
读了《红楼小讲》,才知道原来作者之心思巧妙细腻,竟不是一般人可及的。书里的人物都是巧妙设置,也各有其现实代表。全书的故事就是作者本人的传奇经历的写照。更让人佩服的是书中的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重要作用,都是在为后文做好铺垫。就如老先生所讲的,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不是胡乱随写的,都不会是浪费的。由此可知,曹雪芹着作此书该是多么的呕心沥血了。
另一个收获就是了解到红楼全书结构,它采用“十二乘九”为结构法,就是以每九回书构成一个“单元”,到第十二个九回完毕即一百零八回书。又分两半,前半写“盛”,后半则写“衰”。而且每到“九”的倍数时必有重要关目为之标志,而每九回的“中心回”必然写的是宝玉的事。如果不是心思缜密之人又怎么能有如此精确的构思,谋篇布局如此厉害呢!
贾宝玉他是曹雪芹的化身,全书故事是以他为中心发展的,对于这个人物作者在他身上灌注的并非完全厌恶之感。他经历的家族兴衰成败并不是他所能够做主的。从一岁“抓周”拿的是胭脂粉类到长大后成天扎在女儿堆里谈诗作画,都因他那与世无争的性格及对世俗政治官场的不屑。他其实就是生不逢时,生不逢地,造成后来对家族惨败也无能为力的后果。
红楼非梦偏云梦,梦笔生花字字妍。借着周汝昌老先生的讲解,我是越来越喜欢这部名着了,也被它所深深震撼。
红楼小讲读后感2我看过周汝昌的《梦解红楼》感觉没什么收获,也因此认为周的红学研究也没什么。暑假在杭城改高考卷的时候,我偶而在枫林晚看到周的《红楼小讲》,翻看其中关于林黛玉眉眼描写研究的一节,觉得周的考证非常有道理,遂决心买一本看看。今天刚把这本小书看完,总结一下收获:
我读中学的时候久闻《红楼梦》的大名,买了一本准备看,可是看了几页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大学后,想到自己是文科生,要是没看过《红楼梦》会被人家笑的,所以我就硬着头皮看了一遍,也看了书中的古诗词,都没看出什么味道来。工作后,我又将前八十回再看了一遍,因为据说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本人写得,也没看出什么味道来。后来买了央视版的《红楼梦》电视剧碟片,三十多集,越剧,居然看完了,觉得其中的台词确实很美,演员唱得都很有韵味。上课时也教过几篇〈红楼梦〉“选段”,但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没什么个人体悟。
今次,看了〈红楼小讲〉,我才发现《红楼梦》原来是这样一部书,发现以前学过的、教过的有许多东西都是错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通过这本书我终于认识到了〈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曹雪芹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高鹗续作对原作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该书加深了我对〈红楼梦〉的认识,改变了我对书中一些人事物的看法,勾起了我研读真〈红楼梦〉的欲望。如,曹雪芹所描写的“爱情悲剧”决不是简单的粗俗的“三角恋爱”的悲剧,“他所谓‘谈情’,虽也包括着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博大精神并不如此狭细,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即做人应当如何对人对已的巨大课题”;林黛玉是沉湖自尽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应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反思自己不能读出〈红楼梦〉味道的原因,一是天赋不够,不能像张爱玲那样直觉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差别;一是虽听过《红楼梦》有好几个版本,但主观上认为差不多,也就没有找来看,麻痹粗心,所以一直就错下来了(当然周的观
点可能也有可商榷之处);三是还是太过粗心,没有从细微处下功夫,没有好好品味;四是书如人也分好坏,好人不易碰到,好书也不易碰到,要看缘份的。
碰到好书就像碰到好人一样,要爱她珍惜她,用全部的学识、智慧、精力去读她,用一生去读她。这是周先生的〈红楼小讲〉给我的最大启发吧。
【红楼小讲读后感】相关文章:
1.红楼小讲优秀读后感
2.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3.《名人传》读后感范文-读后感
4.图书读后感之《理管》读后感
5.《乌塔》读后感读后感
6.《笑猫日记》读后感400字-读后感
7.《我为何而生读后感》读后感
8.白雪公主读后感400字-读后感
9.品格决定成功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第二篇:周汝昌《红楼小讲》读后感
现今我的“红楼观”及其他
--周汝昌《红楼小讲》读后感
但凡“观”,大概指对某种领域的看法、态度和认识吧,之所以取题为“现阶段我的红楼观”,大概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以现阶段我的水平,所写出的我对红楼的认识。这是因为我之于红学,乃一彻底门外汉,本没什么资格。虽说圣人往往述而不作,或者一两本书流传千古,而往往汗牛充栋著书立说者大抵都是庸庸碌碌的公共知识分子;但比尔盖茨在某次信息产业峰会上曾说大狗叫也得允许小狗叫,另有人说这允许狗叫也得允许猫叫,周汝昌前辈自序曰“其说不一,那就不妨多一说”,众看客就当我是那猫里的小猫或那多写无益的公知一说吧。
一、我、彬爷及红楼梦
说起红楼梦,我首先得说说彬爷,因为此人是我的红学引路人、精神导师。我小杨虽不才,但承蒙天下才俊不弃,愿意与我交往,并在各种领域里给我以悉心指导,其中才高八斗者,多不可胜数,但在古汉语领域,彬爷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厉害的一个,没有之一。
彬爷者,安徽阜阳人也,时年二四,人大文学系毕业,主修古汉语,浓眉大眼,附一眼镜凸显文人风范,面首如有宝光流动,一身军装时眼睛炯炯有神透出王霸之气,休闲时一双拖鞋短裤背心盘腿而坐好似那火云邪神。其人谈吐幽默,条理清晰。初识时余对彬爷甚不以为然,以为彬爷大抵属于一般的文人骚客,伤今怀古、吟诗赋词,大抵不屑于与我等谈吐低俗伴随着烟灰四溅、酒肉场称兄道弟争雌雄的大老粗之流为伍。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来发现跟彬爷还是颇有共同语言的,彬爷貌似也挺喜欢和我交往,渐渐的,交流也多了起来,但究竟如何随着后来向彬爷请教红学而让我对彬爷崇拜之至,且听我细细道来。
2012年3月中旬的某一天,我看红楼也有一些时日了,颇为迷惑,决定向这位彬爷这位“红学高人”请教,那天的谈话时间略长。开始时,彬爷一步步的引导我,叫我不要迷茫不要急躁,先说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吧,我叫他写个“红学”的一些专著推荐书目给我,等我有朝一日再去借阅,本想着让彬爷过几天写好给我即可,哪知那彬爷当时一挥二就,一口气在纸上写了约15本书给我,书名、出版社、作者,包括版本号,那一刹那间,我惊呆了!世间博闻强识者,莫过于此!!余虽不才,偶尔也推荐某些领域的书给别人,但有些书名会记错,作者会记混,版本、出版社更是没那个严谨的习惯。彬爷的这一举动,让我崇拜的五体投地!之后的谈话中,彬爷时而激情澎湃的给我讲那贾府风云,时而略有伤感的对那红颜薄命娓娓道来。有那么一刻,我记得很清楚,彬爷自如的盘腿而高高在上坐在他的床上,而我战战兢兢促膝坐在那地上的小板凳上,这分明是一位智者在对愚者的开导么,宛如那警幻仙姑带领着那懵懂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又宛如那如来讲经,我如同那经坛下那只偷听讲经将要得道成仙的老鼠。
那天,从彬爷的口中,我知道了那“红学”的四大分支,知道了脂砚斋和畸笏叟,知道了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知道了那精细的回目上下扇布局。知道了原来彬爷是如此的喜欢红学如此的喜欢宝钗以及于把薛宝钗的芳容设置成电脑桌面达近十年之久!!!
另外,彬爷引证时,会说明出处、章回、时间、版本,以及相关的脂评,彬爷那天也给我讲了至今我最信奉的结局:贾府家亡事败,人散园空后,贾宝玉沦为更夫,与史湘云重逢结为夫妻。正应了那金麒麟的征兆和海棠诗社那“香清纸帐来新梦、圃令斜阳忆旧游”的对诗。彬爷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红学泰斗周汝昌以及胡适、张爱玲等等的观点异同都非常清楚、信手拈来,据说彬爷曾就红学的某些问题专门查阅过清史稿等史籍资料去考证,大抵彬爷也是像周汝昌这样的考证派大师吧,在方法论上,彬爷从我的对话说清晰的感觉出我的实证倾向,他引导我不要用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那一套实证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并且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如阶级立场分析红学时,要适度即可。
真正的听彬爷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了彬爷的指导,我也成了一个伪红学迷,至少彬爷把我领进了门。哎,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彬爷,天壤之别,正如那三国里说的,寒鸦比于鸾凤,明明皓月比于萤火之光。彬爷的形象好伟岸,在此再给彬爷插播一广告,其人现在在北京,人品一流,有意向的上进女青年我给提供联系方式,此是题外话。
说完了彬爷,再说说我与《红楼梦》的缘分。我只读过一遍《红楼梦》,这也是因为从小不学无术,如果说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伤痕,那语文成绩便是我永远的痛,成绩越差变越厌学。土鳖,也就是这么炼成的。我2012年3月份彼时虽身在行伍,当我宣布我要读红楼的决定时,诸多小伙伴们惊呆了,依稀记得司令曾说“处长你个土鳖要读红楼?今晚不健身啦?”小胖也说,“处长你不看你的欧洲中世纪了”,(在此再辟一次谣言,处长称谓乃众人戏谑之称,但凡以前叫我处长者,今后请叫我小杨,谢谢,哈哈)。不过在班里给我举行的生日聚餐上,大肥、乐总、小胖等人还是很鼓励的,大抵意思是说我这读完了红楼,便会看清那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炎凉世态吧,之后阿克苏同志也表示支持,愿意和我一同读红楼,如今回想起在福州指挥学院那段挥汗如雨的战友情谊,倍感怀念。谨以此段纪念作风扎实的五队十班的战友们,尤其是经常打击我的司令和陪伴我读红楼的阿克苏。
二、我的“红楼观”
在此以问答形式回答一些常见问题,也算是但凡讨论红楼者的必答题吧。
1、你对林黛玉、薛宝钗是怎么看的,更喜欢哪一个?
答:我只读过一遍红楼梦,这林妹妹给我的印象其实不算好,虽说她是情榜之首。但她体弱多病又多猜疑,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但这个描写也太抽象了吧,我又不知道长啥样,而这宝钗则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更为具体,这大抵是我开始时较为喜欢宝钗的原因吧,彬爷曾说,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学中女人两种完美的极致,黛玉感性、忧伤、小女人气,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而宝钗优雅、识大体、顾大局,传统体面。像俞平伯所说“书中黛钗每每相提,若二峰对峙,两水分流,各尽其妙”,一个是海外仙株、一个是人间花王。从阶级立场和传统红学家的分析,黛玉象征着自由恋爱,她是宝玉浪漫情怀的支持者,而宝钗虽在和宝黛都年少时读《西厢记》也有浪漫情怀,但她懂孝道、有家教,入奉母仪,是封建伦理秩序塑造的成功女性。
不过,自从读了红楼,在网上又下载了《葬花吟》、《枉凝眉》等视频,看到了陈晓旭的绝版林黛玉,让我改变了对林黛玉的看法,让我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有了具体的感官认识,那忧伤的气质也让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林妹妹、明白了为什么她能居于十二钗之首了。据说那陈晓旭是天生的林黛玉,也是书香门第,3岁学诗,从小好读《简爱》《红楼梦》等书,她14岁时第一首诗词就是悲天悯人的惆怅,名曰《我是一朵柳絮》,那时她并未恋爱,却写了很多爱情诗,她演林黛玉那年18岁,正是青春年华,怪不得后来成了绝版,据说她后来削发为尼又英年早逝,周汝昌还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悼诗。
而对于薛宝钗,我则没有这种感官上的太深印象,但照书上所写,她的人格很完美。所以,对于更喜欢哪一个文学形象,我还是圆滑一点,不发表意见吧,待有朝一日我重读一边红楼再说。
2、读完红楼后你最佩服的人物是哪几个呢?
答:应该有很多。
这里先说司棋吧。以下这段文字是我去年读红楼时自己从网上摘录的自己又略微加工了一下:俗话说:“人生不得行胸臆,纵然百年尤为夭”。死会很久很久,生却很短很短,能清醒热烈地活着才不算白活,按自己想的活过一回,而不是受他人影响委委屈屈活着,这才叫不白活一世。红楼梦中有些这样清醒的女子。黛玉,探春,凤姐,鸳鸯,晴雯,尤三姐等。但她们都不如司棋彻底。探春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可见能干如她亦处处被裹脚;凤姐不得不让平儿做了贾琏的小妾,堆上笑容接纳尤二姐和秋桐;黛玉虽然追求心性自由,却徒然与宝玉无缘,只敢暗中饮泣;晴雯死不瞑目;鸳鸯的爱情宣言掷地有声,可贵而难得,但她一生不知爱的滋味,贾母一死,只有凄凄艾艾的活或者自杀。尤三姐尝尽暗恋的相思痛苦,最后还被柳湘莲认作水性杨花,死时徒有悲伤和遗憾。只有司棋,将爱情的所有味道尝遍,独她知道爱情甜蜜和相处的幸福的滋味,虽然潘又安逃走伤透了她的心,但毕竟还是等回了他,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如果司棋死时知道潘又安为她殉情,她当是幸福的笑着离开人世吧。红楼女子,独有司棋,爱得彻底,遗憾最少。
妙玉。这妙玉应该是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位,她是带发修行的尼姑,极端美丽、博学、聪颖,但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为世俗所容,属冰清玉洁型,据考证她家室辉煌,为避难才将她隐匿起来,又据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在栊翠庵时的举动,可推测她见惯了那荣华富贵,她修行也算较深,但据考证她毕竟是带发修行,且家室显赫,仍未能断红尘之念。据判词“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推测,其结局之一可能是最后流落烟云巷沦为妓女,但大部分红学家认为这只可能仅是字面推测,据诗词考证和判词以及曹雪芹原稿以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推测出这妙玉在后文中的非凡表现,丝毫不亚于贾芸和小红救宝玉和凤姐于狱神庙,根据《红楼小讲》的引子,我又在网上查了刘心武关于妙玉的考证,原文粘贴如下:妙玉在八十回后,为什么没有听从她师父的劝告?师父说她“不宜还乡”,在佛教界,一个师父圆寂的时候跟你说的话,那是绝对要遵守的;而且书里交代了,她那个师傅会演先天神数,是会算命的。但是妙玉义无反顾,坚决南下。据我推测,她就是去解救贾宝玉的,并且在那样一个复杂的情况下,她还解救了史湘云。而解救这两人的条件就是必须要屈从“枯骨”,“枯骨”就很残酷地提出来,如果你牺牲自己,我就可以放这两个人一马。
袭人,初读红楼,懵懵懂懂,我总感觉这袭人和宝玉该是一对,谁知后来嫁给了蒋玉菡,这袭人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似乎从不参与那些鸡毛蒜皮的勾心斗角,他总是给宝玉细致入微的照顾,“袭人”这一名字的来历好像是与“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这句诗有关。据我同多位同学、同事等的聊天得知,不管大家喜欢谁,但共同的交集都有袭人,可见袭人属于是大众情人型的红楼女性。
3、对于众说纷纭的秦可卿,你有什么见地?
答:这见地谈不上,只读过一本红学专著那就是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属于红学入门级书籍,我的看法大抵都是周汝昌前辈的看法。
这秦可卿大抵是个绝美的少妇。她之所以让大家“众说纷纭”,是因为她的形象太朦胧,而且与众多文人骚客的对于贾珍与可卿的乱伦及最终的“淫丧天香楼”有关,而且这一艺术形象应该是曹雪芹设计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形象,据周汝昌分析这警幻仙姑便是秦可卿的化身幻影。是她,在宝玉年少之时第一次教给了他这么多人生路途中的关键道理,这是宝玉人生中的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程,仿佛那菩提老祖三更时点化孙悟空一般,终其身都受用无穷。对宝玉的成熟、成长和一生,可卿都是关键的启蒙,周汝昌认为,曹雪芹幼年时遇到过类似的这样的一位人物。
在此我提出一点自己的见地,我认为曹雪芹构思这一人物的灵感还可能与其康熙的养母“孙夫人”有关,且听我慢慢道来,据历代红学家考证以及周汝昌《红楼小讲》最后的考证,这曹家虽历代家室显赫,文臣武将辈出,其家谱有言“诗礼簪缨,文武全材”。但到那满清入关时,汉人为奴,曹家败落。顺治帝早亡,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帝幼居宫外,全赖一位保姆(宫廷的“教引嬷嬷”)孙夫人带领长大(玄烨母亲佟太后早逝),这孙夫人便是康熙帝的真慈母,其百般恩情与劳绩使康熙帝终身感恩难忘,这便是康熙帝在位期间曹家荣贵六十年的缘由,这孙夫人,便是曹雪芹的曾祖母。说及此,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这样的“关键启蒙人物”,就像那孙悟空命中的菩提老祖,虽短暂的教诲点拨,却叫人受益无穷。曹雪芹的这一“可卿”与警幻仙姑的艺术灵感,可能会有源于此。
这秦可卿及其化身警幻仙姑,出场较早,死的也较早,类似那水浒中的晁盖天王,时隐时现的在后文中出现,她提早的在第五回神游太虚幻境中将文中所有人物的判词给那宝玉昭示,又通过“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将暗示了全文群芳的悲剧色彩,无非是那“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人散”的主题;可卿在去世前又托梦凤姐,说了一番话大概就是贾府盛极而衰的必然。而这一切都出现在红楼梦开篇未久几回,在红楼那元宵盛况和那“饯花会”、极盛时期的大观园“海棠诗社”之前,就已经昭示了后半部分家破人亡“树倒猢狲散”的悲剧主题。
至于后人品味的对于可卿的负面评价“风月之事”,实属于人间悲剧,大抵那些庸俗之众都被那判词给糊弄了,其所谓“情天情海幻情深”,后文不少认为可卿是多情少妇,又加之“淫丧天香楼”这让人胡思乱想的构词。其实可卿是位可怜的女子,她屈服公公贾珍在当时也别无他法,这算是原作想表达的社会悲剧的一种。但是可卿最后悬梁自缢,也是接受不了这种现实,难道后人没看到这点么?她生前东西两府无人不对她有好评,死后上上下下一齐痛哭,可为人格完美之明证。
由此可见,这可卿多么的富有神秘色彩多么的智慧,她的一席话之富有哲理,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所以说,这么一个重量级的美少妇,难道不值得众人膜拜么?
4、红楼梦主题众说纷纭,你赞成哪一种?
答: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如果还沉溺于这宝黛爱情或者三角恋云云的读者,真枉费了作者的一片心机,不过那也是程高篡改红楼的结果。其实那宝黛爱情连个次要的主题都算不上。
何故如此之尖刻?首先这书的主角是凤宝,按照周汝昌先生对上下文无数重要场合的分析,所有重要场合,主角都是凤宝二人,都是凤宝叔嫂二人一同出现、一同前往,诸如那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丧钟先惊醒的是宝凤二人等等无数重要场合,按照脂砚斋看过原文石头记的片段,最终结局应该是凤姐宝玉最后家破人散后被困狱神庙,后被小红贾芸救出,共同经历了那“悲欢离合,炎凉世态”。这正应了作者借贾雨村之口表达出的“正邪两赋之人”,至于王熙凤贪权敛财,那完全是后人篡改原作,曲解雪芹本意的拙笔。按照雪芹原来的意图,写凤宝都是那“正邪两赋之人”。而且按照判词及太虚幻境的诗词,《留余庆》中正写的是凤姐之女巧姐被刘姥姥从那狠舅奸兄处搭救,“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扶弱济贫”,这难道不是王熙凤完美人格的最好写照?说完了凤宝,那黛钗湘云大抵都是配角,原作最大的主题莫非是周汝昌说的,写那“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写那曲折轮回的诸芳境遇,还可能借以表达一种的是一种宿命论与为善论并存的人生观(甄英莲有命无运是“宿命”,凤姐积善为巧姐积德阴功是“为善”)。
这个问题太博大精深,我回答不出来,不过至于有人说那佛道主题,以及伦理的一系列主题,按照周汝昌的观点,那可能最多是原作的支线,而且很多是程高二人篡改强加的为符合当时社会秩序的一些加工,最明显的就是那无力补天的顽石幻化为宝玉前,原作是讲“历经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而程高改成了“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段故事”,这引登彼岸,后人便说这红楼梦的主题是一种“色空观”,所谓因空见色,由色如情,传情如色,自色悟空,后人会误认为作者写这风月之事,劝解后人走正途,所谓佛家“惩戒论”。可原作明明不是这个意思。
5、你看的是哪个版本的红楼梦,你觉得程高的后四十回靠谱么?
答:我看的是最流行的庚辰本,这也是彬爷推崇我看的,先看最流行的,有朝一日想要深入研究再看其他者,毕竟这是最流行的版本。这也是现在的官方版本。
关于这后四十回,我觉得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对待程高的续作,程高二人是伟大的,他们的续作虽未能完全按照雪芹的意思写出所有最符合原作意图的结局,但是目前续作里面最好的,他们的基于原作的一些修改,固然有程高二人本身的一些见地,但是更多的是考虑普及红楼的需要,正是他们的续作使得红楼完整继而从手抄传看得以普及印刷。至于那些后来的红学家对于程高过多的批评,鄙人认为太过苛刻,毕竟要揣摩原作的意图是十分难的,高鹗并不是脂砚斋那样雪芹身边的人,他也最多只有一辈子的时间,后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发现,其实是站在多少前人的肩膀上。
不过,客观的讲,不靠谱之处还是多处的。从后人的研究看,这雪芹原作每9回为一目,共12目,第54、55两回是转折回,其中每9回中的中间1回,如第5回等必有大事发生,每第9回也有大事发生,每一目为一单元,原作应为108回,这是周汝昌考证的结果,并说按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观点,宝玉最后贾府败亡后沦为更夫,后来与湘云重逢结为夫妻,似乎是注定的。因为湘云在雪芹原作中无数处体现出这是一位重量级人物,虽出场较晚,但描写居多,这一结局也是没有在续作体现的,至于凤姐宝玉被困狱神庙,小红、贾芸前来搭救等体现原作重要意图的,都没有出现。
我听说红楼梦还有很多种续本,貌似刘心武先生也写了个续本,待我有空之日可取之拜读一番,毕竟这周汝昌老前辈在他的《红楼小讲》中盛赞了刘心武先生的一些观点。
6、红楼中你最同情的人物有哪些?
答:排第一的当属香菱了,这香菱原名甄英莲(真应怜),甄士隐之女,开篇之时便“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被那人贩子抢走,一个大姑娘,却成了丫环,后又嫁与薛蟠为妾,最后难产而死,这是雪芹宿命论的一种体现。人生百种苦,最苦莫过于命苦,香菱本是个受父母疼爱的姑娘家,过上主人的生活,却有命无运,沦为仆人做妾且无善终,害的甄士隐最后一人去薛家看望骨肉。与此相比,那“娇杏”,却是命好,本是妾,却顶了正,真是娇杏(侥幸)。
还有那尤二姐尤三姐,这两人被迫失身,内心却冰清玉洁,一人被凤姐酱油瓶算计,一人因为柳湘莲误解而自尽,二尤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金钏儿、鸳鸯则是另外一种凄苦。
凤姐也是悲剧,一生操劳,却命苦,有不育之症,曹雪芹抑男扬女,却也成功塑造了封建时期女人的悲剧,凤姐“脂粉堆里的英雄”,终究逃不过伦理纲常,在纳妾的事情上也得顺着贾琏;仕宦家族,子贵母荣,凤姐无法生育,也难逃在贾家失宠的命运,最终落得了那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被休回娘家。
7、诸多红楼梦歌曲中,你喜欢哪些?谁唱的?
答:《葬花吟》《枉凝眉》《晴雯歌》,歌手:陈力,一则先入为主,二则陈力因为丈夫的逝世将所有的情感投注于演唱之中,真有肝肠寸断之感。
三、诸多心得
1、这一僧一道,每每在关键时刻出场,并首尾呼应,据周汝昌考证都是有所喻意。
2、凡此传世之作,都是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写大观园极盛时期的乐景时,脂砚斋评曰:“不知多少眼泪,洒向此回书中”,这让我想到了卓别林,卓别林在将机器大工业时代无产者的悲剧形象现于荧幕的时候,不知曾撒过多少眼泪。以喜衬悲,莫过于此,我不太懂文学理论。
3、红学研究者成功的推测出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关系:诸如那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曲演红楼梦,正是借鉴了那宋江梦中受九天玄女引导点化。篇末共9册108情榜,也是借鉴了《水浒传》108英豪榜。至于那传世名作《金瓶梅》,更是雪芹敢写一部女儿书的定心丸。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大抵也和这白蛇传白素贞报恩有点关系(此为鄙人猜测)。
4、不同人看红学角度会略有不同,毛主席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从阶级立场分析问题,他特别指出要重视看第四回,而另外一些人,则站在自己的方法论角度,特别重视某些章节。
5、后人认为贾母是拆散宝玉黛玉的主使,其不以为然,那是后人篡改原作之意,原文中贾母最希望宝玉和黛玉成婚。
6、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了周汝昌“考证派”的威力,他成功推测贾宝玉生日为4月26日且在闰年,根据天文历法,推算是书中写的那一年的生日正是芒种节,即花神退位,饯花时节,此也是预示写那大观园,写那盛会,其实都是在写一个悲剧,大观园实为“葬花冢”。
7、周汝昌前辈为了考证写林黛玉的那“似泣非泣含露目”还是“似泣非泣含情目”,专门前往莫斯科列宁格勒,查阅了馆藏的“列藏本”,可见前辈学术之严谨。
8、元迎探惜春,那元春死于二王相争,文中隐隐约约政治斗争,却都“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那北静王也来头不小,与宝玉互称知己却鲜见于文。
9、赵姨娘,是坏女人。至于那贾环,更是反映了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尖锐斗争,这一问题最深刻的论述者是台湾历史学家柏杨。
10、周汝昌对于那十二个女戏子,做了深入分析,包括他们的归宿,以及对应的戏中男女角色(小生、正旦等)做了分析,指出这不是偶然,是雪芹的一些伏笔和暗示,并对应了人物特征。而且对葯官和藕官因戏生情,成为女同,周汝昌前辈分析了这个现象对于后文的喻意。
11、周汝昌老前辈和雪芹喜欢的女性美应该是“蜂腰削肩”、“雪白一段酥臂”等等一些描写,周老对原文关于史湘云的描述做过一番研究。
四、结语
可能会看到这篇日志的人里面会有:我的领导,亲人,诸多朋友等,我深深的知道红楼梦和《红楼小讲》是闲书,跟我所学管理学经济学丝毫不相关,我没好好学习,辜负了组织的培养、父母的叮嘱、同学的勉励,但我想说其实我只是偶尔看一下,我时刻没有忘记、每天都会思考的三大研究生哲学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来读研究生的么?
乍一看这看闲书与读研究生主旨不符,不过闲情逸致,陶冶情操,未尝不可。
至于此文,“红楼观”,正所谓如人饮水,冷热各不相同,我只是写了些自己的感受、引述了周汝昌前辈的一些观点,万不敢指点江山、枉议是非,一是怕被扣上“主义”的帽子,二是本来也是读大家之作,吸取大家的观点。
还是那句话,班门弄斧之作,众人见谅并希望给予批评斧正。
第三篇:红楼小讲优秀读后感
篇一:红楼小讲读后感
我看过周汝昌的《梦解红楼》感觉没什么收获,也因此认为周的红学研究也没什么。暑假在杭城改高考卷的时候,我偶而在枫林晚看到周的《红楼小讲》,翻看其中关于林黛玉眉眼描写研究的一节,觉得周的考证非常有道理,遂决心买一本看看。今天刚把这本小书看完,总结一下收获:
我读中学的时候久闻《红楼梦》的大名,买了一本准备看,可是看了几页就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大学后,想到自己是文科生,要是没看过《红楼梦》会被人家笑的,所以我就硬着头皮看了一遍,也看了书中的古诗词,都没看出什么味道来。工作后,我又将前八十回再看了一遍,因为据说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本人写得,也没看出什么味道来。后来买了央视版的《红楼梦》电视剧碟片,三十多集,越剧,居然看完了,觉得其中的台词确实很美,演员唱得都很有韵味。上课时也教过几篇〈红楼梦〉“选段”,但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没什么个人体悟。
今次,看了〈红楼小讲〉,我才发现《红楼梦》原来是这样一部书,发现以前学过的、教过的有许多东西都是错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通过这本书我终于认识到了〈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曹雪芹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高鹗续作对原作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该书加深了我对〈红楼梦〉的认识,改变了我对书中一些人事物的看法,勾起了我研读真〈红楼梦〉的欲望。如,曹雪芹所描写的“爱情悲剧”决不是简单的粗俗的“三角恋爱”的悲剧,“他所谓‘谈情’,虽也包括着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博大精神并不如此狭细,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即做人应当如何对人对已的巨大课题”;林黛玉是沉湖自尽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应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反思自己不能读出〈红楼梦〉味道的原因,一是天赋不够,不能像张爱玲那样直觉到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差别;一是虽听过《红楼梦》有好几个版本,但主观上认为差不多,也就没有找来看,麻痹粗心,所以一直就错下来了(当然周的观
点可能也有可商榷之处);三是还是太过粗心,没有从细微处下功夫,没有好好品味;四是书如人也分好坏,好人不易碰到,好书也不易碰到,要看缘份的。
碰到好书就像碰到好人一样,要爱她珍惜她,用全部的学识、智慧、精力去读她,用一生去读她。这是周先生的〈红楼小讲〉给我的最大启发吧。
篇二:红楼小讲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书,不读这部书的人,真是枉来人世一场;读了这部书而没读懂的人,真是遗憾终身。这部书,我每隔几年都会重读一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不算有灵性的人,但每次翻开《红楼梦》,总会读得津津有味。不过近日一口气看了周汝昌先生所著的《红楼小讲》,才发现原来《红楼梦》的原著是如此伟大!程高的篡改真是让这部伟大的书面目全非,蒙蔽了此书最璀灿的、最闪耀人性光辉的光芒,原著就如珍珠蒙尘,日月为乌云所蔽,让世人无法得见其真颜面,可恨可叹!
幸好,周先生多年对《红楼梦》的考证、解读、探索之成果,通过《红楼小讲》,让世人得以认识《红楼梦》原著的核心精神,得以管窥原著的更加伟大与不朽,这实在是一大幸事!阅读了此书,我真是如梦初醒,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原著之博大精深!曹公如尚在人世,一定会引周先生为知已的!
在《红楼小讲》中,周先生独具匠心地考证了全书原来的主旨。以往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反封建道德礼教的书,说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现在看来那不过是现代人为了政治需要而作的道德评判!据周先生的考证,其主旨是写众多女子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也是一部纪录“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家族衰亡史。绝非现在流行的程高本所单述的宝黛钗三角恋悲剧那样简单!原著结构宏伟奇巧,与《水浒传》相映照,《水浒传》施公写了108个绿林好汉,而曹公则写了108个女子。原著应该是108回,“前后各为一‘扇’,即半部54回。两‘扇’前后不但对比对映,而且以前伏后,以后应前,各自有双层的笔法内涵,有表有里。”书中普遍采用象征、隐喻、映射等手法,随处可见伏脉暗线,都是为后半部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按周先生的考证,故事的结局与程高版的大相径庭,尽管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之后,人们已经接受了高鄂版的结局,但那远非作者的原意。读完《红楼小讲》,我相当信服周先生的分析,也很认同他剖析的故事结局,并打算找时间再读《红楼梦》,核对一下周先生的评析。可惜的是原著世人无缘得见,真乃人世一大憾事!而周先生的述著,让世人得以拔开迷雾,见识到原著真正无与伦比的伟大,这,又何尝不是一大幸事呢?感谢周先生的努力,让我和众多喜爱《红楼梦》的人不致于抱憾此生!
周先生说原著中很多隐喻的诗词和谐音的姓名,如英莲是“应怜”,贾府四个女儿的名字“元、迎、探、惜”谐“原应叹息”,钗、黛、云三人的姓对应“淋血史”,细想真是有理,我看“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之性是不是相对应于谐音“家亡血史”呢?这是我个人的胡猜,如果是,其实曹公写的除了是一干女子的悲惨命运,其实也是一部描述他家族衰亡、悲欢离合的血泪史啊。如有幸遇到周先生,可真要问一问我的猜想是否正确。
对《红楼梦》这部人间巨著感兴趣的朋友,建议最好读一读周先生的《红楼小讲》。
篇三:红楼小讲读后感
周末在家,课还来不及备,先看上了周汝昌先生所著的《红楼小讲》。从记事起,便闻说四本名著中红楼梦位居榜首,是集文史哲于一身的伟大作家曹雪芹作的文化小说,初中课本中似乎还收录了一篇《刘姥姥进大观园》,忘记是几进了。而真正接触此书(可惜是程高修改本)是在初二暑假,因身体不适在家休养,阅读便成了打发时间的好方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爱上了阅读,养成了静思的习惯。阅读是能改变人的习性的,或者说能够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后来从报纸上读到了刘心武先生品析红楼,印象非常深刻,是讲秦可卿身世一章,才知道自己即使看过几遍红楼,心智却是如此愚钝,那时候也只是把红楼当成一般小说来看,感觉写的章节很多,很乱,但里面的诗词歌赋是最令人钦佩的,故有模有样的运用到了写作当中,当时拿作文高分其实也简单,就是要多用排比、拟人,更好是引经据典。想想确实挺好玩的,凡是到正式考试,李白杜甫是忙坏了,来那么一位曹雪芹,那分数还不飙升。
现在想想,什么文字才是好的文字,我觉得刘震云老师说的对,好的文字应该是真实的,朴实的,知心的,不同的。而文字的朴实,必须人要先朴实起来。
谈着有些远了,还是回来说说周汝昌先生吧。在红楼界里有三位大师,胡适,俞平伯和周汝昌。早闻胡适先生目光如炬,见解独到,陈丹青在一次访谈中说到自己07年看过的最好的书,便是胡颂平先生所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说到这里,不免感觉遗憾。在当当网潜伏数月,这本书竟然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好书真是洛阳纸贵。书中谈到胡适之先生见识渊博,小到一个字的发音(河南卫视新近播出的成语英雄不就是这种谈话形式吗),一首诗词的字句,大到国际形势的演变,社会背景的探索,莫不娓娓道来,妙语连珠。周汝昌先生跟红楼结缘,也是胡适之先生所致。只因为几封信(内容不祥),周先生便走上了六十余载的红学之路。
读《红楼小讲》,可以想象周先生久伏书案细细考证,小心成文的影子。周先生受红楼影响甚大,对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作了考证,从古文小说,从历史背景,从国内外图书馆所藏珍本,里里外外被他挖了个遍。前文已讲,莫泊桑的一字说,全世界的文学家都记在了心里面。曹雪芹这部泣血巨著更是惜墨如金,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老先生真是对笔墨处处吝啬,文章经历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处处点情,字字珠玑,相比之下,现在是个人名都能出书,陈词滥调泛泛而谈,这些人,岂是真正懂文字之人?
曹老先生成书十载,其后人周老先生更毕其一生钻研红学。我喜欢红学痴儒这个称号,但是周老先生却不喜欢人家称他为红学家,他说,‘在这部巨著面前,我只是寻得皮毛,我能懂雪芹其人其书到什么程度?’。可叹其才,可叹其痴呀!写到这儿,忽然想起跟学生的一次对话,问,怎样才是谦虚?我讲,认识自我。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不懂的人,才会处处张扬。但谦虚二字又哪儿是这两句话所能说尽,每每读前辈的文字,读得越多,愈发觉得自己可怜,愈发珍惜起时间来。所以每次我都会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没有运算能力不打紧,但是没有阅读能力就危险了!有了学习的意识,你就学会抉择,学会放下与拾起。
文章的题目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实在是周边的人想做的事太多,而做成的事太少。曾问过一名老教师,怎样才能把书教好,他告诉我,一辈子只干教育这一行。我跟学生讲,我们都不聪明,当然也不笨,既不聪明也不笨的人怎么生活于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好。而读老先生的文字,学到的不止这些,有一句话此时愈发清晰起来,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此刻赋予咬文嚼字新的含义,教育工作,也需要这样咬文嚼字的痴气儿,因为教育无小事,细节比大局更关键。
篇四:红楼小讲读后感
读红楼,正儿八经是在1981年,曾花了半个月,可谓废寝忘食,并做了笔记。当时对红楼人物、情节、诗词等颇为痴迷,以后几次想再读,翻几页就放下了。这次出差,把这本小书一口气读完,仿佛又回味了一番旧时心绪,也为旅途解了乏。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先生为广大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名作。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北京出版社出版,红学家梁归智作序,评价周的红学研究就其全面性、文化性、文采风流等,是中华文化精义的一种学术实现。作者特为撰作自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红楼梦)导读》一文。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周汝昌很不简单,不仅年事已高,双目太坏,耳朵不聪,仍坚持研究不辍。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附(导读)
曹雪芹原著本名《石头记》,因全书故事是托名一块转化投胎入世者所记,故称为“石头 ”之“记”。雪芹在世时的传钞本皆题此名。后经高鹗等人伪续后40回(并偷改前80回文
字)冒称“全璧”,废“石头记”一名而改用《红楼梦》,遂行于世。
但“红楼梦”三字题名却非高鹗所创,亦出雪芹原书,系第五回梦游幻境中所演的曲调之名,借为全书的异称,意思是说:石头化人,投胎入世,经历的一生,悲欢离合,不过如
“红楼”中之一场梦境而已。
“红楼”是唐代诗人用语,专指富家女儿之居处:大抵木结构两层小楼,雕梁绣幕,十分精美,其彩绘颜色以红为主,故称之曰红楼。白居易诗:“红楼富家女”;韦庄诗云:“
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泣”皆为佳例。
所谓石头,本有自寓之意。如流行本开卷即言:“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故借通灵之说而撰此石头一记也。”话已十分明白。
全书宗旨,正文本有交待:记述当日“闺友闺情”,皆数亲见亲闻,追踪蹑迹;大旨是谈情;故事是“悲欢离合,炎凉世态”。
他所谓“谈情”,虽也包括着男女间的“爱情”,但博大精神并不如此狭细,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即做人应当如何对人对己的巨大课题。
(总纲)
《石头记》名以亲身经历为喻,《红楼梦》一名则点醒此书所写是女性主题。
全书一共写了多少女儿(少数有几个少妇)?实为108位。108在中华文化上是个象征数字,喻言最多[9(阳数)×12(阴数)=108],而非实计,不可死认。其来源是《水浒》的108条绿林好汉,故以108位“脂粉英雄”(书中明文)作为对仗,相“敌”相映。
“金陵十二钗”十二位叫做“正钗”,以下有各级“副钗”,计有八副,合起来即9层的12钗,正是108位。
雪芹原著,写的就是这108位女子的不幸处境与悲剧结局。(“钗”,女性的代词,但又暗谐“差”的音义。
108位女子的故事,全以石头转生的贾宝玉为中心,围绕他而出现,而存在,而活动,而展现其外貌内心,存亡生死。
(叙事笔法与结构艺术)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早已指出,《红楼梦》打破了以前小说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创新性,经过研究,显示出多种特点,堪称独绝(鲁迅用过“绝特”一词,在此尤觉警切)。
由于全书的内容是写兴衰、荣落、聚散、悲欢、炎凉(世态人情)、美恶(性情,品格)……一系列的相对相反的巨大差异与变化,所以原书的布局是:
108回书文,前后各为一“扇”,即半部54回。两“扇”前后不但对比对映,而且以前伏后,以后应前,各自有双层的笔法内涵,有表有里。例如前一半写一段繁华快乐的盛况,则后必有相应相反的一段写那凄凉寂寞、衰落悲伤的情景(如过元宵节,过中秋节,必有两次盛衰不同遥为对映)。是以前笔墨表层似处处写盛写欢,实则细玩方悟那又是同时处处隐伏着后文的细节,而非一味“热闹”的泛笔。
此点不明,书即无法读懂——内容实亦无法“提”其“要(害)”了。
此外,人名的谐音双关,诗词、戏文、酒令、谜语……种种的运用,也是有表有里,双重作用——当前本回的与遥伏后文的。
全书108回有一结构上的大章法,即每9回为一大段落,每段落都在一个重点事件上停顿,或开启,或结束,节奏分明,舒卷如意。
第四篇:红楼读后感
人活着,需要哲学指引。由此,人们身上也便有了隐喻的光芒,觉悟的淡然。
如果说手持“风月宝鉴”的贾瑞们具有醒世意味,那么《红楼梦》的众多女子则超越了俗世,达到了哲学层面。
人生如梦,梦醒就好。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达洛卫夫人》中所写的那样:现在她不愿对世界上任何人说长道短。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却又难以形容地老迈。她像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局外,袖手旁观。
她们的哲学
人活着,需要哲学指引,或多或少,而人身上,便有了哲学的光芒,或明或暗。这样的光芒,虽不足以照亮前路,但起码可以给自己一个说法,一个交代——与自己自觉和解,与世界必须和解。
贾府“四春”,一个儒家,一个法家,一个道家,一个佛家,姑且这样指代四位小姐吧。生者的年华,始终是哲学的年代。只有这样,才能在惨痛、混乱、无常中活下去,活下来。身处逆境中,濒临绝境时,知她无情有情?
元春、探春,积极有为,不同于迎春、惜春的消极无为。后宫里,元春贤德仁义,践行儒家的“修齐治平”;大观园中,探春杀伐果断,有法家“定分止争”的做派。吵吵闹闹时,迎春手捧《太上感应篇》,读的是道家的经典;纷纷扰扰后,惜春决意出家,青灯古殿读佛经。元春,最终“舍生取义”,探春,果真“趋利避害”;而迎春,人称“二木头”,惜春,人说太“孤介”。
元迎探惜,红颜的心到底有多高多远多深多痛?难道,人的一生便是从入世到出家的觉悟过程?若有缘,道亦是家;若有幸,世亦为佛。
妙玉不是道姑,是尼姑,她在大观园的栊翠庵带发修行。王善保家的就对王夫人说过妙玉“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妙玉也是因为“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才“随了师父上来”。
妙玉的身份和信仰一目了然,黛玉就复杂些。
贾雨村做过黛玉的老师,当时黛玉尚生活在扬州。冰清玉洁、孤标傲世的黛玉曾经有个市侩圆滑、虚伪自私的老师贾雨村,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亲自为贾雨村写了封推荐信,从此贾雨村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于是我们看到了贾雨村和门子主仆二人的“登龙术”和“厚黑学”,也看到了贾雨村的忘恩负义和道貌岸然,对甄士隐和香菱。
香菱的父亲甄士隐,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一个将真事隐去,一个将假语留存,一个遁世而去,一个入世而来。真事与假语,有恩与忘恩,看破与痴迷,每人有每人的因缘,每人有每人的结果。
人生的意外很多,所以才新鲜。谁能想到黛玉的老师会是贾雨村?贾雨村,受着喜鹊的教育却长成了一只乌鸦。对黛玉来说,学生不一定重拾老师的“衣钵”,更不一定继承老师的“精神”。——牛粪里开出了芙蓉花。
母亲亡故后,黛玉初进荣国府。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黛玉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一句,有人认为贾母自谦,有人觉得她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也许,她说的是实话。从迎春、探春、惜春迥然不同的人生和人生哲学,就能略微感知姊妹几个所受教育的杂乱和参差。
黛玉读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毋庸置疑,都是儒家的经典。不过,黛玉的诗作透露的却是道家思想。她的三首咏菊诗,都具解读价值——出现了晋代诗人陶渊明。“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咏菊》和《问菊》的句子。到了《梦菊》,陶渊明这个诗人和“庄周梦蝶”这个典故一起出现:“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黛玉的佛家思想,表现在她和宝玉的“参禅”一事上。她的智慧,弄得宝玉竟然不敢承认自己“参禅”了。这场严肃的“参禅”行动,却由看戏开始。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批评她“只好点这些戏”,说自己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见宝钗说得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了起来,其中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句。宝玉听了,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对他说:“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说的湘云也笑了。
俗世中,小儿女的争风吃醋跃然纸上,小情侣的打情骂俏活色生香。显然,黛玉是知道这出戏的,湘云也懂得黛玉的弦外之音。散戏后,受到“刺激”的宝玉作偈“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看后说了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简直是六祖慧能对神秀了。宝钗娓娓道来慧能和神秀偈子的高下,完全忘了宝玉的难堪——看来宝钗还没说够。
其实,儒道释的内力,早就在历史中融合,集于黛玉一身也就毫不奇怪了。至于,儒道释的戏份,早就在历史上写就了孰多孰少,个体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黛玉在她的儒道释中挣扎,曹雪芹又何尝不是?迎春与惜春在她们的出世入世中沉浮,我们又何尝不是?
爱和自由,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元素。挣扎,是为了爱;沉浮,是为了自由。但愿,沉浮皆自由,所失非所求。
她们的隐喻 《红楼梦》,充满了隐喻。你在书里看到了什么,就会在生活里发现什么;你想在现实里发现什么,就能在书中找到什么。现实不苍白,书本不单调,真是一种绝佳的契合,难得的合拍。
“原应叹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第一个字的谐音。原应叹息的不仅仅是四个女子,还是四个不同的美梦。元春,那是荣华富贵的梦;迎春,那是妥协退让的梦;探春,那是泼辣进取的梦;惜春,那是孤绝决裂的梦。
元春告诉我们荣华富贵到底变成了虚空,迎春告诉我们妥协退让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探春告诉我们泼辣进取不一定能如愿以偿,惜春告诉我们孤绝决裂只剩下出家一条路。
“四春”是姊妹四个,如花似玉,姹紫嫣红,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梦境。黛玉、宝钗和湘云,是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心境。
黛玉应该是人自有智识以来的第一个阶段,青春时光。那天,对于父母给他的设计,儿子说了句,我不给自己留后路。小伙子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不给自己后路的从来都是年轻人,黛玉身上具备这种素质。
黛玉对爱执著,对人生也投入。在大家的利益和宝黛钗的“三角恋”漩涡里,败得一塌糊涂。败了也就败了,看开,放下便可。但,黛玉偏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宁愿选择“天尽头”的“香丘”。
不论你多么执著,多么努力,所有的爱情都会沦为“三角恋”。不论你多么淡泊,多么超然,所有的爱情都会被利益冲散。这是我读《红楼梦》得出的结论。作者这样的写法显然不是为了看点和卖点,而是真实的存在。人说,艺术高于生活,有时,生活大于或等于艺术。
如果黛玉隐喻的是青年时代,那么宝钗暗示的就应该是中年人。你看,她的处处心机,她的时时忍让,她的婚姻是家庭利益的载体,她对宝玉的那点爱被现实消磨殆尽,面目全非。此时,她的母亲需要她的安慰,她的哥哥需要他的挽救,她的嫂子欺负她,她的丈夫放弃她。而她所有的希望,便寄托在生养一个儿子上,这样,日子总算可以继续,即便她的丈夫不爱她,她的娘家不能容留她——续书给了她这样一个结局,含混地。
一片荒芜的尴尬,无法言说的艰辛,都在宝钗的身上和心里,她不敢像黛玉那样哭哭啼啼,率性而为,她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繁复程序炮制出的“冷香丸”,压制的永远是她自己的欲望,成全的却都是别人。
而湘云,似乎就到了老年阶段了,那是很好的人生状态:无所用心,随遇而安,生活得不费力气,虽然父母双亡的她也要靠做针线活贴补生计。经历了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终于洗尽铅华,删繁就简,没心没肺的心境慢慢出现了。湘云不在儿女情长上下功夫,也不为家庭责任用心思,来就来了、去就去了,富就富了、穷就穷了,爱就爱了、恨就恨了。
林黛玉是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薛宝钗是雪——虽曾铺天盖地,终于销声匿迹;史湘云是水——随波逐流,圆润自如。
青春期,黛玉那样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怜惜她到了偏爱的地步,是因为我们不会拥有她那样决裂的勇气。
人到中年,宝钗那样的——吃力,却不讨好。我们不爱她却尊重她,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落入和她同样的境地。
夕阳红了,湘云那样的——拿得起,放得下。我们喜欢她的轻松也向往她的率真,是因为我们也渴望“第二春”。
老年生活,就是我们的第二春,那时的我们一定没有了决裂没有了决心,随心所欲和随波逐流注入了我们的气质和气魄。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们就是那曾经沧海的水!
她们的觉悟
大学同学说,《红楼梦》里,宝钗和宝玉、黛玉是心意相通的,是最能理解宝玉黛玉的,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破灭的世界观。《红楼梦》一部小说,讲的都是悟与不悟,是不同个性在“悟”上的不同反映,宝钗就是看破看开的那个人,早早得道的那个人。
原来,早慧的同学二十年前就已经读懂了宝钗。而我,一直对宝钗怀有成见,源于她对金玉良缘的默认、对宝黛爱情的觊觎。二十年后,再和同学交流,突然间醍醐灌顶,原来自己和宝钗也是息息相通,惺惺相惜。
一个理想破灭的女孩儿,从豪富到衰微,从面热到心冷,从率性到伪饰,从繁复到简陋,从父母双全的娇娇女到母亲依赖的乖乖女,从“送我上青云”的雄心壮志到“眼前道路无经纬”的清醒自知,宝钗早早地悟了,早早地了悟,冷漠冷静,清醒警醒。
宝钗曾经那么地热心热闹,如同她与生俱来的热毒。宝钗变得那么心冷意冷,如同她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冷香。
双亲宠爱的宝钗,浸泡在繁华富贵里,是淘气的、缠人的、任性的。关于阅读量,黛玉怀春时才偷偷读了一本《西厢》,而宝钗早在七八岁上就读了《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关于穿着打扮,宝钗曾经金银首饰满箱满柜,现在的她却“不爱花儿粉儿”,首饰压在箱底或者送给别人,连母亲都说她“古怪”。关于住处,宝钗是家里的顶梁柱,却住“雪洞一般”的房间,玩器全无,衾褥朴素。
就是这样的宝钗,怕看杂书闲书的黛玉移了性情,怕穷困潦倒的岫烟受窘受寒,怕父母双亡的湘云没有活动经费,劝在女人堆里混日子的宝玉追逐仕途经济。就是这样的宝钗,赢得了盛赞,也引起了误会。因为感情纠葛,黛玉首先拿她当情敌;因为政见不同,宝玉把她的话当做混帐话;因为生活态度不一样,贾母看不上她的简朴素净。
对于宝钗住所的布置,别人犹可,贾母认为犯了“忌讳”,惹亲戚们笑话,话语里充满了火药味,小姐的绣房都搞成这样,“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貌似热闹,貌似受敬,宝钗其实一直生活在孤独里。贾母好热闹,宝玉好热闹,黛玉会胡闹,湘云会大笑,袭人有用意,母亲不懂得,哥哥不争气,嫂子不是东西。被盛赞被追捧的宝钗,她的孤独寂寞一点也不逊于宝玉黛玉。
宝玉生在纨绔里,长在膏粱里,在父母眼里却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问题少年。父亲不疼,母亲不爱,姨娘和兄弟加害,宝玉在家庭和情感的夹缝里游弋,甜蜜而辛苦。
花柳繁华地里,宝玉是荒凉的;温柔富贵乡里,宝玉是寂寞的。宝玉的荒凉和寂寞一如恋人黛玉,只不过,黛玉是寄人篱下,宝玉是在自己家里,宝玉选择的是出世,黛玉则在出世入世的苦痛挣扎中魂归离恨天。
了悟前后的宝钗,放手前后的宝钗,选择的都是入世。对于黛玉的热切,她有严厉的忠告——移了性情就是自毁形象,黛玉总算理解了她的善意,二人一度成为闺蜜。
对于岫烟的处境,她有冷静的剖析——人穷也不必妄加掩饰,岫烟是闲云野鹤般的女子,后来和宝钗成了姑嫂。
对于宝玉的出家,她有淡然的态度——走就走吧,袭人却不舍宝玉,搞不懂宝钗的无动于衷。
对于金钏的死,她有冷漠的看法——放弃生命的糊涂人,王夫人的良心因此得到安慰,感激宝钗的点拨提醒。
对于贾母的批评,她有淡定的做法——讨好不了也就罢了,贾母爱护外孙女黛玉,那是人之常情。
对于小红的私情,她有虚伪的掩饰——你们见到林姑娘了吗,宝钗春风拂面,内心却大骂小红“奸淫狗盗”。
对于袭人的再嫁,她有平静的处理——强扭的瓜不甜,留住袭人的是宝玉和他的荣华富贵,送走袭人的是没了宝玉也没了荣华富贵。
宝玉出家后,宝钗依旧安度时日,即使时日不静好,感情不美好,人生不安好。
直到小说结束,直到贾府困顿,直到宝玉出家,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刚进贾府的宝钗就和他们现在的心境处境一样:看人来人去,无动于衷;听孰是孰非,心灰意冷。不同的是,悟了醒了的宝钗仍坚持着入世的人生态度。很多人不悟不醒,即使醒悟,出世时也不安心,入世时更不安宁,前者是宝玉,后者是黛玉。
宝钗的了悟,比宝玉早了整整“一个故事”。宝钗在故事的开头,刚踏入贾府大门之时,宝玉在故事的结尾,离开自家门槛的时候。黛玉一直是热切的,激烈的,从来到去,从生到死,都没有勘破红尘、放开自己,她消极避世的表象下藏着对爱情的缠绵和对人生的痴迷。
对宝钗来说,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冷便是最热的热,淡便是最浓的浓。对人生的态度,她是冷冷的,对宝玉的感情,她是淡淡的。
也许,这就是悲悯情怀,也许,这也算积极人生。
第五篇:《红楼梦魇》读后感
读了一本好书,就像灵魂被西湖岸边的春风吹了,暖得哩,舒服得紧。
张爱玲,我喜欢这个女人的调调儿,模样自然是不差,美得哩。那次看个节目说张爱玲写《色戒》是因为嫉妒郑苹如的美貌,我去他个二大爷的,那是真的没见过张姐姐超凡脱俗的美。
我不是张迷,谁的迷我也不是,但是喜欢看她的书,就像喜欢吃炸酱面,喜欢穿JORDAN鞋,一样的。我不喜欢什么都归结到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路上,但确实是喜欢她。
记得第一次看的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惊了,这女人太不一般了,写得忒美了。文字那个细腻,柔着你的心和你的细胞,让你忍不住的让她的东西往你心里钻,肉里血里钻啊,可钻过去真的舒服啊。那个时候鸳鸯蝴蝶派的人不少,文字细腻的也不少,张恨水啊,朱自清啊,多得是,比比皆是,唯独她跟鲁迅,特立独行,一女一男,鹤立鸡群,摆明了就是一副全灭的架势。虽然我不喜鲁迅像匕首像投枪的文字,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除了张爱玲,真的没人能灭了那家伙,他是个大师,真的,把刀藏得那么俊俏,也就是他了;张爱玲是走另外的路子,柔得美,柔得从小溪到宇宙都是她,你要是读不进去张爱玲,活着也就少了个味道,相当于你到北京没吃烤鸭,到了杭州没吃西湖醋鱼,到了大连没吃海鲜……
《红楼梦魇》最早是俺家书呆表姐给我推荐的,那时正是刘心武说红楼说的举国皆红之时,俺姐说了,张爱玲的好,坦白说,那说三四年前了,这一路过来,老是有那欲望,但是没有那机会,更没有那心。说实在的,张姐的文字是荼蘼那劲儿的,属于LV品级的,莫说小资,大资可能都享受不了。颠沛流离过去了,安稳下来就有心能看了,写得真好,服了。
红楼梦说实话,看了三遍,看了一本脂砚评的,一本毛评的,还有周汝昌的数本,还有其他几个所谓红学家的,都看得不爽快,不痛哭。这人要是不玲珑通透,写得东西也难看。今天看了张姐的,觉得红楼梦才好看起来,我觉得我读书还是挺苛刻的,毛病多,劲儿大,动辄就:这书还能看,这电影能还看,这什么还能凑活。但是这本书确实好看。
说到这里,就说说上周末收工的《爱的逐放地》,渡边淳一的新作。我喜欢这个日本人写得东西,从上中学看村上春树,川端康成,还有老度,其实都不错的。我觉得日本男人就适合写两类,一个是战争题材的,属于武儒系列的,尤其是明治维新那帮大爷的作品,能看出那个时代,到底是一帮爷们让那个国家起来了;我不是卖国贼,也不是爱国贼,但是人家做得漂亮咱们得承认。曾进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日本历史,明治维新那个部分尤其血脉喷张。还有就是写女性题材的小说,从《源氏物语》,大概是一脉相承的,都很细腻,很贴心,挺真的。虽然描述肉体比较真实,但是语言优美,很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