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检讨书
南辕北辙的检讨书
今天和朋友聊天,忽然谈起了名著《红楼梦》。
那些百转千回的情节和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着实要读者大费周章的去阅读,同时又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千古名文的魅力,在字里行间藏着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几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朝代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悲哀。
或许我们不曾经历那些让人苦恼的情事家事国事,别人的悲欢离合我们也只是嘴角含笑的一抹而过。可是他或她的命运就这样慢慢的渗入到我们的眼里,脑里,心里了。
我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更也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比起古人,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态度要大胆而个性许多。活在当下的人会把自己的个性和感情勇敢的表达出来,敢爱敢恨!红楼里的女子都是把命运交给了别人,喜欢的和被喜欢的。主子丫头都没有看重自己的未来。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一辈子。有些人会为自己争取,有些人却惟命是从不分对错先后。
宝玉从小生在富贵又脂粉的家中,娇生惯养。身边伺候的人都是美娇娘。不免从小性格中便少了男子的阳刚俊朗,他优柔寡断,怜香惜玉,风流多情。在骨子里他或许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在处理和林妹妹的关系感情时,让黛玉没有安全感,或许在黛玉心中他们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黛玉妹妹在豆蔻年华离开家乡父母回到外祖母身边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从此要学会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事情。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了不知是对还是错的人。让人措手不及,一眼万年。或许是因为家境的变故让其性格中带有多疑不安的成分吧,这段单纯的感情还是走的辛苦疲累。而结果更是让人肝肠寸断泪流满面。
家境的优势,独立的性格,处事待人的能力,让宝钗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光芒!耀眼而让人晕眩!而对于长辈的想法,她太过遵从顺应。纵使百行孝为先,她的孝让人觉得盲目。不禁想问她,“你的原则是什么?”或许真的只有一句话,“无条件的顺从”!我觉得很可惜,那么有魅力的人,却从没有为自己活过。最后的结合她或许也不明白是因为爱或者仅是顺从。
他们就不能纯粹的去做自己吗?弄明白自己的心意,找到属于自己的对的那个人。宝玉哥哥就好好地关心一个人,黛玉不要动不动就小姐脾气使性子,宝钗
可以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样不好吗?
想指责他们的缺点,现在才明白,人的缺点太多而思维单一。我看到的只是小小的一面!其实人是立体的多边形,还有很多面很多空间连自己都没有发现。总以为自己看到了经历了很多事物,看尽了人间百态,其实我才活了几年啊?我又怎么有资格去对一部古典名著品头论足呢。那些故事里的他和她,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有自己的美丽回忆和遗憾,只是我这个俗人没有看透世间的情和义!
向曹先生致敬!奋之!
第二篇:红楼有感
红 楼 有 感
曾经年长的人说过,人生就是偶然的堆积,我们所追求的并不一定是我们可以真正得到的。所以我一直以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凭生“的态度面对生活。而每一次阅读《红楼梦》却让我内心无法平静,伴随着一阵阵的忣动。有时我常常在想这也许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不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是一部社会史,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在某个“几丝柔柳乍和烟”的傍晚,作者含着满腹辛酸提笔开始写《红楼梦》一书,书中第一回,曾有这样一首是诗:“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脂砚斋先生曾在侧批注:本书之旨。有传言这本书是雪芹先生自己家族的写照,这虽无法肯定,但这首诗却明白无疑是雪芹先生写给自己的,对仕途的无奈,对世事的多欼,壮志难酬,有才无处施。雪芹先生一片心情付诸一纸文章。
心字香烧,葬花吟叹。在第27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黛玉带着她淡淡的忧郁气息吟唱了一首《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哄笑香断有谁怜?柔丝软系飘春榭,......一朝春尽红颜老,花楼人亡两不知。”表面上,这首诗文采飞扬,伤春悲秋,满怀哀情。我个人认为这是雪芹先生借黛玉之口,讲述其以后的命运。例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楼人亡两不知。”等句子都暗示了黛玉以后的命运,“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这几句也正暗喻了宝黛的婚事告吹,黛玉香魂已散。此诗虽然哀婉凄长但其中也不免透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其中以最后这两句最能突出黛玉孤高自赏、多愁善感的性格。然,黛玉虽孤高,但待人却和善亦能尽责,以香菱学诗为例,不仅将自己珍爱之书借出,还不每一首诗予以批改。这正是真实的黛玉,虽孤高却也待人和善。她的孤高亦是可以理解为对封建礼数的反抗,她大胆恋爱,直至最后宝玉另娶他人,焚烧书稿都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雪芹先生也许正是要以黛玉来表达自己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雪芹先生以细节描绘人物、凸显个性,其中以宝、黛、钗三人为主,辅以王熙凤、晴雯、袭人、刘姥姥等人物进一步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色彩,泼墨挥洒勾勒出了一部浓墨重彩的《红楼梦》。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阅读和领略的地方。例如;宝、钗的关系,王熙凤的为人,荣、宁两府的兴衰,红楼诗词,以及衍生出的红楼食品和潜在表达的雪芹先生的为人。现在研究红楼梦被称之为“红学”,可见红楼一书的博大精深。更甚,相传在乾隆年间《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的时候曾遭乾隆爷封杀,可见其当时的政治影响。
最后,还是以“好了歌”来结尾好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第三篇:红楼有感
红楼有感
很久以前就发现,看书与看电视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能够加深记忆,更深刻的去体会。
新版红楼梦我看过一部分,总起来说不是很喜欢。前几集还可以,演出了那种虚幻的感觉。但是后来在演员的选择上,我很不喜欢,首先是王熙凤扮演者,我觉得她把这个角色演砸了,表现不出那种狠毒有心计之处。但87版中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可以说是把这个角色演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特别是她的那双眼睛,在生气时,发威时,把那眼眉一挑真是演出了那种气势,气质。再看林黛玉,新版中的表现不出那种娇颦之感,尤其是那双眼睛,看着很是不舒服。而87版中的林妹妹单眼皮,柳叶眉,一双含情带泪眼,有时似水般纯明柔软之感,声音也带有豆蔻少女的那种清脆与尖锐,内中还融入了一种“病态”之感。但新版中的薛宝钗却给了我别样之感,尤其是那声音和脸孔让人产生了一种怜爱之感。87版的贾宝玉,演的确实挺好,带有女子般的白净,尤其是她哭的时候,那双含泪眼,仿佛是被大观园里那些姐妹们“熏染”了一样,还有他发呆的样子,带却不显得过于木讷,新版里的却给我呆的有点过的感觉。
87版的《红楼梦》无论在服饰,发型还是其他方面都让人易于接受本人特别喜欢那种清新自然的画面感。新版的服饰,唇腭檐都让我无法接受,虽说大气雍容华贵但色彩却显得阴暗,给人一种压抑感。再看它贯穿的音乐,更令人无法接受,它听起来有点悚。无意中在电视中得知87版的《红楼梦》的词曲作者王立平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创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当然我也觉得整首歌与剧情相得益彰,王扶林导演也盛赞过这首歌,歌与剧的结合甚是完美。
电视剧给人以直观的画面感,而书却给任意想象的空间。无论是书中还是剧
中,贾宝玉都给我很深的印象,黛玉的那种心境我可以体会,宝钗没有让我产生多大的触动。王熙凤虽然狠毒泼辣却情有可原,某些时候我却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甚至是可怜。她协理宁国府足以显示出她的能力,偌大的一个家族不狠又怎能管理的好呢?像宁国府里贾珍的妻子尤氏,儿媳秦可卿对下人国与宽容放纵,得过且过,患得天下太平,表面上说是善实质上却缺乏一种能力。到头来还不是被一个仆人赖大给骂了。而这在王身上绝不会发生的,那些人也只敢在背后说说。就连赵姨娘也怕她三分,只能偷偷的是阴招。丈夫贾琏更是怕他,整天沾花惹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就连自己的女儿生几天花,他都奈不住寂寞,他的滥情也让王做出一些让人惧怕的举动,所谓的狠在一些人眼里也进一步的升级。
忘记是谁高度评价了《红楼梦》中女性地位的平等,不似水浒里的孙二娘,三国里的貂蝉,只是把她们当成可利用的工具。我非常同意,这一点有期限现在贾宝玉身上,就连得罪了身边的丫头他都得赔不是,尤其是袭人、晴雯、麝月。给我的感觉是几乎每把她们当丫鬟,虽然其中夹杂着复杂的却又无法男女之情,宝玉即使在别处吃东西的时候都能想着,当然他们对宝玉也是尽心尽力的。尤其是袭人,或许因为她比宝玉大,像一个大姐姐却又带有一种母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晴雯撕宝玉的扇子,宝玉非但没有闹,反而拍手叫好,也所谓“撕扇子卖千金一笑”他从来没有看不起女子,反而讨厌男子的“污浊”,当然我不是认为男子不好,而是在那种封建大家庭里,宝玉算得上是“异端”、“另类”。那种社会里只会是男尊女卑,主尊奴婢。而《红楼梦》虽描述的是家庭之事,但却与那时的传统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局,突破了以往的那种框架。
宝黛的爱情又是另一大看点,宝玉始终保持者对林妹妹的忠贞不渝感情,两人算得上是红颜知己,他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在树林里对林妹妹说的那
番话,被父亲痛打之后还想着不让林妹妹知道,“否则又不知道该哭成什么样子了”,他对待女子虽不能说是一种大丈夫风范,却也不失此凭。
黛玉在贾家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也给了她别样的生活环境,这一点我却与他有着同病相怜之感,如果无此经历感受的人是体会不到她的那种处处小心,想做又不敢做的心境。自身性格的弱点也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她的心胸不够豁达,是无庸质疑的,尤其是在父亲林如海去世以后,她要完全入住贾家,这一切更加明显。就连王夫人为宝钗做点啥都怕她多心。宝黛之间的感情要比宝钗之间的感情深得多,毕竟宝黛在一起同吃同寝多年。二者同到后山葬花,同看《西厢记》,同坐“参禅“,创造了独属两个人的秘密,这也为二人的感情添砖加瓦。黛玉在大观园里最忧郁的一个人但也是最浪漫的一个人,可能与我个人的喜好有关,异于那些整天忙于针线的女孩们,喜欢折柳赏花,别人送她一个花篮眼睛里所蕴含的那种感情无法言表。本人也特别喜欢弄一些花瓣特别是那种淡粉的,让它们随着小溪流过,用手捧起让花瓣顺流而下,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对于宝钗,87版里的我不是很喜欢,但她确实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孩,典型的夫唱妇随的那种,许多方面与宝玉格格不入,因此便成不了知己。当然她嫁给宝玉也情非得已。却又无力改变,内心也知道宝黛之间的感情。虽然两个人距离很近但心相距甚远。钗黛之间的感情在二人的一次谈话之后,渐渐加深。黛玉也稍稍打开心结,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交心的姐姐,也终于明白了往日袭人,王夫人为何那么夸赞她。钗黛二人也有着别样的才华,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该忙于闺中之事。宝钗“算”属于其中之一吧,在黛玉引用《西厢记》中的话之后,被她发现,而后说的那番话更加深这一点。
暂谈这些吧。。。。。。。。
第四篇:红楼读书笔记
《红楼》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此开卷第一回也。”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书在文首的处理上,手法千奇百怪,各有千秋。而我仍觉雪芹先生在《红楼》首回的处理不得不令人称快。不是《三国演义》的磅礴气势,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迫人心肺,也不是《等待戈多》的荒诞无稽,更不是《十日谈》的颠沛流离,而是小石头的自序,瞬间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读者的陌生感。至于内容,他说的很清楚,是“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结合整部小说,我们发现,那个痴傻疯癫,恣情胡闹却又超凡脱俗的贾宝玉,不正是映衬着几分曹雪芹当年的影子,一番红楼之梦,竟落得个“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难怪是“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能再“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功利风气中有如此见地,着实不易。但社会终究是社会,再怎么清高也难免牵扯于世。试想这样一篇巨作怎能不涉时世,怎能不受牵连?特别是在乾隆年间那样一个文字狱盛行的时代,要让这样一本惊世之作走向社会是多么不容易啊!可喜的是,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子早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他为此所作的工作更是令人扼腕。开篇当即言明,“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骂时怨世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此处尚可理解,然十二回,十三回处删改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品着实令喜爱《红楼》之辈抚颈长叹,而最令人撼首之处乃曹雪芹之原著《红楼》仅存八十回,余者皆不知因何故流陷于世。
第五篇:红楼小议
红楼小议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短短二十字道出曹雪芹的写作心境。甲戌本《红楼梦》脂砚斋有评语曰:“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可见曹公写书时,曹家已经经历了“大惊大险”,曹雪芹倍感伤怀,用血泪凝成此书,故脂砚先生说:“哭成此书”。
曹雪芹何许人也?其祖籍是河北丰润人(一说辽阳,一说沈阳,一说铁岭),先世是汉族血统,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即汉语“奴仆”)。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是顺治,顺治当时年纪很小,他的助手是摄政王,满洲名叫多尔衮,多尔衮是真正曹家的旗主(主子),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九个儿子。努尔哈赤有三幼子:八王阿济格,九王多尔衮,十王多铎。阿济格的后人有敦诚、敦敏两位弟兄,他们是曹雪芹至交的朋友,为曹雪芹留下记载的也主要是这两位弟兄。我国著名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敦敏的《懋摘诗抄》,为红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敦敏有一幅对联说:“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曹雪芹去寺庙寻诗,处处都能诗能画,用卖画的钱来付酒账,可知此时的曹雪芹已经穷困潦倒。
十王爷多铎,也叫裕王,多铎家里世代的管家也姓曹(与曹雪芹是一家人),多铎的后人有一位叫裕瑞,裕瑞写下了一本书叫《枣窗闲笔》,其中记载了大量有关《红楼梦》的史料以及曹雪芹其人,提到曹雪芹的外貌、性格:“头广”“色黑”(可见裕瑞见到的曹雪芹已经生活极其贫困,不象书中贾宝玉面如秋月、色如春花)“善谈”(可以想象曹雪芹性格的开朗)。常州学派大儒说曹雪芹“性放浪”正如书中所写宝玉,交结蒋玉菡,当时戏子的身份微贱无比,曹雪芹如此举动,所以家人将他圈禁在小屋中,曹雪芹只好在这陋室中写作(只有一张桌子,一个板凳,没有稿纸,只能在就皇历上写。
有人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但事实上它只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引鲁迅先生的一句说“正因写实,反成新鲜”。《红楼梦》中写出一百零八位女子且个个都是“薄命司”,这些女子的命运也恰恰映照了曹家的命运。用曹公之言可谓“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初读红楼只觉曹公处处在贬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似乎字字贬宝玉。再看古本红楼前八十回我顿然醒悟,宝玉在众女儿中厮混,宝玉出生挑选胭脂固然偏僻,但《红楼梦》字里行 间露出一“情”字,宝玉之“怕读文章”只是反对当时封建社会正派学问,而对《西厢记》《牡丹亭》爱不释手。在第五回贾宝玉到秦可卿房里休息,有一诗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讨厌这样的文字:“我不在这儿。”但这句恰恰是对人间情理的认识。
正如《红楼梦》后半部,涉及到晴雯抱屈而死前后,他写怡红院中有一棵海棠树,先期枯萎了。他跟花袭人有一段谈话,贾宝玉说:“你们哪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万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了。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容,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这段话不仅包涵了曹公独特哲学思想,而且也表现了曹公对天地人物我的看法。曹公所谓“人情练达”岂不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终观全书众多女子,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曹雪芹不惜千竿翠竹植落潇湘馆,不惜落花落于她的裙袂,可见黛玉的形象极其重要。“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形象在曹雪芹笔如此细致,如此鲜明。黛玉的《葬花词》中有一诗句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也正表现了黛玉的为人态度与准则。
很多人说林黛玉太自我太狭小,不知人情事理。而曹公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说林黛玉“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在邢夫人留林黛玉吃晚饭,林黛玉婉言拒绝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拜见二舅舅,望舅母原谅。” 这能说林黛玉不通人情世故吗?书中湘云说有个戏子像林黛玉,黛玉并未生气;坠儿帮黛玉送茶叶,林黛玉就用钱去打赏;李嬷嬷冒雨送东西,黛玉又是打赏又是请吃酒,这叫小性么?若说黛玉小性儿,又何来紫鹃这番话:“偏偏他又和我极好,一时一刻我们两个也不离开。”说她小性儿,只是由于她对宝玉的感情有太多的疑惑和猜忌,时时在试探宝玉。
曹公用一部《红楼梦》写尽世间离合悲欢、人情冷暖,道出曹家经历的“大惊大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是曹公作品以及其人的真实写照。“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曹公呕心沥血,终让《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光芒万丈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