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观后感

时间:2019-05-11 21:3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哥本哈根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哥本哈根观后感》。

第一篇:哥本哈根观后感

哥本哈根观后感

话剧讲的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与他的老师与朋友玻尔制造1941年“哥本哈根会谈”之谜的故事。这个与我最痛恨的物理学密不可分的故事却没有引起我的任何反感,因为自始至终,故事的主题都围绕人性展开。人性的博大与自私,思想的碰撞与交锋,沟通的误会与理解在小小的舞台上倾泻铺开,让每一个人物的形象丰满而充实。我们应该先负责地交代一下话剧的背景: 维尔纳·海森堡,1901年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22岁就获得博士学位,31岁就因为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一个公认的天才。另一位主角尼尔斯·玻尔,1885年出生在丹麦哥本哈根,与海森堡可谓“亦师亦友”。以他为中心的“哥本哈根学派”在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科学家之间真诚的合作不复存在。1941年秋天,海森堡应在哥本哈根发表演讲,并拜访了玻尔与他的妻子。为了避开监视,他们在玻尔家的后院散步聊天。结果不到按10分钟,他们的谈话就结束了,两人近20年的友谊就此一去不复返。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怀疑海森堡向他的同行透露了德国纳粹正在进行一项原子弹的计划,但是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他们的谈话究竟对“二战”产生了何种影响?这就是著名的“哥本哈根会谈之谜”。

当话剧伊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淡蓝色的半圆形空间,随着震人心魄的厚重音乐,一扇门被突然打开了,随即一束明亮的白光毫无征兆地挥洒而出,从光影中缓缓走出的,是身着白衣的3个主人公———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他的老师与朋友玻尔、玻尔的妻子玛格瑞特。关于海森堡究竟来哥本哈根做什么的问题被战争的背景衬托得异常严峻,无论是老友间的问候抑或是学术的交流,包括尴尬的客套乃至不断被延续的争吵,都以战争为核心背景。当海森堡和玻尔终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并已经反目时,所有观众的注意都被吸引到这个谜底之上。因为前面他们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玻尔之子遭遇海难的死亡;海森堡对于爱情的羞涩;玻尔与海森堡对于学术的共同的执着。人性的柔软与刚强在此时统一地让人心头一阵阵发紧。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当时场景已便当事人能更好回忆地排布后,我们终于听到了海森堡对玻尔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哥本哈根会见之谜的答案:

一个正义的、有道德的物理学家,是不是可以为了制造能够杀人的核武器而工作? 海森堡之所以这样提问,是因为他已经发现普通铀为主体的核反应堆中,不必竭尽心力去提炼铀235才可以制造原子弹;只要铀238的不断反应便可以轻松得出另一元素钚,而钚元素同样制造原子弹,这样的发现并未让他感到荣耀,而是感到恐惧,因为这是一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发明,于是他带着迷惑来求教于他的老师;而玻尔的反应则是一旦让德国先期掌握有关核裂变的方式与细节,整个世界将毁灭于纳粹手中,而海森堡这样问无疑是想做纳粹的帮凶,于是他便率先发怒;而海森堡又觉得玻尔并不支持自己关于“全世界物理学家一起停止对原子弹的开发”这一理念而怒火上升,正式导致二人决裂。但是在剧中所限定的:当事人在死亡很长一段时间后,魂灵在一个既不在天堂也不在地狱的某处相遇,并且围绕着“海森伯究竟为什么要来哥本哈根”这个主题不停地辩论。这样的环境下,反复地辩论的最终结果,人们只会发现,自己所谓的造福或者正义,都是相对而言,关于这个发明,毁灭与破坏才是真正存在的。而转归人的真性情时,剧情则回归温馨:在另外一扇门里,是金黄色的树林,树木在秋风中飘落着叶子,景色温暖怡人。海森伯就这么站在门口,望向自己的良师益友玻尔,他们的眼睛中的灰烬———友谊的灰烬开始重新燃烧。当然,这些都是编剧麦克·弗莱恩的戏剧内容。但我要说的是:在美好的世界面前,人为的扭曲是多么渺小而可笑。而关于人性与感情的流露,却又是多么真挚。

剧情的高潮出现在玻尔斥责海森堡在为属于纳粹的德国卖命时海森堡眼含热泪的一段独白: 玻尔,我必须知道!我必须做出决定!如果同盟国正在制造原子弹,我为我们国家做什么选择呢? 你说过,人们容易以为弱小国家的国民们的爱国心会少些。是的,然而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我出生在德国,德国养 育了我。德国是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脸,是我摔倒时扶起我的一双双手,是鼓励我、引我上路的一个个声音,是紧贴着与我交谈的一颗颗心。德国是我寡居的母亲和难处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德国是我的孩子。我该知道我为他们选择什么!再战败一次吗? 再让伴随我长大的 恶梦重现吗? 玻尔,我的童年是在慕尼黑兵荒马乱的内战中终结的。还要更多的孩子像我们那样挨饿吗? 还要他们再过我的学生时代那样的夜晚吗? 在那寒冷的冬夜,手膝匍地爬过敌人的封锁线,在大雪与夜幕的掩护下去乡间为全家找吃的? 还要像我17 岁那年,守着那恐怖的犯人,跟他不停地说啊说啊,直到凌晨,因为天明他就要被处决了? 还要他们像我那样整夜地受煎熬吗? 再说一遍,与伟大的万物世界相比和最单纯质朴的人性本性相比,人类的所作所为又谈何伟大呢?莎士比亚曾经有过著名的论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类作为现实世界的主宰几乎能够改变任何一切,决定任何一切。这让人类群体渐渐庞大起来,渐渐以为自己便是宇宙的核心,在人类眼中的,只有财富与美好,创造与获取;却几乎看不见贫穷与战乱,毁灭与失去。再次感谢王晓鹰导演和梁国庆、何瑜、杨青三位演员的辛勤工作,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收获了一部精彩的话剧,和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人本身就是极度渺小,希望有机会能多看几遍《哥本哈根》,面对这个我们所深爱的偌大的世界,能够看出我们自己的“小”来。

玛格丽特,代表了波尔的妻子,也代表了战争的胜利者,不想让波尔在辩论里成为事实上的失败者。她毫不留情的告诉海森堡,你错了,你分析了所有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你是一直骄傲无比的人,那次来哥本哈根,你不过是来炫耀你们德国武力的征服,从前你来到丹麦是个可怜巴巴的小助教,而如今是征服欧洲的大国的科学界明星。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很简单,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他在计算的时候犯了错误,海森堡脆弱的道德感都建立在他最后的没有造出原子弹,这个原子时代最大的喜剧上,可是不幸的是,造成这个喜剧的,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而是海森堡的无能,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无能,因为有能力的科学家都被赶到美国去了。

就在这结束,《哥本哈根》还是读者文摘的深入版,得出的无非是不要相信狼的故事,哪怕是只失败的狼。故事进入到第三个部分,海森堡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辩解都是多余的,他曾经有几次的死亡机会,但是都躲过了,若是他在德国成功实施了核裂变,那么他就会死于核辐射,他在战争末期横穿整个德国,探望自己的孩子和夫人,途中差点被党卫军给枪毙,他靠一盒香烟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这样死了,也许就不需要战后无休止的辩解,以及去握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而可悲的是,那些沾满了血的手,都傲慢地缩了回去。他造的出原子弹么,在原子弹在长崎和广岛爆炸的当晚,海森堡就算出了公式,尽管有错误,他随后一个礼拜就修正了结果。也就是说,海森堡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为什么不呢/

这是道德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还是量子物理的描述,在此处又在彼处。海森堡也许面对的是用剧本里的话说,是量子伦理的困境,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经典描述就是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定,那么人的心呢,是不是也永远无法考量。

此剧主要描写了三位科学家对于科学、科学的伦理、科学能带给人类什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等等话题进行的思辨。其中有波尔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后,知道被投至广岛、长崎之后的悔恨心理,也刻画了海森堡作为德国科学家既想保卫自己的国家,又不愿为纳粹制造核武器的矛盾心态。这样深刻剖析人类心理的话剧,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看完话剧,我想西方的科学家可能会进行这样深入的思考,同样的问题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讲可能不用那么纠结。首先,中国的科学家的民族情结特别深重,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研究科学可以完全投入,不必顾虑,也没有心理负担。其次,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受到西方的侵略,深切体会了科学技术落后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中国人更加容易接受科学主义,科学几乎就是先进、正确,就是文明的代名词,因此还来不及思考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第三,所有用于杀人的武器性质都是一样的。今天的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杀伤力大,但当年的常规武器也比冷兵器杀伤力大很多,研制常规武器的人同样也应该反思。第四,基因研究、克隆技术都会带来人类的伦理问题,目前还难以预测这些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科学呢?

第二篇: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为站到最好的座位,学校大礼堂六点半检票,我5点半就堵在人家的大门口,排在第一的位置,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怪学校大礼堂的票上没有印座位号,怪这个戏是免费的,也怪我对这出戏非常的好奇,还怪yfdaisy向我的推荐,她推荐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不着四六的,但也许会对上一回。《哥本哈根》在演出前,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在清华的演出是第99场。差不多该是场场爆满——若是免费。这个题材足够吸引人,1941年,二战爆发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的哥本哈根,拜访他的精神导师波尔,两个人仅仅十几分钟就不欢而散,他们谈了些什么?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分别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熟悉历史的人更该知道,海森堡做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曾经负责德国原子弹的研究计划,而波尔则在不久逃亡到了美国,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物理学家们为了学术观点而翻脸的故事并不少见,师徒成仇,同门相斗的故事也常有发生,但是海森堡与波尔的翻脸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在话剧中使用了三次的特效,突然雷声震动,天地轰鸣,接着黑白色的影像出现在舞台的背景里,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巨大的蘑菇云在升起,建筑在辐射波的冲击里化做尘埃,城市变成废墟,用佛的话说,这是劫。两个师徒怒目而向的背后是那个劫,几十万人瞬间死亡的阴影,以及人类无休止的恐惧。话剧的背景很简单,三幕白色的大墙围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间的墙用来偶尔写公式,两边的墙里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里面的家,封闭的空间是他们的会客室。这不是讲历史的话剧,而更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独白者是海森堡,他已经死去,而是依旧徘徊在这个世界,因为他得不到原谅和安宁,他要找到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的鬼魂,重新演绎那次会面,如同哈姆雷特要找到父王死去的秘密,他也要找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冒着危险进行一场失败的对话。波尔是海森堡的第一个告赎者,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他知道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但是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所以他来哥本哈根,想告诉波尔他想通过拖延和无限制的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观后感《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也许波尔可以在纳粹向物理学家们咨询的时候帮上忙,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这个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清楚海森堡的原意。甚至波尔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美国,加紧鼓动美国的原子弹建造计划,以防止纳粹抢了先手。在这层意思里,海森堡是一个良心的不服从,他爱他的祖国,就没有离开德国,但是他更有他的良心,所以也就没有帮助德国造出原子弹,而倒过来,若是波尔能够理解海森堡的苦心,他去美国的时候或许能够劝说麦哈顿计划停下手来,人类的历史能改写,劫不会来临?这样说,就是个太轻巧的故事,玛格丽特,代表了波尔的妻子,也代表了战争的胜利者,不想让波尔在辩论里成为事实上的失败者。她毫不留情的告诉海森堡,你错了,你分析了所有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你是一直骄傲无比的人,那次来哥本哈根,你不过是来炫耀你们德国武力的征服,从前你来到丹麦是个可怜巴巴的小助教,而如今是征服欧洲的大国的科学界明星。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很简单,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他在计算的时候犯了错误,海森堡脆弱的道德感都建立在他最后的没有造出原子弹,这个原子时代最大的喜剧上,可是不幸的是,造成这个喜剧的,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而是海森堡的无能,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无能,因为有能力的科学家都被赶到美国去了。就在这结束,《哥本哈根》还是读者文摘的深入版,得出的无非是不要相信狼的故事,哪怕是只失败的狼。故事进入到第三个部分,海森堡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辩解都是多余的,他曾经有几次的死亡机会,但是都躲过了,若是他在德国成功实施了核裂变,那么他就会死于核辐射,他在战争末期横穿整个德国,探望自己的孩子和夫人,途中差点被党卫军给枪毙,他靠一盒香烟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这样死了,也许就不需要战后无休止的辩解,以及去握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而可悲的是,那些沾满了血的手,都傲慢地缩了回去。他造的出原子弹么,在原子弹在长崎和广岛爆炸的当晚,海森堡就算出了公式,尽管有错误,他随后一个礼拜就修正了结果。也就是说,海森堡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为什么不呢/这是道德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还是量子物理的描述,在此处又在彼处。海森堡也许面对的是用剧本里的话说,是量子伦理的困境,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经典描述就是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定,那么人的心呢,是不是也永远无法考量。也许故事太沉重了,《哥本哈根》给了人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波尔家门口,是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两个人尽情地谈论着物理学和附近的哈姆雷特城堡。什么伦理,当时谈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对世界而言,重要的是结果,无论如何,海森堡没有造出原子弹,他的灵魂救赎了。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2006-11-22 13:06:36)

话剧《哥本哈根》的历史背景和在南京大学上演的经过:

人物一:海森堡(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爱因斯坦、玻尔以后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二战中曾为纳粹研制原子弹。

人物二: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曾帮助美国制造了原子弹。

人物三:玛格瑞特,玻尔之妻。

1920年,哥本哈根成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玻尔出任所长,海森堡慕名而来,海森堡因在一次研究会上指出玻尔某个错误而得到玻尔的认同和喜爱,玻尔与海森堡既是师生,又情同父子。

1940年春,德军占领丹麦,次年9月,作为德国人的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与老师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是在郊外进行的,约有十几分钟,但结果是两人不欢而散,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只是,谈话内容一直是个迷。

《哥本哈根》是1998年由英国剧作家迈克·费雷恩编剧,他根据海森堡与玻尔不欢而散的会见这个迷,而展开了虚构,他让海森堡、玻尔、玛格瑞特三人死后的灵魂相聚,带着观众一起寻觅,在那短短的十几分钟里,这师生二人倒底说了什么。

这短短的十几分钟的相聚是二战史研究中的一个盲区,他们师生二人究竟说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本话剧让时空倒置,采用了颠覆话剧的一切表现形式,为他们师生的相聚设计了四种可能,在这四种可能中,包含了最大量的信息,关于物理学,关于战争,关于原子弹、核反应堆,关于科学家的良知,关于世界格局,关于祖国,关于人类进程,等等。

《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以及美国很多城市、澳大利亚、日本都不断上演,受到戏剧届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受到科学界最大范围的关注。中国国家话剧院自2003年(非典)起就在全国各大高校上演,目前一共上演了九十场。南京大学因为2006年首届招收了艺术硕士生,《哥本哈根》剧组应邀为该校艺术硕士班进行教学观摩。

考虑到这出话剧的历史背景和高端的科学知识,导演王晓鹰在演出前作了十来分钟的介绍,对于物理学、二战史学研究以外的观众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本来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生怕自己让那些专业术语吓倒,经导演精练明晰的介绍后,就多了份信心,也更加渴望了解这段历史,从而走入居于“地球中心”的伟大科学家的内心,与他们共同挣扎在戏里戏外。

南大的礼堂不大,我们进剧场很早,为了拍照方便,就坐到了楼上第一排,望下去,舞台布置得简洁明朗,半圆形的白色墙壁是由一个个矩形半透明的有机塑料拼接而成;在白色的墙壁二边,嵌着二扇西式大门;一棵高大得没有一片叶子的树,靠舞台右前方;舞台中心并排放着三把白色高背椅,安静又沉着。

那三把白色的高背椅上此时空空荡荡,但我知道,在这一片素色的氛围中,即将上演一出灵魂的激烈搏杀,这不是我一个普通人可以真正洞察的痛苦与挣扎,即将出场的三个人中,有二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叫海森堡,一个叫玻尔,世界格局将因他们而发生变化,而他们作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和制造的具体的人,他们的肉身早已不在人世,他们的灵魂能安息么?在这出戏里,他们会告诉我什么?

之前,我在网上搜索过很多写这出戏的文章,当面对这背后隐藏着巨大探索空间的简约、素色的舞台布置,我对能否真正看懂看这出戏的心情就更为复杂,那时,我只觉得自己的学识太浅薄了:越是简约的背景后面,越是有着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只看你的内心有多强大了。我在试着以最快的速度,急速地提炼并浓缩我这一生中所有可以拿来的武器,我把这些武器凝聚到一个点上,我紧紧攥住这个点,不让它有一丝空隙可以溜走。

原子弹在日本的使用是众所皆知的,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说过他的一大遗憾是“未能及时研制出原子弹轰炸德国。”而玻尔作为美国原子弹制造的精神领袖,他一再强调“可能是精神上的,而不是技术上”,海森堡显然不容老师为自己辩护:“那颗炸弹的引信是你研制的”,玻尔像个受伤的孩子一样无地自容地到处乱蹿,他时而躲在角落里用手捂住脸,又时而紧紧依偎在夫人玛格瑞特的怀里瑟瑟发抖:“提出过一个想法”。海森堡对玛格瑞特说:“没有人要求他解释或辩护。他是一个厚道善良的人。”玻尔赶紧接过话来:“善良是毫无疑问的!我与决策无关。”海森堡泪流满面:“是的,而我却不行。我在不断解释中度过了我生命的后三十年。1949年当我去美国时,许多物理学家都不屑与我握手。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不愿碰我的手。”

德国最终没有研制出原子弹,在这出话剧里,告诉我们的是由于海森堡的计算错误,他的灵魂到现在还在为自己不是技术上的弱智而辩护,而实际上,这个低级错误是纯属偶然的意外,还是海森堡故意而为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看到的是,作为德国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有自己的祖国,他的敌对面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强大的国家正在情同父子的老师的帮助下研制原子弹,纳粹的非正义正在受到战争中正义一方的强大威胁,而身为物理学家的海森堡,在二战期间原子弹研制的微妙时刻,他将何去何从?海森堡的灵魂和老师说:“我在1941年告诉过你的!选择在我们手中。”

他们能选择么?人人都有祖国,祖国的人民在战争状态下只与自己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而科学家,在那个紧要关头,这师生二人就是掌握全世界人民命运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是站在人类的角度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无论战争中的角色是正义的或非正义的,科学家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的内心要面对多么深刻而巨大的道德、良知的拷问。

而此时舞台上那面白色的大墙壁已经作为幻灯片的背景道具,一颗颗原子弹在我们的头顶轰然爆炸,分辩率极低的景像中,我只感受到了硝烟弥漫,闻到了一股股散发着腐朽气息的血腥。我的心在这一声声巨大的轰响中急速地跳动,剧场的每一寸空间被原子弹惊骇成一片片无以归家的废墟。我用拳头攥着的那个点,我是试图以这个点为武器来理解《哥本哈根》的,到这时,手心里的汗已经让这个点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点也像原子弹一样在我的手心、在我的身体内炸开。我抹了下眼睛,手心里的汗与眼泪混在一起。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我用自己那可怜的知识去理解伟大科学家的内心,真是一种徒劳。战争是什么,血腥的味道我根本没闻过,我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去靠近“地球中心”的灵魂?我想离开剧场了,我负载不了舞台上三个灵魂的对话,我只看到他们的嘴在动,他们没有太多的肢体语言,但他们的台词一次次撕裂着我。海森堡在说话,他任由泪水四溢:“我必须作出决定!如果同盟国正在制造原子弹,我该为我们国家做什么选择呢?你说过,人们容易以为弱小国家的国民的爱国心会少些。是的,然而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百姓们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我出生在德国,德国养育了我。德国是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脸,是我摔倒时扶起我的一双双手,是鼓励我引导我上路的一个个声音,是紧贴着与我交谈的一颗颗心。德国是我寡居的母亲和难处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德国是我的孩子。我该知道我为他们选择什么!再战败一次吗?再让伴随我长大的恶梦重现吗?”

写到这里,我想所有的知识可能都是无用的,知识们在推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同时,又可能致人类以万劫不覆。我不懂物理学,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也是这次的《哥根哈根》才有一点浅显的了解,我知道了只有在“铀”里才能提炼出235,用它才可用来制造原子弹,而提炼一克235需要二万多年(但愿我没记错台词,要不就贻笑大方了),但是原子弹的制造,对于235的需求又是以“吨”来讲算的(再次“但愿”),海森堡在核反应堆里发现了“钚”,他对老师说这个可以替代235,而提炼起来并不困难和复杂,但是由于他数学的计算错误相差了二十倍,最终导致西特勒没有制造出原子弹。此时,舞台上的白色背景墙面,已经写上了制造原子弹的几个关键字——铀、U,238,235,钚、PU。

以这些物理参数为依据来写,显然不是我的强项,而这个剧所要表现的,也根本不是复杂的高端科学的普及教育,当我看到玻尔作为一个世界级伟大科学家内心的脆弱时,就觉得他的天真无邪与他的渊博学识是两个极端的极端体现。玻尔在玛格瑞特怀里瑟瑟发抖的神情,仿佛全世界只有夫人是他的唯一依靠,他像个童真未褪的孩子子,又像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腰始终挺不直,他走路时双腿揣揣不安地下意识疲软,我真怕他一不小心摔倒,但是我又希望他能歇斯底里一番,人不能这样活着,活得那么辛苦,活得那么负重——玻尔生命原初的本真,根本经受不起核武器这种毁灭人类的道德拷问。

所以,剧中的三个人有时是语无伦次的,舞台上,在第四次的假想可能中,这样的语无伦次达到顶点。在这些语无伦次的台词中,我感受到作为个体的人的渺小、卑微、无望、挣扎。人的心灵是有限的,人的心灵就这么大,有谁说过,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是,现在我看到的人的心灵就那么大,它能盛放多少东西呢?它又能被多少重量双面挤压呢?他们肉身都不在人世了,他们的灵魂似乎也无处归依。搅和了多少年啊,到现在没有谁能搅和清那十来分钟的对话,对人类所产生的意义是什么。南大的吕教授写了篇文章,题目是《〈哥本哈根〉之迷》,文中把这出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和诗意范畴,细想想也是对的,哈姆雷特的生与死的拷问以及卡夫卡式的荒诞在这出戏里都能看见,清晰而漫长,自始至终都没绕过去这个坎儿。而人间有谁能绕过这个坎儿呢?即便是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生前对自我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死后的灵魂也依然也没能绕得过去。

生生死死的纠缠,如果只限于个人情感倒也罢了,微不足道,但不幸的是,我看了《哥本哈根》,这个题材宏大的话剧,被国家话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们一层层剥离又再一层层合上,那个十几分钟的哥本哈根对话盲区困扰着所有的人,所有的假想只在舞台上表演,而真实却早已进入天国或地狱。我在兴奋、狂想中无以为眠已经几天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的可笑的矫情——我们没有机会直面那些伟大的灵魂。

(完成于2006/11/22中午,修改于当日晚间)

第三篇: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由展示期望进入核心讨论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出处:内蒙古新闻网 【编

辑录入:admin】

13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休会一天,这也标志着大会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自7日会议开幕以来,各方代表已从最初的展示期望、随后的观点交锋,逐步进入到对协议草案的核心讨论之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曾将此次哥本哈根大会分为三个阶段,主角分别是谈判代表、各国部长和政府领导人。现在,各国部长在周末纷纷抵达。人们正期待他们能在前一阶段展示期望和观点交锋的基础上商定各种实质性问题,以便各国政府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一锤定音。

期望目标一致较高

在大会头两天,各方代表着重利用会议发言和新闻发布会等机会阐述己方对会议的期望。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国家都希望本次会议能够达成一份长期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过,这并不包括美国。

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说,这份协议的内容应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保护森林和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应该“在会议结束当天就可以立即开展实施行动”。

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致支持这个目标,并提出了各自的期望细节。代表非洲国家的阿尔及利亚外交官杰穆艾·卡迈勒说,这份协议应该提供新的、额外的、可持续的、可预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协议应该规定长期的行动目标。

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也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应该达成“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包含《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基本要素”。

只有美国代表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要在哥本哈根达成一份“法律条约”非常困难,会议结果更可能是“政治宣言”。美国退出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其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还重申:“我们肯定不会重返《京都议定书》。”

苏丹高级外交官易卜拉欣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指出,哥本哈根会议不能只有一份类似“政治宣言”的结果,而是应该为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做出具体规定。两年前签署的“巴厘路线图”早已为哥本哈根会议做出了这样的明确规划,现在会议各方要做的就是将“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完全落到实处。

“建设性”争论推动会议前行

虽然各方都有达成协议的良好愿望,但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等核心问题上,各方观点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激烈争论。但正如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所说,各方认真坐下来谈判,出现争论也是“建设性”的。

在减排目标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大会需要确定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究竟是多少。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测算,这一目标应该是减排25%到40%,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减排40%。

美国和欧盟等目前承诺的减排目标与上述要求还有差距,如美国宣布的减排目标折算后还不到4%。欧盟也仍然坚持减排20%、如大会达成协议则增加到30%的观点。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各方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有松动迹象。

资金支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欧盟11日宣布说,将在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不过,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还有距离。如最不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应达到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将超过每年3000亿美元。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在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时也表示,欧盟允诺的资金“不是个大数目”。

但这一积极行动的方向还是受到了欢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现在至少能看见天上有个馅饼了,我们期待它能够尽早掉下来。

此外,大会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发展中国家内部在控制温度上升幅度目标上出现了一些分歧,现在广泛讨论的是2摄氏度目标,而一些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则提议1.5摄氏度的目标。

一些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观点也出现在大会上。如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建议,将人口问题写进大会的成果文件。她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生了4亿人,以此推算,每年减少约1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必要算好这笔人口账。

“主席草案”开启核心讨论

在12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赫泽高说,两个特设工作组的主席日前分别提出各自草案,标志着“大会真正开始了核心讨论”。

其实,大会第一周出现了多种草案,被一些媒体称为“草案的战争”。首先是一份见不得光的“丹麦草案”。大会第二天,西方媒体“泄露”出主办国丹麦提出的这份协议草案,试探发展中国家反应,希望影响大会舆论。

这份草案对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未提出具体要求,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排放量应在某年达到峰值,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猛烈抨击。在暗箱操作、不透明等各种质疑下,丹麦出面申明这份草案“根本不存在”。

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说,只有大会主席在参会方要求下提出的文件才算是正式文本,“丹麦草案”从来没有以任何方式摆在谈判桌上。他并没有否定“草案”的存在,认为这可能是会议有关方面“为工作方便而自备的文件”。

“丹麦草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基础四国”准备的草案也适时流出,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更是代表小岛国正式提交了一份对《京都议定书》的修订案,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加大减排力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应。

11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两位主席分别提交了自己的官方草案。其中,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7页草案当天就被媒体泄露,引发热烈讨论。12日,大会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两份草案的内容。

《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草案共27页,其中关于各国减排目标的表格多是空白,像是等着第二周谈判做“填空题”;而长期合作工作组的7页草案中列出了若干选项,如温度控制目标是2或1.5摄氏度,发达国家到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有75%至85%、80%至95%、超过95%共3个选项,更像等着人们做“选择题”。

德布尔和赫泽高在12日晚联合举行了第一阶段“收官”新闻发布会,两人均表示“主席草案”收到的反响良好,为下一步谈判提供了讨论基础。当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对两份草案表示了欢迎。

赫泽高说,虽然13日是星期天,没有正式会议,但现在已经有各国部长陆续抵达,“他们仍然会很忙”。

德布尔说,部长们带来了良好的意愿,但还需要将此转化为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领导人在最后的峰会上签署一份有意义的协议,“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离开哥本哈根”。

第四篇:讲稿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

哥本哈根 城市简介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2℃,最低约为14℃,而冬季的低温约在0℃左右。降雨量十分适中,但全年四季皆有雨。冬季仅有少量降雪。2 古色古香

在许多古建筑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古老的宫堡。坐落在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年代最为久远。克里斯蒂安堡是1794年被火焚以后重建的。过去,它曾是丹麦国王的宫殿,成为议会和政府大厦所在地。丹麦国王居住的王宫——阿马林堡,也颇负盛名。哥本哈根市政厅的钟楼,也常常挤满了好奇的来访者。3 宜居城市、国际会议中心

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丹麦全国重要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这里,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在此召开。4童话王国

丹麦有众多的童话家,最著名的要数安徒生,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安徒生的 《海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于1912年用青铜浇铸而成。小美人鱼 已经成了 丹麦的 一个标志。

2010年世博会,美人鱼铜像在上海展出八个月,这是小美人鱼百年来首次离开她家乡。5 贸易航运中心 6古老的城市 城市发展史

7哥本哈根的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当时丹麦在厄勒海峡建立了一个城堡,目的是保护通向瑞典的小港口。后来城堡周围出现了居民区,人们将这里称为商人的港口。这就是哥本哈根的起源。

1254年哥本哈根获得了城市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但1369年汉莎同盟视这座新兴城市为竞争对手,将它连城带堡全部摧毁。1416年,丹麦国王将住地迁到重建的哥本哈根。到了1443年,丹麦正式将首都从罗斯基勒(Roskilde)迁到这里,从此哥本哈根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1043 年前后,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和物品交易地。1167 年,在阿布萨朗主教主持下,沿西兰岛的海岸筑起了城堡。1256年由主教领地变为自由城,逐渐形成商业和渔业中心。在1397 年成立的包括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的喀马尔联盟中,丹麦居统治地位,哥本哈根也得到较大发展,1443 年成为丹麦的首都,16 世纪开始衰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丹麦均宣布中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45 年德国投降,哥本哈根和她的国家丹麦一起获得解放。17世纪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城市遭受到破坏。城市中市民的生存也受到极大的威胁。由于黑热病的肆虐,仅在1711年至1712年的一年之中,城市中的人口就减少了一半。世纪末的两场灾难性的火灾,毁坏了城市中大部分地区的基本设施,城市眼看着就要被毁灭。然而哥本哈根最终还是走出了绝境,在19世纪初期城市又重新兴旺起来。在此时,丹麦联合拿破仑抗击英国,尽管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在战争中英国的军队攻克了城市,城市的建筑在战争中毁坏严重。尽管城市在战争受到了毁坏,但在19世纪,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到工业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从而使城市的人口和工业生产都恢复得很快。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哥本哈根在20世纪中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挣扎。1940-1945年城市曾被德国军队所占领长达5年之久。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哥本哈根又重新恢复到原来的身份。经过多年的发展,哥本哈根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具有迷人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城市规划史 丹麦城市规划体系概述

丹麦的发展规划始终以创造并保持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良好环境为目标,并不断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注重城市发展、居住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分工明确

环境部为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和市镇规划的制定建立一个具有指导性的综合规划体系 区域委员会制定各区域空间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市政委员会负责城市整体规划和地区性详细规划

11国家层面的国家规划为区域规划和市镇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具有整体性的规划框架和体系,同时又赋予区域规划和市镇规划一定的规划自主性,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发展需要进行规划。与此同时,区域规划每4年进行一次修订,在规划制定之初会向社会进行公示,在至少8周时间内广泛接受来自社区、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部门的评论及提出的异议或建议,尽一切可能广泛吸收各个利益主体的建议,充分保证规划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大哥本哈根地区的 “指形规划” 大哥本哈根地区位于丹麦东部的西兰岛上,土地面积2800平方公里,不足丹麦国土面积的7%,却拥有全国1/3的人口(约为185万)。大哥本哈根地区包括5个行政区域,哥本哈根市和菲德烈堡市,约有人口50万;环绕在中央城市周围的哥本哈根郡,约有60万人口;菲德烈堡和洛斯基尔德两个外围郡,人口约为60万。13 指型规划依据

手指规划 是实际上是当时的规划者们根据对哥市及周围相邻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以哥城及欧洲其他大城市的历史演变经验为参考,以首都哥本哈根城为中心,以由哥城向外放射状形成的铁路网为基础.所提出的一份关于哥市未来发展远景的规划建议,其性质如同现在人们所称的“概念规划”。

一是对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分析。哥本哈根具有首都的政治功能外也是国家商业.贸易.工业和行政管理的中心.也同样具有人口密集的特点。当时市中心区域集中了市内40%的商铺和作坊,每天约有20万人往返于工作场所与居住地,这样就给城市造成了早.晚各一次的交通拥堵与不畅。所以,许多人宁愿选择在城区内居住,特别是在工业区和作坊区一带,结果大大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密度。所以.当时哥城也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急需解决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市区的住宅建筑多是建于19世纪后期.条件和设施较差,久而久之一些住宅小区便成为市区内的贫民窟。由于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比较富裕的高收入家庭纷纷搬离城内,开始向哥市北部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地区迁移。到了20世纪初在郊区兴建住宅已成为了一种风气与时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降低了城市人口的密度,但却减少了市区的税收。而市区税收的减少,使市政当局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的资金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恶性循环。因此.所要制定的规划,不仅仅是要应对哥市未来土地使用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社会与经济的振兴问题;不仅仅要着眼于其对丹麦国内发展的带动力,还要使其具有与欧洲其他中心区域一样的竞争力。

二是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分析。二战结束之后.当时在哥区生活的人口已达到110万人,约占全国人的1/4。根据对未来人口增长的测算.规划认为在未来一段可以预计的时间内,该地区的人口大体不会超过150万人。规划中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近期规划以130万人口为基点.而远期规划则以150万为着眼点,预计新增加的人口将主要增加在中心城区以外,后来中心城区的人口变化情况也证实了这一判断(表3)。所以,后来有学者将这一时期根据对当时人口增长规模所做判断制定的规划.称为“有限增长”规划。15(图)三是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分析。当时西方各国规划学者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设想与模式。规划办公室曾经针对当时哥市及周围地区的状况提出了3个设想:(1)缩小城市规模。(2)建设滨海城市。(3)“老城+卫星城”模式。3个方案都不可行。因为哥城作为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不应任其衰落或无续扩张。应考虑在哥区现有城镇布局与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并辅之以其他有效措施,以引导、保留和发展这些城镇的规模.使其与哥市形成有效联结(道路.交通,通讯等的组织).有效分工(居住.工作,生产等的划分)的格局。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哥市发展而造成其他城镇的萎缩,又可避免因哥市发展而带来的市区膨胀(图)。

四是对城市地理条件的分析。哥市的东边临海,有着优越的码头条件和十分便利的海运航道。它的北部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有大面积的林地,湖泊和丘陵以及海边浴场。它的西部和南部则是相对平坦的开阔农田与荒地,景色单调缺少变化,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如果不对区域进行系统而合理的规划,城市向北部蔓延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大,因为市民有自由选择工作与居住地的权利。因此.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减缓向北部发展的态势.重点考虑开发西部地区。16 17(图)“指形规划”原则

一是停止”老城蔓延”,建设新型郊区。规划明确提出应该停止市区以“摊大饼”(layer upon--layer growth)的模式向外蔓延,采取积极方法改变城区发展方式。规划建议.对老城区采取保护为主.有限改造为辅.重点是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对建设新型郊区规划中没有采纳”卫星城“的模式,而是从实际出发确定利用区域内原有的城镇布局,通过规划引导建设新型郊区.并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

二是依托铁路干线.形成”手指城市“(FingerCity)。规划建议未来城市的结构应以由中心市区向外放射状布局的铁路为轴线,以沿线分布的车站为中心.形成具有完备商业服务.良好文化教育和有效办公机构体系的城镇。通过频繁.便捷.畅通的火车交通形式将这些城镇与中心市区(即老城区)连结起来,从而形成以铁路为”手指“(finger).铁路站点或附近城镇为”珍珠”(pearl).以中心市区为“掌心”(palm)的城市布局模式。同时.规划中也预计到未来的公路交通的发展,为公共交通的完善创造条件,也更便于市民的工作与出行。未来由铁路与公路组成的交通网,将会使”手指”与”掌心”.”手指”与”手指“.“珍珠”与“珍珠”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图)。三是少占”良田”,改造”荒原“,营建”宜居环境”。规划提出.哥本哈根市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选择开阔和富有潜力的西部和南部。当时在高收入阶层向条件优越的北部地区迁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也开始向这一地区聚集。这样势必会逐步增加对那里环境的压力与破坏,从而影响和降低生活的质量。相比较而言,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尽管地貌与自然景色较北部地区稍有逊色,但如果通过植树绿化.兴建公园,美化和丰富景观,同时开发海岸,建设海滨浴场等规划措施,改变那里原有的地貌和环境,也会逐步吸引市民前去定居安家,从而实现城市扩张的有序性与布局的合理性。

四是保留绿色空间.美化与保护环境并举。在各个“手指”之间.保留和营造楔形绿色开放区域,并且尽可能地使其延伸至中心城区内。楔形绿色空间包括林地.农田.河流及荒地等自然类型,也包括人工改造的公园.绿地等。保留和建设楔形绿地.其目的一方面可以阻隔郊区市镇之间的横向扩张,使它们能够在规划的区域内合理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宜人的休闲与娱乐空间。19 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市镇选址的要求。建议中明确提出,新建市镇应选在铁路沿线上,城镇选址的距离应以距市中心所用的交通时间不超过45分钟。因为规划考虑到,当时已有40%的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成为职业女性。在忙完工作之后还要应对家务,因此不应让她们再在交通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规划也考虑到.如果人们用于通过的时间过多,就会使位于郊区的中小城镇失去吸引力。

二是对新建城镇社区规模的考虑。规划建议中将其分为3种类型:(1)居民小组{residentialunit),居民人数在1千一2千人规模;(2)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居民规模在5千一5万人;(3)居住小区(community unit).或者为大都市的区(metropolitan districts).居民规模在5万一10;5-人左右。做出这种分类考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各城镇的具体环境与位置条件会有不同.而各层次市民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年轻人喜欢规模大一些的城镇.而老年人或一些富裕家庭则喜欢规模小一些的城镇。另一方面,未来的工业区也将多分布在铁路沿线上.这样不仅有利于生产和货物运输,也便于工人居住。所以,不同规模的城镇不论是对居民还是对不同的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进行选择。三是对老城区交通的考虑。规划中在对完善中心市区通往郊区的交通布局提出建议的同时,也针对城区内部交通的紧张状况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大力改善和发展有轨电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并努力使其形成网络化。同时还建议修整道路.改善人行道路况。

四是改善中心市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在老城区改造方面,当时哥市有75%的居民居住在公寓式楼房住宅(apartment).有25%居住在独户式住宅(single--fatally house)。一般独户式住宅都带有院落,面积不等的花园是人们空闲活动的空间.因此,也是衡量居民居住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降低市区内人口的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又不至于占用较多的耕地,规划中建议今后应将独户式住宅的比例逐渐提高到35%。21 规划阶段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主张.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通过具体的实体规划,并结合相应的制度设计得以体现的。由于”手指规划”只是一个区域规划的建议,它不能代替各个城镇自己特别是哥市的发展规划。因此,在这个建议的框架和原则指导下,各个城镇还需要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各自具体的建设与发展规划。22 规划意义

尽管这份“手指规划”建议只是一份由民间提出的方案,并不具有任何法律地位和效力,但它所关注问题和提出建议的意义却远超出了其本身。一方面,这份“手指规划”中所提出的原则和主要设想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为哥本哈根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它对1949年丹麦议会制定的《城市管理法》(City Regulation Art)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该法对指导类似哥本哈根这样的区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反对城市以“摊大饼”方式向外蔓延的主张,也被1956年国家制定的<区域划分法>(Zonal Derisions)所采纳。城市步行系统规划

与很多城市一样,哥本哈根也受到现代机动交通的影响。二战后机动交通的猛增使得市中心的商业环境质量下降,公共开放空间也不断受到侵蚀,传统的城市生活日渐消失。居住在市中心的市民开始往郊外迁移。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根本哈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开始限制机动交通。1962年,哥本哈根古老的大街(如斯特勒格大街)改成了步行街,它标志即将进行的大规模改建的开端。以后的40多年间,每年都对城市中心闹市区的步行环境进行拓展与改进。机动交通一步步的被逐出了城市中心,或者至少要减慢速度和降低流量,以确保和步行者的使用不冲突。最终汽车被限制于城市中心以外,仅容许少量的汽车在有限的路段中通行。

在这种规划下,搬出市中心居住的市民开始迁回中心居住,住在城市边缘的居民也会在休闲时光中在市中心漫步,城市生活随之复兴,城市中心也重新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案例 斯特勒格大街(Strøget)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早引进步行街的城市之一。最早建成的是斯特勒格大街。它是作为实验品在1962年被转为步行街的。1.1公里的街道穿过了4个广场。这个步行系统按阶段建设。不久之后,斯特勒格作为步行街无论是从受欢迎的程度还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讲都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接着,斯特勒格大街的商人们以及其他要求修建步行街的丹麦城镇发现这种步行环境对于营业额的增长是有价值的诱因。1996年,阿迈厄托广场重新铺上了由比约恩•内尔高设计的花岗石地板。

1968年,第一条南北向的步行街建立起来,接着在1973年建立起了另外一条。与斯特勒格平行的施特拉德街于1989年修建成了步行优先的街道。一个有机的步行街网络逐步发展起来了。现在,步行约占内城人员流动的80%左右。“这种在城市中逐渐增加非机动车或者基本是非机动车空间的作法有三个明显的优势:城市的居民有时间去发展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去发现和发展新的机会;相应地,私家车主也会有时间习惯在城市中心开、停车将会更难而骑车或用公交车更容易的想法。

斯特勒格大街

商店在室内,室外成为休憩空间

铲除的道牙及其划分出来的人行道,让街道回归步行空间 街道成为室内空间的延伸 混合交通休闲街

空中自行车道规划 在哥本哈根市区,所有街道都划定了自行车道。在十字路口设立了平行于原有人行横道的自行车用道,甚至会占用停车场和行车道来改建,在鼓励了使用自行车的同事,也限制了汽车使用。

1995年哥本哈根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区上班人群中,有34%的人骑自行车,31%的人开车,31的人乘公共汽车(其中有一半人骑自行车到车站)。骑自行车上班的路程平均为7公里。

近些年来哥本哈根的自行车数量大为增加,自行车道经常会出现拥堵。28 自行车王国 2007年哥本哈根的建筑公司与市政府一起设计了一条连接城市港口两侧的空中自行车道,它将自行车骑行从拥挤的人行道中解放出来,这座大桥从Havneholmen开始,沿着Fisketorvet蜿蜒而过,绕过购物中心门口,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用作超车。最新的一个可持续发展倡议是要求哥市允许行人使用该曾哥码头,避免与自行车等链轮车产生碰撞,也为骑行者提供有效通过该地的路线,并且让他们能够享受港口独特的美景。

空中自行车道为两车道、13英尺宽。Fisketorvet购物中心附件汇集了骑行者和行人,骑行者需要快速通过此地前往他地,而且每天都要经过。这与很多人行人的要求产生矛盾。经过了8年多的等待,哥本哈根的空中高速自行车道终于诞生!是欧洲最棒的自行车道之一。橙黄色的自行车道连接着公路与海港大桥。30 空中自行车道

第五篇:哥本哈根演讲稿

哥本哈根演讲稿

此时此刻,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注视着哥本哈根。我们应当有利于推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小学生,每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近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各位,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这一点,虽然制定了,但是我们做得并不好。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养成节约环保的好习惯。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虽然中国已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并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但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需要做的更好,这样我们才能拯救地球!

中国现在已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还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2003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我们中国已经做得很好!让我们为我们这么大的成就欢呼吧!

但是,我们还要做得更好!让我们更好的约束自我,更好的来珍爱 保护地球吧!

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载哥本哈根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哥本哈根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演讲稿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我先来介绍一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

    温家宝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讲话2009

    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 拉斯穆森首相阁下,各位同......

    哥本哈根的警笛声纪实故事

    凌晨一点,当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沉浸在一片睡梦中的时候,消防报警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值夜班的见习消防队员迅速拿起电话筒,沉着地说:“喂,您好!这里是哥本哈根市......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发言稿 中英

    Today world leaders, including Wen Jiabao, the Chinese premier, will gather in Copenhagen. Deal or no deal, they know that there must be a global effort to tack......

    奥巴马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讲话

    早上好。十分荣幸能与世界各国尊贵的领导人汇聚一堂。我们来到哥本哈根,是因为气候变化对各国人民构成的严重威胁与日俱增。诸位如果不相信这一危险确实存在,你们──同我一样......

    大学生思想汇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一起来欣赏以下这一份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汇报范文——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仅供浏览。敬爱的汽车学院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老师的培训和学院开展的《博雅小讲堂》等活动以及自己......

    马云:“哥本哈根”的时代来了5篇范文

    马云:“哥本哈根”的时代来了 感谢大会给我这么一次机会,一年一度分享我们的思考。我想刚才东华在讲同时进行的另外两场会议,给我们两个信号。第一个是中央的经济信号非常强劲,......

    哥本哈根最有看头的私人美术馆——方舟现代美术馆

    www.xiexiebang.com 哥本哈根最有看头的私人美术馆——方舟现代美术馆 方舟现代美术馆,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南方20公里的郊区城市Ishj,靠近克厄(Kge)。是丹麦一间国家授权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