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心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尤其是村一级。因此,如何才能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才能把这个堡垒建设的更强而有力,真正把这个党的基础“细胞”不断再生,让党的生命源泉不断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研究的一个伟大课题。
共产党是来自基层、来自人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小的一个集体,也是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一个家。因此,个人觉得,要抓好农村基层不能只是在办公室里不断的自我研究,要走出去、学回来才能建设好。
一是要像蒲公英一样,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者。虽小却能聚集群众的力量,首先廉洁自律、守好本心、监守岗位的把所有工作做好,既能治病,也能自救,一切静待佳时,便将我们伟大的社会希望随风播向远方,扎根每一个群众心中。
二是要像常春藤一样,做忠实的人,以及与群众建立革命友谊的凝聚者。既要对党员干部不断激励,也要对群众真帮实助,彼此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像焦裕禄一样的无私奉献,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化解矛盾、发展产业,这样才能在不断把自己当作群众遮风挡雨的第一道防线的同时,把自身能力素质建设的更好。
三是要像水葫芦一样,做好党性的净化者。首先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两学一做”,更要坚持组织原则,加大以党员党性的净化、升级,更要严肃认真的对待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置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纯洁党员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四是要像仙人掌一样,做好寂寞的工作者。农村是最面向群众,同时又是远离较大党组织的地方,你得不断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切政策和思想传播给广大群众,同时又得面临部分群众的不理解,认为你侵吞政策等等质疑,也许你工作认真负责,却得不到一句奖励,你更不可能像明星一样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可是,作为基层党组织,只要你实实在在的把工作做好,不遗余力的贯彻落实好政策和任务,把农村建设、百姓富裕当做使命,做一个像仙人掌一样的寂寞工作者,有何不可?
现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年轻人,他们未经历过曾经的种种苦难,生活在当下,在这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一秒钟可知天下事,同时也就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不断丛生,因此,要作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办公室里宣讲党的知识和作用了,一定要深入群众,做到知已知彼,才能有效的化解一些无知与矛盾,为基层组织培养好后备干部。
因此,要不断加强学习,只要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就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国家还有我们人民就会不断奋进,不断开拓创新,早日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心得
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如果抓不好、搞不活,就会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新时代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关键,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持续发力。那么,怎样才能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做好呢?
一、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好村党组织书记“引路人”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核心的是要有一个好支部,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只有党支部建强了,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要把村党支部建成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战斗堡垒,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发挥好村党组织书记引路人作用,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拥护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建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农村干部队伍,使每一个农村基层党员都能够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手,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重要纽带。立足新时代,面对农村党员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优、流动性强等实际问题,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党组织软件、硬件设施。二是创新学习理论的形式,多组织党员千部讲党课、知识讲座、知识竟赛、观看电影等学习活动,增加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增强教育效果。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四是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现代网络体的作用,组织农村党员集中培训和网上学习。五是通过健全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等,开展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
三、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活力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关键。党建之根扎得越深扎得越才能汲取更好的营养,同时将枝叶的阳光政策传达到最深处最基层。在新的历史时期,村党组织迎来了个绝佳的战略机遇期,要尽快实现村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党务工作透明化,党员承诺的党现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公开承诺,群评议等做法的规范化,长效化。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好活动,以十九大精神为火,形成燎原之势,促使全体党员融为一体,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不断増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心得
农村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执行者,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农村工作就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浅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1.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全市少数的村班子的发展规划不科学、不明确,部分村干部受三年一换届的影响,存在着“第一年学、第二年干、第三年看”现象,导致工作落实中出现三种现象:一是逼着干,工作没有思路。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村干部全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方向模糊,没有详细规划发展路线,安于现状,既没有村级发展长远打算,又没有工作上的短期周密安排,仅仅把工作定位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和村稳定上,至于社会的进步、农民增收却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二是跟着干,发展意识不强。有的村积极向先进村学习、向发达村靠拢,但发展经济的路子,既不切合实际又无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还有的村发展思路就是应付,全是空话套话,思路归思路,实际归实际,“别人干啥就干啥”,不会抓农村工作。三是瞒着干,重点方向不明。个别村干部在工作中“雷声太大,雨点微小”,上面安排啥就比划啥,面子上风风火火、骨子里冷冷清清,大喊大叫做样子、摆花架子,热衷于表面文章,不敢大胆开拓创新,开展各项工作一大堆困难。
2.农民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当前农民党员的素质与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高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党员没有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大学本科以上4223人,占12.2%;大学专科7183人,占20.7%;中专(高中、中技)7696人,占22.2%,初中及以下15586人,占44.9%。在就业后也不注重学习,多数农民党员的小农意识和既得利益思想严重,思想保守较,科技素养不足。虽然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意识有所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绝大多数生产经营水平科技含量低,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大多数不会、不懂科学管理方法,严重制约增产增收的步伐。二是年龄老化严重。从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上看,35岁及以下党员5792人,占16.7%;36至45岁5328人,占15.4%;46至55岁7010人,占20.2%;56至60岁4093人,占11.8%;61岁及以上党员12465人,占35.9%,农村党员队伍的严重老化不便于党组织开展较多活动。三是发展意识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党员发展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懂,很少主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产业项目、学习技术技能,种植养殖都是在本地
“跟风跑”,根本不懂按市场经济规律生产和经营,有时成为市场的落伍者甚至是受害者,成为困难家庭。
3.党员带富能力不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干部在工作方式方法和能力等方面,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一是先锋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有的乡村干部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担当意识不强,面对当前的形势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增收瓶颈,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不能积极出主意谋路子,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主体责任意识,影响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二是市场意识不浓,能力不强。多数乡村级干部本身就不注重学习、不善于积累知识,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形势不甚了解,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服务群众能力不强,既不能带头创业致富成为典型,又不能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三是职责定位不清,方法不当。虽然政府职能在不断转变,努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有的乡村干部对工作内容把握不深不透,仍把职责定位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甚至个别干部不知道自己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没有把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各村底子薄,基础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导致民生工程难以推进。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后劲不足。多数村干部把目光集中到机动地、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出租和出卖上,没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后劲明显不足。二是集体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多数村面临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现状,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虽然消灭“空壳村”,但集体收入还不够稳定,无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贫富村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不断拉大。三是机制不完善且执行不到位。考核村干部业绩时,缺乏科学统一的考核机制,还不能科学地设定考核指标,乡镇之间的区别导致村干部工资待遇不平衡。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进取意识不强。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增强组织功能。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经常深入基层“面对面”指导,建设作用突出、档案齐全、活动经常、运行规范、制度完善、组织健全的党组织。村级组织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网络”,村级党组织与民间组织是领导、指导、协调关系,发挥民间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深入实施“四议一审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既能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突出了村民代表在议事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实现党组织意志和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2.创新办法,优化干部队伍。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能人、用好人,明确能人标准和数量,对培养措施、管理使用等制度进行完善,确保“一好双强”型村书记比例达到90%以上。通过换届选举、组织调整等手段选拔优秀青年进入村级干部队伍,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同时,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经常组织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外出学习考察,提高“双带”能力和本领。尤其是深入开展“能人工程”,大胆地把那些自身致富能力强,又要把带富能力强的能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
3.搭设平台,提升农民素质。农民素质不高,是影响当前各项工作及他们增收的主要因素,加强农民教育是农村发展根本出路。要想提高农民素质,除了应用好政策宣传、科技培训等原有的教育手段之外,还应运用综合性教育载体。教育形式可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入户辅导等教学方式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教育。强化培训一批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对1千名农村党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党员致富能力。
4.改进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广大群众参与管理各项村务工作的愿望愈来愈高,村干部要极力为民解忧,帮民解难,努力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农民提供好的项目,解决难题,提供服务,做好观念引导,制定好村产业发展规划,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正确导向,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抓好一批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带动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5、夯实基础,提升经济总量。要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充分盘活集体资产,把资产量化、收益分配细化;要结合荒山造林、养殖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低产田改造等农业项目进行合理开发,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全面发展合作经济,通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开展生产经营服务;要突出实施项目牵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兴办市场、仓储等配套服务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要探索创新集体股本,把相关部门和单位向农村投放的项目、资金和物资,在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的前提下,作为村集体投入,既保证涉农政策的落实,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