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5篇可选)

时间:2020-10-10 00: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

第一篇: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

多措并举 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

高新区作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主战场,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外优秀人才回流的集聚地。今年7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到 2035 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明确指出要吸引一流创新人才,支持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国际交流遭遇巨大阻碍,多项国际交流活动被迫取消。与此同时,美国接连出台一系列有关海外投资与人才交流的政策法案,对我国高新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造成很大冲击。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卓著成绩,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长。

我们应抓住这一窗口期主动作为,创造汇聚国际智力的一流环境,大幅提升高新区对海外人才的吸纳力度,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大战中赢得先机。

扫除盲点,实施“精准滴灌”的人才回流政策

积极探索“靶向引才”新路径。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与产业发展、技术升级相互融会贯通的海外人才数据库,及时掌握全球战略科技人才的流动与集聚态势;布局“聚才引智”协作网络,发挥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的先导引领作用,提高引才引智的速度和精度;鼓励高新区企业设立海外研

发机构,获得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研发、产业分工合作。

建立开放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由于信息接收渠道不畅,一些海外华裔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意愿不强。为此,应尽力开辟涵盖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各类有海外沟通能力的人才、华人华侨在内的全方位、多层面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传递当前我省疫情防控措施实效、各地生产生活状况、各类复工复产政策等信息,消除海外人才归国发展的顾虑。

开拓多元畅通的引智信息渠道。海外高端人才普遍存在对国内科研岗位招聘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缺乏国内求职经验和具体指导等困扰,迫切需要针对性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多元畅通的引智信息推送。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和汇总信息,在海外科研人员使用频次较高的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各大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应强化官网、社交媒体平台招聘信息传播。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为供需双方点对点推送供求信息,以“精准滴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流。

融通发展,全面优化海外人才服务生态

创新海外引才配套服务政策体系。设立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政府专项引导基金,积极介入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激励更多民营创投基金进入;协同财政和科技部门设立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券,分

担其科技研发的前期风险;加速推进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改革,在外籍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准入、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

构建国际智力资产保护、交易体系。加快推进我省对国际智力资产、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和普及教育,坚决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智力资产,强化对人才来源国和来源公司的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的保护。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和第三方民间机构在完善知识产权基础上搭建国际智力资产交易平台,提升智力资产等无形资产在“中国制造”中的附加值。

强化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建设。据统计,海外人才在创新创业中亟需的 10 大科技服务包括项目落地、政策申请、法律财务、团队组建、融资对接、前期运营、品牌传播、技术转化、市场开拓、合作伙伴。强化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应促进其与政府、投资方、技术方、企业方以及市场方建立广泛联盟,助推海外人才快速有效对接资本、市场、政务服务等各类创新服务资源,从而使海外人才的科技成果及早转化为效益。

第二篇:多措并举 促进水利经济快速发展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我县立足水利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做大水电产业,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县水利经济产值达1900万元,增长18%。

一、整合内力。一是深化机构改革。为加强水利经济发展的领导,对县水利局内部组成机构实行调整,水利系统各单位设立了专门机构抓水利经济工作,做到班子稳定,分工明确,任务分解到人。二是推行管理创新。水利部门建立了“作业分组、项目承包、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新机制,实行浮动工资制度,工作任务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严格奖罚。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发展水利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占各项工作的30%),列入水利系统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求局机关副科以上干部每人牵好一条线,驻好一个点,管好一大片,驻点工作业绩与驻点单位的经济任务、招商引资完成情况捆绑在一起。通过改革,完成了一大批如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渠系配套、渠道清淤、水毁工程恢复、堤防工程建设、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等,并节约资金近500万元。

二、借助外力。一是立项争资。认真做好水利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储备工作,抢抓省扶县的良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县水利事业的支持,共争取大源水库除险保安、左岸堤防工程、水土保特、永定渠大坝水毁恢复、人畜饮水解困、大石水库闭台改造、茨冲灌区渠系配套和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1170万元。二是招商引资。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以水、电资源优势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引进安仁特种橡胶厂、渡口水轮再生胶厂、宏发轧钢厂、灵官龙坦泉全自动化水厂、大源二级电站、桐冲电站和大石水电开发等7个项目,合同引进资金820万元,完成产值2100万元,创税80万元。三是股份投资。茨冲管理所股份投资100万元,在灵官镇月塘村租赁山地30年,开发脐橙800亩。水利局、大石电站干部职工股份投资110万元,兴办大石山口田水系项目。大源管理所干部职工股份投资40万元,兴建装机1×125千瓦的大源二级电站,已发电100余万度。

三、挖掘潜力。一是进行综合经营。水利系统充分利用水能、水电、水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行整体开发和综合经营。共上水库综合主体开发、城镇水电设备安装、水上旅游和饮食服务等20余个项目,年创产值1000万元。二是开发小水电站。利用充足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全县共规划、勘测、设计小水电站35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总装机容量达16000千瓦。目前,豪山江龙电站、四麻垅电站和关王洪水电站等17个新建小水电站竣工投产,总装机9445千瓦,年均发电2300万度,产值410万元。三是规范用水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全县7大中型灌区管理和加强了城乡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保证供水质量,提高服务水平。2004年,安平自来水公司完成供水28万吨,产值33万元;大源水库向县城完成供水328万吨,产值382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水政执法工作。共审批、核发河道采砂许可证36个,对直接从永乐江引水和打机井取水的40多个单位进行登记,对20多个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严格整治。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三篇:财政所多措并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财政所多措并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以来,财政所始终坚持一手抓学习活动,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强化四项管理措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坚持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成员具体抓,全所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与财政业务工作的量化目标管理紧密结合,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机制,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基层财政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为了规范财政管理行为,财政所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财政干部廉洁从政规定、财政干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财务审计制度、资金审批制度,首问负责制,党员承诺制,文明办公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行为。自觉遵守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办事,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因素的滋生。把工作责任、任务夯实到人,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充分发挥各项廉政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积极推进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促进了各项工作地顺利进行。三是学用结合,重在落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廉政理财理念,从财政机制、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等方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四是强化监管,公开透明。财政所处在各项惠农资金政策执行的最前沿,能充分发挥就地监管的优势,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今后基层财政的主要工作职能。重点突出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环节,让各项财政资金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操作行为处在阳光透明之中,打造阳光财政。

第四篇:多措并举、促进兵团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23团)

多措并举 促进兵团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二三团宣传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表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把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全会同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它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动员全党全国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兵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兵团几代人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对于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凝聚人心、提振精神、履行好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兵团各级和党员干部职工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兵团上下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做好兵团文化工作的一条红线和兵团文化的精髓,深化、丰富、发展兵团精神,创新宣传弘扬兵团精神的形式,把兵团精神塑造为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塑造为职工群众的主流价值,塑造为兵团事业之魂,以兵团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心入脑,引领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正确看待兵团文化建设的现状 兵团文化在长期的屯垦戍边过程中,吸纳了全国各地和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区域性、地域性、鲜明性、形式多样的特点,是一个民族融合性的文化复合体。但长期企业型的运作方式和经济生存方式,决定了兵团文化组成的决定分子之一,团场基层文化多表现为自娱自乐,行政命令式和节假日临时拼凑式,缺乏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觉氛围,缺乏相应的文化资源和专兼职队伍,人才匮乏。

“人才强国”催生“人才兴文”。在文化工作实践中,人们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升华。宣传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文化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坚持“人才兴文”战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类人才投身宣传文化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利于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文化人才队伍。

但是,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宣传文化人才在培养、吸引、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发展断层难题,人才分布相对不均,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究其原因,思想认识与工作机制、人员保障与分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运行、人才工作投入等环境条件还不够理想。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兵团一级墨守成规,把兵团作为企业,不能充分行使政府权利,从上而下守摊子。没有财政,没有经费,没有编制,没有人才,没有事业,没有声音。严格来说,文化系统网络,从兵团到师,宣传文化管理服务部门被合并兼并,管钱、管干部成为热门,兵团没有专业的文化部门和队伍,团场一级宣传文化为组织部门打工。开展文化活动受制约,没有经济基础保障,文化设施近几年才配备极少一部分,文化由于没有编制,造成穷于应付或应景式。

二、兵团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具体来说,体制和机制问题表现为:文化人才引进受到编制、学历、工资、职称职数等因素限制;由于存在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制度性障碍,人才流动机制不活,渠道不畅;人才评价标准存在一刀切现象。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才的合理使用面临着一系列冲击,没有经济创收,经济薄弱的宣传文化部门人才得不到选拔任用,成为强势部门的“试验田”: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的市场化进程缓慢,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体上市场开拓能力比较欠缺。

(一)、如人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宣传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匮乏等。宣传文化工作编制少,无前途,无人干,不愿干,后继乏人。

(二)、按专业分布,除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外,文化从业人员集中于教学艺术专业;,按行业分布,群众文化业及部分新兴产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比例偏低;按艺术生产流程分布,从事艺术市场开拓和推广的文化从业人员数量过少。

(三)思想认识滞后的问题。当前,思想认识滞后是制约改革更进一步的一大障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一些基层和综合部门,还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到应有的位臵,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对文化建设轻视、忽视、偏视的观念,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重事业、轻产业”的观念,由此导致文化领域至今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严重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文化产业具有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的本质特征,既是一种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产业,也是一种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业,因此,它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十分迫切,是一个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的领域。这就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层次明显偏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懂得市场运作、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更加紧缺。

三、兵团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科学判断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再次向国人和世人昭示: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毫无疑问,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

《决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样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此外还是从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这一角度展开的。《决定》提出,要自觉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决定》还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毫无疑问,这“一个基本要求”和“三个点”,同样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就是《决定》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处心积虑要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敌对势力,面对综合国力竞争中彼消我长、彼降我升的新形势,认识到单纯依靠硬实力遏制中国的发展已越来越不可能,所以加大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他们对我国进行的渗透和攻击,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各类文化载体进行的,是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出现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个新特点,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成果的同时,注意防范民族优秀文化空间被挤压、舞台和阵地被占领、主流影响被削弱。要积极有效应对这方面的严峻挑战,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壮大我国文化实力。要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价值理念,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以利于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增强国际话语权。

准确把握这“三个时期”、“四个越来越”的总体判断,其次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决定》从8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兵团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随着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援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举全国之力,对新疆和兵团的文化建设发展势必起到快速推动作用。

四、兵团应确立的文化发展思路

针对文化发展重点领域确定人才建设任务:一是突出培养有较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二是大力开发文化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针对兵团目前存在的文艺大家、名家缺乏,高层次艺术舞蹈、宣传理论写作人才亟待培养等问题,实施8个重点工程:宣传文化党政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工程、基层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优秀青年宣传文化艺术人才支持计划。

在人才引进和人才支持方面,明确更加开放的文化人才政策。重点围绕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宣传文化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情况,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提升专业水平的专家、文化艺术人才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支持和资助优秀文化专业人才,对其文艺创作、科研项目、学术交流、考察深造等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一)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宣传文化发展观念。首先,要转变轻视文化建设的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事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要树立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的观念。要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保民生,发展文化同样是保民生;要认识到文化是软实力,却是硬任务,必须抓好、抓实;要认识到当今时代,经济和文化已经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第三,要树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观念。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又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臵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宣传文化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宣传理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臵、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六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宣传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尽快建立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体制。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就是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系。政府对文化领域的管理应当仅仅限于宏观管理,即主要体现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宏观方面,这样文化企业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建立政府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体系,首先,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明确职责、依法行政,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改进文化管理方式,创新文化管理手段,提高文化行政管理效能。其次,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增加投入、转变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第三,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制定和健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四)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体系。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具有政策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的目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其次,要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是政府组织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对于要承担政治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公共财政应该直接给予扶持。而对于活跃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主体,应当通过财政税收政策进行间接支持。还应制定完善基金资助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前发展。第三,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障。目前,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大的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还应当抓紧制定相应的具体执行政策措施。另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必须加快文化立法,完备文化法律体系。

五、兵团具有文化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

兵团文化的根本问题是改革和发展问题,无论是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还是文艺创作的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壮大,都离不开深化改革问题。没有这一条,我们其他任务都会落空。

目前,兵团的文化界定不清,发展动力不足,我们的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关键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没有发挥出来,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通过改革,创造一个好的机制体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我们整个文化繁荣发展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有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也有各方面的力量来监督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我们要在中央决策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按照我们应该坚持的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针去做,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大发展。

有些人说,兵团文化领域,我们的大师出不来,名家出不来,作品出不来,是因为我们的环境还不够优越。这是不对的。重要的原因是创造力没有被解放出来。我们的文化产品,数量上不少,我们的文学创作比较丰富。,关键问题是能够产生影响力、竞争力的,有高度文化价值的东西还太少。所以,我们寄希望于改革创造出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推动兵团文化创造精神的再度繁荣。

通过六中全会,兵团在文化改革发展上有了新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兵团没有专业的文化部门和队伍,兼职文化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在文化自信方面,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文化进一步焕发了青春活力,尤其是新闻宣传战线呈现勃勃生机,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了信心。在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有文化自强的决心,就是按照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文化大国的理想,它不只是一种决心,更是我们文化力量之所在。我们有优良的集体传统,现在又有了这样一个文化大发展的局面,建设文化兵团就更加有动力。

目前,文化产品结构要调整,我们目前的文化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需要,许多文化产品重复、雷同,我们要在产品结构上加大调整力度,特别要生产分众化、对象化的出版产品,以满足各个层次、各种不同文化程度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产业的结构也要调整。过去我们以传统的纸质出版为主,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数字化这样一些现代传播技术形成一些新的传播产业,打造我们兵团的数字出版平台,使我们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兴的产业结构转换。另外,要转变发展方式。我们集中建设兵团文化产业基地,比如,我国音乐生产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三大基地,每一个音乐基地都建成国际大型的,音乐制作人、音乐传播者高度集中的园区。兵团也要建设大型园区,使政策、技术、人才相对聚集起来,以利于行业的发展。最终目标就是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现代的传播手段、现代的市场体系,生产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

文化的根本在精神,精神内容是文化的魂,魂要附在体上,而体就是各种载体或渠道,光身体强壮不行,还要把精神内容创造出来。要建立自主创新机制体制,鼓励全社会参与文化精神、文化内容的创造。下一步我们要在繁荣创作、引导创作方面下工夫,出精品,出传播久远、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精品,更好地发挥出兵团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引导社会风尚方面的作用。文化的精神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应该说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讲,它像阳光、空气、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要产生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真正文化精神的培育,必须要通过深度地阅读思考,才能变成人们的精神营养,单纯的视觉享受,不能解决文化上的一些本质问题。从本质上,我们倡导深度阅读,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建设重视的不是传播的形式,而是文化的内涵。

推进兵团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发展惠及全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让职工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兵团要充分认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坚持行政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和充实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力量,为实现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文化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切实承担起弘扬兵团精神、增强兵团文化影响力的历史责任,不断开创具有兵团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兵团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

第五篇:多措并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法定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现实选择。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重点,因地制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教育公平,关乎教育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发展,规定了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的法律义务。为此,各级政府必须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目标,及时调整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调整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和资源配置,把逐步缩小教育发展差距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开展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和紧迫任务。在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而义务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惠及广大群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真正把义务教育办成面向人人、面向大众的教育。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人公平地提供发展机会,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前提。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把薄弱学校建好、建强。如果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择校问题就会渐趋缓解。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积极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4、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所在。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不发达,这是本县最基本的县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头也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县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并将长期存在。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办好农村教育,满足广大农村人口的各种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5、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举措。

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据统计,有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处于脱离(离土离家)或半脱离(离土不离家)农业生产的状态,还有1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是闲置的。这一方面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转变为非农人口,这不仅是一个户籍转变的问题,关键是这

部分人要具有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素质。为此,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以促使我县农村人口的非农转变。

二、在推进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所遇到的困难

1、政府教育经费整体投入水平偏低

由于缺乏刚性约束指标,加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我县在义务教育经费上投入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正是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受到很大的影响。

2、教育资源配置仍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我县学校布局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但学校扩容问题以及校点布局分布不合理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不够均衡。一是配套学校建设不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小区明显增多,城镇人口急剧膨胀,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均衡,出现班额过大和班额不足,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带来一定难度。

3、教师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制约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偏大、缺少年轻教师的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农村大部分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需求,但信息技术、音、美、体、健康等学科专职教师较为紧缺;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亟待转变与更新,教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中有很多是民转公的教师,虽然大多数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但这种高学历、低水平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由于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单一,农村初中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除工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骨干教师外流。

4、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目前,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直接引发“择校热”。尽管义务教

育阶段各类学校招生采取“就近入学原则”,但现实中择校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不惜在好学校附近购房、租房。尤其是近年来,我县的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它们既有政策上的支持,又有强大的财力上后盾,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给本来就不均衡的县域教育增加了更多的不均衡因素。

5、农村学生流失数量呈上升趋势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辍学率随着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在乡镇初中一年级平均辍学率低于5%,二年级达到25%,三年级达到10%。调查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监护人责任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长远眼光,只求贪图眼前的一时享受,除此之外,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是农村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之一。再加之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尖子生身上,对中等生和差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差生往往使用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造成这部分学生与教师互不信任甚至对立,最终导致这些学生远离课堂,远离校园。

三、多管齐下,强力实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教育专项资金,加强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扶困助学工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1)提高工资待遇。适当提高农村初中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农村教师评职给予倾斜政策。

2)全力打造充满活力、激情奉献的教师队伍。要切实做好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抓好市—县—校三级培训网络,提高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实现“校长专家化、教师学者化”。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打造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一流教师队伍。并建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3、进一步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农村义务教育要坚持主要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和兼顾升学的办学

方向,大胆改革现有的办学体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进行符合实际的办学模式改革。学校可根据学生升入初中时的基础知识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基础确实差,升学无望的学生举办专业班。专业班以学习专业为主,文化课为辅,可以从初一开始举办。

4、调整学校布局,通过整合、重组等多种途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一大批薄弱学校。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关政策的扶持,本地社会力量蓬勃发展,对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5、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首先,建立健全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督查和问责制度,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其次,以治理奥赛班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突破口,坚决清理、整顿各级各类社会补习、奥赛辅导机构和教辅市场,管住校长,管好学校,坚决斩断奥赛班的利益链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6、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确保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的适龄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力度,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爱和辅导。积极创造条件,尽全力保障残障少年儿童和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

7、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

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平台。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保证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在此之后,各校要努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灵魂。同时要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8、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励教育持续发展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体制机制障碍,大胆改革,走出新路。首先,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要把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其次,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要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和创新,引入实行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方式,优化校长、教师的统筹调配机制。再次,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要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全面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科学设置组织构架、职能权责、工作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督导制度。

下载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措并举促进高新区发展心得体会(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宜镇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安宜镇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安宜镇以宝应有机农业开发区为载体,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的产业化......

    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局胜利完成拆迁包保任务 今年,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19户拆迁包保任务,经过我局包保人员的艰苦努力,到4月10日夜8点全面完成了拆迁包保任务,在征地拆迁第五......

    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

    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 历年来,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奉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防范,突出重点,紧扣各个生产环节,强化责任,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为15余万用户......

    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

    常宁市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 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群众满意工程 常宁市辖22个乡镇5个办事处,707个村,纳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188个(2007年105个,2008年57个,2009年26个)。......

    节能降耗多措并举

    节能降耗多措并举 做为生产一线的员工,是增收节支战略的具体实施者。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在“节能降耗战略”中的作用呢。 一、要增强我们的思想认识,提高自身对节能降耗必要性......

    多措并举 科学管理

    多措并举 科学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纪实 来源:健康报 日期:2011-06-2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 开展“优质......

    XXX多措并举发展乡村旅游

    XXX多措并举发展乡村旅游。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发展思路。XXX将阳朗、立碑、猫洞、老街四个村作为旅游发展规划区。四个村地理位置集中,所处地域相对平坦,再加上XX集中营革命......

    多措并举发展空壳村集体经济

    多措并举发展空壳村经济 --黄陂区罗汉寺街徐洲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徐洲村位于黄陂区罗汉寺街西北部,全村2个自然湾,3个自然小组,现有农户145户,人口529人,总劳动力人数247人,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