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心得体会
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心得体会月 1 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从 1994 年正式开工,到 1997 年实现大江截流、2002 年实现导流明渠截流、2006 年全线浇筑到顶,再到2010 年首次实现试验性蓄水至 175 米正常蓄水位目标,以及如今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三峡工程走了漫长而艰辛、伟大而壮阔的建设历程。
站在高远的历史节点上,更能感受到三峡工程走到这一步的不易。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孙中山就提出了建设三峡水闸、开发长江水电的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三峡工程逐渐从梦想变为现实。周恩来总理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力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指出:“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历史的车轮奔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 年 4 月 3 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全体代表表决,以 67%的赞成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有人说:“一部百年三峡史,正是近代中国强国史、奋斗史的生动写照。”此言不虚,没有强大的国力,没有科技的进步,没有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不可能建设三峡工程的。据报道,三峡工程创造了 100 多项世界之最,建立起 100 多项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从这个方面,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
一代代人为何怀抱建设三峡工程的梦想?建设三峡工程究竟有何深远意义?简单地说,就是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更好地造福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高标准建设三峡工程,高效率运行三峡工程,高质量发挥三峡工程的历史性作用,是紧紧相扣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极其重要,都需要全力推进。
精品工程,精益求精。如今,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这意味着将进一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重要作用。以发电为例,据报道,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 2250 万千瓦,在来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 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替代 5000 万吨的燃煤、约减排 1 亿吨二氧化碳
和 150 万吨二氧化硫。从中不难判断,三峡工程的运行,既是稳定全国电网的支撑电源,也是不容小觑的节能减排工程。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被寄予了厚望,它的意义绝不仅体现在一个层面、一个方面,而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能发挥基础性工程的作用。特别在当前,国家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峡工程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还是推动科技发展、加强自主创新等,都能强有力服务于国家战略。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三峡工程是关系千秋万代的系统工程,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为契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三峡工程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尽到应尽的责任。
第二篇:全面完成二期建设任务展开三期各项准备工作
全面完成二期建设任务展开三期各项准备工作
已经过去的2002年是三峡二期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的攻坚年,枢纽工程左岸大坝挡水、导流明渠截流、永久船闸调试、机组安装等工作都具有较大难度,移民工程库底清理与移民安置工作相互交织,全体建设者和各级移民干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的拼博精神,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广大移民为了三峡工程千秋伟业的实现,舍小家,为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动搬迁,体现了中华民族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外迁移民,在2002年的搬迁中,广大移民干部深入一线,在动员搬迁和安置上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时常能看见广大群众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含泪告别故土的感人场面。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为安置好外迁移民做了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看到,广大外迁移民为之做出了奉献和牺牲。外迁移民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3年是三峡工程建设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三峡工程将完成二期目标,开始发挥效益,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作的成果将接受考验;与此同时,枢纽工程将由二期建设向三期建设转变,三峡水库将形成,三峡工程由以建设为主转向边建设边管理的阶段。
2003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继续贯彻落实三峡建委一系列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全面完成二期建设任务;总结三峡工程建设经验,做好启动三期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集中力量组织验收,全力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基础工作
组织好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的验收,是实现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通航目标的关键。要本着对国家、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做好三峡二期工程的验收工作。即移民工程验收、水库蓄水前验收、船闸试通航验收、500 kV输变电工程验收、左岸电站首批机组启动前验收等,确保终验收一次通过。在国务院验收前,要扎扎实实组织好清库和稽察工作。2002年初要完成库底清理扫尾工作。同时,要抓好卫生清理和固体废物清理跟踪监测。继续开展对三峡枢纽、移民和输变电工程的稽察工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质量管理状况作出评价。2003年1~3月要完成三峡移民工程稽察工作;4~6月要完成三峡枢纽工程和三峡输变电工程的稽察工作。认真总结三峡工程建设以来的经验,组织好二期工程的总结,表彰和庆典活动
要在稽察、验收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和协调各级移民部门及三峡工程建设单位,认真总结三峡工程开工建设10年来的经验教训。同时,做好三峡建委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三峡二期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三峡电站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庆典告示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以及三峡工程建设成就的宣传报道工作。加强对三峡三期工程投资的分析测算,抓紧三期移民规划的调整和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积极做好三峡工程2003和三期工程筹资方案协调、落实工作,总结分析枢纽、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作的投资控制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核定库区三期移民(坝前156米水位)任务,在2003年9月底前,完成坝前156米水位标记测量工作,重新核定156米水位线以下已完成和待完成的移民搬迁安置实物指标,调整三期移民安置分年计划与投资流程。积极组织开展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受蓄水影响孤岛处理规划编制工作和长江三峡水库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前期工作。继续实行“两个调整”,积极推动“两个专项”建设
一是筹备召开移民外迁工作总结表彰会议,部署并启动增加的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全面处理重庆自主外迁湖北省移民的遗留问题,协助有关省市继续抓好已外迁移民的生产、生活扶持和稳定工作。
二是继续组织协调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库区迁建企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2003年5月底,完成135米水位线下搬迁企业迁建及结构调整工作。同时,尽快修订完善135米水位线上搬迁企业结构调整规划和有关政策及办法。
三是协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和重庆市,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实施的督促和检查;推进地质灾害和监测预警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继续协调办理三峡库区淹没用地“占补平衡”测算和报批手续。
四是配合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督促有关单位加快《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确保在蓄水前建成。继续协调三峡工程重大装备问题,大力推进重大装备的国产化
督促中国三峡总公司研究制定左岸机组投产前的各项预案,做好三峡机组启动验收大纲审查工作,确保首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并及时总结机组初期运行的经验和问题。结合“十五”攻关项目的检查,支持并推动国内厂家根据左岸机组运行的有关测试情况,对右岸机组主要参数和转轮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在右岸机组招标中加快国产化进程。
会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针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稽察和验收工作中出现的国产设备质量问题,组织召开变压器类、开关类、主机类等3个专业性产品质量分析会,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国产设备质量。在2002年国内厂家成功生产出机组转轮等主要铸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厂家承担右岸机组转轮铸件的生产能力,确定实行国产化的份额。
抓紧《三峡工程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攻关成果的鉴定、推广和应用,并结合灵宝直流工程,促进攻关成果和引进技术的结合。继续跟踪并协调三广、灵宝直流输电工程中的设备国产化工作。加强水库管理工作,适时启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一是做好三峡工程建设期水库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起草、征求意见和报批工作,确定三峡水库的管理体制,做好建设期水库管理的有关协调工作。
二是根据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和蓄水后长江通航情况的变化,协调交通部、三峡总公司做好分流和翻坝转运工作,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
三是会同财政部制订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和税收留存地方部分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组织编制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启动后期扶持政策。围绕后靠移民稳定致富和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
高度重视后靠移民在水库蓄水后生产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变化,针对移民收入可能下降的形势,加强调查研究,采取启动后期扶持、发展库区优势产业等多种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移民收入的下降。
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加快《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化开发规划》、《三峡库区草食蓄牧业开发规划》的实施。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尽快完成《三峡库区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并着手开展库区水产养殖业开发规划的编制,配合科技部门编制科技支援三峡移民的五年规划。
做好“光彩事业三峡行”、“科技三峡行”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和协调工作,争取更多的经济合作项目落户库区。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切实搞好移民管理干部的培训
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三峡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在三峡工程这样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宏伟工程中建功立业。
讲大局讲团结、树正气,继续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要搞好移民管理干部培训,努力建立一支“谦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三峡移民管理干部队伍,保证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广东:全面完成15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广东:全面完成15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2008年01月15日 10:34:20来源:南方日报
来自广东省扶贫办的统计显示,至2007年底,全省14个地级市86个县(市、区)(含恩平市)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5.038万户,受惠农民72.2万人,至此,我省已全面完成了2003年确立的农村安居工程危房改造任务。4年来全省累计共投入建设资金37.5亿元,户均投入2.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5.165亿元,市、县、镇财政及部门投入2.4亿元,社会捐助1.66亿元,农民自筹28.3亿元。全省共建设安居房面积1177万平方米,户均78.5平方米。
据了解,广东省还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至8年时间,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泥砖(茅草)房改造,彻底解决农民住房难的问题。
农村危房改造列入全省十大民心工程
房子是农民除了土地之外的另一个“命根子”。但是,至2003年,广东全省还有411万贫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一遇台风、暴雨,山洪爆发,常常发生房屋崩塌、人畜伤亡的悲剧。
这部分群众的安居问题,时刻牵动着省领导的心。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其中首项便是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从2004年起至2010年,分期分批对全省农村15万户危房进行改造。2005年12月,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工程进度,力争2007年底前完成全省农村危房
改造任务。
4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扎实推进以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刚启动时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赞成千方百计推进安居工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两次主持省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原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副省长李容根等领导亲抓落实,先后在韶关、河源、云浮、茂名等市主持召开现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经常进行检查。省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危房改造列为“十项民心工程”的重点督办工程,加强监督和指导。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丽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近维先后带队赴河源、肇庆、云浮、湛江、茂名、梅州、揭阳等市进行视察督办,对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扶贫、财政、交通、电力、建设、国土、信用社等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不搞“一刀切”让农民切切实实受益
安居工程开展以来,全省有关市、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迅速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各市、县(市、区)根据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总体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要求,核准扶持对象,落实具体措施,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到镇到村,落实到贫困农户。韶关市及所辖县(市、区)实行了“包资金到位、包规划设计、包工程数量质量、包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包组织协调”五包责任制,并将农村危房改造任
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奖罚制度,有力地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茂名市主要领导亲自抓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会议作动员,使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各地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按照“安全、实用、卫生、经济、美观”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避免了这项德政工程蜕变为形象工程,使农民切切实实受益。
在建房规模和结构方面,各地提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要求统一建成钢筋混凝土楼房。对资金自筹难度大的贫困户,先规划好住宅地,把基础尚可利用的房子,通过维修加固,改善现有住房条件,待家庭经济好转后再扩建。如湛江的雷州、徐闻等县(市)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把墙体较好的茅草房改造为石砖瓦房,既降低了建房成本,又达到安居目的。
一些地方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采用适度集中、整村推进的方式,将缺乏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农户,按照离乡不离土的办法进行搬迁改造。如清远市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与石灰岩地区群众搬迁安置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有些地方还把危房改造与农村泥砖房改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如茂名市在改造农村危房的同时积极推进“告别泥砖房工程”,已改造农村泥砖房30多万户,受益农民150多万人。
各方行动共济民困 扶贫助弱蔚然成风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各地各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社会各界也纷纷慷
慨解囊,保障安居工程的投入和顺利开展,并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新风尚。
省政府根据实际,围绕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省政府第十届77次和82次常务会议决定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为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目标,省财政采取预拨等方式加快拨付农村危房改造省级补助资金,2005年拨付1.4亿元,2006年拨付1.54亿元,2007年拨付1.925亿元。考虑到2007年计划完成的3.85万农村危房户多为自筹资金能力较弱的特困户,省政府决定对其补助标准从4000元/户提高到5000元/户。各有关市、县(市、区)政府在克服困难增加财政投入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几年来,除了积极设法从财政安排预算解决外,还从实际出发制定各种惠农政策,对贫困农户建房一律免除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杜绝强制或变相乱收费,最大限度降低建房成本。有的地方还出台了贷款优惠政策,如德庆、怀集等县专门制订贫困户建房贷款贴息办法,鼓励贫困户到信用社贷款建房,县财政对建房户贷款予以2-3年贴息。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为安居工程出钱出力,在全省上下掀起农村安居工程建设高潮。2004年3月,省扶贫办、省工商联、省私营企业协会和省扶贫基金会密切配合,组织发动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的“南粤群英献爱心”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8000万元。2005年,省扶贫办、省扶贫基金会与广东移动通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畅享广东移动献爱心”募捐活动,筹得资金3830万元。各市、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募捐活动,帮助农民重建新居。珠三角对口帮扶地区每年也拿出部分对口帮扶资金用于受帮扶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随着社会各界捐款的陆续到位,湛江、河源、清远、梅州等地农民建房的积极性高涨,一幢幢结实耐用的民居正在拔地而起。一股致富思源、致富思亲、扶
贫济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加强监督确保公平与质量
为了确保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施,省扶贫办与有关部门先后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解决我省农村贫困户“住房难”问题的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省级财政扶持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强化资金管理,确保有限的扶持资金实实在在落在农民的身上。近年来,我省明确项目资金下达方式,确保专款专用、扶持到户。按照省的要求,各市、县(市、区)也相应制订了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最大限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与此同时,我省还推行农村危房改造公示制。实行“三公开一监督”,即公开扶持计划、公开扶持对象和公开扶持补助资金,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为确保安居房的质量,我省加强了对安居房的质量管理,建立贫困户危房改造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省扶贫办还对每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对未按期完成任务、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
民心工程继续前行
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解决农民住房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根据调查统计,全省14个地级市和恩平市农村以及国营农场、华侨农场、林场居住在泥砖(茅草)房的农户(职工)还有225.6万户,占这些地方农村总户数的22.6%。农村泥砖(茅草)房防灾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加上广东灾害性天气频繁,特别是每逢台风暴雨,住在泥砖(茅草)房中的群众生命财产就受到严重威胁。
2007年3月,省委、省政府在茂名召开的全省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提出,要学习借鉴茂名市“告别泥砖房工程”的经验,从2008年开始,用5至8年时间,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泥砖(茅草)房改造,彻底解决农民住房难的问题。2007年9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报告》,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房和泥砖(茅草)房改造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最近,刚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提出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站在新的起点,作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重要部门,省扶贫办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目标任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个梦想,在今日的广东正逐步变成现实。
第四篇:奋战一百天 确保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奋战一百天
确保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在2010年全市第五次安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市政府副市长
田亚东(2010年10月12日)
同志们:
“十一”黄金周刚过,市政府就决定召开全市第五次安委会(扩大)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本次会议,总结分析前三季度特别是第三季度和国庆期间安全生产情况,安排部署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市长碰头会会议精神,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再加压、再鼓劲,奋战一百天,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刚才,扬前同志通报了1-9月的安全生产情况,四个县(市、区)和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市住建局、市质监局的同志分别结合实际,就如何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发了言。他们的意见很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重要时段工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基本平稳。1—9月全市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呈现“二升二降”的局面。事故起数245起,同比下降42.8%;死亡人数85人,同比上升11.8%;受伤人数250人,同比下降27.9%;经济损失258.7万元,同比上升50.6%;春节、五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大局。
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从1—9月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指标分析看,形势十分严峻。一是较大事故明显上升。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较大事故5起,比去年增加4起,同比上升400%;死亡17人,比去年增加14人,同比上升466.7%。二是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上升,并已超目标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5起,死亡7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92.3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上升400%、600%、100%、1031.2%。死亡数已超省下目标2人,国庆期间又死一人,即已超省下目标3人,形势十分严峻。三是铁路路外事故形势严峻,超进度指标。全市共发生铁路事故9起,同比下降10%;死亡8人,比去年增加3人,同比上升60%。占全年指标的88.9%。四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今年发生的5起较大事故,全部发生在交通领域,2月 到3月连续发生3起,7月到8月又接连发生2起。从这些指标分析看,我市今年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若最后这三个月稍有疏忽,就有指标超控的可能,就有我市各项考核被一票否决的可能。
(二)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上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企业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仍然存在,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侥幸麻痹心理。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事故大幅上升,暴露出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时紧时松,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起安全发展的理念,工作主动性不够。也充分说明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稍有松懈、稍有减弱,事故就可能严重反弹。二是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个别县(市、区)、部门、单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工作不够,安全监管不到位,工作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落实不够、履职能力不强等问题,不能真正将安全生产各项决策部署及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基础管理薄弱。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主动抓安全工作的机制尚未形成;有的企业安全管理松懈,管理制度不健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安全保障能力弱;个别企业逃避监管,“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和非法经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和“三超”(工矿企业 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转)现象屡禁不止。四是联合执法整治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整治工作中,未形成有效的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联动机制及工作合力,执法整治工作效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五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各级各部门、单位和企业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督促检查不力,工作中存在重安排、轻落实的倾向,对工作落实的进度、效果、质量督查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六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加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乡(镇)安监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少数基层安监部门的监管能力不够强,综合监管手段还比较弱,基层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还不高。
(三)从隐患治理上看,措施和力度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今年是“质量和安全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从1—9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来看,一些重点行业虽然经过不间断地排查整治,消除了大批安全隐患,但应该看到,已经排查出来的部分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有的隐患虽然已经得到治理,但还有可能出现反复,新的隐患也在不断滋生,随时可能酿成安全事故。总体上看,一些地方和领域安全生产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重检查、轻治理,重治标、轻治本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未把安全生产 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我们必须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确保全年各类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以内。
二、突出重点,强化治理,全力抓好第四季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真抓实干,强化措施,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认真查找问题,努力控制事故总量。我们要深刻反思,认真分析每一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事故背后的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当然,我也知道,当前大家面临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各方面的工作又很多,再加上 我市已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各项指标“零增长”,起点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保今年我市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继续实现“零增长”的压力更大、难度也更大,特别是前三季度,我市有的指标已严重超过进度,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我市工作不因安全而被一票否决。压力就是动力,希望同志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来之不易的成绩,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不仅要确保不出现被一票否决的现象,而且还要争取把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上一个新高度。
(二)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一要抓好各行业领域隐患治理。从1—9月发生的事故情况来看,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铁路路外等行业和领域事故发生率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比较大。下阶段,在抓好全市面上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要对这些行业和领域予以重点防控,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尤其是要千方百计加强防控减少死亡事故。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要重点对事故多发的危险路段、驾驶员素质和路面行车秩序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在消防安全方面,要重点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的集中整治;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安监、建设、工商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安全 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等,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停产停业整顿的,供电部门要依法对其实施强制停电措施。二要抓好各级挂牌隐患治理工作。今年,市政府挂牌10项重大安全隐患,市安委会也将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各督办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重大隐患整改工作的领导,增强整改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各级挂牌隐患的整治工作。尤其是要抓紧今年省政府挂牌督办的5起较大事故的查处和相关措施的落实。
(三)坚持固本强基,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一是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年”活动成果。要重点开展对非法生产经营、违章指挥、故意拖延隐患整改、屡次发生事故等行为的执法检查;深化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实施项目建设行为;充分落实“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取缔关闭”三项措施,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二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治本力度。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完善行政问责制,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的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支撑和保障;积极推进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健全镇(街道)、村(居)安全监管“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真正构建一个覆盖全市基层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 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三、明确责任,凝聚合力,确保全市全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现在距离年终仅近百天时间,年底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市委常委会10月8日专题研究部署了“百日大会战”相关工作,我们要按照常委会议精神,做到一天都不耽搁、一天都不松懈,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瞄准“一个目标”。第四季度是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最后冲刺阶段。随着一年一度的生产经营旺季的到来,生产和安全这对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企业为了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赶时间进度、满负荷生产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增大。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压事故、降指标”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做到好上加好,为全市安全事故大幅下降作贡献。已突破或已接近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警戒线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党政一把手更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以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警醒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不拉全市后腿。
(二)形成“两股合力”。一要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抓好安全生产的“凝聚力”。安全生产涉及面广,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方面通力合作。公安、交通、国土资源、规划建设、质监、工商、卫生、环保、旅游等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建立并不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安全联络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市安委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部门及发改、财政、工商、公检法、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形成安监队伍经得起考验的“战斗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按照“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等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同时要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腐倡廉教育,狠抓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坚决做到“铁手腕”、“铁面孔”、“铁标准”,努力塑造一支政治优良、业务过硬、行为规范、纪律严明、经得起危险和利益考验的安监队伍。
(三)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抓安全生产和“保增长、保稳定”的关系。“保增长、保稳定”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市上下必须全力以赴围绕这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予以推进。与此同时,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得紧而又紧,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工作中切忌把安全生产工作和“保 增长、保稳定”中心任务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二要处理好抓安全生产与服务企业改善发展环境的关系。我们抓安全生产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服务企业改善发展环境也是为了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和服务企业改善发展环境对立起来。一方面,我们要把企业的需求作为部门服务的第一信号,认真履行职责,全方位、全身心、全过程地做好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优的环境。另一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对安全隐患履整不改、经常发生事故的企业绝不心慈手软,该查处的要严格查处,该依法关闭的要依法关闭。
同志们,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按照李佳书记“安全工作永远从零抓起,安全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行政必须作为”和勤宏市“安全生产有人抓、有钱抓、有时间抓”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实现“零增长”并控制在省下控制指标范围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努力开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五篇:县残联八大举措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县残联八大举措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2016年,县残联围绕中心,真抓实干,统筹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康复维权、宣传文体等各项工作,不断扩大残疾人的保障服务覆盖面,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参与社会程度逐步提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超额完成惠残民生工程任务。2016年我县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县残联牵头负责的“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圆满超额完成任务。一是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应发尽发。2016年我县残补任务数为:
一、二级3592人、三级、四级666人。10月底最后一批上报一级、二级3769人,三级、四级693人,补贴形式采取现金形式打卡发放,全年分7次发放,共发放救助资金325.1349万元。二是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应补尽补。2016年,我县精补任务数519人,经镇(园区)上报共有607人符合条件,6月底完成补助资金一次性打卡发放,共发放资金60.7万元。三是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应康尽康。目前,市残联下发 2016年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31人,截止目前,我县已安排43名残疾人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其中听力8人,脑瘫9人,智力19人,孤独症7人;免费为2名听力残疾儿童安装人工耳蜗,为3名脑瘫儿童适配踝关节矫正板、站立架和梯背椅。四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应复尽复。市下发我县 2016年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任务数32人,我县成功实施3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五是配合县民政局做好5000多人贫 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
二、扎实推进两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中心”和“改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条件”是逐步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管理服务体系和托养工作的两项重要工程,为把承办的两项实事办好办实,我会在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加强调度、营造氛围等方面下功夫、用气力。一是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中心。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具器具服务示范中心目标任务的通知》(马政办秘[2016]79号)文件要求。目前,我县率先以环峰镇、林头镇、陶厂镇为首批建成3个辅具服务站和以褒禅社区、胡蒋社区、隐龙行政村、卧虎行政村、祁首行政村和夏桥行政村等建成6个辅具服务点,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辅具服务网络,完成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中心目标任务。2016年,完成2015彩票公益金残疾人辅具适配项目,为18名低视力残疾人发放助视器,免费上门为2名贫困重度残疾人适配器具,装配小腿假肢3例、大腿假肢3例、成人矫形器2例,为6名听力残疾人验配成人助听器;发放轮椅、腋拐、手杖、坐便器、洗浴椅、防褥疮坐垫、盲杖、盲表、手摇三轮车、助听器等各类辅具650余件。二是改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条件。根据《含山县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含政办„2015‟24号),经镇(园区)摸底,全年共有122人符合居家托养条件,发放资金14.03万元。今年我县继续实行居家安养特色服务——“阳光家园”护理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城区1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居家护理服务。
三、精准扶贫,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我县因残致贫1116人,已办残疾人证620人。我们把残疾人扶贫攻坚作为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采取形式多样的脱贫形式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一是扶持有能力的残疾人在家乡自主创业。今年对重点扶持10户、一般扶持32户、阳光大棚4户进行资金扶持,发放资金13.2万元。二是组织残疾人参加县人社局春季就业招聘会。2月份,我会联合县人社局开展“春季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其中安徽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含山县长通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和安徽仁丰饰材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提供了近300个就业岗位,仅正月初八一天就有26名残疾人进行了就业登记,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谢大姐工作室”与企业联合提供招工信息,安排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全年就业登记人员195人,安排到环峰镇、林头镇、褒禅山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企业就业50多人。四是深入扶贫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对县残联结对帮扶的3户扶贫户以基地带动、党组织走访慰问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他们脱贫。五是积极配合县地税部门抓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通过加强残保金征收工作中核残资料的审查,确定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抓好全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
四、巩固残疾人专项调查成果,全面完成残疾人需求动态更新工作。我县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入户调查工作从2016年7月1日正式启动,8月31日前完成,共完成调查11081人,完成率100%,其中入户调查9538人,电话调查464人,入户调查率为95.36 %;未完 成调查1079人(包括查无此人66人,已搬迁118人,空挂户55人,外出79人,死亡761人)。8月22日至26日,县残联对镇(园区)进行了全面的数据质量检查验收,全县调查表差错率均小于0.3%,符合县验收标准。9月5日我县将所有动态更新数据进行了上报,全县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圆满完成。
五、爱心助残形式多样,扶残助残氛围浓厚。春节前夕,我会通过集中慰问和分散走访的方式对全县271名贫困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资金16.4万元,让他们在新春佳节之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3月18日,省直机关工委对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春蕾计划”捐助活动,为23名残疾儿童每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当场发放慰问金23000元。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围绕“关爱孤残儿童 让爱洒满人间”这个主题,我会开展了系列扶残助残活动,副县长孟霞先后走访慰问了孤残儿童裴俊、庙英,同时我会还看望慰问其他5名特困孤残儿童,此次慰问共发放慰问金4000元;同时我会联合县慈善协会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对全县101名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0.1万元。
六、内外发动,促进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一是抓好残疾人外宣工作。全年先后在省残联、市残联网站、县政府网站刊登稿件80余篇,省、市级媒体刊物发表文章8篇(其中《安徽残疾人》发表1篇),省、市、县电视媒体报道8次,专栏2篇,在县级电视台开辟《残疾人之声》专栏宣传残疾人政策、帮扶救助、自强不息等信息。二是开展残疾人 参与群众性文艺活动,选送8名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参加市残联组织的迎新春文艺汇演初选,其中我县盲人推拿师崔俊因才艺突出,被选中参加全市迎春文艺汇演;选送12幅优秀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参加马鞍山市第六届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比赛和展览,我县李贞宏、谢长湖、贾荣军分别荣获摄影类一等奖、绘画类二等奖和书画类三等奖。三是积极筹备参加马鞍山市2016年残疾人运动会,共选送29名青年残疾人参加田径、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等四大类项目。四是选派优秀残疾人参加省第八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我县盲人张晓莉、张晚霞、孙跃和肢体残疾人李贞宏分别参加了盲人保健按摩和摄影类的技能比赛,充分展示了我县残疾人的技能水平。
七、提标扩面,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一是落实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就学救助工作,此次学生救助在补贴范围和救助金额等方面“提标扩面”,将惠及611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其中享受救助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384人、高中及中职118人、大专及本科107人、硕士研究生1人、一次性救助1人。人数较去年增加148%,共计发放助学金47.45万元。二是我会联合县教育局积极开展7—14周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核查工作,共调查统计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48名,根据其残疾程度和未入学原因确定教育形式,做好“一人一案”促学工作。三是2016年省特教学校计划招生数安排我市15人,分配我县任务数6人,我会通过广泛动员部署,做好残疾青少年和家庭的劝学工作,介绍招生政策,5 共安排8名残疾学生进入特教学校学习,超额完成招生任务,受到市残联的充分肯定。
八、疏导结合,提高全县残疾人信访维权水平。2016年,我县残疾人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接待涉及残疾人生活救助、残疾人证办理和残疾学生就学等残疾人来信和转信函4件,化解矛盾2起,受理电话投诉3件,答复率和满意度均100%,全年未发生一起恶性上访事件。同时,我会还紧紧围绕全县残疾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协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和建议,不断提升涉残议案、提案的办理质量和水平。(县残联
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