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院干部学习《对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意见》心得体会
法院 干部学习《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人民法院的司法舆论传播工作亦应如此。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构建全媒体时代的司法舆论传播新格局,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刻认识人民法院作为政法机关的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通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阐述以及《意见》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当前人民法院司法舆论传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将法院新闻舆论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同步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法院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要进一步提升应用水平。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及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提升政务新媒体应用能力,是人民法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一要创新传播手段,提高新媒体应用水平。近年来,短视频广泛的受众范围及快速直接的呈现方式,使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炙手可热的传播平台。因此,人民法院要善于借助短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努力提升图文、音频视频的全媒体推送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将重要司法信息传达出去。二要坚持正确與论导向。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法院新媒体宣传领域,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网络宣传全过程,把政务新媒体作为权威信息发布和舆情回应、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及时公布真相,消除网民疑惑。
要着力打造优质团队。全媒体时代,选拔、培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全面、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新媒体团队,是人民法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法院新媒体工作人员,一要热爱法院新闻舆论工作,二要有责任意识,三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除了加大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力度,还需注重后期的培养和管理。如今的新媒体领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与此前不同,只有切实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使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代媒体高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要进一步加强民意互动。民意体现社会民众的意愿和意志,体现了人民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和期盼。通过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传播法治声音、赢得人民满意,是人民法院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与民意互动,同时还有助于调动网民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贡献司法力量。一要注意收集并反馈民意。如今,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有留言功能,网民可以通过留言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二要让司法裁判走进人民心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公正性的认知,对于受到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人民法院在审判时应在尊重事实、严格依法办理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接近民意所期盼的“正义”,并在宣判后主动向社会公众释明判决理由,解答群众困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审判工作在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上的有机统一。
第二篇: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富国强军的整体设计布局,是习主席治党治国治军方略的新发展。我们要从时代高度清醒认识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是富国强军根本之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是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担当,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群策群力落实好这个大战略。
破除禁锢培塑融合思想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心融”方能“行融”。为此,我们必须紧跟习主席思想步伐,从强国强军的高度,突破传统观念局限、僵化思维束缚、消极心态障碍,以上率下“整理好思想”,破除影响军民融合的思想禁锢。
打破思想壁垒。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融合发展的力度。当前,有的把军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看作是国防和军队自身范围内的循环;有的劲头很足却一厢情愿,与地方统筹协调不足,致使地方优势资源“可望而不可即”;有的欠缺顶层设计谋划,以致军地对接、层次衔接不够好,使得在地方优势资源引进过程中打了折扣,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军民融合的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强化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大局观念,摆脱行业、部门、单位的利益束缚,打破融合的思想壁垒。
破除门户之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国际层面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激烈军事竞争,背后是现代国家安全理念的交锋、体制与体制的竞赛,比拼的是谁的军事制度更能够通过融合来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从国内层面看,我国发展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如何实现经济和国防两大建设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考验着我们的战略智慧。加快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破除门户之见,让顶层统筹统管体制不缺失、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不滞后。
根植融合意识。军民融合蕴含着“1+1〉2”的理念,彰显了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政治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实现富国强军,军地双方都应当具有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协作意识,破除一切妨碍融合发展的狭隘思想和条块分割、自我保障、运行封闭的管理现状,不断增强军地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意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切实走活军民融合这盘大棋。要以“三严三实”为准绳,将工作干在点上、落到实处,还要认真探索、大胆前行,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不断推动军民双拥、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融合。
综合施策清除融合障碍
“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抓住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节点,各级领导务必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从强军兴军的高度,着力打通横亘在军地之间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顶层筹划开启“融合”新征程。“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首要的问题是要从顶层筹划上开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征程。因此,只有抓住了顶层设计这个牛鼻子,才能抓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控制点”。要加大对军民融合的统筹统管力度,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从源头上把影响军民深度融合的“障碍”逐一拆除掉,切实解决好深度融合过程中各自为政、多头领导以及“都在管、都不管”等问题。
国家主导加速“融合”新对接。习主席强调,“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正视现阶段由于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配套,造成“融合别人可以,融合自己不行”等问题。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应按照“实用、能用、管用和完整配套”的原则,采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办法,建立完善层次分明、科学合理、有序衔接、运转高效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又快又好发展。
法治保障助推“融合”新提升。“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可以说,配套完善的法规制度,是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确保军民融合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用法治保障助推军民融合新提升的基本考虑是,国家可通过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具体规范,从根本上提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军地协同提升融合能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队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作为部队,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抓”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更加主动、更加自觉、齐心协力科学统筹使用国家、社会的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全面奏响军民深度融合“中国乐章”。
坚持需求牵引。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民融合纳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把相对独立的国防发展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融合起来,实现两个进程相一致、两个战略相配套、两个体系相兼容,形成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提高的局面。发挥任务需求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大胆预设可能执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针对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不同类型任务,分别明确支前动员、支前准备和战时后勤、装备、物资保障力量编成及任务分工,始终做到不论哪个主体、哪个领域或哪个系统的行动,都必须做到需求主体、需求目标和牵引对象明确,确保各主体、目标和对象之间的匹配与协调。
突出衔接配套。军民融合牵扯面广、涉及领域多、协调难度大,只有解决好各体系、各领域之间的制度盲区、交叉重叠、操作互动衔接等问题,才能确保“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处处有遵循、时时有规范。坚持统一筹划,将军民融合的众多要素协同分类、有机衔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领导,以满足任务需要,确保按规则行事、依照准则推进、遵循规程深入。坚持资源共享,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整合军地优势资源,实现资源配置在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优化整合,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资源效益最大化。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地方战略性支柱产业、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军队建设中,促进军民高技术双向转移。坚持共同担当,把执行军民融合作为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找准明确责任和倒查追究责任的切入点、结合点、共振点,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
培育融合人才。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是确保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力量之源。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军地双方接力培养,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反应速度快、突击能力强的“融合型”人才队伍群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引领军民融合大发展。军队要主动与党政机关、地方企业、大专院校建立“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军民融合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在推进军民融合的实践中不断磨砺人才,让人才在推进军民融合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既能在平时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又能在战时作好紧急动员确保拉得出、顶得上。
(作者单位:陆军第21集团军)
第三篇: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应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
纵观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创新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位势更迭的“一招鲜”和“先手棋”。当下,第六次科技革命率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爆发,我国要想在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过程中实现赶超跨越,就需要在科技事业布局中加快促进三个“深度融合”。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系,既有所区别又彼此关联。创新链是产业链得以发展的源泉,产业链是创新链得以物化的结果。如果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进行脱钩式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创新成果被视作“奇技淫巧”,要么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根据《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我国从事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比重仅为38.1%,有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发表论文的目的是职称晋升,有90.4%是为了完成考核要求。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的二元分离造成了“孤岛现象”。因此,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自主创新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制造到智造的本质,是将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升级为高端产品。改变纯粹以产业链为导向的应用技术供给传统,构建以产业链激发创新链为导向的共性知识供给体系,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品创新高度互嵌、融通创新。加快完善多层次、跨区域创新布局。不仅要在国家层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力量,而且要推动各地区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实现国家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创新互动,而且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创新联动。积极探索新型自主创新范式。自主创新当然是突破技术和市场双重壁垒的不二之选,但这绝不意味着自主创新就是闭门造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上述各种创新策略的应用,要注重因地制宜,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靠“中国智造”布局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科技前沿产品,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中国智造”完全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布局以我为主的产业链,关键在于零部件供应。建立重大危机处突机制。对产业链中可能被“断供”和“封喉”的供应环节进行预测,对该供应环节中的“卡脖子”技术进行识别,对已经发生的技术封锁、技术打压等重大危机进行响应。加强自主可控供应体系建设。以重大战略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向创新链集聚,形成集设计、研究、制造、营销为一体的供应体系。如华为手机在采用高通芯片的同时,成立了基于自主创新的高端芯片制造公司——海思,当华为手机被高通芯片“断供”后,迅速用海思芯片补位,以此提高化解系统风险的能力。加快促进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重视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335.6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整个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仅为6.0%,与发达国家15%左右的占比仍有差距。基础研究相较于应用研究,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资金难以自觉向基础研究环节流动。如果放任资金链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自由嵌入,那么基础研究环节的融资难题将彻底无解。因此,要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链。一是完善多元支持的投融资网络。创新链上的科研活动很“烧钱”。加强政府主动投入,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调节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的配比。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成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专行,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交叉合作,共同为基础研究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创投企业加入,根据创新链各个环节的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创投模式,引导创投企业以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欢迎天使投资个人进入,通过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成立股权众筹联盟、迭代天使投资模式,促使更多的天使投资人向基础研究环节集聚。二是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不够紧密。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为融资方、投资方、中介机构提供沟通载体。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系统构建以投融资交易平台为主体、创新主体信息平台为基础、科技金融互动平台为载体、信用担保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为两翼的结构模型。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完善“一网通办”,将平台资源化繁为简,提高互联互动效率。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指导和政策引导,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人才集聚效应能够引发信息共享、思想碰撞、知识溢出,对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路径实现有显著效果。因此,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国家。但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每千人劳动力中专职科研人员的占比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第二,“诺奖”级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顶尖创新人才、冷门稀缺人才比较缺乏。我国科技事业要想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必须拥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应围绕创新链完善人才链,突破人才瓶颈。一是加强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科技人才是解决国家关键领域中科技创新难题的主力军。要增强战略科技人才的问题意识,将个人的科研问题意识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同向聚合。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多责任,让他们在把握世界科技大势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创新发展高地,实现“非对称”赶超。培养“前瞻式”的战略科技人才。根据前瞻式探索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培养一批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科技怪才”。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让战略科技人才持续涌现。二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人才是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的助推器。培养“甘愿奉献”的基础研究人才。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将对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个人而言,其并不一定获得直接经济回报。要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发扬甘坐冷板凳、埋头做科研的科学精神。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薪酬激励、声誉激励、职称激励、情感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为基础研究人才解决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后顾之忧,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培养“毅力强”的基础研究人才。根据基础研究的长期性、风险性等特征,鼓励基础研究人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闯新路、敢于试错、永不言弃。制定灵活的评价机制,探索分阶段考核办法,给予基础研究人才较大的宽容度。
第四篇:共享资源、打造主体,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共享资源、打造主体,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西区从衢州国家休闲区、现代田园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定位出发,落实“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突出西区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和项目布局,丰富完善西区一期建设,通过“聚商气、旺人气”增强西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发挥西区向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整合资源、融合城乡,以建设繁华西区为主线,做大做强做实服务平台,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带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一、以规划为引领,统筹城乡,全力推动西区提升发展。西区作为衢州的中心城区,围绕“畅想信安增魅力、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突出规划引领理念,构建市域一体化,强化西区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把西区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功能上,全力打造精致紧凑、和美儒雅的现代田园城市。
一是突出“规划龙头”理念。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现代政府重要的政策杠杆和发展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主导、指导和统筹作用。加强和完善规划工作,始终做到规划先行、规划主导,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推动西区有序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对接城市空间战略研究。西区的开发建设已从“工地型”向“城市型”转变,通过对西区一期未开发地块的梳理,从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土地利用、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重点完善鹿鸣山半岛区块、严家淤岛、中央商务区、衢纺公司等重点地块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好西区一期西拓的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导西区开发建设工作的实施推进。
三是统筹融合推进专项规划综合化和区块规划规模化。战略统筹谋划市域一体空间发展,加快全市“多规一合”步伐,加强西区与各区域间综合交通、水利水系、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等规划联动。实施以交通为支撑的区域联动策略、以保护生态为导向的空间构建策略和产业发展策略,着力打造以山水交融、城乡共生、产城一体为特征的生态田园型西区。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共享资源,优化美化西区环境。西区一期按照丰富完善、提质提速的目标要求,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中心城市品质,促进城市人气集聚、紧凑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园林景观工程、亮化工程、绿道网等项目建设,通过完善设施、整治规范提升环境优势,大幅提升西区综合承载力,带动周边区域共享西区资源。一是以治水拆违为重要载体,打造生态西区。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饮用水工程,实现生猪全面禁养和禁止采砂洗砂,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落实河长制,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石梁溪和庙源溪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与柯城区联动,形成从从源头到尾的景观带。全面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推进项目化拆违、组团式改造、综合性利用,以开展“无违建”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畅通西区。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治堵”、“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为载体,谋划建设城市治污治水、园林景观提升、城市道路畅通、城市功能优化等基础设施工程,优化城市环境,畅通西区道路网,结合市域统一规划的绿道网建设,与周边区域连接,提供广大市民慢行游玩周边风景线,集聚西区人气。
三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打造文明西区。积极推行绿化养护、保洁维护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加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以科技手段提高西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深化交通治堵,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加大力度整治提升力度,深化研究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西区环境。
三、以拓展平台为引擎,转型升级,集聚西区高端产业。西区按照“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发挥区域优势,集中精力,拓展平台,积极发展网络经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商贸、股权投资、证券基金等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培育和集聚西区产业规模。
一是拓展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电子商务,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平台作用,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和消费服务体系,强化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形成网上网下两个市场,不断增强衢州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平台建设。现代物流业以其优势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从西区功能定位出发,加快物流基地建设、改造提升沿江岸线资源、完善口岸环境,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壮大,吸引物流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三是强化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视总部经济,把“浙商回归”的重点放到“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上,加大与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引进一批总部基地型、资本回归型、龙头带动型企业,促使西区成为高端产业的汇聚地。
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在强化政府均衡托底的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办事业、兴产业,全力以赴加强民生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开放、竞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就业体系。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
二是构筑统一、系统、规范的城中村改造管理政策体系。推行公寓安置、“房票”安置等多种征迁安置方式,加快完成西区一期征迁工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找准改革切入口,狠抓改革措施落地,用制度和技术手段倒逼西区运行方式创新。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改革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着力抓好公务用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体制机制改革。
2015年5月15日
第五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大战略决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推进“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引导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
2.坚持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规划,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坚持示范带动和推广普及的原则。培育有代表意义的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带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推广普及。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提高,作用效果明显增强,工业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信息技术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关键环节,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具体目标是:
1.大幅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全省传统工业骨干企业的信息技术装备大多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大现有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工业软件的开发应用力度,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骨干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骨干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中有80%以上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等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广泛应用。
2.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耗能企业广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节能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
到有效发挥。
3.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营业收入年增长率15%左右;“两化”融合对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4.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4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超过30%。
5.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工业发展速度保持在13%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七个环节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形成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推动各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根据我省工业发展实际,应在以下九个行业重点推进。
1.石油化工行业。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系统(FCS)、先进控制系统(APC)等控制技术和设备,使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生产控制逐渐从低级的单回路控制向高级复杂系统控制发展,直到管控一体化。到2015年,全省石化行业企业50%以上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2.冶金有色行业。重点利用自动控制、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产品档次,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全面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规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开发推广智能技术、生产各工序和全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加强对冶炼过程中高耗能炉窑等的计算机控制,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换代,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到2015年,全省冶金有色行业企业在主要工序和关键岗位实现集散控制(DCS),初步实现管控一体化。
3.能源行业。积极推广实用的信息技术,确保能源产业高效、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建立井上与井下、矿区与政府之间的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鼓励和引导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开采率,大力推进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生产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推进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建设。
4.装备制造业。重点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向人机交互性更强和网络化制造方向发展。积极采用可靠性设计技术、绿色设计技术、基于建模与仿真的虚拟设计制造技术、产品数据库管理等技术。鼓励使用实用化大型铸、锻、焊及热处理模拟仿真软件包,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90%以上,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应用率达到80%以上。
5.建材行业。水泥企业重点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企业信息化集成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应用,推广水泥配料专家系统,开发水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并将集散控制系统(DCS)、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集成,形成流程型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系统,提高水泥生产质量,促进节能降耗。玻璃企业重点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开发适应特种工艺的控制软件,实现在线缺陷检测与智能化切割分选全自动控制及炉窑的自动控制。到2015年,建材企业技术装备6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工艺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达到100%。
6.轻工纺织行业。重点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生产工艺创新,改造自动化生产设备和
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工艺的计算机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造纸企业在连续蒸煮、烘干、水分、定量等重点环节实现在线测量,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自动化装置,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纺织行业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计划及信息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
7.医药行业。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试药系统,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加快医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建设和实施,提高医药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重点推广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发酵罐、生产工艺的计算机控制,全面提升药品安全的检测、控制水平。
8.食品行业。重点推进企业诚信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与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提升食品生产的检测、控制数字化水平,增强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促进企业应用信息系统,加强对采购、生产、配送、库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引导和督促重点企业,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应用原料检测、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自动化装置,改善质量安全保障条件。
9.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新技术。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金融业大力推进“金卡”工程,广泛采用先进成熟信息技术,确保金融安全。
(二)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1.对信息化基础较弱和处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小型企业,重点引导小型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收集、发布产品信息和宣传企业形象,开展企业会计财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逐步开展网上客户服务和网上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业务集成与应用集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控,建立企业预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重要业务应用系统,推动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实现企业业务统一集成,开展网上询价、采购和营销等非支付型电子商务;重点建设中小企业技术管理咨询平台和市场开拓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和创业基地项目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
2.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集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结算中心、分销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流程再造、内控措施与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以优化价值链为核心,开展协同设计与制造和支付型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3.对处于信息融合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基于平台化、标准化、集成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和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与应用示范,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单据流、资金流的协同和共享,全面优化价值链,带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对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系统,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
(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坚持鼓励自主创新,推动国际国内合作的发展思路,确保我省信息产业在较长时期内高速发展。利用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产业链,建成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充分发挥军工电子产业的既有优势,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做强军工电子骨干企业;加强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重点发展电真空器件、肖特基二极管、电力电子器件、电源模块、光电子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大集成电路芯片生产设备、封装设备和电子材料切
磨抛设备等电子专用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铁路通信电缆、铁路车站信号全电子计算机连锁系统及应急系统扩大规模和产业化;发挥我省在仪器仪表产业的比较优势,培植一批研发生产医疗电子、机床电子、通用控制器、电力电子、石化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利用金川公司、甘肃稀土公司资源优势和甘肃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子材料产业(新兴锂电池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将新兴锂电池产业尽快培育成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的增长点。抓住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子企业落户甘肃。
2.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坚持自主研发和软件外包并举,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空间,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发展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加快少数民族语言软件开发与推广,推动软件企业向本地工业企业渗透,提升软件企业服务本地企业的能力;鼓励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程度高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剥离内部的信息中心等相关机构,创办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的软件企业;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软件或模块定制加工、数据和技术服务等,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软件服务外包,加快兰州高新区软件园的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两化”融合提供支撑和服务。
3.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规模,大力提升通信信息服务能力。重点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积极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务。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业,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信息资源公益性和商业性开发,支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开发数字内容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逐步推进“三网”融合。做大做强计算机服务业,积极推动项目咨询、工程监理、安全评测、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和服务外包等行业发展。
(四)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加强政务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全省党政门户网站群,建成具备信息发布、在线服务、业务协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网上政务平台,方便企业、群众获取各类信息和服务。推动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文化娱乐、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等服务。以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缴费、小额消费支付等领域为突破,积极整合卫生医疗、民政事务、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快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批发市场和超市等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区域物流信息化,提升服务功能,发挥兰州、天水、白银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打造区域流通信息交换枢纽和电子商务中心。
三、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工业强省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省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省工信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甘肃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通信业发展的指导,研究提出支持通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为“两化”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投融资政策,强化投融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设立甘肃省“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两化”融合重点项目,资金额度每年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各市州也要相应设立专项资金;省级有关部门要合理调配现有各项扶持资金,支持有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优先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金融机构对于列入国家和省上有关“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企业,优先给予信贷配套支持。
(三)制定优惠政策。制定出台鼓励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具体政策意见,调动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
1.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税前摊销。
2.企业在信息化改造中所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3.与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获得的收入,可按规定免征营业税。在一个纳税内,信息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信息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5.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将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电子信息产品及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在信息化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我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对我省自主开发、经审定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并具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电子信息系统、产品和技术,政府在采购、补贴等政策上给予倾斜,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广应用。
(四)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工作。针对“两化”融合不同环节和领域,组织实施示范企业、示范工程、示范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建“两化”融合实验区。
(五)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两化”融合工作体制。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对“两化”融合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直接参与“两化”融合发展重要决策,亲自协调推动重大项目实施。骨干企业要建立健全工作体制,落实机构和人员,强化统一管理职能,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置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加强“两化”融合发展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建设。各企业要把“两化”融合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预算管理,编制企业“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相关人才。支持有关信息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推进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各类行业信息化应用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知名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体系。各级工业信息化、科技、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中小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培训,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知识水平。鼓励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开展针对产业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经费用于“两化”融合发展人才的培训。
(七)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省工信委要建立“两化”融合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和上下联动机制
以及重点项目的报备制度,研究建立“两化”融合重点指导目录。结合各行业实际,研究制订“两化”融合通用技术标准和关键产品标准。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集聚地,发展一批企业广泛认可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商)会要在政府指导下,及时反映行业“两化”融合情况、问题和建议,积极开展典型经验推广、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标准规范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和信息服务提供等工作,促进“两化”融合有序开展。
(八)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信息知识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组建本行业、本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