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杨港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以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落实省市区服务发展新要求,忠诚履职,持续在“放”上求突破,在“管”上重创新,在“服”上做文章,切实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到位,不断打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更加宽松、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放”的力度
近年来,白银市杨港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幅度降低准入和创业门槛、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
一是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全程电子化。目前已实现各种类型企业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环节全程电子化,由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通过外网反馈,为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今年,通过运用“互联网+”实现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满足管理需要,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从根本上推动证照的削减,为群众创业就业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对行政审批事项从法律依据、提交材料、办理时限、责任人等方面进行整理,理清法定职责,优化登记流程、缩短登记注册办结时限,将一般申请审批时限从过去的5个工作日减少3个工作日或当场办结。截止目前,我局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计20583户,其中企业6967户,个体工商户13616户,其中登记制度改革后新增市场主体13134户,其中企业新增4542户,个体工商户新增8592户,分别较登记制度改革前增长187%和171%。
三是进一步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根据《白银市经营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使经营场所的登记改革不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不但对经营住所进行了规范,还根据不同情况简化了相关证明材料,在限定条件下允许“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放宽企业场所登记条件,简化场所使用证明材料,取消住所(经营场所)现场勘验程序,有序释放创业的场地资源,充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四是进一步简化注销登记模式,放宽企业市场退出条件。2016年8月,杨港区被省工商局确定为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地区,依照省工商局相关要求和办法,结合杨港区实际,制定了《杨港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实施方案》,方案对杨港区范围内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的市场主体范围、工作流程、材料规范、办结时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增强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可操作性。截止目前,我局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268户,对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且查无下落的3328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工商注销登记,对连续6个月不开展经营活动的429户企业进行了吊销登记。
二、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创新“管”的方式
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构建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一是做好准入信息推送,有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先照后证”改革工作的进度,认真落实涉企信息统一归集与共享工作制度,加强协同监管平台应用和使用效率,主要归集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小微企业等。牵头制定和实施了《杨港区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与共享工作实施方案》、《杨港区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和《杨港区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已面向全区发布通报3期,信息归集量5.65万条,信息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以及小微企业等信息,剔除工商部门以外的部门信息归集量全市排名第一。探索“多证合一”背景下,推动工商协同税务部门共同做好异常企业和纳税非正常企业的协查工作。上半年,核准移出异常企业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户,个体工商户166户。
二是加强企业信息年报,加大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年报工作的宣传指导力度,积极向市场主体宣传“一份年报关乎机遇、关乎诚信、关乎未来”,对未按期限公示年报的企业,一律纳入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通过企业信用公示系统、部门门户网站、区政府政务公开网等途径全面公开市场主体信用奖惩信息,大幅提升了市场主体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经营。2017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93.96%,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77.85%,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62.26%,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创历史最好成绩。
三是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执法检查新模式。全面落实工商系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今年已经开展集中抽查行动三次,其中区局自行抽查一次,抽查市场主体295户;全省公示信息和经营行为抽查我区企业188户、个体工商户3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户;全国定向抽查我区市场主体17户。除394户个体工商户和21户企业由于系统问题,未能实现录入外(积极联系省局信息处进行处理)。抽查中对3户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四是扎实开展联合惩戒,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录入,健全部门信息互查机制,在财政奖励补贴、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贷款、授予荣誉等方面,对被失信企业以限制和禁入。区工商局先后向相关部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1022条,诚信违法受限106户,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正在实现。开展“诚信市(商)场”、“守合同重信用”等评选推荐活动。评选45户区级守重企业企业,推荐上报11户市级守重企业。创建2户区级“文明市场”,1户区级平安商场,10户农资放心示范点,2户区级诚信商场,检查合同400余份。依法将97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发布红黑榜1次,发布红榜企业2户,黑榜企业2户。
五是落实消保维权工作机制,提升消保维权效能。今年“3.15”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期间,在四龙、水川等地开展了法制宣传、农资打假和送法下乡工作。建立和规范先行赔付试点单位、12315消费维权绿色通道成员单位以及消费维权联络示范店,着力营造有利于消费潜能释放的良好消费环境。培育建立北京华联超市为全省第一家市级12315消费争议快速和解绿色通道成员单位。截至目前,受理消费者投诉314件,举报50件,办理市长热线及网民留言3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调处办结率100%。加强商品质量抽检,抽检童装20批次,台灯、洗衣用品5个批次,服装36批次,皮鞋4批次,农资5大类15个批次。配合市局抽检化肥11个批次,地膜1个批次。抽检结果公示后,及时做好进一步处理。查处违法案件1件,案值0.5万元。
六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积极开展了打击传销、禁毒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1000余份。组织11户直销企业召开了直销企业规范经营座谈会,检查直销企业网点35个。配合公安等部门依法打掉传销窝点5个,驱散和遣返传销人员110人。开展了5次打击不正当竞争、打击商业贿赂,反垄断执法检查。立案查处案件14件,罚没款6.94万元。
三、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服”的理念
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以群众和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使“放管服”改革在理顺机制、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等方面有新突破。
一是转变作风,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以群众和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按照政务大厅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总体要求,加强人员力量,进一步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快捷服务,办照设立登记周期将由之前的5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在各服务窗口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在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一审一核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窗口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同时将我们的各项工作和服务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从“登记注册窗口”向“服务综合窗口”的转型。
三是加大商标培育力度,推动品牌战略实施。整理全区所有注册商标基本数据,建立全区及8个工商所“注册商标数据库”、“重点品牌培育发展名录库”、“年度重点培育发展商标品牌库”。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服务指导站的积极作用,指导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全区注册商标达991件,新申请91件,注册成功7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