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五篇范例)

时间:2020-11-05 20:0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

第一篇: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1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批红(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发展)

明神宗——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a href='//www.xiexiebang.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笫戮苫实垡蝗瞬镁?/p>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3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

第二篇: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020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

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

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

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

2.特点

分权与制衡;联邦制;民主制

3.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 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5.建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三、两党制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

两党对垒 交替执政

3.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5.局限

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以大财团为政治依靠,不可避免的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2.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条件:德意志帝建立(1871年)

(1)原因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2.标志:1871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1)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4.实质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5.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2)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020

第三篇: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1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签订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三、甲午中日战争

过程: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运动。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紫禁城,第二次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1.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革命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4.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5.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国民大革命: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国共的十年对峙:

①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192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江西瑞金——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④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

5.抗日战争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④共产党在敌后战争开展游击战: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完全胜利,收复台湾。

抗战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6.解放战争

①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②内战经过: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③新中国成立:1949.10.1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责,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

主要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发展为以阶级斗争为纲

表现:“--”中,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典型的事例是刘少奇冤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空前地践踏,最突出的表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教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三、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

2.法制建设: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2000年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的出台,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民主建设:最突出的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使构想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成功实践: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台湾问题:国共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一是岛内的台独势力,二是外国干涉势力。中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五、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

外交政策:建国初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第一次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外交活动: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2.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日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正式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②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特点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中亚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3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的尖锐对立而破裂。

2.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表现,其实质是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1949年成立经互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局部热战: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事件;亚洲地区发生“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3.西欧与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三、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2.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不可能建立单级格局、形成独霸世界的局面,因为世界多个政治经济力量崛起(欧盟的建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

3.当今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从近期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2020

第四篇: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小结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

A)官能团:无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

③热裂解(2)烯烃:

A)官能团: ;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 B)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C)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2、H2、HX、H2O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3)炔烃:

A)官能团:—C≡C— ;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 B)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C)化学性质:(略)(4)苯及苯的同系物:

A)通式:CnH2n—6(n≥6);代表物: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

②加成反应(与H2、Cl2等)

(5)醇类:

A)官能团:—OH(醇羟基); 代表物: CH3CH2OH、HOCH2CH2OH B)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C)化学性质:

①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的反应

②跟氢卤酸的反应

③催化氧化(α—H)

(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

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

A)官能团:(或—CHO)、(或—CO—);代表物:CH3CHO、HCHO、B)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

②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

(7)羧酸

A)官能团:(或—COOH);代表物:CH3COOH B)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化学性质:

①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8)酯类

A)官能团:(或—COOR)(R为烃基); 代表物: CH3COOCH2CH3 B)结构特点:成键情况与羧基碳原子类似 C)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9)氨基酸 A)官能团:—NH2、—COOH ; 代表物:

B)化学性质: 因为同时具有碱性基团—NH2和酸性基团—COOH,所以氨基酸具有酸性和碱性。

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

A)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

B)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

C)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2)二糖

A)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12H22O11)

B)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C)化学性质:

①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②水解反应(3)多糖

A)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 B)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C)化学性质:

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4)蛋白质

A)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B)化学性质:

①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②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

③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称为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④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⑤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⑥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α—氨基酸。(5)油脂

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代表物: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C)结构特点:油脂属于酯类。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分子结构为:

R表示饱和或不饱和链烃基。R1、R2、R3可相同也可不同,相同时为单甘油酯,不同时为混甘油酯。

D)化学性质:

①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②水解:类似酯类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层)。

5、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说明:若醇没有α—H,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反应。(2)酯化反应

说明:酸脱羟基而醇脱羟基上的氢,生成水,同时剩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

⑴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⑵芳香烃的硝化反应;⑶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的羟基氢原子被置换的反应;⑷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⑸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⑴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⑵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⑶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

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较常见的加聚反应:

①单烯烃的加聚反应

在方程式中,—CH2—CH2—叫作链节,中n叫作聚合度,CH2=CH2叫作单体,叫作加聚物(或高聚物)

②二烯烃的加聚反应

4、氧化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如:R—CH=CH—R′、R—C≡C—R′、(具有α—

H)、—OH、R—CHO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醇的催化氧化(脱氢)反应

醛的氧化反应

③醛的银镜反应、费林反应(凡是分子中含有醛基或相当于醛基的结构,都可以发生此类反应)

(2)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去氧或加氢的反应均为还原反应。

第五篇:上海历史高中第二分册知识点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A

时间和内容: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开始定居生活。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2、炎黄传说: A 神话传说的意义:(1)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口

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2)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经

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A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礼记·礼运》)中的夏朝: A(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也即“天下为家”的社会;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设官分职、有军队、设置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

2、二里头考古发现: A 考古学家发现,在时间上、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宫殿式建筑、农具和青铜礼器祭器的发掘表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这些与文献记载大致吻合。)同时,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和青铜文化

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B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方国联盟: A

(1)商王朝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也称“大邑商”、“天邑商”,“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也称“四土”、“四方”。

(2)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3、青铜器与甲骨文: A

(1)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

上所罕见。(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

(2)商朝青铜器的功能: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

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朝青铜器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 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A 西周建立后,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的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3、礼乐制度: A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用“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用“乐”来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社会大变革(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B 经济: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政治:各国相继进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使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体制走向崩溃,确立起中央集权的体制,各国在政治制度上也出现了趋同倾向。思想: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

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百家争鸣:B 背景:面对春秋战国激烈的社会变革,士阶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发表意见,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主要学派:儒、法、道三家。

(1)儒家,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以“仁”为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代表:孟子、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把礼、法熔于一炉。(2)法家(韩非)提倡“法治”,倡导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鼓吹专制独裁,严刑峻法。(3)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 A 齐、楚、秦、燕、赵、魏、韩,列国纷争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商鞅变法: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由弱变强,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秦帝国的建立: A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中央集权体制(我国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B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局面,秦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2)内容:创立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

(4)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统治者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促进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修建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1、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A

2、西汉的建立: A

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3、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B(1)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

(2)秦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

(3)秦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加速了秦的覆灭

(4)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则直接导致了秦的灭亡。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1、汉承秦制: A

汉承秦制:一方面是指西汉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度。

另一方面在继承秦制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包括汉初政令宽简舒缓,推行郡县制同时还实施分封,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

2、文景之治: A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第9课 汉武帝时代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A(1)中央建立内外朝以裁抑相权;(2)地方则创设“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3)颁布“推恩令”基本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以儒学为官学,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武帝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 A

(1)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争,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北边境的威胁。(2)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A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2、豪强地主: A柔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不断膨胀,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使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走向分裂。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A

(1)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三分天下形势大致已定。(2)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建立“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建立“孙吴”。三国鼎立的格

局最终形成。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A 南朝:宋(420年)、齐、梁、陈;

北朝: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B

(1)北魏孝文帝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的政策。

具体措施为:迁都洛阳,禁胡语胡服改说汉语汉服,改姓氏促通婚,改定汉族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改革意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2)民族融合的特点: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不仅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影响,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族文化增添色彩。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友谊和团结,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1、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A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杨坚即为隋文帝, 都城: 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即为唐高祖,都城:长安

2、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 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发展,运作更趋规范化和程序化,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政事堂为宰相议事所在地。凡加以特定官衔而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皆为宰相,故隋唐时期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影响:三省六部制实质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众多宰相分权制衡、集体议政,避免了宰相擅权专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同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如能严格执行,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使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呈现微妙的平衡。

3、科举制 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历经唐宋发展完善,至清末废除。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受重视。

隋唐科举制的创制则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相对公平、公正,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收归中央后,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选官制:先秦(世卿世禄)、秦(军功授爵)、汉(推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清(科举制)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A

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唐蕃关系 A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历史上传为佳话。

3、开元盛世 A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唐朝出现全盛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晚年的统治怠于政事、醉于歌舞,终致出现“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A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北非的商路持续兴旺。唐朝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丝路安全畅通和对西北地区加强管理,使丝绸之路在唐朝达到全盛。它不仅是东西方商品贸易的通道,更是东西方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东西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2、遣唐使 A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其中,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交流。

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下载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小结(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会考知识点及总结(历史)范文合集

    2010年高中历史会考纲要整理【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范文大全]

    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必修二高中知......

    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

    历史知识点顺口溜

    历史知识点记忆顺口溜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

    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一、历史背景 1、国外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处在上升阶段,尤以英国最为强大 2、国内背......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

    上海高中一年级计算机知识点汇总(精选5篇)

    上海高中一年级计算机知识点汇总 基础章节 1.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2.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 3.......

    历史小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总结 文综组 刘秀琴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开学已经两个月左右了,以下是我在这两个月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