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方案
阆中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
目 录
一、基本概况 1
二、创建优势 2
(一)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 2
(二)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3
(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环境风貌独具特色 4
(四)城镇治理体系完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4
(五)结论 6
三、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 7
(一)总体思路 7
(二)工作目标 7
四、重点工作任务 9
(一)主要任务 9
(二)重点项目 12
五、保障措施 12
(一)组织保障 12
(二)资金保障 13
(三)其他保障 13
附:千佛镇重点项目建设清单 15
千佛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方案
阆中市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委办〔2020〕17号)精神,根据《四川省级百强中心镇考核验收办法》要求,做好千佛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概况
千佛镇,阆中市辖镇,因千佛岩得名,千佛场因构溪河绕场而过,故有“小保宁”之称。千佛镇地处阆中市东北部,距阆中市区60公里,国道347线、省道205线、省道206线穿境而过,东通仪陇、巴中,南至阆中,西邻苍溪,北接旺苍、广元,是阆中市东北部的重镇,辐射阆、苍、巴、仪三地四县市20余个乡镇。
千佛镇现辖10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1936年置千佛乡,1991年建镇。海拔高度410米。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60公里,地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构溪河湿地保护区内。镇内有优质泡菜、酿酒、猕猴桃、药材、生姜、畜牧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0家。200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城镇;2010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镇;2012年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镇;2015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镇;2015年被列入新型城镇化试点镇。
千佛镇迄今已有160多年的种姜历史,具有“川北生姜第一镇”的美誉,年产值20000万元,2017年千佛镇“竹根姜”荣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地标产品;猕猴桃种植2500亩,年产1500吨,成立猕猴桃生产合作社10个,年产值5000万元;千佛泡菜现有300多种菜品,注册“千佛泡菜”牌商标,产品先后获得“阆中市消费者喜爱商品”和“南充市消费者喜爱商品”,在2007至2008年西交会和西博会上分别获得名特产品称号;千佛窖酒以纯高粱为主采用深层井水低温糖化,所出酒品清香、绵甜、净爽,产品远销省内外。
二、创建优势
(一)区位条件适宜,辐射带动力强
千佛镇距阆中城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阆中东北部区域中心镇,自古即为阆中东北区域商贸中心、文化中心、物流中心,属阆中市一类乡镇,综合实力排阆中前列,是阆中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备建设成为阆中市中心镇的综合实力。
全镇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余人。镇区常住人口2.2万人,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年均收入19500余元,农村居民年均收入12947元,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5亿元,近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长率。目前,千佛产业形成一产、二产、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阆中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包括:兰渝铁路建设、争取营(山)仪(陇)、绵(阳)万(源)高速过境、与民航飞行学院合作,加快阆中机场复建等,千佛镇外部大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千佛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和设施支撑。
因此,从四川省级中心镇定位分析来看,千佛镇距离阆中市有一定的距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辐射带动阆中、苍溪、仪陇、巴中周边20余个乡镇,是阆中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城镇。
(二)特色产业明确,产镇融合效益凸显
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产业规划、调整、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联动的产业发展趋势。千佛镇在产业发展方面始终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走出一条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可持续的产业之路。全镇生姜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500亩,金银花及川明参等果药年种植面积8500亩,生猪年出栏稳定在4万头(农户),现招引新希望六和集团在华严寺、天目观村落户,年出栏生猪14.4万头,已形成“果药+生姜+生猪”三大亿元产业经济带,全镇传统特色产业竞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依托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已建成占地40余亩的川东北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初步形成了县域错位发展、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产业发展新格局。
200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城镇;2010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镇;2012年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镇;2015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镇;2015年被列入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千佛镇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完善了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了“产业立镇、商贸活镇、物流强镇”的发展战略。以解决本地农民非农就业为指引,围绕文化、旅游、商贸产业,重点延伸了三大产业链,超过 2 万人从中受益。
未来应当以生态为核心,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相关产品制造,形成一、二、三产业相辅相成的绿色经济体系,将千佛镇建设成为种植基地遍布全镇、加工基地集中镇区、配送网络完善、销售渠道多样的商贸重镇。
(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宜人
千佛镇历史悠久,位于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构溪河湿地内,因唐代千佛岩石刻得名,千佛场因构溪河绕场而过,故有“小保宁”之称。千佛镇文化遗存丰富,古朴原真。镇区内现有遗存古建筑群0.8平方公里,保存有较完整的明、清时代的龙泉古街、吴泽夫古院落群,明清川北建筑的古院落、古民居和古戏楼50余处,数公里保存完好的千佛岩石雕、唐代洛王李直墓、三国时建的天目观、宋代的乐安观、华严寺、礼台观、鹤峰寺等古建筑尚存。千佛镇历史悠久,有着1000余年的建制历史。其中,姜耕文化一枝独秀,据《阆中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千佛镇迄今已有160多年的种姜历史,具有“川北生姜第一镇”的美誉。
千佛镇地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构溪河湿地内,自然环境优美宜人,原生态特色明显,素有“天然氧吧”美誉。
(四)城镇治理体系完善,机制体制创新成效明显
千佛镇自2018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对城镇治理力度。2018年公布了《阆大市千佛镇集镇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办公室规章制度(试行)》,成立了千佛镇行政综合执法办公室,并制定了相关管理细则,包括:人员配备、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等;2020年公布了《阆中镇千佛镇集镇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办公室执法执勤车辆管理制度》等,规范开展城镇综合执法工作。
同时,千佛镇为深入贯彻全市景区“三边三化”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着力管控城镇风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绿化、洁化、美化的宜居、宜业、美丽千佛。同时千佛镇推进一系列社会体制改革,包括:依法依规推进金融创新、全面清理闲置低效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企业与新村建设联合、鼓励科技创新等,进一步激发城镇发展潜力。
(五)结论
以上从区位优势、发展规模、成员聚集、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内外部交通条件、城镇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千佛镇极具发展成为“省级百强中心镇”的潜力。
三、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培育,优化提升、扩权赋能”的原则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六大提升工程”“五项改革措施”,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引领带动全市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提供基础支撑。
(二)工作目标
1、着力基础设施提升。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大力推进镇区主干道路新建与改造、污水处理站升级扩能、雨污管网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完善千佛至龙泉至望垭至石滩等乡镇道路交通,优化镇区内部路网结构和交通组织。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机遇,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2、着力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加快农贸市场改造、休闲广场、学校、医院、养老服务等公共基础配套建设,逐步完善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服务高效、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多样化体育设施和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完善健康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0%以上。村(社区)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阵地覆盖率达100%。
3、着力产业聚集提升。千佛镇凭借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秀美的山川、原真的生态,淳朴的民风和已形成的“果药+生姜+生猪”产业等优势,精准定位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现有市场潜力的产业,调整完善效益不佳的产业,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融“吃、住、行、游、购、乐”于一体,综合性、服务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4、着力环境风貌提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擦亮千佛镇“天然氧吧”这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充分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果药姜采摘农业主题公园。因地制宜布局建成区内公共绿地,把千佛镇绿水青山生态格局做强做精。加强城镇建设风貌管控,重点抓好国道347过境段、古街建筑群、公共广场等重要节点的风貌景观打造。整治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行为。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镇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着力文化传承提升。加强千佛镇小保宁村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有效保护镇域内历史建筑,把“千佛泡菜”、“千佛八大碗”、“千佛篾编”保护好、传承好。
6、着力城镇治理提升。坚持党建引领,依法治镇,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实施大联动、微治理,全面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和乡村治理效能。广泛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致力在依法行政、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提升千佛镇城镇治理水平和执行效率。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管理制度,加强执法人员规范管理。
7、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扩权赋能,依法下放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依法制定中心镇扩权事项目录。创新机构设置,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基层‘扁平化’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各项制度,保障运行高效。建立财政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用地保障和管理。夯实基层队伍,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主要任务
1、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交通组织。提升镇区对外交通联系及优化镇区内部交通组织。加快构建千佛至龙泉至望垭至石滩等乡镇道路交通网络,提升辐射能力和水平。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客运与物流配送体系、镇区各类管线和设施建设,推进狮子社区居委会雨污集处排工程,新建道路1.2千米及防护、交安、综合管线、绿化、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
2、加快公共服务配置。规范农房建设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完善住房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住房品质。打造县域次医疗中心,提高医疗卫生与殡葬服务能力。推进阆中市千佛镇中心卫生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新建门诊楼6600平方米及装修装饰、配套设置门诊、医技、康复理疗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多样化体育设施和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千佛滨河文化广场项目,新建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并配套建设文化娱乐设施。
3、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良好,打造特色品牌;构建各类型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千佛竹根姜产业园项目,流转土地并改良土壤500亩,采用专合社加大户的方式规模种植脆竹根姜500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1200米,加快申报南充市生姜种植示范区。
4、加快环境风貌提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擦亮千佛镇“天然氧吧”这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建设构溪河生态湿地公园,充分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果药姜采摘农业主题公园。因地制宜布局建成区内公共绿地,把千佛镇绿水青山生态格局做强做精。加强城镇建设风貌管控,重点抓好国道347过境段、龙泉古街建筑群、公共广场等重要节点的风貌景观打造。整治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行为。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新建垃圾收集中转设施一处。
5、加强文化传承与利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新建3000平方米千佛特色饮食文化传承和展览馆。建设千佛停车场项目,新建300平方米停车场一个。加强“千佛泡菜”、“千佛八大碗”、“千佛篾编”传承人培训和管理。
6、加强城镇治理水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统一服务平台;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深化法治乡镇创建,以党建引领乡镇发展。推进基础要素管理精细化与雪亮工程。推进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为原则,推行“党建+经济组织”“党建+文化组织”“党建+扶贫组织”“党建+自治组织”模式,着力构建镇党委、社区大党委(村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村聚居点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村小社党小组)、党员示范岗“五级管理服务体系”。
7、强化中心镇发展要素保障。加快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扩权赋能,依法下放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依法制定中心镇扩权事项目录。创新机构设置,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基层‘扁平化’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各项制度,保障运行高效。建立财政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用地保障和管理。夯实基层队伍,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二)重点项目
结合千佛镇实际,制定中心镇培育重大项目建设清单(见附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统筹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市建立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由市长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召集人,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市住建局局长担任,牵头做好综合协调、组织推进、督促落实等工作,千佛镇党委、政府为具体的实施主体,负责省级中心镇培育创建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资金保障
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到中心镇的资金,市财政要全额保障,及时拨付。市本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中心镇详细规划的编制和“6大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市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做好政策统筹、资金统筹、项目统筹,优先支持省级中心镇高质量发展。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中心镇建设项目进行设备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三)激励措施
对通过省考核验收的中心镇,并被省政府批准命名成为四川省“省级中心镇”的,市政府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同时,在项目安排、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发展滞后的,被省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予以追责问责。
附:
千佛镇重点项目建设清单
1、投资5000万元,建立川东北中药材物流集散批发中心;
2、投资5000万元,用于龙泉古街棚户区危房改造及市政设施建设,场镇风貌整治;
3、投资5000万元,建设农副产品深、精产品综合贸易
一条街。
4、投资40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1个,建垃圾处理厂1处;
5、投资2000万元,用于每年新栽绿化树木1000株,共计6000株,建设场镇绿地面积1万平米;
6、投资100万元,用于新建体育场一个,占地3亩;
7、投资600万元,用于建设文化广场1处,占地4亩;
8、投资8000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0个;
9、投资1.5亿元,用于农牧业深加工种植基地建设,种植生姜8000亩,药材5000亩,猕猴桃6000亩,年出栏肉猪8万头;
10、投资1.8亿元,用于规划新建通村公路,通社公路300公里;
11、投资2500万元,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建山平塘150口,蓄水池500口;
12、投资6000万元,用于天然气通村工程,安装8个村天然气;
13、投资1500万元,新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品交易市场及冷链库一个;
14、投资2500万元,新建千佛场佛文化主题公园,占地224亩,公园面积1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