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招聘:农业银行上半年金融扶贫工作显成效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银行招聘:农业银行上半年金融扶贫工作显成效
银行招聘网:2014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持续加大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上半年,农行建立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简称“片区”)工作组织推动机制,在总行成立片区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片区省分行比照设立工作推进小组,并建立跨省联席会议机制,同时逐片区制定完成了14个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明确了片区金融工作的目标、原则、服务重点以及工作措施等,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农行在片区各项贷款余额达4293.8亿元,比年初增加430.1亿元,增幅11.13%。在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余额达8234.3亿元,比年初增加668.2亿元,增幅达8.83%。
大力支持贫困群体增收致富。农行针对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特点,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力度,帮扶贫困群体生产致富。2014年上半年,农行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176.1亿元,同时通过支持扶贫企业或项目483个,辐射带动65万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其中农行与甘肃财政厅合作发放“双联农户贷”,业务开展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14.61亿元,支持贫困农户11.36万户;农行与内蒙扶贫办、财政厅合作发放“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支持贫困农户5.54万户,支持扶贫企业56家。此外,农行还投放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残疾人企业10个,辐射带动1510家残疾人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是贫困农户与市场的链接纽带,是产业化扶贫的重要载体,也是我行信贷扶贫的重点对象。农行通过“扶贫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的信贷服务模式,在确保扶贫精准到户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单个贫困户贷款担保难、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截至6月末,农行重点支持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163家,贷款余额达161.7亿元,较年初增加15.5亿元,增幅为10.6%,贷款辐射带动214万贫困农户户均增收4800元。此外,农行还积极与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促进会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在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全力实现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片区加快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向片区倾斜配置固定资产指标和专项费用,加大ATM、POS机、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的投放力度,切实提升片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让贫困农户享受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农行在片区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13.1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6.4万台,对具备固话通讯网络条件的政村覆盖率达92%,其中12家分行实现有固话条件的片区行政村全覆盖。
全面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上半年,农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分行、市分行分别选取1-2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选定544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下一步将加强与各级政府协作配合,选派优秀干部,制定帮扶规划,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帮扶形式,真正帮助困难群众找准致富之路,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北京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银行招聘考试阅读资料:2014年银行招聘考试招考信息2014年银行招聘考试阅读资料
2014年银行招聘考试报考指导 2014年银行招聘考试考试题库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9894
第二篇:2019河南银行校园招聘:农业银行
http://he.jinrongren.net/
农业银行的发展史如何?
1951年7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1952年7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合并,职能并入人民银行。
1955年3月,按照为农业合作化提供信贷支持的要求,正式以“中国农业银行”名称建立。1957年4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63年11月,根据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建立,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65年11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合并。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建立。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做出“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1994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划转了绝大部分政策性业务。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不再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1999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总原则,中国农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新阶段。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http://he.jinrongren.net/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08年11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注资,与财政部并列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第一大股东。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启动IPO。
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A+H股于15日、16日分别在上海、香港挂牌上市,实现全球最大规模IPO。
责任编辑(zcloffcn)
农业银行借力金融市场 打造幸福民生
大力发展普惠事业、绿色产业及幸福产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农业银行始终秉承“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在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幸福产业等领域不断深耕,以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积极践行十九大精神。
长期以来,金融资源的稀缺性使得金融资源配置和成果分享不均衡。作为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在支持普惠事业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践行金融普惠理念,推动各类金融市场产品发展和创新,致力于脱贫致富、消灭贫穷、改善民生的诸多领域。
2017年4月,农行作为首批柜台人民币金融债券的承办银行之一,通过“债市宝”产品在柜台市场成功发售国家开发银行扶贫专项债券10亿元,创近年来单期发售规模新高,居行业首位。本期国开债为易地搬迁扶贫专项柜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个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涵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60万人次。2017年8月,农行主承销发行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7第一期扶贫中期票据,金额9亿元,为市场首单长期限含权扶贫中票。2015年至今,农行共承销发行“三农”企业债券24只,金额合计293亿元;累计投资“三农”企业债券6只,金额合计16余亿元。农行以优质的金融市场服务助推普惠事业发展,彰显了新时代应有的大行担当。
http://he.jinrongren.net/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金融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行在金融助推绿色发展方面不仅是主要的倡议者,更是较早的实践者。
2015年10月,农行在伦敦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等值9.95亿美元双币种绿色债券,这是中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首单绿色债券,也是亚洲发行体发行的首单人民币绿色债券。此次绿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色债券吸引了来自亚洲和欧洲近140家投资者的超额认购,募集资金投放于按国际通行的《绿色债券原则》(GBP)并经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审定的绿色项目,覆盖清洁能源、生物发电、城镇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2016年,农行主承销发行国内首单绿色债券。近两年,农行主承销各类绿色债券20只,金额合计1290亿元,参与投资多种信用类绿色债券和政策性银行绿色债券25只,金额合计200余亿元。
此外,2017年11月,农行在上海清算所成功上线碳配额远期代理清算业务,这一业务的上线对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行借助债券承销及投资等多种金融市场业务积极向新经济领域配置金融资源,助推幸福产业健康发展,开辟了金融服务的新阵地。2015年至今,农行累计主承销发行“幸福产业”债券28只,金额合计350余亿元,涉及旅游、文化体育、医药等多个行业;累计投资“幸福产业”各类信用债券16只,金额合计50余亿元。
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还将不断发挥金融市场业务优势,着力打造幸福民生的金融品牌,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金融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的简介_行史揭秘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 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建设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http://he.jinrongren.net/ 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总资产195,700.61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97,196.39亿元,吸收存款150,380.01亿元,资本充足率13.04%,全年实现净利润1,840.60亿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682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3个总行专营机构,37个一级(直属)分行,365个二级分行(含省区分行营业部),3,506个一级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支行(含直辖市、直属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营业部)、19,714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本行拥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连续三年将本行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2016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以一级资本计,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标准普尔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A-1,惠誉长/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F1。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本行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一家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
为实现战略目标,本行将实施以下措施:
强化经营理念。在继续坚持价值创造、资本约束、成本约束、风险约束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本行将着力推动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从“单一信用中介服务商”向“全面金融服务商”转型,从“重资本型业务”向“轻资本型业务”转型,以更好地适应经营环境变化。
突出战略定位。本行将进一步突出“服务‘三农’、做强县域,突出重点、做优城市,集团合成、做高回报”三大经营定位。继续巩固和扩大“三农”和县域业务阵地,强化和提升“三农”和县域优势;坚持有取有舍、有进有退做优城市业务,将稀缺资源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和效益的用途上;强化总与分、城与乡、境内外、行与司、业务间、线上与线下等六方面合成能力,将集团经营优势转化为最大化客户价值创造与财务回报。
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坚持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突出做好“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强化对公客户基础、创新业务模式和营
http://he.jinrongren.net/ 销方式、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等举措,加快推进城市对公业务发展转型。巩固并增强零售客户基础,积极拓展综合性个人金融业务,实现由零售大行向零售强行转变。积极介入战略新兴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探索建立与新经济轻资产特征相适应的有效金融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对新经济的服务能力。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投资银行、金融市场、资产管理、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同业业务、托管业务、养老金融、私人银行等低资本消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业务。顺应“工业4.0”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高度融合的“银行4.0”时代发展趋势,加快Bank4.0转型和互联网金融布局,努力构建全业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将金融服务从“无处不在”向“适时而在”转变。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金光道的品牌释义是什么?
1、品牌释义:
金光道,指中国农业银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全面整合各类本外币存贷款及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对公金融服务品牌。
金光道是中国农业银行品牌下的二级品牌,隶属于中国农业银行五金品牌工程。它传承中国农业银行“承诺是金,一诺千金;专业是金,智汇于金;合作是金,点时成金;服务是金,同心如金;价值是金,笃行铸金”的“金理念”,打造综合性全方位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与客户真诚相伴,共同成长,成就宏图远景。
金光道的“光”,意指光明;寓意农行专业于企业金融服务,专注于企业未来发展,成就企业光明前景。
“道”,意指中国农业银行的专业金融服务之道,也是企业成功之道,寓意中国农业银行愿与企业互相扶携,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坦途;中国农业银行以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对公客户,为客户打开便利之门,创造更多价值,助客户通达成功之道。
2、品牌理念: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http://he.jinrongren.net/ 专业专注,用心服务。中国农业银行资深金融专家团队全面整合公司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解决企业成长中的各种金融服务难题,助力企业实现飞跃发展。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客户专业金融伙伴】
中国农业银行在成长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创新不止,为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不仅止于企业现时所需,更关注企业宏图远景,协助企业永续发展之路,成就百年基业。
中国农业银行金光道,是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专业金融伙伴,伴随企业成长每一步,与企业同进步,共成长。
3、宣传语:智通道合,偕行以远
“智通道合”,首先以谐音“志同道合”体现中国农业银行与客户是具有共同发展志向的知音和伙伴,其次“智通”又突出农行与客户心意相通,彼此信任。
“偕行以远”突出了中国农业银行的专业,专注为企业,以及与企业真诚相伴,成功致远,构筑永恒发展的长远伙伴关系。同时,也正因为农行和企业“智通道合”,才能共赢共进,“偕行以远”。
广告语大气,而不失亲切感,利于增强品牌好感度。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金钥匙的品牌释义是什么?
1、品牌释义:
这是一把开创中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品牌辉煌时代的“金钥匙”。金钥匙忠实传承“大行德广 伴您成长”的企业灵魂,镂空部分双侧的心型通过农行行徽紧密相连,寓意金钥匙品牌与客户心心相通,金钥匙齿部由特色古钱币“刀币”排列演化而成,寓示金钥匙品牌将以渠道便利、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这是一把中国农业银行为亿万尊贵客户打造的开启财富新天地和美好新未来的“金钥匙”。农行行徽,权杖,皇冠等元素巧妙融嵌于金钥匙整体造型之中,金色徽芒蕴聚高贵与富有,彰显华美与热烈,标志着金钥匙品牌将成为帮助客户开启成功之殿、通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http://he.jinrongren.net/ 标志图形与中英文字艺术化融为一体,融汇传统与现代,贯通今朝与未来,昭示信誉和成就,象征荣耀和合作,品牌识别性和趋势感极强,给客户以安全、高效、信赖、勃发的强烈感受。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宣传语:开启财富 引领生活
“开启”一词秉承“金钥匙”的特性,形象传达品牌寓意。
开启财富:金钥匙开启客户财富成长之路,实现客户一生的财富规划;引领生活:有金钥匙专业相助,客户可以轻松享受财富乐趣、追求美满生活。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金e顺的品牌释义是什么?
1、品牌释义:
金e顺是中国农业银行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在线金融服务品牌,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视银行(家居银行)等在内的交易渠道体系,以及客户服务中心、消息服务和经营门户网站等在内的服务渠道体系。以“全面的账户管理,灵活的资金调度,轻松的投资理财,安全的技术保障”为基本特征。
金e顺,是中国农业银行品牌旗下的二级品牌,隶属于中国农业银行五金工程,它传承中国农业银行“承诺是金,一诺千金;专业是金,智汇于金;合作是金,点时成金;服务是金,同心如金;价值是金,笃行铸金”的“金理念”,打造便捷安全的在线金融服务,让客户畅享自在人生。
金e顺,其名称体现金融电子渠道特征。
金,传承五金品牌体系冠名特点。e,体现电子银行的特性,同时e谐音“易”寓意金e顺便捷、高效的自助金融服务。顺,含义美好,寓意便捷顺畅的业务办理和广阔无阻的在线平台,饱含农行与客户携手共赢,相伴永恒的美好希冀。
2、品牌理念: 【e路安全】
在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过程中,中国农业银行高度重视电子银行的安全性,使用了业务和技术上的双重安全机制。网上银行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安全性最高、实用性最好的安全通信协议以及证书认证和数字签名等最新加密技术,在客户端使用了K宝(USBKey智能密钥)、动态密码键盘、图形码等多种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客户的交易安全。同时,http://he.jinrongren.net/ 严格系统监控,及时跟进产品开发进度,有效地防范了系统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使电子银行业务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e路快捷】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国农业银行金e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3A”式的全天候服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通过登陆各种电子渠道交易系统,轻松处理各种业务。如网上支付、集团理财、现金管理、基金网上直销、漫游汇款等,均可挥手而就随心e,运筹帷幄随心享。
【e路高效】
广大电子银行用户或点击鼠标,或拨通电话,或轻点手机键盘等即可完成与农业银行的及时有效交互,享受农业银行高效率的包括在线交易、在线资讯在内的现代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金e顺电子银行,让客户尽享安全、快捷、高效的在线金融服务。
3、宣传语:轻松在线,拥有无限
“轻松在线”一语道出金e顺快捷周到的电子银行服务,无论是集团企业、一般企业、金融同业还是个人客户,都可以轻松自如、安享自助金融服务。
“拥有无限”,体现了农行锐意创新,为客户创造恒久价值的品牌愿景。中国农业银行将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广泛的服务网点,优质的金融服务,持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电子银行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方便客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愿伴随广大客户共同成长,共创无限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zcloffcn)
中国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_核心理念
一、使命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二、愿景
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
三、核心价值观 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四、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
http://he.jinrongren.net/ 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三篇: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
建立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考核评估制度,明确考核目标,把日常考核和考核有机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落实到位、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表扬、表彰。单列扶贫信贷指标,作为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借鉴参考。
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和工作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1.开发式扶贫原则。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不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其对扶贫对象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
2.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扶贫开发倾斜。
3.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我市实际,根据各乡镇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创新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力争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策”。
(一)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1.推行小额扶贫贷款。市政府以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为基础,通过市财政配套投入等方式,设立XX市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市财政局、市农办(扶贫办)负责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市政府指定XX市XX有限公司作为运作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的专门工作机构,按照“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原则,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有贷款意愿、有创收增收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的小额扶贫贷款,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2.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充分发挥我市3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金融机构对能够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农林牧渔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原有贷款额度的基础上,按每带动一户可申请增加5万元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并给予财政贴息,有效发挥龙头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3.开展“银村共建”活动,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以我市近年来持续开展的“银村共建”活动为基础,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对36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文化素质、劳动力、耕地资源、技术优势、扶持项目及贷款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贫困村、贫困农户的信用档案。各家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银村共建”活动为载体,采取“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措施,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新路径,努力创新信贷产品,强化金融服务,突出对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和带动,精准落实小额扶贫贷款等扶贫信贷产品,通过银村共建活动创建“扶贫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市36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4.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精准扶贫信贷投入。充分利用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的契机,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流转、处置等抵押贷款的配套措施,发挥XX公司的担保增信作用,力争试点期间累计实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融资5000万元,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成为我市金融机构广泛接受的贷款抵押担保物,贫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能够更加便利获得银行融资支持。同时,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探索开展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抵押担保物范围,为贫困户提供更广泛可融资担保范围。
5.提供贫困户建房贷款,支持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市政府依托XX公司成立扶贫搬迁投融资平台,承接易地搬迁扶贫任务,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提供长期贴息贷款服务。市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加强合作,加强信贷管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加大对自愿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和危房改造扶持力度,为国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提供长期贴息贷款,省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搬迁可在原址新建,结合造福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统筹推进,优先做好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6.对贫困户子女发放助学贷款,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在近年已开展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力度。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为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最高为1XX元,市有关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贴息。延长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至2年,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金困难。
7.积极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除推行小额扶贫贷款外,金融部门要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大力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仓单、应收账款质押和电商创业等信贷业务,通过细分贫困群体资金需求特点,量身打造扶贫专属信贷产品,精准对接扶贫人口创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需求。创新推出“担保金.扶贫贷”、“万通宝.扶贫贷”、“普惠卡.扶贫贷”以及“支农贷”、“农村重点产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贷”、“助商通”、“简易贷”“新农村建设贷款”等信贷产品。探索“公司+基地+贫困户+征信”、“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征信”、“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征信”、“企业+家庭农场+征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征信”等抵押担保方式,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可获得性。
8.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互补优势。在原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引导辖内更多的非涉农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通过创新信贷管理体制、探索和改进服务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精准扶贫金融服务落到实处。
9.切实降低贫困户融资成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承贷机构在利率上要给予适当优惠,同时市农业局(农办)、林业局、人社局、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财政贴息资金的杠杆作用,落实好相关贴息和补助政策,切实降低扶贫贷款成本。
(二)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1.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贫困区域金融网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和自助机具的布局,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网络的辐射范围,扩大贫困区域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优化助农取款服务点,切实满足贫困地区农民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取现、转账、余额查询等基本服务需求。支持贫困区域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推广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动“助农取款+”在贫困地区的应用,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
2.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推进精准建档和信用建设有效融合,逐步提高信用评级结果的运用率,形成以信用促扶贫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动贫困户“建档、评级、授信”三同步,提高贫困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申贷获得率,对贫困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体现守信价值。
3.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强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公平、公开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环境。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组织金融机构利用“农村金融服务站”、“流动金融服务车”等宣传平台和服务载体,深入贫困乡村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现场宣传,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4.创新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一)建立健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人行、农办、财政局、农业局、银监办和各金融机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行。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整体推进我市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市人行要加强与市发展改革、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信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准确掌握项目安排、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时间进度等信息,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三)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倾斜配置。市人行要积极争取支农再贷款规模,优先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增加贷款投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对贫困户贷款比例不低于使用支农再贷款总规模的30%。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降低贷款利率水平, 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撬动效应。
(四)加强监测考核,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位。市政府将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金融机构绩效考评,市人行要及时了解该项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创新开展金融支持扶贫开发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并将考核和评估结果作为差异化监管的重要依据,促进金融政策在贫困区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五)加强总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组、社区等公共宣传栏,大力开展金融扶贫服务政策宣传,增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政策的了解,增强其运用金融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加强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营造有利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2018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赣南苏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为统领,全面做好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体系。
(一)金融扶贫开发体系日趋完善。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持续下沉,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着力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
(二)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逐步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每年全市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三)融资结构日益优化。通过加强对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市培育,鼓励引导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拓展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实现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增长。
(四)风险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通过创新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医疗、养老等保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全贫困群众的风险保险保障体系。
(五)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模式,破解贫困群众无抵押、无担保的瓶颈;努力推进贫困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使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着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支撑,促进贫困群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坚持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各县(市、区)和各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创新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方式。
(一)完善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普惠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尽快完成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工作目标,推动涉农银行业机构开展类似于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模式改革,引导邮储银行加快乡村营业网点布设步伐,鼓励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纵深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加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工作,切实满足偏远农村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提现、转账等基本服务需求,消灭金融服务盲区,争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鼓励在重点或大型乡镇设立专业支农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等保险机构完善乡镇营销服务部的布局,创新保险机构在乡镇行政村的服务方式。
(二)引导信贷投放向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倾斜。以我市油茶、脐橙、花卉苗木、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业产业等为扶持重点,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发行、农业银行、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扶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有条件的贫困农户小额农贷投放力度,扩大贫困农户贷款覆盖面,大力实施产业金融扶贫;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对接国家开发银行等扶贫开发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针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切实加大对其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就业金融扶贫;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信贷扶持政策,对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加大对农村校舍改造等项目贷款的支持力度,开展教育金融扶贫;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贷款,开展保障金融扶贫。
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推广运用,在全市推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适当扩大对林权、果园证抵押贷款的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适时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赣州银行、农信社每年要新增不少于3亿元的扶贫专项贷款额度。涉农金融机构要做好“财政惠农信贷通”的发放工作,各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满足扶贫对象的信贷需求,加快扶贫贷款的审批流程,充分保障扶贫对象合理续贷需求。确保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水平。适当提高对扶贫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配合“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等就业扶贫措施,加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对贫困家庭成员的信贷支持力度,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相关贴息政策。
(三)借力资本市场推动扶贫开发。建立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融资后备库,支持符合条件的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筹建覆盖四省九市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油茶、脐橙等我市优势农产品设立期货品种开展研究论证。探索筹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四)建立保险行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鼓励保险行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开拓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推动实现农民小额贷款“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业保险工作,推进油茶、茶叶、花卉苗木、水稻、生猪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保险,力争加快将柑橘(脐橙)、烟叶、油茶、白莲等农业保险纳入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范围;创新发展天气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兴产品。关注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积极发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探索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新模式。鼓励保险机构降低保险费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由财政出资为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障保险。
(五)创新精准扶贫担保方式。将贫困户和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列入“小微信贷通”的重点支持范围。由市县财政统筹资金,组建赣州市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为扶贫对象等提供贷款担保,免收担保费用;提高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的容忍度,对扶贫开发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由市政府、各县(市、区)政府、扶贫开发担保公司、协作银行按比例共同承担。
(六)加快推动精准扶贫金融知识普及。搭建市、县、乡三级金融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市金融研究院以及驻市高校的平台作用,面向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面向基层干部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小额信贷、农业保险、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运用金融杠杆的意识和能力;借助县、乡两级平台(如,农民培训学校),对贫困群体开展专项金融教育培训,提高贫困群体的诚信意识,使农民学会用金融致富,当好诚信客户。
(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与银证保等金融机构联合,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由市金融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赣州银监分局、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驻市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计划,统一具体宣传内容和口径,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有效凝聚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整体合力。
(二)健全管理制度。市农业银行、农信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本着利民、便民、惠民的原则,制定金融扶贫工作实施办法;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
(三)建立考核机制。建立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考核评估制度,明确考核目标,把日常考核和考核有机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落实到位、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表扬、表彰。单列扶贫信贷指标,作为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篇: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总结
篇一
xxxx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及省联社扶贫工作要求,把金融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措施落实在行动上,以加快扶贫贷款发放为抓手,以完善服务功能为主线,鼎力支持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截止20xx年xx月30日,共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32XX.X万元,其中向贫困农户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6XXX户、金额32XX.X万元,向1户贫困户带动型企业发放贷款XXX万元,完成县政府计划的xxXX.X%,占全县xx家金融机构累放总额的XX.X%,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xx银行的精准扶贫贷款,顺应了党和政府的农村工作部署,践行了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回应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热切期待,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推动了贫困农户的生产。xx银行扶贫贷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不仅解除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缺少资金的后顾之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2、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农户贫困,贫就贫在缺项目少资金,精准扶贫实施后,我们紧跟地方党政的产业安排提供贷款,实现了项目与资金的有效对接,让贫困农户走向了致富有门路、生产有资金的良性循环,有力提高了他们的增产增收能力。如家住高兴镇新圩村上厚塘村小组的钟林生,今年57岁,由于长年生病,属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钟林生从xxxx银行获得了5万元政府全贴息扶贫贷款,期限3年。有了这5万元,他计划养上3头黄牛、200只鸭和200只鸡,实现自力更生。
3、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xx银行的扶贫贷款,让贫困农户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虽然我们开展的是xx银行的业务工作,但贫困农户感受到的却是党和政府的温暖,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基层干部是真正为他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党群干群关系比以前更密切更和谐了。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抓重点,突出政银联动。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政银联动。一是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与县扶贫办、金融局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交换精准扶贫的政策动态、贫困户信息和贷款发放等情况,协商解决扶贫贷款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二是统一开展政策宣传。组建政银扶贫宣传队,一同下乡入村对精准扶贫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做好金融扶贫知识普及,为扶贫贷款发放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联合开展需求调查。乡、村两级干部与xx行客户经理组成调查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脱贫途径、贷款意愿等信息,为加快扶贫贷款发放奠定了基础。
2、克难点,强化机制推动。针对扶贫贷款的特殊性,我们把完善服务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贷款发放效率。一是建立扶贫贷款绿色通道。全面推行3天限时办结制,即自收到贫困户的贷款申请起,1天调查,1天审批,1天完成发放;同时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承担主体、资信情况、信贷文本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使之更契合扶贫贷款的特点。二是制定尽职免责条例。针对部分客户经理对扶贫贷款的“惧贷”心理,我们及时出台了尽职免责细则,明确了相关流程要求及责任划分,打消员工的贷款发放顾虑,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扶贫贷款发放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考评”,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缺口大的支行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并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
3、促亮点,落实创新驱动。一是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了金福通、扶贫光伏贷等信贷产品,丰富了扶贫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二是实现客户分层授信。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劳动技术和致富能力,已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直接授信;对无劳动技术、无致富能力、生活特别困难或文化程度底,不能自主脱贫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行授信,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4、保基点,打牢风险制动。针对部分贫困户认为扶贫贷款是“白送”的钱,还有部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我行重点从宣传和机制上入手,确保扶贫贷款的风险可控。一是加大业务宣传。通过走村串户、短信、微信等加强对信贷扶贫工作宣传,引导贫困户提高信用意识,明白扶贫贷款不是政府救济、必须偿还,确保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资金监督。与乡、村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全面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要求其按要求使用扶贫资金,对于挪用扶贫资金的,及时采取增加保证人、提前收回贷款等补救措施。三是强化尽职调查。严格执行贷款“三查”,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坚持信贷原则,选准有劳动创业技能、发展意愿、有帮扶潜力的对象,给予信贷支持。
三、存的问题
部分贫困户即缺技术又缺致富产业和资金,现在银行将贷款发放到位后,贫困户因无产业,只能将资金存入银行,建议各级政府和扶贫帮扶队员为贫困农户找到好的致富项目,带领贫困农户真正脱困,防止三年后因“贷”返贫。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让贫困农户在小康路上不掉队,金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全县金融主力,我行将进一步改进服务,加大投入,在担当好金融支农主力的同时,继续担当好金融扶贫主力。
1、开展深度“四扫”活动。开展对贫困农户的深度“四扫”,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扶贫措施。
2、加快服务产品创新。在提升传统信贷品牌的同时,认真总结推广农户抵押贷款,尝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贫困农户大力发展果业、油茶、烟叶、茶叶、蔬菜等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主导产业。
篇二
一、加大扶贫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邮储银行与“三农”结合最密切,在扶贫惠农工作中,更应该发挥重要影响力。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能力,该行出台了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规模原则上不予以限制等优惠政。同时,为及时发放扶贫贷款,还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
结合实际情况,该行还建立差异化的业务考核机制,对贫困地区在收益、资产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同时,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通过适度宽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县级银行对贫困地区扶贫惠农工作的积极性。
二、拓展创建新模式,扶贫服务最大化
一是服务拓展渠道多样化。为了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该行大力拓展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寻找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先后搭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与省委农工委、省扶贫移民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科协等部门陆续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该行结合国家以及省市政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林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逐步纳入抵押范围;同时,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创新担保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居民融资难问题。
三是着力信贷模式创新,全力扶贫促双赢。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该行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核心龙头企业或专合社加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
该行十分重视涉农优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开发,挖掘涉农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设计开发适合的产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新希望集团、通威公司、四川驰阳农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截至目前,与新希望集团合作贷款结余5XXX万元,与通威公司合作贷款结余XXX万,与驰阳农业合作贷款结余1XXX万元。
该行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四川省科协牵线搭桥,创新了“银会合作”模式,截至20**年5月末,通过科协、农技协渠道,全省已累计发放贷款7412笔,金额XX.X亿元,结余XX.X亿元。
三、勇于首创,扶贫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有成效
该分行与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建立合作关系,在巴中市南江县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得到广大农户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巴中,市县两级邮储银行与扶贫部门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试点。自去年启动以来,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巴中市各县扶贫移民局紧密配合,创下“五个全市第一”:与市扶贫移民局第一家签订了《扶贫惠农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了第一个《巴中市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制定了第一个《贫困户评级授信标准》和《村级风险管控小组职责》、第一个“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成功在南江县栗园村挂牌、成功发放全市第一笔扶贫小额贷款。
针对贫困户个体特点,该行量身打造了“四最”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即:最简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为贫困户个体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他们的脱贫加油助力。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深入到巴中,在该行“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视察,详细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要素、流程和运作模式后,对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十分赞赏,高度肯定了邮储银行创新“扶贫惠农”小额信贷、开辟“银村合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巴中市委、市政府对该行精准扶贫工作高度认可,同时,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市政府已组织建立担保基金1XXX万元。
四、落实扶贫工作会议要求
全面高效完成目标任务
为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该行围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融资渠道,出台了“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二级分行参照省分行领导小组组织架构,成立“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方案实施以及外部机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XXX个贫困地区都有领导作为帮扶督办人,部门负责人作为包干责任人进行连点督导。各扶贫地区支行成立扶贫开发工作小组,支行长作为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的金融政策执行,实行定点联系帮扶。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扶贫工作目标:到20**年,在全省设立XXX个“三农”金融工作站和扶贫工作点;到2020年,在XXX个贫困地区的信贷规模翻两番,投放“三农”、小微贷款合计1XXX亿元,力争全省“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增量居省内国有银行首位,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定点扶贫工作任务。
篇三
一、加大扶贫信贷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工作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邮储银行与“三农”结合最密切,在扶贫惠农工作中,更应该发挥重要影响力。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服务“三农”能力,该行出台了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规模原则上不予以限制等优惠政。同时,为及时发放扶贫贷款,还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上报的各类贷款实行优先审批,针对贫困人群生产生活的贷款实行优先发放。
结合实际情况,该行还建立差异化的业务考核机制,对贫困地区在收益、资产质量、绩效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同时,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通过适度宽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县级银行对贫困地区扶贫惠农工作的积极性。
二、拓展创建新模式,扶贫服务最大化
一是服务拓展渠道多样化。为了实现扶贫工作信贷额度规模化、扶贫对象最大化,该行大力拓展合作空间,积极主动寻找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先后搭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与省委农工委、省扶贫移民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科协等部门陆续签订合作协议。
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该行结合国家以及省市政策,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林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产权逐步纳入抵押范围;同时,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创新担保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居民融资难问题。
三是着力信贷模式创新,全力扶贫促双赢。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该行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广“核心龙头企业或专合社加农户”的信贷模式,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础,通过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贷款流程,为贫困地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资金支持。
该行十分重视涉农优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开发,挖掘涉农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设计开发适合的产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新希望集团、通威公司、四川驰阳农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了“公司+农户”贷款模式。截至目前,与新希望集团合作贷款结余5XXX万元,与通威公司合作贷款结余XXX万,与驰阳农业合作贷款结余1XXX万元。
该行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四川省科协牵线搭桥,创新了“银会合作”模式,截至20**年5月末,通过科协、农技协渠道,全省已累计发放贷款7412笔,金额XX.X亿元,结余XX.X亿元。
三、勇于首创,扶贫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有成效
该分行与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建立合作关系,在巴中市南江县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得到广大农户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在巴中,市县两级邮储银行与扶贫部门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试点。自去年启动以来,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巴中市各县扶贫移民局紧密配合,创下“五个全市第一”:与市扶贫移民局第一家签订了《扶贫惠农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了第一个《巴中市扶贫惠农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制定了第一个《贫困户评级授信标准》和《村级风险管控小组职责》、第一个“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成功在南江县栗园村挂牌、成功发放全市第一笔扶贫小额贷款。
针对贫困户个体特点,该行量身打造了“四最”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即:最简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为贫困户个体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他们的脱贫加油助力。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深入到巴中,在该行“扶贫惠农”金融服务工作站视察,详细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要素、流程和运作模式后,对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十分赞赏,高度肯定了邮储银行创新“扶贫惠农”小额信贷、开辟“银村合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巴中市委、市政府对该行精准扶贫工作高度认可,同时,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市政府已组织建立担保基金1XXX万元。
四、落实扶贫工作会议要求
全面高效完成目标任务
为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该行围绕“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融资渠道,出台了“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二级分行参照省分行领导小组组织架构,成立“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方案实施以及外部机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XXX个贫困地区都有领导作为帮扶督办人,部门负责人作为包干责任人进行连点督导。各扶贫地区支行成立扶贫开发工作小组,支行长作为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的金融政策执行,实行定点联系帮扶。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扶贫工作目标:到20**年,在全省设立XXX个“三农”金融工作站和扶贫工作点;到2020年,在XXX个贫困地区的信贷规模翻两番,投放“三农”、小微贷款合计1XXX亿元,力争全省“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增量居省内国有银行首位,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定点扶贫工作任务。
第五篇:金融扶贫的成效分析(6.8)
金融借贷资本要素的“双到”扶贫框架分析
华农大农业推广专业云浮班2010届 陈孔堃 学号:AM20100160
【摘 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缺乏金融资本要素发挥市场资源配臵的作用,导致农村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本文基于这一客观事实,借助基础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从“多元生产要素均衡搭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流通反作用于经济关系的建立”以及“资源量化管理”角度着眼,认为金融借贷的扶贫模式能把农业生产格局臵于商业社会环境当中,提高农村资源流动性,实现农民脱贫、农村致富、农业进步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金融;扶贫;生产要素;流动性;致富
在二元经济结构痕迹严重的中国,“三农”问题向来是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因为对于一个拥有7.2亿农民的中国来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的稳定和谐,而且对调节国民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使农村市场具备这种可持续的调节能力,农民收入就必须稳步提高,农村自身就必须具有金融借贷的循环体系。所以在当前农业金融欠发达的背景下,通过外界投入增加流通货币,建立健全高效的扶贫模式,对现行打破以单一劳动力为主的农村生产
要素投入方式,把农村生产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效果概述
1978年到1985年,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76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4.8%。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导扶贫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扶贫开发。中央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财政发展资金,二是扶贫贴息贷款,三是“以工代赈”资金。根据国家计委联合课题组[1]的调查资料,在1986~1999年,中央政府共投入了1313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其中,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223亿元,以工代赈资金364亿元,扶贫贴息贷款726亿元。在国家投入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仅由9600万人下降为3400万人,也就是说,从1986年国家施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来贫困人口每年平均约减少640万人左右。尽管国家扶贫资金投入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扶贫资金的目标瞄准和投资决策出现问题。从全国扶贫工作来看,无论成绩还是经验,也不论矛盾还是摩擦,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资金转圈。据有关学者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典型调查,中国反贫困资金的漏出量占总投入的比重不低于50%,甚至可能高达
70%[2]。扶贫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但在我国,扶贫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扶贫受援单位是由中央和省政府确定的贫困县,然后再由县政府将扶贫资源通过下级行政机构传递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这种资金的传递方式,瞄准的是区域而不是贫困乡村或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扶贫战略,从而使贫困人口很难参与到扶贫资源的使用决策中来,以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二、金融“双到”扶贫优势理论分析
(一)扶贫资金一般审批流程分析
信贷扶贫资金由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农业银行按照计划下达到省扶贫办和省农行,具体发放由基层分行进行。在国家的扶贫资金中,扶贫贴息贷款占的份额较大,但农户往往申请不到。这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农行的商业化性质与贴息贷款的目的与对象相冲突,贫困地区的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农行的经营目标的冲突。一般情况下,农户首先要向县扶贫办中请,包括项目情况、资金额度、农户资料等。扶贫办审核后将其资料转给农行或信用社,然后农行或信用社对申请户进行信用状况调查。农户需向金融机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私人章、村委会对其介绍信、申请帖、借款协议书及家庭情况登记,最后由金融机构决定是否发放。审批通过以后,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其后就能拿到贷款。发放时,金融机构要和贷款使用户签订借款合同,明确规定借款的数
量、用途、还款期限、利率及违约责任等,以保证资金到时足额收回。要求投放于经济效益好、有还款能力的贫困农户和项目,在投入使用后,不仅能带来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一个高于自身价值的新价值,即实现价值增值。因为扶贫贷款属于有偿资金,到期需要归还。[3]
(二)“双到”扶贫模式优势简述
从1996年开始,中央政府决定将贷款的使用重点重新放在农户的种养业上。但是,银行在发放时要求贷款户提供抵押物.而贫困户一般来说是无力做到这一点,在此背景下,银行过分强调农户的信誉差,因此在逐渐淡出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农户到农村信用社申请和使用了小额信贷,并且归还情况良好,但是缺乏适当产业项目引导,具有一定盲目性,以至于实际效果相当有限。
自2010年以来,广东开始推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模式。具体针对每个贫困地区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演化为不同的帮扶模式,依靠发达地区干部职工牵引带动,以挂驻形式进行扎根帮扶,从而达到使落后地区脱贫的目标。“双到”扶贫模式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灵活性高,可以按照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帮扶措施,避免“一刀切”带来效率损失;二是资金能确保到位,由于扶贫款项直接拨到贫困户手上,能够避免按地区划分款项时地方政府用于其他用途的扶贫项目中,无法保证实际帮扶效果;三是
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以为农户度身定造脱贫方案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权在帮扶干部与农户手中,较少受到长官意志影响。
在众多“双到”扶贫的模式中,金融扶贫为成绩突出有效的一种扶贫模式。金融扶贫通过在社会筹集资金为困难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资金要素不足的问题,借以成立基层征信中心,为面临不同情况的困难农户度身订造相应规划并按诚信与可调度的生产资源情况拨出合适的贷款款项,从而帮助农户走出生产过程中劳动要素、资源要素偏多,资金要素不足的低产出循环。[4]
(三)金融扶贫模式下的增加产出理论分析
目前农村生产过程中以劳动力要素与资源要素投入占多数,资本要素投入较少,造成集约化程度偏低,生产水平欠发达,只能在低水平实现自给自足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无法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当中,且在现行社会发达分工体系情况下,某一项产业的投入需要相当多的资源要素,而农村生产中缺乏资本及集约化两项条件;有鉴于此,小农农业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况,因此在一定情况下无法避免萧条的出现。
但是,在有帮扶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农村的生产格局可以出现大的改变。首先对于资金本身而言,它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物资的货币表现。资金只有出于不断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资金在运行过程中依次经过流通过程、生产过
程、流通过程三个阶段,并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四种形态完成资金的运行并实现增值,这一运行过程令资金处于一个不断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并反映着特定的物质内容,同时也是资金耗费和补偿并不断增值的过程。其次,在微观个体生产要素流通领域,增加货币资金投入可以提高产出,而且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资本的供给和相应的产出会受到利息和很多市场因素的制约,而扶贫资金又多数是低息甚至是无息的贷款,因此资本理论上是投入越多产出就越多。[5]事实上,限于农民自身的管理水平,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而符合客观的是,农村主要产出未农产品,农产品市场可近似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当资本投入增加时,产出必定会增加,农民也因此会有所积累而摆脱贫困状态。再次,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农业部门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无可避免会涉及各种要素的交换流通当中。但是限于我国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农业部门并没有与社会其他产业部门进行良好的要素交换。但是在增加“双到”金融扶贫款项投入之后,农业部门就等于增加资本生产要素,此时可以更好地与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进行要素交换。从社会角度分析,这相对于增加农村社会整体流动性,而缺乏资本流动,恰恰是农村社会产出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金融资本要素进行投入的扶贫方式符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偏低的状况,能从实际上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三、问题、建议和结论
(一)主要问题综述
一是除到户项目外,应建立一定数量的村级项目。村民普遍反映“双到”扶贫很少存在资金到户难的问题,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的农户收入是今后扶贫工作的一个着重点。贫困地区的基本建设主要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农田、通讯、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相关建设。关键的是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已经实施的“双到”扶贫的效果来看,贫困户不难申请到扶贫贷款,但资金到户后周边没有一个成熟的硬件配套环境,最终结果可能是扶贫资金到户以后,出现效率递减现象,从而增加贫困户的生产成本,乃至出现入不敷出情况。
二是帮扶对象的确定与覆盖存在不对称现象。现在的扶贫资金基本上由省到县、村,这样作为中间层次的地市级和镇级层次可以从传递过程中剔出,这样固然可以节省一部分管理费。就目前来说,能直接瞄准村是理想的,但是成本太高,因此到资金到户,核实信息真实性的工作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可以通过定出有关贫困的测量标准,根据各个乡镇的贫困村的数量,然后确定目标贫困村,根据贫困乡里贫困村的情况确定目标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可能有的本来应该是帮扶户的却没能受惠,而不是帮扶户的却被定为受助对象,扶贫资
金产生了偏离,使非贫困群体受益,就成为信息管理与核实中的关键问题,而往往这种情况也是普遍现象,这也是扶贫效率损失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是扶贫资金的投向准确,需要瞄准贫困户的实际项目需求。虽然按照前面已论述“双到”扶贫资金投向的优势所在。扶贫干部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切实解决贫困问题的项目,否则投向不合理,只能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打个比方,农民想灌溉麦田,水源充足,水渠流畅,但由于负责灌溉的人员不知农民灌溉哪里,以为是灌溉稻田,结果是麦田最后干涸而死。在选择扶贫项目时,必须做好前期的项目论证问题,要看是否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需求项目,坚持参与式扶贫,注重贫困人口和基层组织参与扶贫项目选择。同时还要做好市场导向,因为农民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往往在项目选择上具有盲目性,导致扶贫效果不佳。
二是更好地瞄准目标群体,想要“双到”扶贫模式取得成功,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减少扶贫资源的偏离和渗漏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求资金的使用者是扶贫的目标群体,如果非贫困群体使用了扶贫资金,只会使贫困者越来越贫困,从而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对贫困标准进行细分和界定,基层行政单位应该对进行统计和划分,省级行政单位应该负责资源调配和督查等工
作,以便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同时还需要法律作为保障,国家要对扶贫资金的审批、使用、审计制定相应程序。贫困群体的统计等工作用立法的形式保证其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三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扶贫项目的“效益外溢”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从而提高扶贫资金的绩效。在第四章曾提到扶贫项目的“效益外溢”问题,虽说在目前形势下很难消除,但“效益外溢”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不加控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选择的扶贫项目必须是与反贫困直接相关的,对提高穷人收入水平、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关系的项目排出在反贫困之外;扶贫项目受益人必须大多数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以及在贫困线附近徘徊的低收入人口。
四是注重制度创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发展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土地、资本、信息、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也是稀缺的。反贫困的实践告诉人们,相对于反贫困的实践需求而言,“制度供给”总是落后于“现实需要”。为了堵住原有的漏洞不断地颁布新政策、新制度和新法规,而在运行中又可能出现新的漏洞,因此制度、法规必须根据形势不断修改、调整和变化,这也就是创新。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是,必须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为保证
“起飞”创造一个优良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
五是“双到”扶贫过程中,除了改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外,还应注意提高人的素质。因为贫困地区落后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人力资本素质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扶贫先扶人,国家必须注意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只有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得到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从而使这些贫困者不会输在起点上。
参考文献
[1]中农办.春节前2 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EB/OL].http://money.163.corrd09/0202/10/5152AQQA00252G50.htm].
[2]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中国农村经济,2004(8):12~19
[4]国家计委联合课题组.“十五”期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思路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1.78:2~40
[5]章奇.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EB/OL].http:// www.hxzs.ors/htmb'2006—08/1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