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运输工作专题视察情况报告
交通运输工作专题视察情况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交通运输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交通运输工作顺利有序进展,xxxx年x月xx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县政协xx的带领下,深入高速连接线、xxx国道改造、两大路等项目施工现场,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交通运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基本情况
委员们认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部门的积极努力和有关镇、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全县交通运输工作正处于项目争跑力度最强、在建项目最多、投资力度最大、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有利时期,通过全县上下奋勇拼搏、扎实苦干,已初步建成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xx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交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县政府及交通部门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积极争跑项目,狠抓交通项目建设,使县内公路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密度不断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群众通行条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发挥了公路交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服务、支撑、引领、先导作用。
(二)交通建设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全县上下苦干实干,大力推进公路交通建设,相继启动或建成了xx高速公路xx永久连接线、西吕路、两大路、三陈路重建等交通建设项目,项目争取成果喜人。一是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xx路已完成初步勘察设计,xx、xx等x座危桥的加固方案已通过省公路局评审,银厂沟大桥已下达计划。二是公路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投资x.x亿元的xx高速永久连接线即将贯通;投资xxxx万元的两大路路基工程已基本结束,计划年底通车;x条x.x公里通村水泥路已通过省市验收,其余x条xx.x公里通村水泥路已开工建设。三是桥梁建设、水毁工程建设、安保工程建设、移民点道路建设及站场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行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将xxx.xxx公里农村公路全部纳入了养护管理范围,实行县、镇、村分级养护管理体制,达到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规范”的目标。二是道路运输管理健康有序,为方便群众出行,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向市级相关部门汇报,及时增加x辆出租车和x班xx至xx的客运班次,保障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三是道路执法力度不断增强,严格执行路政、运政联动治超工作机制,有效落实了“一超四究”和“黑名单”制度,使农村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稳定在x%以内。
(四)交通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交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克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瓶颈,积极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人员保障。一是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能力提高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交通系统行风建设,扎实提高干部能力,转变工作职能,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努力打造“阳光交通”。三是高薪从外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强化队伍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全县交通运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的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缺口大。国家对交通建设的投入体制决定了项目的投资规模越大,需要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就越多,由于我县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存在困难。初步统计,现已形成x亿元交通建设资金缺口,给交通项目建设造成沉重压力。
(二)项目实施难。一是部分群众,一方面迫切希望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另一方面又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对征迁补偿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造成征地拆迁举步维艰。二是县上施工项目多,交通管制难,车辆在未完工路面行驶,对施工干扰较大;村民对路沿带随意乱建、乱占、乱堆、乱放现象严重,也影响了路面施工。三是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在拆迁补偿等问题上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的默契,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四是部分路段拆迁补偿标准达不到群众心理预期,镇、村没有摆正位置,解释疏导工作做得不深不细,部分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存在畏难情绪,造成问题久拖不决。五是群众工作做的不到位,县上出台的拆迁政策和赔偿标准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不了解,对项目建设存在抵触情绪,致使工程进展不顺利,道路建设速度慢。
(三)配套设施不规范。一是高速路口、重点岔路口缺少交通、旅游标识,县城缺少停车位,对自驾游游客造成不便,影响xx旅游形象;二是部分路段护挡存在滚石风险,对车辆、行人安全通行造成威胁;三是节假日xx至xx客运班车班次少,不能满足旅客需要;四是部分村组道路建设标准低、路窄弯急,养护水平不高。
(四)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随着全县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交通项目集中落根,交通部门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随之凸显。目前县交通局仅有公路与桥梁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两人长期抽调到连接线和三陈路复建工程,给工程建设和监管带来较大困难。
三、几点建议
近几年,我县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改善了对外形象,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改善,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历史负债沉重,交通网络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此建议:
(一)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缓解资金缺口压力。一是要将交通道路建设列入高铁开通三年行动规划优先发展项目,与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紧密挂钩,集中财力,捆绑使用xx扶贫项目资金,加速交通道路建设速度。二是用活西部大开发政策,争取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由国家西部大开发资金负担的优惠政策,财政、发改、扶贫、旅游、交通要统筹兼顾,制定方案,向上积极争跑,得到政策倾斜,缓解我县配套交通地方资金压力。三是县上要成立化解交通道路资金问题的专门领导小组,制定资金筹措实施方案,对近x亿元的地方配套资金欠账列出筹集时间表,按期兑付,消除资金问题蕴涵的矛盾,创造良好的交通发展建设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强化宣传动员,增进思想共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一方面,要通过明细任务、督促检查、严格考核等方式,加大对各级干部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入户宣传动员等形式,耐心细致地做好拆迁群众思想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要加强赔偿政策的宣传解释,化解对抗情绪,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群众自觉、自愿进行拆迁。同时,密切协作配合,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工程建设协调推进。交通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县的整体工作,有关部门、镇、村要统一思想,通力协作,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常施工与保障通行的关系、工程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交通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从规划、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资金筹集、招标投标、质量检测、工程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相关镇、村要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自身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全力做好搬迁和征占地工作,保证项目建设外部环境,进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加大争跑力度,做好项目储备,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交通部门要积极主动向省市汇报,通过各方面努力,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上级支持,优先储备一批迫切需要建设的项目,重点做好xx路、xx路储备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后期公路建设做好准备;要积极将xx多条村组公路并入省市数据库,为今后争取项目打好基础。
(四)充实技术力量,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全县交通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交通部门压力大、任务重,要多方面做工作,通过招考或者聘用的方式补强专业技术队伍;要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对道路沿线的观景台、停车场、服务区和道路信息标识进行全面规划设计;要积极沟通协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开一班节假日xx至xx的班车;要搞好绿化、美化工作,绿化植物要体现地方特色,争取将境内公路打造成生态旅游路、人文景观路、发展致富路。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视察报告
关于对区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
视
察
报
告
(2014年4月17日***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
区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教育是民族之基、兴国之本。***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把对教育工作的监督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根据主任会议安排,3月31日,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组织教工委委员及部分区人大代表深入我区部分中小学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近年来,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教育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是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环境。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两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56.1万元,其中:2013年投入350.9万元,为**小学新建教学辅助用房,为**中学、**小学、**小学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和办学设施,建设**中学食堂二期工程等。2014年投入205.2万元,用于维修农村薄弱学校校舍,购置仪器设备,新建**中学食堂雨篷及辅助设施,维修**小学、**小学校舍,做**等8所小学屋面防水等,缩小了全区校际间差距。二是自主投入力度加大。两年来,全区各校积极筹资290.5万元,用于校园绿化美化及校园文化建设、修缮房屋、安装空调、修建学校大门等。使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及教书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2015年,我区采取撤、并、扩、建等形式,撤除学校2所、将合并新建学校1所、整体搬迁1所,特别是新中一小的建成,大大的改善了中心城区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规模,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学校拥堵、大班额开班的局面。
(三)师资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区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举办教学观摩、开展教育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全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高学历比率为9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高学历比率为50%。两年来,全区科研课题结题27项,获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34项,申报省成果2项,市成果19项,申报市“十二五”规划课题37项。全区多位教师参加省市级比赛,获市级以上奖励251项,在**新课程2 课堂教学案例等评选活动中,我区案例获奖30个,居五区之首。1人被评为“**十大名师”。另外,还建立了教师校际交流、挂职制度,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对相对薄弱和偏远的学校,在教师分配、评优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四)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特色逐步显现。区政府始终坚持“发展内涵、创建特色、打造名牌”的原则,全区中小学根据各自实际,开展特色办学,逐步形成了“中华武术进校园”、“特色社团”、“三城大家创志愿者服务”、“校园足球艺术节”等学校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几年我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应该说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1、近几年来,由于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学校普遍都有了宽敞的教室和宽阔的操场,但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弱、教学水平不高,导致部分优秀教师流失、大量的生源流失,农村学校整体软实力不强。城乡学校间的软实力差距显而易见。
2、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和城区学校拥有的优秀教师资源使得农村的学生大量进城读书,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教师辛辛苦苦备课,面对稀少的学生和对孩子学习不够重视的家长,教学积极性受挫,部分农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目前,各农村小学一般也就每个年级开一个班,最少班级仅有9名学生。
3、城区学校班额大,编制、教师紧缺,农村学校生源少,教师超编。主要体现在:一是近两年来全区教师退休22人,且今年还要有 29人面临退休,虽然补招了35名教师,但仍不能补充教师的短缺,教师队伍青黄不接面临断层之忧。二是城乡学校专业课教师紧缺,有的学校没有一个音乐或体育或信息技术的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缺乏,多数农村学校课程计划需要开齐的科目、开足的课时得不到保证,教学内容枯糙、单一,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三是部分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造成学校看似阶段性超编实则师资紧缺。如此学校只能以较低的薪酬聘请代课教师,目前全区各校自聘的代课教师共73名。这样,既增加了学校负担,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议
1、要加快实施教育资源整合,严格执行城区学校班额数控制规定,规范划片招收学生政策,杜绝跨学区择校;适度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城区学校校园拥堵、“大班额”问题。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做好农村小学撤并工作。在充分听取民情,反映民意的基础上,4 条件成熟一所撤并一所,努力解决学校规模过小、班额过小、学生过少的问题。
2、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区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创新适合我区学校的编制管理、人事管理模式,在编制和职称管理上由目前管到学校的模式改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进而实现全区教师“无校籍”管理。要有优惠政策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制度,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实行双向交流、定期轮换。通过优质学校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招募师范类院校学生、退休教师志愿者队伍,建立起一定数量的教师储备库,用以统筹解决目前严重存在的专业课教师紧缺、阶段性教师超编造成师资不足的问题。
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规模化的优秀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经过上上下下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尽早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备的重要条件。区教育局要把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摆 在重要的位置来抓。通过教师交流、集中培训、外出学习交流、培养选拔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方式,尽快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让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队伍。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学习、晋升机会,通过城区优秀教师和农村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使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庄店乡人大主席团视察组
关于对乡政府2010年以来创业园建设情况的视 察 报 告
—─2011年8月23日在乡十届人大主席团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张学豪
各位主席团成员:
根据乡人大主席团2011工作要点安排,经主席团会议研究,8月份以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由部分主席团成员和县、乡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对乡政府2010年创业园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乡政府关于创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走访、座谈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工人、当地群众代表。现在,我受视察组委托,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立足于发挥我乡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着眼于扩大交流合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在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富民强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这种科学合理的规划既体现在园区规划编制的先进理念上,也体现在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上。我乡创业园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用工业和园区的理念、市场的意识谋划和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以规 1
划引领项目、以规划指导建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视察组认为,这样的规划布局既立足于当地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又着眼于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 “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使我乡创业园能起到工业经济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聚集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产业特色更加凸显。这种产业特色既体现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上。我乡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打造主导产业,重点培养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点石成“金”产业。
三是品牌战略初显成效。这种品牌战略既体现在创业园区域品牌的打造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品牌的培育上。去年以来,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大幅度改善,修建了标志性牌坊、景观墙,栽植了绿化苗木,水电路标准进一步提高,创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创业园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我乡创业园把创业园品牌打造与产业品牌培育结合起来,不断做大做强园区特色产业,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品牌在方城已经打响。视察组认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工业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富乡富民,建设工业强乡的必由之路。
四是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这种招商引资的成效既体现在项目的数量上,也体现在项目的质量上。我乡创业园根据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园区企业发展需求,精心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优
2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外出招商、以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办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乡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5家,建成12家,总投资达到2.3亿元,园区年产值超亿元。视察组认为,依托资源优势,加强项目策划,推进项目对接,促成项目落地,已经成为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交流合作日益广阔。这种交流合作既体现在本地与外地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的打造上,也体现在民间经济、文化和产业的交流合作上。乡创业园开采、运输、加工、销售整个环节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不但有吸收外地工人,也为本地群众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门口致富,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拓展。视察组认为,我乡创业园已经成为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带动融合共进的广阔天地。
二、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视察团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创业园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作用日益突显,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新亮点,成为方城的区域品牌,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必须看到,我乡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建设仍较薄弱。我乡创业园发展之路是先引凤后筑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与先进地区相比仍较薄弱,园区内部道路配套不完善。水利设施比较缺乏,水资源严重不足,蓄
3水功能十分有限,电力设施无法满足创业园开发和当地群众生活的需要。
二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我乡创业园的外商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基本无法办理,对外商增资扩产造成信心不足,已成为制约创业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配套政策支持不够。在制度环境上,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宏观指导和对技术引进项目的政策支持,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影响了产业技术引进的积极性和实施效果。在用地方面,企业用地报批难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和制约了项目的引进和创业园的发展。
四是创业园产业层次不高。目前,创业园入驻企业多数是石材加工方面,产业层次较低,项目比较单一,发展受资源因素影响较大。
三、进一步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几点建议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应坚持长远规划打牢基础,体现特色稳步推进,加大资金投入,深化项目对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增强园区工业龙头持续发展能力,保持我乡创业园发展的领先地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之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基础。完善创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建设等,科学引导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提
4升创业园核心区水、电、路、渠等网络的建设档次。同时,大力引进内外资,激活民间资本,鼓励企业自建、委托建设,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奠定良好基础,着力打造省、市级精品创业园。
建议之二:深化产业对接,优化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我乡创业园的发展水平。引进、利用先进地区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加快推进创业园产业合作,与技术类院校合作,搞好技术培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在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关键环节的对接与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引进产品附加值大,产业层次、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建议之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各级优惠政策,发挥古庄店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管理、融资、用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建议之四:完善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我乡创业园的发展环境。在项目、资金、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收、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争取和给予创业园更多的政策支持。对创业园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用地、政府服务、鼓励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出台规定,促进创业园的发展。
第四篇:学前教育视察报告
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建议
---教卫文体委对我县学前教育的视察报告
为了规范我县学前教育教学行为,完善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促进我县学前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3月26日至27日,教卫文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县政协盖彩云副主席的率领下,围绕幼儿园的房屋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安全状况及周边环境等方面,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重点视察了王佑、芦山2个镇和县城一、二幼儿园及部分社会力量办学的幼儿园。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
1、基本情况
全县3—6周岁人口总数16876人。目前有学前班89个,公民办幼儿园34所,145个班。在园幼儿6219人,其中学前班3746人,入班率21.87%;幼儿园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15%。还有10657名学龄前儿童未入园班,占适龄人口总数的63.13%,也就是说,还有大半以上的适龄儿童没有接受启蒙教育。我县有幼儿教育职工297人,其中幼儿园208人(专任教师141人)。如果按照幼儿园教师1:7的编制标准要求,2473名幼儿必须配备353名教师,因此我县仍缺编幼儿园教师212人。
2、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学前教育是深入骨髓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最基础工程。但是在国家还未立法管理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也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基础性地位。学前教育作为社会的公益事业,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可想而知的。
通过视察,委员们了解到我县的学前教育突出的困难和 问题是:
1、公办的幼儿园存在基础设施和教师不足。特别是第一幼儿园,由于教学楼老化和不足,幼儿活动室与睡房、厕所分开较远,幼儿吃、睡、玩、学都不能科学地安排在一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全园幼儿320名,教师仅30名,教师配备与《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1︰6-1︰7的师生比例相差很远,教师严重不足并老龄化;户外活动空间虽大,但地面为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不符合安全要求。
2、全县30所民办幼儿园虽然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幼儿园的承载压力,但与公办幼儿园比较,民办幼儿园(包括唯一由教育局批复的“小花蕾”幼儿园)因为业主经济实力不足,无资金再投入,或舍不得投入,加之受周边环境限制,无法进行改造,造成了幼儿园的条件非常简陋,园舍非常小,更无安全通道,室内光线昏暗,室外活动场所简单,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缺乏,根本达不到《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所有民办幼儿园园区环境较差,但还要超员招生,而且布局不合理,一条街居然办有3个幼儿园。
3、民办幼儿园未经审批,属于无证办园,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大部分幼儿园无工作计划、无教学计划、无岗位职责、无安全制度;许多幼儿园增加了服务项目,如用车免费接送等,但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形同“小煤窑”。
二、对策和建议
委员们深入实际地看到了我县幼儿教育,既有公办幼儿园规范化令人振奋的一面,又有民办幼儿园极不安全令人堪忧的一面。因此,建议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科学管理。
1、提高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县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准备迎接国检,相比而言,幼儿教育是薄弱环节。县委、政府应从落实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幼儿教育摆在重视与发展地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幼教工作,尽快制定出台重视幼教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全县性幼教工作大会,发出总动员令,推动全县幼教事业快速发展。
2、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办学职责。要坚决按照国办发[2003]13号文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规定,进一步明确办学责任。县政府负责全县幼儿教育规划、布局调整、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各乡(镇)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办好镇中心幼儿园;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幼儿园各类评估标准和办法,园长资格审定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幼儿园取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建设;相关部门,如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卫生防疫、建设、民政等,要从幼教事业大局出发,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一切为了幼教,一切为了孩子,做好各自的工作。
3、具体落实的建议:
一是政府尽快投入,解决第一幼儿园的综合楼建设及户 外活动塑胶地面,缓解一幼的管理和承载压力,使之跟上二幼的管理水平,促进公办的两个幼儿园成为其他幼儿园的“领头羊”。
二是从合理布局上和幼儿入园需求上看,采取政府投入或者招商形式,在城区南面另建一所大型规范的幼儿园。
三是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惠水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明确依法治教和规范幼儿教育办学行为,确定办园条件和申报程序,对托幼儿园统一颁发《办学许可证》,彻底整顿当前私自办园的混乱状况。同时,要建立幼儿园的年审、评估、师资培训、考核、定级等制度,加强对办园质量管理。对不合格条件的托幼园要限期整改,经多次审查不合格的,要责令停办,取消办学资格,以保证办园的质量,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是在教育主管部门主管的前提下,建立社会评估幼儿园办法,强化社会对幼儿园,特别是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我县幼儿教育的管理。
第五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文乡人大代表联合视察情况报告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的规定,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推动古文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并结合我乡实际,11月29日——12月1日,由古文乡人大主席覃楚均带队,古文乡人大代表和古文乡政府领导班子参加的视察组,对古文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古文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古文乡政府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我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经济的安排部署,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全面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
(一)组织领导有力。古文乡政府对发展古文乡经济,提高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的工作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落实。乡党委、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为大石山区人民群众解决增收致富难题上苦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大石山区养殖业。其中以波尔山羊养殖为重点,并积极推广。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力。促进了古文乡面貌的明显改善。多年以来,全乡上下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统一部署,全力攻坚。使古文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以村级水泥路为重点,乡党委、乡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通村水泥路看做方便农产品运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克服资金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建设通村水泥路,先后使古文乡八个村中的六个村通了水泥路,另外两个村一个在建和一个待建,创造了路通民旺的良好局面。二是以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项目为重点,大石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不仅严重缺乏地表水源,而且保水能力差,通常是“有雨三日水成湖,无雨三日地生烟。”严酷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经济发展。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就是为了帮助大石山区的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古文乡党委、乡政府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大会战建设,解决好大石山区的水窖水池和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同时做好水质的检测和消毒工作,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真正把水柜建成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同时鼓励群众把建和管结合起来,建一个用得上一个,把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结
合起来,切实改善大石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古文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全乡上下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乡经济也取得了明显改善,但古文乡发展面临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自治区、市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没有细化,使经济发展较快与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没有分别开来,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滞后。有时,国家、自治区安排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资金和少民族扶贫资金也不能按时定额到位落实。
(二)人居环境仍然很差,整体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提高,普遍存在着“脏、乱、差”,严惩影响着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文明生态村,是小康村建设、精神文明村建设以及生态家园工程建设的深化和发展,是农村三个文明一齐抓的直接载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利民工程。特别是非典后,人们深刻认识到,切实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快建立痢疾防治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农村的公共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自然条件对发展经济影响较大,发展形式过于单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只能靠天吃饭,农业水平极为低下,农业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单一的发展方
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四)农民劳动者素质偏低。大石山区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石山生息繁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民群众较少与外界接触,造成各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不畅,农业培训率低。
三、几点建议
(一)、国家、自治区、市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倾斜政策。对于发达地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自治区可给予少量的资金扶持,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较大比例的匹配资金,而应考虑适当提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扶持金总量,以确保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要继续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学习,吃透政策,把握精神,摸清乡情,用好政策,以政策促进发展。
(二)、以科学为依托,对有限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和增值,把发展新型沼气池、等新技术作为净化农村公共环境、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等具有综合性多重效益的革命性措施予以强力推进,走沼气建设与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实现无害化生产,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要发展,劳动者的素质是根本、是保证。要不断通过提
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加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人民群众的基础教育,进一步配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二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适龄人口入学率,减少流失率,提高升学率,确保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强农民成人阶段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农民群众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观念;四是加强对乡、村的智力支持,选派一些技术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的科技人员到乡村开展帮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