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数字心得

时间:2019-05-11 22:5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玩数字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玩数字心得》。

第一篇:玩数字心得

“玩数字”心得

□黄 河(经济板块,广州)

从前枯燥无味的数字开始变成一条条提供线索的工具,在一些深入分析而又得到验证的时候,甚至会感到一种侦探破案般的乐趣。

在今天的经济(尤其是财经)报道中,数据使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报道手法,但大量数据的使用也为读者和作者带来了许多麻烦。财经新闻写作的“三难”——难写、难懂和难记,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感觉,许多财经报道中,一方面仅限于把经济或财务数据仅仅当作“修辞手法”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对这些数据缺乏深入思考与比较,常常容易受到误导。

这些情况也存在于自己的采写经历里,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对经济报道中财务数据的使用略作探讨。

从“修辞手法”到“思考角度”

在从事经济报道前,本人曾做过三年的社会记者,此前既未接受过经济学训练,也未从事过任何与经济有关的工作,甚至对经济领域根本不感兴趣。在一篇回顾文章中我曾写道,当时自己对财经的理解“甚至还不如我那炒股票的老妈多”。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财经报道,其尴尬程度可想而知。记得有一次写篇有关上市公司的报道,被领导批评为“没有数据”,我问什么是数据,答曰:股价变化不就是吗?

于是我平生第一次查了上市公司股价走势,然后胡乱摘了一段股价走势放在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财务数据的理解也仅限于此。

现在回头再看那一段时间的报道,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定性”,喜欢从事件本身的性质寻找报道角度;二是修辞化倾向严重,由于对企业或经济运作的真实情形缺乏感受,反而很敢把种种“大概念”往上套,而经济数据则被视为这些概念下的一种“装饰手段”。

这种倾向直到我接触另一个环境才发生转变。当时我到了另一家杂志,而这家杂志的投资人实际上是某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老总本身既精通经济理论,又对企业的实际操作有着真切体会。常在例行的选题会上对当下的经济现象作出精辟的点评,对我而言,那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从企业角度观察市场与经济变化的机会。

这种角度转换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两次事件中体现。一次是在格林柯尔刚刚收购科龙时,包括《财经》等媒体已经提出了诸多质疑,但顾雏军方面也高调反击,陷入各执一辞的局面。而当时在这位老总的提示下,我们从收购方注册地这一细节出发,推演出整个收购的模式及后续环节,后来的事实证明顾完全是按这个思路走的。这也是在事隔三年后,我在做格林柯尔调查时首先想到查询香港公司上市报表的原因。

而另一个事件则更加微妙,那就是该公司因为一篇报道而起诉《财经》并最终获胜。关于此事,媒体报道和传闻甚多,但我们可能是惟一对起诉方有着深入接触与了解的“旁观者”(从今天来看)。

抛开背景因素不谈,表面上看来,《财经》的败诉在于细节处理不清,但实际上其中还有着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国内会计制度的变迁。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详述,只谈谈我的个人感受。在科龙事件中给我的启发是,财务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它所反应的企业经营情况;而《财经》遭起诉一事除了使我在报道中对数据的使用更加小心外,同时也开始关注财务数据背后的制度背景。

而我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对财务分析产生兴趣,从前枯燥无味的数字开始变成一条条提供线索的工具,而身为记者的优势,又使我更容易在采访过程中将它们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验证。在一些深入分析而又得到验证的时候,甚至会感到一种侦探破案般的乐趣。

但这种对财务分析和数据的“入迷”心态同样有着它的误区与缺陷,那就是缺乏大众沟通的基础,这种感受在我到了《南方周末》后尤其明显。

在做格林柯尔报道期间,我自己常常因为在数据方面的新发现而激动不已,但真正出来的稿件却并未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甚至被某些读者误解为“替顾雏军说活”,不能不说是一次挫折,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习惯的写作模式。

另一次感受较深的是在斯威特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我读过的前期报道里,《证券市场周刊》的一组文章是从财务角度分析得最深入和全面的。但这次却是我感觉到读者角度的困惑:尽管写得足够全面和深入,但却不能带给我“触动”,反而有种平淡的感受。

同事吴传震曾推荐过一篇文章《写作技巧:是经济,更是新闻》,其中对这个问题有精辟的解答,“这和我们只思考我们所写的内容有关”。

尽管从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作为记者,既需要观察和理解,更是一个“沟通者”,但经济事件的复杂性,却往往使自己陷入追求“知道”的乐趣,而忽略了“传达”的责任。

文章中说,“身为一个经济记者,我们必须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一个好的交流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对所报道的事物面面俱知的人。”

这实际上要求一个经济记者,对于经济现象除了要能利用财务分析等技巧在思考时“进得去”,看到现象后边的本质与规律;还要在写作和表达时摆脱“数据思维”,能够“出得来”,向读者阐明现象的背景和意义。

下边我想从自己的体会出发,谈谈在财务分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财务分析的三个层面

从广义而言,经济数据存在于社会信息的各个层面,但本文中财务分析所涉及的仅限于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这一方面跟个人的报道领域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数据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更加能体现出经济真实运作与数据变化之间的关系。

如果对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再作区分,大概可以分为市场数据(如股价变化、行业评估等)、经营数据(年报、季报等)以及其他可比数据(如行业排行等)。

而在使用这些财务数据时,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考虑:

一是直接引用数据,比如为了说明事件背景、意义或验证某种说法时,也即是前边所提到的“修辞式”用法,在某些时候还可成为新的采访线索,某高管的说法,与相关的财务数据出现冲突,就成为一个值得追寻的线索;

二是通过报表中体现的企业运作,寻找企业以及行业的新现象与新动态。比如青啤在多年收购过程中,真正的赢利是来自协同效应还是政策优惠(有报道提及当地政府为青啤收购提供了大量优惠);中石油连续两年的高额利润中,除了油价上升外,其收购全国销售网点的投资带来多大收益,从报表的解读中应该可以做出有深度的企业战略分析。

三是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和背景,如在科龙收购中,资金来源一直是个谜,但从格林柯尔连续数年高达10亿的现金存款中,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关于年报的阅读技巧,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里做了初步介绍,如关注审计报告和脚注,注意现金流(营运资金)的分析等等。随着中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引入,这些经验将更加重要和有效。当然,对于不同的报道者,还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但从个人而言,我比较关注第三种角度。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往往能够提供重大题材的第一线索;另一方面,即使在出现众多同题报道时,它也能提供新的报道角度。而这两点对于需要长时段操作的深度报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就第一点而言,几年前关于蓝田造假案和银广夏的报道都是例子,实际上蓝田和银广夏业绩剧增的情况都曾被作为“利好消息”加以报道。但只要与年报中的其他数据略作比较,就能发现这种增长缺乏基础。

而在第二点上,像《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在建设银行上市时,通过上市报告的数据分析其上市成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对于其结论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一角度确实是其他报道所没有注意到的。

应该注意的是,在作这种分析时一方面要注意将数据分析与企业的真实运作加以对照,同时也要注意对企业本身进行正式采访,这不仅是为了分析的公平,而且很多企业运作中对报表数据的调整,与我们从外界看到的结果及理解并不一致。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跟有关制度背景和变化相结合。在很多时候,看似不合理的财务数据背后,反映的并非企业“造假”或恶意操纵,而是某种制度转型或者缺失的后果。

比如科龙在被收购前两年,从高额盈利突然报亏6亿和15亿,并导致当时任年报审计师的安达信因不同意年报内容而“被炒”。当时的主流报道几乎都把这一事件视作行业竞争恶化的结果,几乎没有媒体关注到安达信在被解聘前对科龙年报出具的保留意见。

2000年以后国内上市公司巨亏及“曲线MBO”的现象突然增加,其中固然有复杂的背景。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2000年前后财政部推出8项计提政策,由于政策考虑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计提将大量利润隐藏,从而为管理层或第三方收购提供了“零成本收购”的机会。

而财政部的这一政策(及其他相关会计政策),又使得国资委出台了禁止国有企业MBO的政策,并引来市场中有关国企管理层MBO的一系列讨论,此是后话不提。

这也是我近期极为关注国内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因,因为它们很可能对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带来重大改变。

资源运用与“问题意识”

作为一名报道者,财经记者并不需要成为孜孜于数据分析、并通晓会计技能及相关政策的“全才”,大量的市场人士和相关专家可以成为我们有力的“后援”。

但在向专家们请教时,应该注意到他们由于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对数据的解析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证券行业的行业分析员,往往对本行业的重大趋势和异常动态较敏感,同时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及真实运作的情形关注较少;而一位注册会计师则很容易看出企业报表中不合理的资本或收益分配,但对企业发展的方向或管理水平不堪了了。

对于这一类专家型的分析资源,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进行求证,记者自身必须在前期采访中形成整体判断,并找到需加以分析的重点。否则常常会陷入“不知所云”甚至被误导的尴尬局面。

一些优秀的会计业专家,如有着丰富并购经验的会计师合伙人,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专家级顾问或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往往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并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同时对于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政策走向也更加敏感。

对一这类“全能型”的采访资源,在采访中我更多地使用开放式问题,如“您对这件事怎么看?”,或“您觉得哪些方面比较重要?”他们往往能帮助采访者更快地进入事件核心,远非“数据分析”这一简单作用。

而在采访后期,如果能将记者的感受与判断与此类专家进行沟通,往往也能发现新的视解与意义。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将采访对象分为“聪明人”、“论文人”和“师傅”,这里的全能型专家其实就介乎三者之间(当然,这是指在财经类报道中)。

在记者自身进行报表分析时,“问题意识”就显得更加关键:从报道主题的确定,到数据的搜集,再到分析重点的确定,都应与记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

在这些年的采访经历中,一个越来越深的感受是: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要艰难得多。同时,一篇没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报道往往是不可能做好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能够对所要报道的现象提出一个精辟的问题,报道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新闻板块的同事傅剑锋对新闻事件分三个层面的阐述十分精彩,在此不妨再“偷”来与大家分享:

我认同把新闻事件分为三个层面的理论,即表面事实、基本事实、本质事实。所谓表面事实是一个事件呈现出来的直观模样,所谓基本事实是融合了来龙去脉包含了五个W的事件原貌,所谓本质事实是这个事件里暴露的某种必然性、原动力和普遍性。不少记者只满足于把调查进行到基本事实这一层面。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调查报道应该到达追求本质事实的层面。

这一原则对经济报道同样适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正是一根从“基本事实”通向“本质事实”的红线。

在经济现象与经济数据的报道中,“问题”往往形成于不同事实、不同数据之间的反差与“反常”。而在记者的报道过程中,这种“反常”又会在一个更大的现实框架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全行业都亏损时,某家企业突然赢利就是反常,而在记者的追寻中发现,这种盈利可能来自财务造假、或者新业务模式的成功,甚至某项政策的“制度溢价”,就是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进行的合理化解释。

同一个现象往往有不同的解释,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后,要尽力寻找出它的“不合理”,从而迈向更深层更的真实追寻——写到这儿里本题似乎有些远了,下边谈谈我对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

“南周风格”与编采互动

同事顾策曾经在经济板块公共邮箱中转发过《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大众化还是专业化》一文,文章作者在比较了国外媒体的发展路径后,认为中国财经媒体发展中曝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从表面上看“定位过于集中于高端市场”,而从深层次上则表现为“在观念上把精英与大众、高端与中低端、专业化与大众化人为地隔离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了。

作者同时指出,“这种将大众化与专业化对立的思维方式恰恰又是因为中国财经媒体未能像国外财经媒体一样,在建立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大众市场。由此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尚不能在短期内建立专业优势,所以难以得到专业市场的认同;另一方面,虽然缺乏专业性,但在定位和写作上又盲目追求‘专业性’,言之无物,却又故作高深,难以为大众所理解,这便在无法得到专业市场认同的同时,又丧失了大众市场。” 作者对财经媒体的分析十分精辟,对南方周末的财经报道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但作为一份特定时代里的大众媒体,南周以致国内绝大部分媒体的财经报道在很长时期内还很难做到“在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大众市场”的高度。因此我们有必要跳出纯财经媒体的视角,在更大的视野下思考南周财经报道的特色与定位。

首先,作为一份“杂志化”的新闻周报,南周的竞争优势显然不在于与报业内行抢时效、抢独家,而在于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声音。

而从目前财经类杂志的发展来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在报道领域和报道角度上,出现了“观点型报道”、“研究型报道”和“操作型报道”的区别,并因此而形成不同媒体的特色。

如《商务周刊》以社会报道的视角切入财经领域,在广泛关注重大题材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观点型”报道特色;《新财富》、《三联竞争力》则分别从财务操作和企业战略的角色,形成对实务操作有极强指导性的“操作型报道”;而一些优秀的行业性杂志,如《中国总会计师》、《银行家》等,则形成一种“行业平台”式的研究风格。而《财经》作为中国财经类媒体的“No.1”,在三者的结合上更加平衡和到位。

从南周的社会定位和读者兴趣来看,“观点型报道”仍占主流。这种报道的风格恰如傅剑锋所总结的,是一种“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的结合。

在这一原则下,前面所讨论的财务分析技巧实际上只应存在于记者前期采访和形成思路的过程中,而在具体的写作里,则应脱离记者自身的调查与分析框架,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空间里,进行更加生动的表达与叙述。

换句话说,记者在进行选题开掘和调查时,应该以“研究者”甚至准专家的身份进入;而在向读者阐述自己的调查结果时,更应该是一个“沟通者”和“演讲者”。

关于如何在报道中用好数据,《〈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有实用的建议(见“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书的作者并没有强调这些数据的获取技巧,但《华尔街日报》的作者都是各财经领域内公认的专家或准专家,而对于《南方周末》的经济记者来说,对财经领域的研究或学习仍然是报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又常常导致记者难以把握“研究者”与“沟通者”之间的角色差别。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角色的冲突与矛盾常常使记者难以把握,往往使一个扎实的采访或精彩的主题被淹没在“自说自话”的采访心态里。在这种时候,我自己就常常希望能够通过与编辑的沟通得到“点拨”,有时编辑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就能够帮助记者捅破久久陷在局中而不知自的那层“窗户纸”。

这并不意味着编辑比记者掌握的信息更多或对选题理解更深刻,而是因为编辑作为“第一读者”的感受,恰恰是“沉溺”于选题操作的记者所无法体会的。

但与此同时,编辑也常常受制于自己的视角,虽然在形式的完善上能够给记者有效指导,但在一些重大主题的提炼上却不够深入——由于记者的初稿往往是“半成品”,除了形式的完善外,更重要的是一些采访事实中呈现的主题不够清晰或缺乏“升华”。编辑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给记者以更多的指点,往往能够把一次看似平淡的采访“化腐朽为神奇”。

在我自己对报道的评价中,常常喜欢引用一句类似文学评论的说法,那就是“形质交相胜”,这里的“形”是指报道体裁与呈现方式,而“质”则是指内容深度与主题提炼。在优秀的报道中,这两者往往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

从个人经验而言,我常常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在写出初稿后,留出足够的时间给编辑提出修改意见。因为我知道,无论采写过程多么顺利,在初稿中自己是很难摆脱“研究者”的角色。在给编辑审阅的时间里,自己也可以通过短暂的脱离选题而恢复“读者”角色,对报道的表达效果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以上是我在财经报道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至于如何形成经济部报道中的“南周特色”,如何在理念和操作中把握“调查深度”与“表达张力”之间的平衡,也希望得到各位同事更多的意见和指点。

第二篇:玩数字游戏

玩数字游戏

过年啦,过年啦,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妹妹们一起回永春老家过年。我们中我数学最好,所以我当了数学小组长;姐姐语文比我们好,所以她当了语文小组长;妹妹唱歌跳舞最好,所以她当了唱歌小组长。

我们相互提小问题,我先提问小问题:我先提问的小问题:“姐姐写一个三位数,但是0不能参与,而且三个数不能相同,妹妹写一个两位数,但是0不能参加,而且两个数不能相同,姐姐妹妹去写完了,就问:“接下来怎么办?”我说:“用三位数,将数字颠来倒,不许重复出现,最多能组成多少数?” 姐姐大声说“可以组成6个数。”妹妹说:“可以组成2个数”。

我说:“姐姐你把这6个数,妹妹你把这2个数你们分别都把他们加起来,得出的数,再用原来三个数和两个数的和去除,算好后,得出的商不要说出来,我来告诉你们,姐姐妹妹都写好了,我说姐姐得的商应该是222,而妹妹的是11,姐姐和妹妹互相看了看,商果然是222和11,姐姐和妹妹都有点不敢相信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我得到姐姐、妹妹及家人的表扬,真是太开心了。

第三篇:玩魔方心得

玩魔方心得

平昌中学 —琴键上的蝶 经过琢磨终于能在3分钟内还原魔方六面。

也看了些视频什么的,太繁琐。

上午监考无聊,在同学那要了纸笔,写了如下心得。

仅供交流,如有不理解但想学的请联系。

玩转魔方并不难 基本特征记心间 六种颜色六个面 中间不动四周变 对齐六面别着急 先选一组对立面 对好一个十字形 看准旁色再翻转 要对四角看侧面 下顺上逆底朝天 中间四块任转换 对齐中块先远离 底面顺切再回还 先要转到目标面 两种情况底顺延 若有位对色不同

随便一块来替换 重复步骤别怕烦 眼疾手快靠多练 最后一层变化多 诸君听我慢慢谈 中间一块很随便 拐对自己和右边 若是一字横着放 顺转正面右侧面 顶面顺转回侧面 再回顶面和正面 有时须要再重复 必定出现差两片 若是十字或小鱼 手法相同看侧面 二正四右要牢记 对准鱼头看色块 侧面顺转再顶面 侧回顶转侧再上 顶面180度旋转 侧面上下各两遍 顶面相当旅游圈

顶面同色看顶侧 四种情况最常见 一是四侧各不同 二是某侧同两边 三是某侧已同色 可惜还有另三面 以上三种最麻烦 先将顶面作正面 特殊一面在右边 右侧底侧均翻转 再将右侧暂回底 顶面后侧转左边 右侧复原底面回 顶回右侧再回还 若须重复再做遍 四种情况必出现 一侧同色三同边 同色这面向后转 重复小鱼看方向 最多两次成六面 边摸边索边总结 快意人生乐无边

第四篇:数字人事心得

数字人事 我们共同成长

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平静而规律,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似乎已泛不起一丝波澜。找不到年轻时候的意气飞扬,也达不到看透世事的淡定沉稳,对于未来,最多的是迷茫。随着“数字人事”系统的上线,似乎带来了一丝契机,让如我一般庸碌度日的人开始正视自己、重新规划人生。

知是行之始 先知而后行

“个人成长账户”这一板块,无疑让我们再也无法逃避对自己的认知,看着简明扼要的对比图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个人得分,这些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给领导同事的印象与和同类人员、优秀人员的对比,现实的冰冷真切的把自己从得过且过的美好梦境里拖了出来,真实、残酷却也警醒、催人奋进。

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切实知道自己这些年的碌碌无为中落后了多少,才有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加压的动力,才能找到方向、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工作也和战场一样,认清了自己,才能坚定信念,不被一时的失意、迷惘、磨难击倒,即使不能鹰击长空、翱翔九天,也能做到不怨人、不怨天,宽容待人、乐观生活、积极工作。摆脱了初出社会的自我中心,也非有我没我没有区别的自我摒弃,自己就是国税大家庭的平凡一员,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一名国税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就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必须做到的基本职责。

知明行愈笃 行是知之成

如果说“个人成长账户”让我们认清了自己,那考勤板块、工作记实就是督促我们将“行”落到实处。

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但是做不到日积月累的实践,也是不可能获得任何进步的。每天的日常考勤,让我们做事不再拖拖拉拉——时间可不等人呢。荒废了一天,连日志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若是千篇一律写些机械性的工作,“晒”在同事圈里难免会不好意思:看看别人做的事情一桩一件,写出来清清楚楚,自己确实含含糊糊凑字数,还怎么混得起来呢。这样的工作日志,给同事们看到了无疑是贻笑大方,还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才有料可写,有事可记。这样下来,懈怠的少了,工作认真了,自然感觉也得心应手了。在这日积月累中,磨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信念。作为一名国税的公务员,没有恒心、韧心,如何能做好平凡岗位上的一点一滴,如何对工作、对纳税人秉持长久的耐心和热情呢?许多国税前辈工作多年却仍然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就是有了这一份信念吗?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学海何有涯,勤方能补拙 “数字人事”系统把考试、测评等与加分、升职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前,虽然上级经常也通过多种形式对我们的业务技能进行考察,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考过就算。但是“数字人事”系统却把你一次一次或前进或倒退的学习进度给记录在了系统里,让你不得不铭记。

看身边的优秀人员,无一不是学习、业务双精通的人才。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稍有迟滞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面对不断更新的税务政策和千变万化的经济形势,不学习难免会在工作中吃大亏。回想参加工作之后,自觉优哉游哉的生活,对比一部分牛人,不由得很是惭愧。在别人抓住闲暇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取得一本又一本有着相当含金量的专业证书的时候,自己确是在看电视、读小说、听音乐的不思进取中度过,还总是拿没有时间、没有必要当做借口。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落后太多太多了。业务能手们仍然在学习学习在学习,我等末学后进却在抱着一份侥幸混日子,长此以往,能者愈能,弱者愈弱,这种“弱”是自己不学习导致的,只能怨自己。勤能补拙,否则再有天赋,也无济于事,自己还年轻,有什么是来不及的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只要自己认真学习,什么时间都不晚,相信总有缩短差距、追上别人的一天。

道路阻且长,你我共成长 从今年1月1日数字人事系统正式上线以来,经历了多次更新、调整,考勤板块的简化、同事圈的优化和请休假的简化等等,都让系统更加方便和人性化。我们的成长,系统一字一句记得清清楚楚,系统的改进,我们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数字人事”像我们的朋友,一起蜕变、成长。

“数字人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日趋成熟、完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改进自己。国税大家庭是由一个个普通税务工作者汇聚而成的,这一个个“人”加起来,就是国税最大的资源。总局早就看到了培养人才才是兴税强税的根本所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关键,“数字人事”正是为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而生的,必将和国税人一起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壮大。在这条路上,我们一起曲折,一起前行,一起为国税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数字人事 我将和你共同成长。

车购税分局 王宁 2017年10月9日

第五篇:数字逻辑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小组一起努力,合作,互相帮助,最后终于成功的完成了整个实验课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次实验跨度很长,几乎整个学期,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从刚开始老师给我们布置课题任务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以前学的知识开始不熟练,并有些已经开始模糊了,在做决定的时候有点模凌两可。不过好在有了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在刚开始接触这个大型实验的时候不会那么棘手。后来在我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后,每次实验课我们都去认真的做,认真的听老师讲,并一步步的动作,慢慢的,我们学会了去做这个实验的各个步骤。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求知欲望,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后阶段的时候能够不需要老师的帮助,独立的完成实验的后期工作。我主要负责的是原理电路图的绘制和PCB电路板图的绘制。在绘制原理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熟悉各个元器件的作用,选取适合我们实验的元器件,然后再根据报警器的功能需要,画出草图。画出草图后,我们应该仔细的检查原理电路图是否可以正常的工作。然后我们就要开始熟悉Protel 99 SE软件了,这个软件是这个实验的工作平台。我们先要熟悉这个软件的安装,中文化,然后就是各种操作。熟悉好了之后就要开始绘制原理图了,绘制的过程要根据已经画好的草图一步步的来,队友要互相的帮助,避免错误的发生。画完原理图交老师检查通过了之后就开始画PCB电路板图。PCB的绘制最重要的是元件库的导入,然后就是整个电路板的布局问题,最好是整齐为主,而且间隔要尽量大一点,这样在焊接元器件的时候会轻松点,不会产生拥挤现象。经过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克服一个个困难,最后我们的成果通过了老师的检查。我们是这个实验的成功者之一。这次实验结束后,我们更加的懂得了队友伙伴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在熟练课本知识之后,勤于动手和动脑,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的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精神,不能仅仅满足于那些已经出现的东西,我们要向未知领域去探索。

总的一句话,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获益匪浅。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下载玩数字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玩数字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心得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心得 这学期学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知识,加深了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能让我们自己去验证一下书上的理论,......

    数字逻辑实验心得

    实验一心得 第一次做的数字逻辑实验是全加器,那时什么都还不太了解,听老师讲解完了之后也还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到前面的人都开始着手做了,心里很着急可就是毫无头绪„„ 老师说要......

    数字教材培训心得

    数字教材应用培训心得 5月25日,我来到郑州,参加了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及校长数字教材应用培训会,此次培训的目标是以数字教材应用为抓手,提升义务制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品质,初步形成......

    拣石玩石赏石心得

    [拣石玩石赏石心得]假日闲暇之余,下河拣石玩石是一种磨练意志,锻炼身体的好办法,拣石玩石赏石心得。拣石能强身健体,玩石能增强活力,赏石能修身养性。 众所周知,拣石头要下河坝......

    数字游戏策划心得(xiexiebang推荐)

    数字游戏策划心得 自古以来,游戏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游戏不仅为人们带来 了欢欣和愉悦,而且蕴藏着寓教于乐、完善人格的天然力量,推动着文化的传承 与嬗变。21......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

    实习心得不知不觉,三周的数字测图实习圆满的结束了。无论是当时不满者,还是当初的跃跃欲试者,都不能否认自己从中得到了很多。作为个人,专业的技巧在这次实习中都得到了诸多的锻......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

    实习心得 紧张而难忘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南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

    数字故事培训心得[五篇模版]

    “数字故事”——让我感动,让我震惊。。。 高兴中心小学黄静静 3月14日到15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日照市教育局在日照一中成功了举办了“日照市„数字故事‟制作培训班”。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