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讲 传统鉴人之术的种类专题
第3讲 传统的甄选思想和鉴人之术
【本讲重点】 传统的甄选思想 传统的甄选方法
传统的甄选思想
张居正的三大甄选思想
中国传统文学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思想精华,这些思想很具实用性。明朝的著名宰相张居正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三大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甄选思想的代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利用。
1.行为样本假设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其实是一种行为样本。
中国人比较善于察言观色,“察言”收集的是语言信息,“观色”要得到的是非语言信息。这其中微妙的是重视观色,因为只有观其色才能究其实,因为人通过非语言信息传播的信息比较多。比如,当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如果他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产生了矛盾,即他嘴上说“你太伟大了”,而面部表情却是一种轻蔑和不屑,这时你是认为他是赞美你还是贬低你?因此,当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产生矛盾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非语言信息。研究证明,在信息的有效传递中,语言只占一小部分,而占较大比重的则是非语言信息。
中国在鉴人方面有一个标准叫“气色平和”。气色平和指的就是气平色和。其中,“气平”指的说话语气平稳,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说话和性格是相关的;“色和”指的是说话的态度谦和、平稳、礼让,这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正像孔子说过的“君子和而不同”,这里的“和”讲的就是非语言信息,就是恭敬、礼让、谦虚。“不同”说的是“我的语言信息不同于你的观点”。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在语言信息、观点上与你没什么冲突,观点与你基本一致,但是态度充满敌意,不谦和,这就叫“同而不和”。
“气平色和”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性格特点,“气平”说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稳健而不急躁,“色和”说明这个人对人友好而包容。
2.性格稳定假设和情境与性格之争假设
张居正又提出“查人性,顺人情,然后可趁,其必有谐”。这强调的是必须知道所用之人稳定的性格,然后才能根据他的性情来管理、驾驭、改变、引导;而“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以施”,说明的是情境的策划。无论遇到何种性格的员工,都要针对其个性设计一定的情境,抓住其性格中的弱点,利用情境令其心折,这样自然可以有效领导对方。
传统甄选思想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甄选思想主要具有五个特点:
1.强调德行
我国传统的用人标准是才性两分,而在才和性中,更多强调的是德行,这个用人标准源远流长,周代就已形成。好的德行是人才必备的条件,没有好德行的人才往往不会受到重用。
2.强调全面
中国人在用人方面还强调全面,并提出了六德、六行、六艺,也就是要求人们多才多艺,从而能够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3.强调体貌
强调体貌也是一个特点,这点在唐朝的选官制度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当官要有当官的样子,无论是外貌形体还是气度,都要体现出官者的风范。
4.强调灵活性
中国人比较强调人才的灵活性,比如在“八观法”中首先提出要“问之以言以观其详”,即通过观察语言行为来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穷之以词以观其变”是“八观法”中的又一法,因为中国人认为变数大于定数,所以应变能力就成为考核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
5.强调忠诚
“八观法”还提出“告之以难以观其勇,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这强调的是员工的忠诚度。无论是在中国的用人思想中,还是在中国企业选拔人才的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国外企业选拔人才三标准是能力、慈爱心和真诚,而在中国得到信任的三要素是忠诚、关系和能力,由此可见忠诚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寻找忠诚的员工有很多途径,其中一条就是寻找容易建立信任的员工。而容易建立信任的员工往往不是敏感多疑的人,他们能够让你快速地建立信任。
传统的鉴人之术
1.行为试探之术
《六韬》这部最古老的兵书讲述了八条鉴人之术,《吕氏春秋》提出了“八观六验”之法,诸葛亮提出了“七观”之法,这些鉴人之法中都提到了行为试探之术。由人的行为入手考察人的个性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很多时候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时候,人的行为很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比如蹦极这项运动就不是人人都敢去尝试的,那些敢于尝试的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冒险的性格。
2.察言观色之术
图3-1 察言观色之术
中国的察言观色是一套非常传统的方法,早在《尚书》中就提出了要“敬用五事”,这“五事”包括貌、言、视、听和思。
“貌”是指态度,好的态度能够使一个服务员成领班,甚至于变成一个经理。比较好的“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恭,一个是肃,称之为“貌曰恭,恭曰肃”。中国人重视“貌”,强调对待别人的态度首先做到恭敬,无论是对你的被服务者,还是你的上级;其次,恭敬还要强调严肃的态度,恭敬如果伴随着很灿烂的笑,就会容易让人感觉到一种迎合,甚至于有拍马屁之嫌。“言”是指表达方式,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很早就有界定。特别是在表达反对意见时,与西方人习惯于说“不”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但是”。比如上级说:“今年的营业目标是100万”,中国人一般不会马上说:“太少了,你怎么才定100。”中国人会这样说:“100万固然有道理,但是我以为120万更有激励效果。”
这个“言”字称之为“言作从,从作乂”。“言作从”强调的是一种顺从的态度,但是一味顺从就意味着没有主见,所以还要“从作乂”,即马上要告诉对方“我的观点与你截然不同或者有所不同”,这是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也是中国管理者比较喜爱的一种做法。
视、听、思指的是如何看、如何听和怎样进行思考,即中国人讲求的眼到、耳到、心到。
3.间接观察之术
中国人比较善于间接观察,也就是通过观察被观察人周围的人,以及观察他对别人的作法,以此来分析和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例如,《尚书》总结了“六戚法”,提出了“士有百品,孝为第一”;《吕氏春秋·论人》提出了“六戚四隐”;《周礼》提出了“六行”观人以及传统的履历分析法,这些都是间接观察之术。
4.心术鉴别之术
《孔子家语·始诛篇》总结了何为心术,指出了心术与动机的关系;康熙大帝明确提出“观人者必先观其心术”;中国一些古籍则研究了如何通过神骨、气色、容貌、声音、情态来研究动机。正所谓“相由心生”,人们传递信息更多使用非语言信息。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7%~35%的信息靠语言传达。
心术鉴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很难直接看到别人真正的想法。所以只有通过许多非语言信息来综合分析一个人的个性,才有可能鉴别出这个人的真实心态。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人有五种心术不正的表现,比如“记丑而博”就是一条,指的是这个人拥有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再有如果一个人看到不合理的现象,反而为其掩盖,这也是心术不正的表现,称为“顺非而泽”。
【自检】
请管理者填写下表,以探寻自己甄选思想的盲点:
测 量 指 标
实际情况
A
强调德行
有
计划1
计划2
□
计划3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改进计划
B C D
【本讲小结】
强调全面
强调灵活性
强调忠诚、关系和能力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察人性,顺人情,然后可趁其必有谐”,“畏之危之,其心必折,计然后可以施”是明代张居正提出的三种甄选人才的思想,分别阐释了行为样本假设、性格稳定假设和情境与性格之争假设。
而传统的甄选方法包括:行为试探之术、察言观色之术、间接观察之术和心术鉴别之术。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第三讲、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三讲、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
1、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遵循适当性和法治国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设定。尚未制定法律,或者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遵循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以外的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2、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规则
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增设行政强制措施。
三、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一)、概念和特征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它具有四个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以人民法院和行政主体为执行主体;
2、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为执行内容;
3、目的在于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
4、必须以相对人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为前提。
(二)、种类
1、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代履行;
2、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执行罚;
3、划拨存款、汇款;
4、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5、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权
行政强制执行由且只能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设定行政强制中的公众参与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行政强制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六、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评价
1、设定机关的评价: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认为不适当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强制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2、实施机关的评价: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
3、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第三讲、写人作文
新吉思维学校快乐作文培训
第三讲、写人作文指导
一、观察人物的外貌特点
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是认识他的外貌,这个人跟那个人不同,最先注意到的就是他们的外貌不同,例如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等。这样,写人的作文就要先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然后抓住这个人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来写。
人物外貌特征指一个人在身材体形、五官四肢、发式衣着服饰等方面与别人的不同。
二、观察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兴趣爱好
人的外貌特点还不能充分表现这个人,还要从多方面去写,其中两个方面就是他的言行和兴趣爱好。人都要说话做事,说话做事才能表现出人的品德能力;人都有兴趣爱好,从兴趣爱好中,可以看出人的志趣、境界。所以,要写好人,还要注意观察人物的言行和兴趣爱好。
1、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特点;
2、写出人物的兴趣爱好;
3、写人的兴趣爱好还要学会评价。
三、观察描写人物的情绪心态
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忧、思、惊,一个人在高兴、生气、伤心、害怕、担心顾虑、思考思念、受惊吓等情况下,他的语言、举动会有自己的表现特点,发现这些特点,人物就写活了。
1、观察描写人的情绪心态特点要具体。
2、人表现情绪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四、观察描写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性格就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性格不同是人与人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人慷慨豪爽,有的人吝啬小气;有的人诚实善良,有的人奸诈凶狠„„这些都是人的不同性格。
1、人物的性格可能表现在语言上。
2、人物的性格也可能表现在动作神态上。
3、一个人的性格常常是多方面的。
五、在写人中举点事例
人都要做事情,从做事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领、品质、性格。但是,作文要明确主要是写人还是写事。写事的作文,是要把事有头有尾地写出来,其中提到人,也是为了说清这件事。写人的作文讲到事,是为了用事来表现人物。
在写人的作文中写事,可以用几件事、几个片断来表现同一个人物。如写一个有爱心的人,如果只写他照顾一只被人遗弃的猫就不一定能表现,还得看他对家人、对其他人和其它动物的态度,如果他都关心,那是真有爱心。
作文题目:
写一写我身边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同学、老师等等。
要求:
1、注意描写人物的特征;
2、有顺序地记述一两件事情来突出人物性格;
3、题目自拟,字数350字。
佳作欣赏: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工程师,他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小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鼻子下面则是一张爱开玩笑的嘴巴。
爸爸非常关心我。记得那是一个晚霞如火的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度假村游泳。我七手八脚地换上游泳衣套上游泳圈,“扑通”一声跳进游泳池,像小鸭子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爸爸再三交代我不能游到深水区去,他自己也不敢游远,一直在我附近边游泳边“注视”我,好象警察在看管囚犯似的。游了一会,我看见岸上有一个篮球,心想:不如把篮球拿到水中玩吧!于是,我快速地游到游泳池边,刚想爬上岸,忽然,我感到脚有点痛,低头一看,脚上的皮擦破了一小块,我疼得哇哇大哭起来。爸爸闻声急忙游过来,小心翼翼地把我抱上岸,然后,轻轻地把我的脚抬起来,腮帮鼓得像个小皮球,不停地向我的伤口吹风,一边吹一边问我疼不疼。直到我不疼了,他才把我 抱上椅子,把毛巾围在我身上,叫我坐好,然后他自己才急急忙忙地去更衣室换衣服。最后,他又把我抱上小汽车,带我回家。一回到家,爸爸马上拿来红药水,把棉签沾湿,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涂在我脚上的伤口,然后叮嘱我说:“这伤口不能再沾到水,你洗澡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爸爸关心的事我不是只有一件,而是多得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清。有一次晚上,我做完作业,来到客厅对爸爸妈妈说:“我们来用歇后语或幽默的句子指出别人的缺点吧!”他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爸爸抢先一步说:“罗颖站着——大龙虾。”我知道爸爸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爸爸是在批评我的站姿,因为我经常站不直,显得有点驼背,我赶紧站好。可是我却死鸭子硬嘴巴——就是不服气,气呼呼地说:“爸爸站着——大龙虾。”心想:看你怎么办?没想到,爸爸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什么时候驼背过?”我呀,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啊,爸爸站得可直呢。妈妈看着这一切,也开口了:“这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听了,脸红得像一个大红苹果,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非常关心我的好爸爸。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头发]
白发苍苍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眼睛]
眉清目秀炯炯有神 大眼睛忽闪忽闪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鼻子]
鹰钩鼻 朝天鼻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宽鼻阔嘴
[嘴、牙]
樱桃小嘴 尖嘴猴腮 抿着小嘴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
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白而发亮的牙齿 咬紧牙关 满口银牙[面容]
苹果脸 瓜子脸 鹅蛋脸 长方脸 四方脸 俊美的脸 清瘦的脸
满脸憔悴 一脸稚气 古铜色的脸 白里透红的脸 红扑扑的脸布满皱纹的脸 脸色苍白 愁眉苦脸 嬉皮笑脸 面黄肌瘦面如桃花 面如土色 天庭饱满 脸颊绯红 面目可憎 油头粉面
[手、身材]
十指尖尖 纤纤素手 粗壮的大手 身材矮小 身材苗条 身材丰腴体态轻盈 身材臃肿 佝偻着身子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肌腱发达 腰板挺直 彪形大汉 大腹便便 脑满肠肥 身材高挑
亭亭玉立 袅袅婷婷 弱不禁风 瘦骨嶙峋 瘦骨如柴 短小精悍
[衣着]
朴素 大方 整洁 时髦 讲究 笔挺俗气 穿戴整齐 衣冠楚楚 穿红戴绿 衣着入时 珠光宝气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袒臂露肩 衣不蔽体
[外貌]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膀大腰圆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相貌堂堂
第四篇:第三讲 行程问题之走走停停
第三讲 行程问题之走走停停
1、概念
在有些行程问题中,既有路程上的前后调头,又有时间上的走走停停,同时又有速度上的前后变化。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应分析其中的运动规律,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再仔细分析每一段中的情况,然后再类推到其它各段中去。这样既可使运动关系明确、简化,又可减少复杂重复的推理及计算。这类题抓住一个关键--假设不停走,算出本来需要的时间。
例: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长跑比赛,两人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甲每分钟跑400米,乙每分钟跑360米,当甲比乙领先整整一圈时,两人同时加速,乙的速度比原来快,甲每分比原来多跑18米,并且都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到终点。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终点?
2、典型例题
【例1】、龟兔进行10000米跑步比赛。兔每分钟跑400米,龟每分钟跑80米,兔每跑5分钟歇25分钟,谁先到达终点?
解答:龟所用的时间是1000080125(分钟),兔子跑的时间是1000040025(分钟),歇了(2551)25100(分钟),共用25100125(分钟)。所用的时间相同,因此同时到达。
【例2】、龟兔赛跑,全程6千米,兔子每小时跑15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的跑,但兔子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后玩20分钟,又跑2分钟后玩20分钟,再跑3分钟后玩20分钟……问它们谁胜利了?胜利者到终点时,另一个距离终点还有多远?
解答:乌龟不停的跑,所以乌龟跑完全程需要632(小时),即120分钟,由于兔子边跑边玩,120205(12345)5,也就是兔子一共跑了12345520(分钟),跑了206015(5千米),即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刚刚跑了5千米,所以乌龟胜利了,领先兔子651(千米)
【例3】、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按顺时针沿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起跑,甲每分钟跑50米,乙每分钟跑4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均要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
A.60 B.36C.72D.103
解答:C。解析:追上的时间肯定超过50分钟,在经过72分钟后,甲休息了14次并又跑了2分钟,那么甲跑了2900米,乙正好休息了12次,知道乙跑了2400米,所以在经过72分钟后甲首次追上乙。
【例4】、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条800环形跑道同向行驶,甲100米/分,乙80米/分,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甲需多久第一次追上乙?
解答:这样的题有三种情况:在乙休息结束时被追上、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和在行进中被追上。很显然首先考虑在休息结束时的时间最少,如果不行再考虑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最后考虑行进中被追上。其中在休息结束时或者休息过程中被追上的情况必须考虑是否是在休息点追上的。
由此首先考虑休息800÷200-1=3分钟的情况。甲就要比乙多休息3分钟,就相当于甲要追乙800+80×3=1040米,需要1040÷(100-80)=52分钟,52分钟甲行了52×100=5200米,刚好是在休息点追上的满足条件。行5200米要休息5200÷200-1=25分钟。
因此甲需要52+25=77分钟第一次追上乙。
【例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 35.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4 千米,但每行 30 分钟
就休息 5 分钟;乙每小时行 12 千米,则经过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的时候两人相遇.
122
解答:经过 2 小时 15 分钟的时候,甲实际行了 2 小时,行了 4×2=8千米,乙则行了1274
千米,两人还相距 35.8-27-8=0.8千米,此时甲开始休息,乙再行 0.8÷12×60=4分钟就能与甲相遇.所以经过 2 小时 19 分的时候两人相遇.
【例6】、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B地前进。甲每行5分钟休息2分钟;乙每行210米休息3分钟。甲出发后50分钟到达B地,乙到达B地比甲迟了10分钟。已知两人最后一次的休息地点相距70米,两人的速度是每分钟行多少米?(50米)
【例7】、在 400 米的环行跑道上,A,B 两点相距 100 米。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4 米,每人每跑 100 米,都要停 10 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多少秒?
解答:甲实际跑 100/(5-4)=100(秒)时追上乙,甲跑 100/5=20(秒),休息 10 秒; 乙跑 100/4=25(秒),休息 10 秒,甲实际跑 100 秒时,已经休息 4 次,刚跑完第 5 次,共用 140 秒; 这时乙实际跑了 100 秒,第 4 次休息结束。正好追上。
3、课后练习
1、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2时40分)
2、邮递员早晨 7 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山里,从邮局开始要走 12 千米上坡路,8 千米下坡路.他上坡时每小时走 4 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 5 千米,到达目的地停留 1 小时以后,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
分析:从整体上考虑,邮递员走了12+8=20千米的上坡路,走了12+8=20千米的下坡路,所以共用时间为: 20÷4+20÷5=9(小时),邮递员是下午7+10-12=5(时)回到邮局。
3、小红上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已知小红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2倍,如果上山用了3时50分,那么下山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上山用了3时50分,即60×3+50=230(分),由230÷(30+10)=5……30,得到上山休息了5次,走了230-10×5=180(分).因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2倍,所以下山走了180÷2=90(分).由90÷30=3知,下山途中休息了2次,所以下山共用90+5×2=100(分)=1时40分.4、某人上山时每走30分休息10分,下山每走30分休息5分。已知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如
果上山用了3时50分,那么下山用多少时间?(2时15分)
5、一辆汽车原计划6小时从A城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就应该提高12千米/时,那么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即行驶了3小时,那么他后一半路程行驶了2.5小时,2.5小时比原来2.5小时多行驶2.5×12=30千米。则原来的速度为30÷(3-2.5)=6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60×6=360(千米)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分钟行 750 米,预计 50 分钟到达.但汽车行驶到路程的3/5时,出了故障,用 5 分钟修理完毕,如果仍需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乙地,汽车行驶余下的路程时,每分钟必须比原来快多少米?
分析:当以原速行驶到全程的3/5时,总时间也用了3/5,所以还剩下50×(1-3/5)=20分钟的路程;修理完毕时还剩下20-5=15分钟,在剩下的这段路程上,预计时间与实际时间之比为 20 :15= 4 : 3,根据路程一定,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实际的速度与预定的速度之比也为 4 : 3,因此每分钟应比原来快750×4/3-750=250米.
7、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3小时要停驶1小时。问: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488千米)
8、甲、乙两站相距42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1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则两车迎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有多少千米? 分析:两车相遇时,S和4202840千米,要用公式S和(v1v2)t,应使得两车的时间保持一致,而客车中途停留了1小时,可以看作货车提前行驶1小时,所以将此间货车行驶的40千米减去,取S和84040800千米,t客车行驶的时间800(4060)8小时,因此客车行驶了60848042060千米,相遇地点距离乙站60千米.9、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7小时,一辆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9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中途货车因故停车2小时,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3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40千米)
第五篇: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教学设计
社交礼仪第三讲之馈赠礼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片段观看电影《孔子》,体验春秋时期服饰、饮食、语言、馈赠等礼仪,感受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
2.了解馈赠中物品选择与赠送的基本要求。
3.在学习与讨论中,学会根据不同节日选择赠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不同场合馈赠礼品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
1.相互说说母亲节自己给母亲送了什么礼物。
2.观看电影《孔子》中孔子与季大司徒之间的故事片段,谈从中发现了什么。
(二)知识学习
1.馈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赠送给交往对象礼物,来表达对对方尊重、敬佩、友谊、纪念、祝贺、感谢、慰问、哀悼等感情和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馈赠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2.馈赠目的:馈赠礼品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恭贺新禧、祝贺生日、事业发达、初次见面、久别重逢、临别远行、答谢友人、探视病人等,如果赠送的目的不明确,就很难使对方满意。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3.礼品效用:富有实用性,且具有纪念意义或具提示性和鼓励性。
4.礼品特征:纪念性、宣传性、便携性、独特性和习俗性。
5.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馈赠的接受者。
6.馈赠内容:即馈赠物,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
7.特殊场合(生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馈赠礼物。
8.花语,比较常见的鲜花的花语。
9.送花的禁忌:忌不了解花语、忌不顾场合、忌不懂习俗。
10.受花须知:身体正对送花人,目光正视送花人,上身微倾,面带笑容。忌侧对送花人,面无表情。要以双手从送花人手中接过。忌动作太快,忌单手接花。
接过鲜花后,仔细品味观赏,嗅闻鲜花香味,可说赞美之词:“真漂亮!”、“真香啊!”等,还要对送花人真诚致谢。
致谢后,应将鲜花小心放置。若是花束应找一花瓶将鲜花插入、洒水。忌随手丢在桌上或放在地上,置之不理。
(三)讨论
1.假设明天是你最好的朋友生日,你准备怎样给他选礼物,第二天怎么送? 2.角色出演送礼与受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