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第14课-变脸第一课时教案
变 脸 魏明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变脸》全剧情;
2、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抓住冲突,理解人物形象;
3、揣摩语言,了解戏曲唱词特色,培养学生戏曲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
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2.通过戏剧语言的赏析,理解人物丰富的的思想感情。3.了解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戏剧名冠五洲。数百个枝繁叶茂的戏曲剧种在神州大地上摇曳生辉,竞展风流。林林总总的舞台表演、戏剧绝活中,要论神奇诡异、惊心动魄,首推川剧“变脸”。一招手,一抖袖,一甩头之间,相随心变,心随情动,尽显浪漫奇特,一展舞台风流。今天,让我们走进 “巴蜀鬼才”魏明伦的扛鼎之作《变脸》中的一段节选,体会巴山蜀地的戏曲之美,感受奇特川剧的无穷魅力!
请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二、戏剧介绍 请大家观赏几张图片 “戏剧变脸图片”
瞬息万变,美轮美奂的变脸绝活,让同学们瞠目结舌。川剧,堪称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乐曲丰富,表演艺术精湛。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
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相应发生变化。
三、作者介绍
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魏明伦: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童年失学,9岁唱戏,担任过演员、导演、编剧,14岁开始发表习作,后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等。《变脸》是魏明伦的扛鼎之作,曾被拍成电影,剧本也被翻译为多国文字,享有世界声誉。
四、《变脸》剧情梗概
老师先把《变脸》完整的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故事发生在一九二几年,当时那个社会,官场腐败,军阀横行,盗匪四起,民不聊生,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四川平原,有一位老艺人水上漂,身怀绝技,孑然一身,以小船为家,青猴为伴,人称变脸王。为了收留后代以传绝活,在人口市场上,变脸王相中了一个被变卖了七次的8岁小男孩狗娃,他买下了这个男孩,并对他百般关怀爱护,但当他得知这男孩是女扮男装,他坚决让她离开他,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中,这女孩才得以留下,但只能叫变脸王“老板”不准叫爷爷。
狗娃对变脸王的重男轻女不服气,一次趁变脸王不在偷试了变脸王的脸谱,不小心引发出一场火灾,狗娃自知闯祸,愧疚离开了变脸王。在流浪乞讨中,又落入人贩手中。在人贩子破旧的阁楼上。她结识了三岁男孩天赐,并趁人贩子喝醉之际,逃离了虎口。她把天赐送给了变脸王,自以为是两全其美,谁知天赐是富家之孙,在他被贩卖后,他孙祖父求助于警察局到处悬赏寻找。变脸王对此一无所知,一天携天赐在街上游玩之际,当场被抓住。重刑之下,他以“拐卖儿童罪”锒铛入狱,警察局把本县十几起未结的儿童案全算在他头上,他被判以死刑。
狗娃闻讯痛悔不已,去找活观音,恳请他去救爷爷,活观音求告护国军师长,遭到拒绝,狗娃急中生智,在护国军师长寿宴上,仿效川剧《观音得道》中观音为救父命而在舍身崖前割断绳索跳崖的情节。狗娃的真情感动了活观音也打动了师长。师长当即应允亲自出面为变脸王申冤。最后,变脸王被释放,在码头上,见到了正在擦船板的狗娃。在“爷爷”的呼唤声里,爷孙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变脸王临终之际,他将绝活传给狗娃。
五、在读课文之前,先来扫除字词障碍,请一位同学来读字词。
糍粑 打鼾 阴霾 鹭鸶 抠痒 惺忪 呓语 揩擦 吮毒 依偎 回溯 盅子 猝不及防
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打牙祭:指吃肉等荤菜。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好,我们来齐读一遍字词
六、朗读感知,复述情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默读
2、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无风不起浪,无巧不成书。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互诉身世,孤苦伶仃的水上漂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传人而自得,对“孙儿”倍加疼爱,狗娃乖巧伶俐,很讨老人喜欢,二人其乐融融。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水上漂非常失望,感到异常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水上漂忍痛抛弃狗娃,狗娃追撵小船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
在这个故事情节当中,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戏剧的灵魂所在,是戏剧矛盾冲突最尖锐的时候,用三个字概括:赶狗娃,那我们来逆推,同样用三个字来概括开端、发展、结局部分。
开端(买狗娃)——发展(疼狗娃)——高潮(赶狗娃)——结局(救狗娃)
3、同学们,谁能用一句话把剧情概括出来。
示例: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示例:这部戏曲描写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
4、探究题目
人物是戏剧的灵魂,水上漂和狗娃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事围绕二人展开,节选的课文原题为“水上漂收留狗娃”,你觉得和“变脸”相比,哪个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 变脸在剧中有多层含义,它既是水上漂的家传独门绝艺,水上漂买狗娃也是为了传艺,水上漂与狗娃也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发生了情感态度的“变脸”,所以变脸是剧本的线索,课文围绕传艺展开,也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理解主题。
七、精读课文、美点寻踪
从《威尼斯商人》里,我们认识了戏剧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同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具有戏剧所独有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与高度浓缩的时间与空间,以及优美的唱词或道白。让我们再走进剧本《变脸》,进行一场奇妙的寻美之旅,交流你们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有的同学发现----)这个故事不长,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矛盾冲突尖锐,扣人心弦。
生2:水上漂、狗娃两个人物形象鲜明,让人过目难忘。生3:戏曲语言不艰涩,不生僻,质朴平实,富有情味。生4:刻画人物手法高妙,描写生动形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师总结:《变脸》是一个美的综合体。“横看成岭侧成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大家的发言很精彩,涉及到情节、形象、语言等诸多方面,美不胜收。让我们慢慢欣赏,尽情品味吧。
八、赏析剧本的情节美
请同学们用“《变脸》情节美,美在„„”的句式说话,共同交流,每组选出最精彩的写下来,全班展示,领略情节的非凡魅力。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然后选代表发言,全班展示成果。请看大屏幕,成果展示: 第一组:情节美,美在起伏跌宕,曲折有致。上半场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爷孙共乐、和美悠然;下半场爷孙反乐为愁,一痛苦一悲伤,气氛直转而下,水上漂抛弃狗娃,狗娃追赶小船落水又获救,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
第二组:情节美,美在巧设“误会”,构成悬念。随着“误会”的解密、真相的显露,爆发出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狗娃是女孩,却错被水上漂以“孙儿”买进,狗娃无法选择命运;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为救“孙儿”遭蛇咬,为治蛇伤,童子尿大泄机密;爷爷希望落空,痛苦之余作出抛弃狗娃的决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
第三组:情节美,美在铺垫、暗示的巧妙设置。狗娃是女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爷孙和和美美的生活画面;水上漂自叙身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变脸家传绝技,传男不传女,都是后文的铺垫。狗娃停止为爷爷挠痒,说话结巴,“传儿不传„„女„”暗示她心中的担忧;上岸撒尿,更暗示狗娃是女孩。
第四组:情节美,美在矛盾冲突的尖锐。下半场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为他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内心的冲突表现了谋求家族利益,解除生存困境的愿望;狗娃的处境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无奈的抗争。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探究了课文的情节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寻美之旅。
十、布置作业 选出精彩片段,分角色朗读,感受戏剧的魅力。
第二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变脸第二课时教案
变 脸 魏明伦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变脸》全剧情;
2、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抓住冲突,理解人物形象;
3、揣摩语言,了解戏曲唱词特色,培养学生戏曲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
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2.通过戏剧语言的赏析,理解人物丰富的的思想感情。3.了解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戏剧《变脸》,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心潮起伏,关注人物的命运,关心事态的发展。这节课将带领大家继续感受戏剧《变脸》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次踏上我们的寻美之旅。
二、分析人物的形象美
1、人物是戏剧的灵魂,本剧除了精彩跌宕的情节,人物水上漂和狗娃更是性格鲜明,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找出喜欢的精彩的人物对白,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描写。
学生自由组合,自选片断,表情朗读。我们来欣赏一组同学的精彩朗读。这两个同学读得怎么样?大家点评一下。
这两位同学读的非常好,扮演水上飘的同学,小小的年纪,声音稚嫩,本是清亮的童音却转换角色,能读出老年人声音的沧桑感;狗娃七八岁,和同学们年龄相差不远,但这位同学读得清脆甜美,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读出了人物的情绪的变化,感情异常丰富。
2、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大家看到的是最牵动我们心灵的高潮部分——赶狗娃的场景。戏剧的前半部分,爷孙二人拉家常,聊身世,互相关爱,其乐融融,而此时,狗娃犯了什么大错,水上漂和狗娃有什么不可化解的矛盾,让水上漂翻脸,如此绝情的非要赶走狗娃?他是否太不近人情?他是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请结合课文,说说水上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自由发言
同学们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形成了两大阵营。有一批同学认为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有情有义,并找出了充分的论据,你看,他对苦命的小狗娃多么心疼,“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生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小苦瓜啊,你被那些黑心萝卜整得好惨啊!” “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爷爷是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水上漂买了狗娃,如获至宝,扒心扒肺的对待他,“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而且,在发现狗娃是女孩以后,他徘徊犹豫,痛苦不堪,“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虽无奈赶走狗娃,但也给狗娃留下了干粮和盘缠,“我不会卖你,可也不会留你„„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可谓有情有义,心地善良。
可是另外有些同学对水上漂颇有微词,认为水上漂是一个重男轻女、封建顽固、冷酷无情的人。“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在他的心中,“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他思想顽固,明明知道狗娃身世凄惨,孤苦无依,仍然狠心的非要赶走狗娃,并把狗娃踢下船,“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心肠又硬又狠!
其实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没有那么完美,水上漂正是一个心底善良而直率豪爽,重男轻女但有情有义的老江湖,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一个倔强的老头,一个可怜的艺人,让我们可敬可亲!
3、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可怜的狗娃,因爷爷的疼爱欢喜感激,又因爷爷的抛弃而悲伤无奈,他的命运紧紧牵动着我们的心。做为个苦命的孩子,她有没有自怨自艾,自轻自弃,而是是积极地与命运抗争,你喜欢这个人物吗?她身上有哪些优点?找出来,评一评。
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苦命——“生在穷乡里,遇上大水灾。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 勤劳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乖巧可爱——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知恩图报——“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4、一个是孤苦伶仃的江湖艺人,一个是乖巧可怜的流浪女,本可以相依为命,风雨同舟,爷孙共乐,其乐融融,却在狗娃是女孩的真相显露的同时,却非要狠心的赶走狗娃,情感急变,态度迥异。那么,水上漂变脸是因为他与狗娃的性格冲突吗?你怎样看待 水上漂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
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原因:①个人命运上来说,儿子早夭,妻子嫌他贫穷跟别人跑了,他深受打击,对女人有很深的成见;②从香火传续来说,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延续后代,这一切都决定着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③从传艺的角度来说,水上漂要收留一个孙子,是封建社会艺人的规矩,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并声明“传儿不传女”,这是为了确保自己家庭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水上漂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是个人的保守观念,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的因素,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原因,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加以否定。所以说,他们的冲突不是个人性格的冲突,而是二人之间的命运冲突,是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5、小舞台大人生,在当时那个社会,盗匪四起,民不聊生,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这样的下层人民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境遇与处境?
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的命运中结下不解之缘,水上漂有精湛的变脸技艺却难以安身立命,是黑暗社会中艰难生存的传统艺人的一个代表;狗娃更是封建时代处于社会最底层卑微低贱、任人宰割的苦命女孩的缩影。他们二人在患难之中相依为命,水上漂最后良知战胜顽固的观念收留狗娃,难能可贵;狗娃知恩图报,与命运作抗争的精神更令人动容,他们在悲苦命运面前所表现出的优秀品格,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三、品味剧本的语言美
1、水上漂和小狗娃的身世经历令人可怜可叹,他们的内心感受,是狭小的舞台空间所无法显现的,那么,戏曲又是如何巧妙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丰富的情感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戏曲语言的特点。介绍戏曲语言的特点。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潜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唱词体现了戏曲唱词的特点,说白富有地方特色。
2我们来看一段戏剧《变脸》的片段(芦花荡 白头翁)这一片段展现了爷孙二人情深意浓、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强烈抒发了水上漂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自得之情。
(1)视频“月亮走,我也走„„我愿留在小船舟”,这段唱词语言清新质朴,情味十足,对月抒怀,表达了狗娃对爷爷的依恋和内心的惴惴不安。
(2)视频 “千不该,万不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这一大段唱词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剧中狗娃的唱词朗朗上口,声情并茂,真切动人,唱出了对爷爷的感激和依恋,唱出了即将被爷爷抛弃的无奈与悲伤,唱出了对不幸命运的血泪控诉!
请同学们模仿片段,自选精美的唱词,充满感情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能读得最能打动人心。
3.教师总结:品味剧本的语言美,我们发现,剧中的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切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对白,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自然流畅、贴切生动,实乃清水芙蓉,天然雕饰。作者恰当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语言成分,使本剧的语言无论唱词还是说白都体现出通俗浅显、明白如话、情味十足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拓展延伸,面对悲惨的命运,狗娃只能苦苦挣扎着,重男轻女这种思想的残渣余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到今天还残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在现实社会中,“超生游击队”绝不是电视小品的随意杜撰,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你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请你写一段话,劝告这些人,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使警钟长鸣。学生写作,自主发言,请写得较好的学生谈一谈。
巾帼不让须眉。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中国前副总理吴仪,现代的女性地位升高,贡献突出,经济独立,已然撑起蔚蓝的半边天,人们应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观念,高举男女平等的大旗,顺应历史潮流,作新时代的新新人类!
六、总结 回味戏剧
戏剧如同小说一样,有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戏剧又不同于小说,“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率千军”,说唱打念于舞台之上,嬉笑怒骂皆立于眼前。戏曲,悠扬婉转的唱腔,灵活多变的套路,飘游在历史源远流淌的长河,回响在民族灵魂的深处。都市繁华,步履匆匆的我们,何不放缓我们的脚步,驻足公园长廊的戏迷天地,聆听别致清亮的戏曲韵调,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回久违的记忆,让我们传承民族戏剧,守护中华精粹!
七、作业:
1、面对身世悲惨的狗娃,我们无不为之掬一把同情之泪,戏剧中从不出场的帮腔人也禁不住打破惯例,由幕后走到台前,替她说情,你能不能也站出来为狗娃说话求情?请你模拟剧本,写一段唱词来为狗娃仗义执言吧!
2、你还了解哪些戏剧种类,查资料,感受戏剧魅力。
第三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那树第一课时教案
那 树 王鼎军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就是要征服大自然,我们一直相信人定胜天,于是,盲目的征服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请学生举例说一说,我们受到那些惩罚:
沙尘暴
干旱缺水
酸雨
温室效应
森林消失 洪涝灾害
先请大家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幻灯1)这是一棵生机蓬勃的古樟树。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几百年,这地方也因了它而被叫做“大树下”。人们珍爱这棵古树,保护这棵古树,欣赏这棵古树。树的下面也早已铺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它宁静而安详地站在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里,站出了一道无比靓丽的风景,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赞歌。这是一棵幸运的树,也是一棵幸福的树。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走进作者:(幻灯2)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谈王鼎钧散文
王鼎钧的散文坚持了为人生的主张,揭露了现实的种种流弊,从中可窥见作者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深沉情感和深切忧思。他的散文文笔简炼,神情俱肖,文理清晰,自成一体。读者能在阅读中自然进入特定情景和氛围,产生深沉的思考。
“醒和梦是两个故事,我知道流年偷换了多少。一个字能负载多少谜底?一页信笺又有负载多少字?如果有见面的一天,我得推着五车书前往••”
王鼎钧的散文,拥有的是豪放磅礴的阳刚之气,深沉顿挫的悲剧美和汪洋恣肆的想象力。这些特征使他正好站在了台湾传统散文那种略显颓废的气象的对立面。这些特征也使他和余光中一起,成为了台湾散文新风的革新家。
王鼎钧那大开大阖、开朗潇洒的文风使人读来颇觉心气清爽。看他面对人生:“无情不似有情苦,但无情何必生斯生? 愿我们以有情之眼,看无情人生,看出感动、看出希望!” 看他对人生态度:“永远永远不要对人绝望,星星对天体绝望才变成陨星,一颗陨星不会比一颗行星更有价值。”
看他对待挫折:“人生挫折乃是人生的注解,足以破生存之谜,圆成功之梦,变化气质,熔铸完美的人格。”这一词一句,无一不充满了乐观、健康、大气的阳刚之美。这种特质突出体现在他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上。在这类主题中,他把人放在时空交错的漩涡中加以描绘,人作为灵魂与肉身的结合体,拥有精神和欲望两种元素,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他把这个整体层层剥离、层层分析,用永不舍弃的希望和信心搭建了一座座美丑结合,时悲时喜的人生舞台。
在坚持刚健气势的同时,王鼎钧的散文还有一种叛逆传统的悲剧美。他的悲剧,始终带着“毁灭”之类的字眼。一天结束了,而结束如此之美,死亡如此之美,美得我想死,想毁灭,不是指幸福和快乐,也不是苦难和重担,而是在过分幸福或过分重担下被压迫变形却又不能被毁灭的人性。
这样的感悟,使王鼎钧的散文充满了魔幻般的错觉,而掩盖在各种幻影下的却是充满悲情哲理性的警世格言。
惊人的想象力是王鼎钧散文的另一大魅力所在,看桃林他想到死,看脚印他想到鬼魂,看阳光他想到母亲„„他总能在适当的情节中,通过适当而别具一格的意象,灌入适当而别具一格的象征,有的文章甚至通篇都是飘缈得毫无落点的漫想,让读者有腾云驾雾之感。他的想象有如他的文调结构般错落有致,收放自如,时而轻灵、时而质朴、时而华丽、时而诙谐。通过想象,他巧妙地注释了命运,升华了气质,成全了希望,让人叫绝!有人说:什么是享受? 一杯新茶,一碟瓜子,一本好书;但倘若书好,那么可以免去一道瓜子;再好,可以免去茶,一本书足矣。这便是读王鼎钧散文之感。
三、读一读 写一写
四、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那是一棵„„的树” 教师注意引导: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由此归纳总结:
★那是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树皮。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它给人们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它送给情人温馨;它扩张着阴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是人类的守护神。★那是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那是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出一种爱心。
五、听读课文 ,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思考:
(一)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用简明的一段话讲述那树的故事„„(幻灯片4)生:这篇散文描写了一棵从久远的年代以来就一直默默的庇护着人类的大树,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却惨遭砍伐的故事。
(二)、师:是啊,那树有许多特点,也有不少美好的品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那是一棵--------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幻灯片5)
如:
1、你说那是一棵茂盛的树。因为文中写道:“树顶象刚炸开的火焰一样繁密”。
2、你说那是一棵坚固的树。因为文中写道:“台风连吹两天两夜,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数叶都没有掉下来”。可以看出它坚固稳定。
3、你说那是一棵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们带来阴凉,默默的奉献着,直到生命的最后的一刻。
4、你说那是一棵爱心的树。它预知自己将要被伐,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她们尽快搬走。
5、你说那是一棵可敬可怜的树。它将自己无私的奉献给了人类,最终却被人类无情的屠杀,但是它却毫无怨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心升怜惜。
(学生边说师边出示画面6---15)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棵——————(幻灯片16)★有古老的历史的大树: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大树: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抗台风之神树;心理的慰藉;送阴纳凉;鸟儿栖息;给情侣温馨;扩张荫庇的面积,绿化大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六、课堂总结
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这样的大树让人肃然起敬,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来读——那树啊!那哪里是树,那是人类的守护神!
第四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变色龙(第二课时)教案
变 色 龙
契诃夫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字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3、学习用夸张和对比进行讽刺的手法以及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主题。
2、讽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表现手法及象征意义。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文中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本文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找出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明确:
1、作者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划了这个反动统治阶级的鹰犬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的沙皇走狗的形象。
他的特点是“变”——随着狗的主人的变化而变化。
“不变”则是他作为沙皇走狗的特征。
2、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俄文“变色龙”也可以译为“易变心的人”。作者借此强调主人公善变的性格特征。形象幽默,富有讽刺意味。
3、社会环境品析
(1)街道场景——“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描写了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气氛,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时代背景。
(2)围观场景——两次写围观群众。
“木材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写出了围观的人聚结之快和他们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
“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两次描写使小说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广。
(3)谈论法律——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
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
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
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沙皇法律虚伪。小结:
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经济萧条、民众麻木、法律虚伪——沙皇专制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幌子,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2、写作手法赏析:
(1)主要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还有细节描写。
A、军大衣
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工具;
中间的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了狗而吃惊、胆怯,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
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在出尽洋相后,继续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与开头相照应。B、手指头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2)艺术手法——以小见大
由一个小窗口反映社会的大问题,这种写法叫什么? “以小见大”
(3)讽刺手法——对比、夸张
在对比中讽刺 在夸张中讽刺
二、小说的社会意义
1、小说借“变色龙”来讽喻那种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人。
2、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三、课文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讽刺和夸张手法,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划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和性格特点,充分暴露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四、拓展延伸
“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在俄文里甚至已经成为“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代名词。那么,我国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没有哪一部作品也塑造过类似“变色龙”式的人物或场景呢?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描绘了“君子国”“大人国”“女儿国”“两面国”等奇人异事、奇风异俗,以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嘲讽和批判。“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一张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还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趋炎附势、虚伪狡诈。
无论是契诃夫的《变色龙》还是《镜花缘》里的“两面国”,其实折射出的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都打上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在为人处事上要坦率真诚而不要虚伪做作,要表里如一而不要口是心非,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整个社会的面貌才会焕然一新!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和谐!
五、作业布置:片断练习
奥楚蔑洛夫回家后想了一晚上,仍觉得白天处理得不妥,于是第二天早上去将军府上登门拜访…… 300字以上。
第五篇:名校人教语文九年级下课件教案之公输(第二课时)教案
17、公
输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三、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图片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品读课文,美点寻踪;联系实际谈体会。[教学步骤]
一、学生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一)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思考问题:
1、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2、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3、墨子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4、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5、墨子共说了哪几个“不可谓„”?哪句话说明公输班理屈词穷?
6、公输盘说“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的目的是什么?
7、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2)分角色朗读13~16段。思考问题:
1、文中墨子以三件违反常情的可笑事情作喻,具体指哪三件?
2、你知道墨子以三件违反常情的事情作喻的目的吗?
3、本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与此同类”的“此”指的是什么?
5、在这一段中,楚王放弃了攻宋的计划吗?
6、从墨子与楚王的对话看,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3)大家齐读17~22段。思考问题:
1、在“讲道理”不能阻止楚国攻宋的情况下,墨子与公输盘玩了一场“模拟军事演习”,这场“模拟演习” 怎样进行?
2、哪句话说明“演习”复杂激烈?
3、“演习”胜负如何?
4、这场“模拟军事演习”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公输盘和墨子的对话,两人都说一句话“吾不言”,请分析两个“吾不言”各有什么隐含义?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6、是什么原因促使楚国放弃攻宋的决定?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三)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成果展示:
1、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2、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3、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四)赏析课文,美点寻踪
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劝阻,面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盲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不禁为子墨子担忧,墨子一跟看穿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3、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4、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2)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五)概括人物形象。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三、课堂练习
1、《公输》通过墨子()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主张,所表现出的()和()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从而说明只有把()和()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2、墨子最终制止了这场战争,他采用()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善用(),层层说理,在说理中运用大量()句,增强了说服力。
3、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大多联系美伊战争来谈)
4、如今,关注和平、反对战争已成为世界的潮流,请联系现实,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四、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钓阱俭、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非攻”主张。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优秀语段。
2.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可以称赞其机智、勇敢;可以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通过激发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