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艺术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从书法培训中想到的
书法艺术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
——从书画协会举办书法培训想到的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这个古老的艺术已经渐渐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喧嚣中淡去。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提高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名拥有五千年中华灿烂文明的炎黄子孙,更应该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重担,而在这些艺术中,书法艺术无疑是最具有独特魅力的。因此,书法艺术的培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
书法艺术文化精神
中国书法在世界书写艺术之林具有其突出的艺术特性和卓越的艺术地位。这首先是由汉字的外形和书写方式所决定的。中国的文字被形象地称之为“方块字”,由以横、折、撇、捺等为代表的基本笔画所组成,这些笔画纵横交错,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通过这些笔画的长短变化和联构变化,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字体姿态。而且千百年来,毛笔作为最基本的书写工具,也使得汉字在笔画的粗细和笔墨的深浅、干湿等形式上有了各种不一样的形态,而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不可能具有这样的表现力。对此,唐君毅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做过这样的评述:
毛笔之妙,在其毫可以任意加以铺开,而回环运转,于是作书者,可顺其意之所之,而游心于笔墨之中,轻之重之,左之右之,上之下之,横斜曲直,阴阳虚实之变化遂无穷。绢纸宣纸之妙,在可供浸润,纸与墨乃可互相渗透,有虚处以涵实,故能有沉着苍劲之美也。
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汉字的书写以体现书写者的主体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状态和变化为主要取向,而且书法也确有这样的客观特性与功能。书法的创作从来没有特定的标准,而中国书法史上以人为书而冠名的各种书体,正是由于其在最大程度上地体现了书写者的独立精神,且这种精神达到了长期一致的稳定和和谐的程度。历来的书法家、书论家无不重视书法的这种抒情性特征和功能。我们认为,要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首先就要理解书法的抒情性。
李继凯先生在《墨舞之中见精神——从中国书法艺术谈文人墨客情感的抒发和性情的陶冶》一书中就谈到了在古代书论中屡屡见到结合创作实践而谈抒情的例子。从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人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书法艺术能够透露书家内心世界”,且“这种基本观念对后世书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后的东汉名家蔡邕在其《笔论》中继承了这些观点,并提出了“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的论断。这一“者”、“也”形式的概念性说法为书法的抒情说奠定了基础。后来的王羲之、孙过庭诸家均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书法是用以表情的这一理念,特别是孙过庭在《书谱》中突出地指出书法是书家借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重要途径。古代的书法家特别注重书法对人性情的“转”和“移”,如《书谱》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又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言:“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等等。可以说,从汉代肇始,书法与书家的主观情感的联系成为书论家最为重视之处,书法能否表现人的情感变化成为品评书法优劣的唯一准则。
写字即写志,书如其人,几乎所有书法理论都注意到了书法与其创作者的紧密联系,姑且不论这种理解的正误,但这足以表明中国传统的书学思想和文化观念。不但书法如此,诗歌、绘画也是用以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重要形式,是用以抒情写志的重要方式,而以书法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书法在审美上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书法是用以表现文字的艺术,而阅读一段本身具有意义内涵的文字正是一种时间性的审美;从整体去观阅一幅书法作品,又能够获得空间上的美感。但诗歌和绘画却只能单独地通过时间性和空间性来表现美,这一点德国思想家莱辛在他那本著名的《拉奥孔》中有着极为详尽的描述。所以,书法艺术成为中国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抒情冶性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在古代以毛笔作为唯一书写工具的时代,通过书法来表达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重要需求。
我们在接受了书法的抒情作用之后,就应当具体而行微地讨论书法的精神。书法到底具有多少种艺术品质,陈方既先生分析得相当详细:
书法不是绘画,却要求有绘画艺术的形象感;不是音乐,却要求有音乐艺术的乐律美;不是舞蹈,却要求有舞蹈艺术的姿致;不是建筑,却要求有建筑的严谨;不是诗,却要求有诗一般的意境;不是生命,却要求其有生命般的形质和神采;„„。(陈方既:《中国书法精神》,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神内涵,任何一种艺术都能在书法中找寻到相应的精神标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书法艺术中蕴含了文化的某种最原始、最浅基的核心因素,使得书法的艺术内涵显得至为丰富。
那么,书法的精神究竟何在呢?我们认为,书法的精妙之处正在于它能够因静而静、因动而动,同时又具有着遇圆因方、知白守黑的精神特质,实际上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中最博远最根本的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唐人虞世南的描述,来了解到书法的精髓所在: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能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笔髓论》)
在“有质”和“无为”之间,书法体现了一种形式上的“无常”,但是我们发现,在这形式背后的精神实质上,书法却是“有常”的。如果虞世南这段关于书法精神的论述略嫌玄渺遥幻的话,那么从书法的文化精神层面来加以解读或许更加具体可感。
文化具有两样表现力最强的特殊载体,既语言和文字。语言从时间的角度表达文化,文字从空间的角度表达文化,文化主要凝聚在由语言和文字组成的词汇中。而书法作为文字的一种“升级化”的表现形式,则更具有韵涵和体现文化性的物质。正如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中所说的:“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一书中比较中西艺术的精神,作了这样的描述:“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这段话虽不长,但却在道出了中西艺术的大体差异的同时指出了中国艺术甚至是中国整体性文化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和谐。中国的书法艺术最能体现出和、谐之美,不论字势或雄强或奇崛或参差,线条或粗壮或纤精或流畅,都是以和谐为缔构的准则和目标的。
综上,书法的艺术精神是极其丰富的,更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力的。正是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的人文精神缺乏的时代里充满了现实意义,蓬勃发展。
书法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艺术审美性。中国的大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书法素养,无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因此书法教育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日课三千”摹、临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然而,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经过经纬两向的比较,得知中国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情况如下:在部分大学里,书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为任意选修课,加之书法教师水平普遍较低,指导不了学生提高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大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从而导致大学生淡化了提高书法之理念;设立了大学生书画协会的大学很多,但能真正帮助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指导其参加正式书法大赛的却屈指可数;很多大学都在创办各式各样的刊物,如:《生物学报》、《诗刊》、《散文选刊》等等,而书法专刊却很少,书法在他们所谓的刊物中充其量不过是一幅插图、一个背景而已;不少学校每年度都会举行书画展,而在作品展示会上,绘画作品前,参观者蜂拥不已,而在书法作品前,参观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淡化了书法理念,缺乏书法欣赏水平,加之抵御不了绘画作品对他们的视觉冲击,于是在类似的书画展中,这种“一家欢乐一家忧”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并非杞人忧天。我国本是书法发祥地,然而,书法教学却落后于外国,尤其是日本,虽然其由于文字障碍,书法的风格、书法的层次、书体的种类等尚不如中国,但书法教育的普及面远在中国之上,大有争夺书法霸主之势。在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修书法,对大学生更是降低了要求,因此,不少大学生便认为只要懂英文、会电脑、有口才就可以驰骋天下,而书法这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并不在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之列。长期下去,确实令人担忧。
为改变当今书法教育现状,大力宣传书法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势在必行。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从历史上讲,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通过书法教学,让大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象羲之;怀秦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这昭示着书法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在了解了中国书法对大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后,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教育已经尤为重要。
书法,历有“实用”和“审美”两种相对应的狭义界说。立足教育角度,书法首先是从“蒙童识字习字”开始。凡有文字,既有书写,必有美恶。书写的美恶,既是实用的需求,也是审美的嬗变。
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名符其实的书法初学者。如何入门?入门后可有发展之前途?不少爱好书法的大学生都为之焦心。自古以来,不少书法家都提倡从楷书入门,因为楷书是所有字体中最规范的字体,其笔画、结构都是其它字体的基础。那是否就非得按千百年来的说法:从楷书入门呢?回答是:对于古人是肯定的,而对当代的大学生是不一定的。古代“蒙童识字习字”,即 “文化学习”也是“艺术教育”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他们首先要识字,而楷书是首选,楷书没有明显的审美提示,符合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
现今的大学生——天之骄子,言其不识字颇欠妥帖;
十八、九岁,已是成年,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已成熟,因此不存在手不受控制的生理问题;至于心理,“完全成熟”是无法界定的;但就审美追求而言,大学生已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大学生书法还应“从楷书入门”吗?回答是可以从楷书入门,也可以从非楷书入门,如从篆书入门、从隶书入门、从行书入门等都可以。只要学习方法得当,都不是难题,加之其创新意识创新,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这对提高他们对书法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伴随着社会“书法热潮”的兴起,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化,书法教育以一个重要的角色立足于大学讲堂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书法作为民族文化的精萃,在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力开展书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广、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做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各方面的才能,构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书法教育的发展添枝加叶。
首先,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代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指导时如能从趣味性、知识性的角度给予指导,能使当代大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历代名家作品给大学生以直接赏析指导,可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她呢?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大学生多少不一对美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有所定义吧。因为它是一种美德我们才去研究它、创造她。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孩子们来说,把他们带到书法美的意境中去,让他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则必定会有全新的发现,久而久之,也就会有闪光的自我。这些在电脑中又如何能显现呢?
再次,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较孤僻。练习书法则是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同时,大学阶段,是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也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一种极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培养其他技能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要之,大学生在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继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时,对于书法艺术的了解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个人的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更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所肩负的伟大复兴的任务。
结束语
无庸置疑,中国的大学生如果对书法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缺乏认知,显然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缺失。同时,普及书法艺术的关键依旧是归结到书法教育上。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作为一名热爱书法的大学生,更是作为书画协会的核心一员,所追求的绝不止是满足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更是肩负着作为一个艺术组织对周围同学人文素养的熏陶、倡导的作用。基于此目的,我社积极开展了书法培训活动,位同学们提供一个走近书法艺术的门径,感受书法艺术的绚烂魅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人文素养。我坚信,作为一个书者,凭借着对书法艺术的深沉热爱以及深知自己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沉重任务,那么我一定会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
第二篇: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如今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倡的是专才教育,关注工具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实用性,从而相对忽略了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例如:理工科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力差;专业技术过硬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具有社会竞争力但欠缺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都在不经意间严重影响了理工科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因此,加强当今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涵养,培养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质。[1]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研究的方式及基本成果
为了能更直接清晰地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针对江苏工业学院理工科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同学展开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网络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参与学生1206,调查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51.3%,女生占48.7%,参与者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因此具有相对的普遍性。问卷内容涉及文学、历史、道德意识、学习意识等内容。题目类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一)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文化素养
他们对于人文的接触普遍还是仅限学校教育,只有27.27%的同学在问卷调查中能正确回答《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而从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理工科学生对涵盖人文知识方面的读物或学科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习惯与熟识的还是理性的思维和学习。另外在与调查对象的交谈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宇宙探秘、职业规划、事业管理等专业、兴趣取向明确的课程,而很少会选
择大学语文、美术欣赏、影视赏析等人文文学色彩较重的专业,就算选修了这些课程的学生也表示目的是为了学分。另外,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理工科学生往往偏向于悬疑推理、探索探秘类的书籍,而对中外名著类书籍却无人问津。
这些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实际情况自然使他们很少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千百年来的文化和优良传统了解甚少,无法得到情操品格的陶冶。
(二)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不高
现今在大多数的理工科院校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可是这些课程通常无法唤起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受到他们的重视,这些课程往往被他们视为副课。因此很大一部分的理工科学生不能广泛吸收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直接造成了这些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行为粗鄙、学风不正等问题。
从调查表中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公车上能在需要的情况下为他人让座的人仅占3.03%,偶尔为之的为92.42%,而几乎不为之的人有4.55%;对于无用的废纸虽然没有人表示会随意乱丢,但是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到93.94%,而一定要找到垃圾桶再处理的人仅有6.06%。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德育教育还有待加强。迟到早退、旷课、考场舞弊是一直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弊端;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更是让人心寒。
(三)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在问卷调查的16题 “你认为实践活动和人文素质的关系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是56.06%的同学认为他们间几乎没有联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可见学科的限制使得理工科学生学习范围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方框中,致使知识面偏窄。
其实,对于偏于理性学习的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的锻炼,使得创造性思维缺失,其创造力自然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毋庸置疑,当今社会正是一个提倡创新的社会,而理工科学生本应为创造思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是人文素质教学的缺失却严重妨碍了理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创造性人才的流失。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综合的适应能力
理工科学生经常整日将自己埋于理科逻辑知识的学习演算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来接触人文知识,致使学生缺乏对社会生存、人际交往、历史文明、现实生活的了解。在为人
处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科学生不太会出现的问题。这就说明理工科学生缺乏综合适应能力。他们不适应社会规律,不懂得人际交往和沟通,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差等。……而这种种因素使得某些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事件和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极端的案例。
(六)人文素质的缺失造成了理工科学生价值观的困惑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对拜金主义问题的理解上,只有13.63%的同学认为那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其余的同学都认为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对。这样的结果并不难理解,毕竟在当今社会中绝对不缺乏拜金主义者,但是这种“金钱至上”的想法恐怕带给我们生活的会弊大于利。
三、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与措施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明显成为理工科学生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这也就要求高校在增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着重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改变理工科学院既有模式,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应开办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管理、经济、法律、伦理等人文学科的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等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精神。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
(二)摒弃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改革对于人文课程的考核,有的老师仅停留于考核背诵或者提交论文的形式,有些大学对文科课程要求很低,甚至考前就把考题告诉学生,或直接开卷考试,并且考试内容十分简单,这样都容易使理工科大学生产生敷衍的情绪,所以必须摒弃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目前中国学术界已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像于丹的论语心得、金正昆的礼仪讲座、百家讲坛中的法律讲座等等,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学校应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理工科学院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从音乐中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从书本中得到的。所以有时人文素质的提升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课堂
内外钻研人文素质问题,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人文学习的兴趣,四、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为自然科学提供人文导向,培育社会责任感,促使反思、怀疑、批判,推动自然科学健康发展,使之更深刻、更合理、更永恒。发现问题是自然科学的一大使命,人文素质能为之带来所需的直觉、灵感和想象力。[5]可见,只有打好人文素质基础,才可能有较高的全面素质。理工科院校更应该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第三篇: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研究
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之研究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刘国宏 倪八燚
内容摘要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探寻书法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有着积极的普遍意义。本文对书法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创建模式并用于书法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 :书法 人文素质 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
悠久的中国历史因书法艺术而灿烂辉煌,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书法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演进的特殊符号。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在中职生成长中的巨大作,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名作,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全面提高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一、书法教育现状观察
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人对世界艺术的贡献。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日本与韩国,中国传统书法对他们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在日本,他们把中国书法称之为“书道”。他们认识到书法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内涵。在韩国,书法被称为“书艺”,学习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性情的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与韩国的书法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人文素养。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极其重视汉字书法教学。国外的不少艺术、文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中国书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还派了不少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和研究书法。中国书法的影响正在向全世界拓展,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强。书法艺术历经几千年不断地继承与创新,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不仅在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康有为曾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这个道,大的方面是指宇宙的生成与变化;小的方面则是指人类的素养、品行。
在传统文明,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受到强烈冲击,在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发生断裂的历史背景下,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书法教育,突破中国书法教育的瓶颈,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书法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1、书法教育与激发民族自信心。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纵观历史,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智慧。通过书法教育,可以让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著名的西班牙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
2、书法教育与意志力培养。学习书法更多的时间是在临摹著名书法家的碑帖与墨迹。书法比较起绘画没有那么多的变化和色彩,更容易使练习者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才使书法练习更需要意志力做支撑和依托。意志力可以通过书法练习得到更加充分的的培养和磨练。意志力可以使我们比其他人有着更多的韧性和耐力,我们可以克服很多眼前和预想到的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在很大的困难面前保持镇静。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平心静气,端正姿势,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知难而进的好习惯。
3、书法教育与人格培养。任何一门艺术,都没有像书法那样与人格的培养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字如其人”是古训,也是现实。书法以文字为基础,人以文化为根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今人解释为:“心正才能笔正,笔正才能字正”。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高尚情操。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孙过庭等书法大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
4、书法教育与文化素质培养。发挥书法教育文化功能,以“书”传“文”。书法的内容从甲骨卜文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白话文、格言警句、诗歌散文……无不涉猎。我们在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时,不仅被其形式美所折服,而且深受其文学内容的启发和感染。自殷商经秦汉魏晋到唐宋元明清,伴随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一起延绵发展,为推动民族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巨大的成就。因此,学习书法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5、书法教育与能力培养(1)观察能力的培养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在书法教育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所临字的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观察不同字体中笔法的变化和渊源关系,观察各类碑帖墨迹总体的神韵、风貌和特征。当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到别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并引起探索研究的兴趣,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维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如天空的彩云、春天的杨柳、奔腾的江河以及人的坐卧、行走、歌舞、劳动、战斗等等,都和书法中的神情意趣相契合。但是,书法“挫万物于笔端,不拘常理常形”,它不像绘画那样反映的是事物的原形,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抽象的线条造型。因此,书法教育中十分重视思维的训练,即人们常说的“悟性”。书法教育中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两个途径解决实际问题。
(3)记忆能力的培养
书法教育中十分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尤其是临摹的训练中,它分为:对临:照着字帖,看一字,写一字,背临:脱离字帖,依靠记忆写出范字。“背临”的训练,完全依靠记忆力,而且学生对书法作品分析力的提高也离不开记忆。学生必须要记住旧的知识,并且清楚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解决新的问题。
(4)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书法教育中创作训练是书法艺术的最终目标。学生在完整、准确的临摹古人碑帖的同时,还要从中汲取古人作品的精华,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这是一个从继承到创新,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这与创造教育的要求学生开拓思路、发展个性、有独创见解的宗旨是一致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加以引导,适时指出他的艺术风格应向什么风格发展。
6、书法教育与审美素质培养。书法教育本身是一种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书法艺术以抽象、灵动、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美的感受。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角度观察,有飘逸秀的姿态美,有辗转流动的气势美,有疏密错综的结构美,有浓淡间出的墨韵美,有厚重轻软的运笔美。从书法艺术的意境美角度研究,有的作品能使欣赏的心灵处在振奋的状态,并唤起人们崇敬的心情和自我的尊严;有的作品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处在平静安宁状态,并唤起人们对生活亲切美好的感受;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与冲动,并唤起人们豪放的气魄和不屈的性格;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和谐完美,并唤起人们协调严谨的作风。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阳刚是美,阴柔也是美;豪放是美,婉约也是美;外露是美,含蓄也是美。
三、书法教育途径和方式的探索
任何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都依赖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措施,书法教育也不例外。成功的教育源于成功的教育措施,为搞好我校的书法教育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
1、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安徽省团校)是隶属于共青团安徽省委的公办中专学校和共青团干部培训基地,承担着中等职业教育、共青团干部岗位培训的任务。“以政治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自1982年恢复办校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开设书法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2、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
(1)书法教学的一般方式。从“书”到“书法”再到“书法艺术”,书法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古典书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把“书法教学模式”看作是一个由各子学科集合而成的母学科,强调各子学科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组建方式,即完全不考虑书法各子学科的独立性,以最抽象的书法哲学为切入点并作纲举目张式的展开。
(2)精讲多练,突出示范。对所教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师要先给学生做整体的示范,把书写的技巧表现给学生,使之更为直观。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实践练习,并对学生进行巡回辅导。通过示范和指导,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并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善于比较,把握规律。教师要不断帮助、引导学生总结书写的规律,从而把握规律、遵循规律,通过规律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书体的更深认识,较快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这样学习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因材施教,抓住两头。为了让对书法有兴趣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班级书法兴趣小组或推荐吸收到学校的书法协会,每周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和指导,着力把他们培养成书法的尖子学生,使他们成为班级书法的骨干。抓住两头的另一方面是抓差生。对差生来说,他们都有写好字的强烈愿望,但往往是缺乏足够的信心或学习的方法不当。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心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起“我也能写好字”的信心。
3、书法教学不断改革创新
(1)定期开展书法讲、练、赛、展、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作品得到充分的展示,提高学习热情。
(2)走出校园参加大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整体素质。走进社区为居民义务写春联。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奉献精神。
(3)以书法教育教学为载体,做到“人正、心正、字正”,实现“认真写好字,诚实做新人”的理想目标。(4)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根据需要统一命题,让学生走出字帖。在创作中寻找差距与不足并体验创造的快乐与喜悦。
2014/2/20初稿于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基金项目:2012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JG12011
参考文献
[1] 谢和平.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文化复兴.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丁建顺.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评说.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3] 陈振濂.书法美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4]王强.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模式与创新探讨.百度文库 [5]于唯德.书法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龙源期刊网 艺术教育 2007年第7期
作者信息:
刘国宏 *** 倪八燚 *** 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 合肥市长江路419号230061 lghart@163.com 1215164771@qq.com
第四篇:浅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浅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一、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教育是传承传统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更是乘机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主阵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某个时期曾经全盘否定传统,给传统文化的承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代。直至今日还存在一些高校漠视对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我们看到在大学生中,不会上网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学者感到揪心和无奈。
在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中就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教育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优秀的的道德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高校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把高等教育在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使学校培养的各类高级人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才有能力分析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融入国际社会,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亦应更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大学生要读点历史,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百年大计。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此外在学术层面,要强调中西融会。张岂之断言,将来的人文学术的高峰,也必然在中西融会中产生。科技愈是进步,社会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将更加强烈。他解释说,科技也有科技伦理,环境也有环境伦理,自然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要尊重自然,唤起人文精神。
(三)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文、史、哲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具人文情怀。传统文化教育还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近年来天津市各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采取了很多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普通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天津市历来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里有着多所高等院校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等。这些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通识课。在学校里对否一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最主流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开设课程。大学里的课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通识课两类。
在高校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天津市高校中,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讲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人文、历史类课程。其它院校都将大学语文列为文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理工类学生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在一些思政课中对于传统文化也有所渗透,但篇幅十分有限。
绝大多数都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通识课或称选修课。这些公选课一般都集中在人文通识课板块。课程名称类型都是五花八门。有总论式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也有某一具体方面的如《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国古代史研究》,还有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开设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儒家文化与当今世界融和》,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与当今问题结合的应用价值角度开设的课程如《儒家文明与现代社会管理》、《孙子军事哲学思想与应用》等。
(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文化讲座的形式更轻松随意利于学生接受,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天津市各高校近年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也蔚然成风。比如相声大师姜宝林现在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以及天津老年人大学的教授,在天津各高校开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并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很多高校都推出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讲座,形成了宣传传统文化的高潮,也大大地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补充了学生们传统文化知识,使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三)课下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像资料。大学教育相比中小学教育而言,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裕,学习的主动性更强,高校提供给学生的图书资源更丰富。最近几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社出版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版了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系列的图书。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类型的音像资料。我们看到这三种方式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方式之间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传播和影响,天津各高校学生大多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教育在天津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高校的做法更是可圈可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例如人民网·天津视窗报道的:“最近一段时间,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在校学生每天都能收到老师发来的“国学短信”,许多学生的手机里甚至已经储存了近百条经典的语句。据了解,从三个月前开始,该学院的辅导员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短信,给每个学生发送一条经典的国学语句,提醒学生牢记中华传统的美德。”生物工程学院书记文峰表示,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国学文化经典,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所有的学生
2都表示欢迎并且从中受益。
据了解,自这个短信平台创办以来,该院共向学生发送国学语录300多条,让理科学生也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学,并提高了个人道德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天津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天津市近九成高校都有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国学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学校提供的资源明显不足。日前,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项题为“国学,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抽样调查了天津市1500多名大学生。统计显示,82.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国学课是有必要的。建议开设选修课、公开课、定时讲座的分别占36.2%,33.5%和27.9%。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还存在课程少的问题。很多学生反应这方面的课程供不应求。一般每学期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很多学生有兴趣,却由于选课系统内的名额已满,而被拒之门外,既遗憾又无奈。
第二、无论开设相关课程还是举办讲座都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各高校开设相关公选课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性规划,所以存在着涉及知识面不够广,各课程之间相关性差等问题。举办相关的讲座也存在着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制度,内容零散、杂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传统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产生切实作用。
本人认为要提高实效性,在开设课程和举办讲座时要注意做到三结合:
第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中国人天然所具有的大同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密切相关,而这些思想本身就具有原始的、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使中国人能够在心理和感情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鉴于此,我们在大学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也要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第二、要把传统教育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相结合。现在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背景,也形成了一定的性格,他们在成长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眼界和知识面更广。针对这样的一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必要,同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性格特征、自身需求联系起来。
第三、传统教育要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脱离开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难找到价值归宿,也必然让学生丧失兴趣。所以要注意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一味依赖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丰富的图书音像资源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
3步热爱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设置的特点,采取一些具体举措,如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在图书馆开设专门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角图书区等等。只有把课堂讲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的利用新资源新技术新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资料三种方式都属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的高校里,一些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技术等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更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比如在校园网中开设专门的领域提供给学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鼓励相关教师开设博客,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知识的平台等等。
总之,就像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我们各高校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黄亚青
第五篇:论长征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论长征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
学
生:马良尧 学
号:09021020215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09级2班 指导教师:李志
四川理工学院
自电学院
二O一O年 12 月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摘
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缅怀红军的光荣业绩,弘扬团结、吃苦耐劳精神,对于提高我们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对红军长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要深入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使得素质修养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 红军长征大学生
人文素质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引
言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人文知识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性品格。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中学到些什么,以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正文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这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如今我们迎来了红军长征胜利的七十周年,举国上下,从政府机关到平头百姓,我们都在缅怀着长征精神并学习着长征精神,我们感受着先辈们战斗的艰辛,体会着他们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感悟着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感悟着我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我们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续写我们的辉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我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这壮烈的历史画面成为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一部红军长征史,也是军民鱼水情史。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不动百姓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红军的模范行为,赢得了百姓的深深敬爱,也成为今天中国军人学习的一面镜子。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的目标,长征精神是什么样的精神,那是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团结、奋斗、胜利精神,那是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一往无前,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那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创新精神;那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贵品德;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同生死、共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患难,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我们做为一名大学生,更有义务和责任将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发扬下去。
长征精神的是我们每个人所都要学习的,那么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想他带给我们的是力量,精神的力量,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大学生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他们发扬下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长征精神来激励我们,使我们的行动与长征精神的相符合,长征精神要我们具备团结,奋斗的精神,确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奋斗,人是平凡的,我们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我们所想要的,我们所想要达到的目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奋斗,在我们的奋斗过程中,我们会与人交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不断的来壮大自己,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如何做好团结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贵品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颗宽厚的心,与人相处,我们要学会忍让,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也许一句问候,就能让我们在人群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许一句祝福,就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收获,也许一个眼神,就能让某个人记住我们一辈子,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有句歌词这样写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什么当我们可以为他人留下个美好的印象的时候,我们却不愿意呢,相反事情的发展却与美好的状态差距了好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很多,高贵的品质并不是我们与生具备的,我们需要学习,我们学习什么,我们学习长征精神,他可以当作我们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还要学习独立自主的精神,独立自主是一个人具备的思考能力,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思考,取与舍我们要果断,幸福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是一种能力,他培养的是我们个人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我们自己处理问题,因此这种能力是不可小视的,培养独立自主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要肯定,我们要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我们在实践中去锻炼我们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有些眼高手低,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我们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不是什么问题我们都能解决的,要有实践,要经历过磨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实践的证明,我们虽有满腹知识,这也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不是课本,而是人才,我们大学生很要注意这一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可能做到,作到的也是少数,可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人,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有颗乐于助人的心就可以了,长征精神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这些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社会内外原因,导致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民众人文素质下降,这之中青少年最为严重,让人们急功近利,最求享受,甚至有人无奈的发出“世风日下,人欲横流”的感慨。精神文明倡导多年,但收效甚微,经过不断的探索,专家们发现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功能。自然,要把长征精神具体转化为有形的,有趣的,有效的,可操作的形式,就要进行不断地创造。在高校教学中可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如:参观革命根据地,访问老红军„„),让学生了解长征精神,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才能初步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它体现于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而人文素质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能养成,因此,对于长征精神的学习要始终伴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左右。
总之,大学生通过学习长征精神不仅可以修身明志,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增长见识,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长征精神的素质教育功能。合理的设置红色精神文化活动教学内容,将有利于红色精神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形成的影响。
结束语
未来的道路很长,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就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把前辈们具有的光荣传统发扬和传承下去,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我们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要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长征精神包含了众多人类精神的财富和精华!我们要学习,我们要用他们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我们要用行动和理论来武装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头,对于祖国的建设我们的责任重大!
我们没有走上长征路,也一样在长征,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人生长征中的一个个片断吗!
四川理工学院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王树增)
[2] 《雄关漫道》(贵州人民出版社,作者欧阳黔森 陶纯)
[3] 《放眼看长征》(红旗出版社2006年8 月出版,作者叶心瑜)[4] 《青春长征路》(湖南文艺出版社,作者:郑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