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聆听 品味 反思培训心得
聆听报告 品味内涵 反思成长
——“白银市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景泰县喜泉学区兴泉小学 胡广瑞
2014年12月16日至27日,感谢领导让(去掉)我有幸赴上海参加了白银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两周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华东师大的十多位教授的教育学理论报告,并亲身走进了上海三所知名学校进行了实地观摩,还聆听了这三所学校校长的讲座。我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的风采,如此零距离的接触,如此高层次的享受,如此真切地聆听一些教育教学专家的教诲,令我此次学习如沐春风,感受颇深,获益匪浅。
在培训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报告,课中我认真记录,也在时刻品味他们报告中的内涵,对比自己,反思不足。在聆听的这些报告中,其中黄建君教授的《教师的风度和风度美》与崔丽娟教授的《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面对》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现在将我的学习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关注自己,努力做一位风度美的老师。
黄教授告诉我们:教师风度美的三大表现为神态美、体态美和语态美,并就神态美、体态美和语态美分别进行了阐述。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更美的风度和仪表呢?
(一)优雅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德行、品格、气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身段体魄、装束打扮、表情神态、举止谈吐的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评价。风度在表现人的气质时,有着自身极为丰富生动的外观。只有当内在的气质之美得到完美的外在表现时人才能够具有风度之美。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要借助于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总是含有内心活动的内容。所以,风度既表现为人的静态美,又表现为人的动态美。它是内秀与外美的高度统一,正如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我国古话中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说法,都说明了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教师是直接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外观形象上“以身立法”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其内心世界的道德美洋溢于外表的风度美。
(二)高雅的谈吐和举止
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动作的美,2
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是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之一,语言又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谈吐,不仅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增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师上课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同学们,早上好。”面带微笑,轻轻的一声问候,马上把师生距离拉近了。
举止大方、姿态优雅是一个人的动态外观美,可以说,站、坐、行三态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加上优雅的手势和温和的表情会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教师如果能在闲暇时间抽空阅读,也一定能提高他们的蕴涵,爱阅读的老师的举止言谈、姿态都应是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气宇轩昂的。所以,我也在反思自己一定在有空的时候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知识内涵。
(三)端庄的仪容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我们面对的小学生,他们天真无邪,充满童趣,我们教师的仪容、仪表好比是一名演员,一上讲台,一个亮相,就能给学生其特殊的影响。
得体的服装打扮、发型修饰,端庄高雅的仪容不但可以对人体的形体、容貌、仪态、风度起衬托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它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容光焕发,富有学识教养,听起课来自然能提高情绪、振奋精神。反之不得体的穿戴,会显得拖遢懈 3
怠,无精打彩,疲惫不堪,会给学生一种沉闷、压抑和不愉快的感觉,就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非常强调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为教师自身形象的问题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起码常识。
综上所述,教师的风度仪表美,归根到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使美的心灵与美的仪表、美的谈吐、美的举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美的风采。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外在素质的修养,使其风度仪表更好,把内在美与外表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以不辜负学生心中“偶像”之美。
二、认识自己,努力做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
崔丽娟教授在12月20日上午给我们作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面对》报告。她在报告中阐述了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功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智,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作为老师,我认为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一段啰嗦不精练)如今,我们生活的年代,充满挑战,4
机遇很多,但与之俱来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我们被压力所打倒,那我们也失去了机会。其实压力的本身,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一次绝好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理健康的素质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是成功还是失败呢?那就要看我们自己拥有怎么样的心理状况。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的一个标志,那么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或者说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实际上它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为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身体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等了生了病,我们再来锻炼就来不及了,所以身体的锻炼是深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是一样的,日常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拥有一个积极心态、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就应当要注重或者说要养成日常注重心理健康,改良我们心理状态的良好的习惯,这对我们的人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是需要选择和放弃的,都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放弃我们得不到的,这样我们的心态也会变的积极。
(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般的说,我们都喜欢对生活充满积极的乐观的精神的人,我们愿意和他们合作,不是我们有意地这样作,而是当他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积极的心态的时候,他会把这种情绪传染开来,传染给我们,我们在不自觉的当中,也给了他一个阳光般的 5
机会,是他通过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来赢得了社会给他的帮助,赢得了机会;但一个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人,他的情绪也会扩散开来,扩散给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好象也变得很忧郁变得很愤世嫉俗,那他也就不会再想有合作的机会。所以我们说那些充满热情的人,他之所以容易被人家帮助,是他把这种情绪给传递开来,从而去赢得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应对社会,在适应和应对的时候找到自己的位臵,在你的位臵上把握机会,再去改造社会,你才能够成功。
崔教授在报告中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适应变化的生活,但是切记在变化和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去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她还说不能改变事件就改变对事件的态度,这话细细回味,还真有道理的。
(三)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句话“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信心里来自哪里呢?在具体的生活中,怎么样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呢?那就是要接纳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厘清目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的成功拥有了一半。
(四)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
崔教授把人生比作爬山,她说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过程 6
中,你是否到达了山峰的顶端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拥有怎样的攀登人生的山峰的心态?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登一座又一座的人生的山峰的时候,请自己多关注付出过程中的所得,不要老是关注自己的所失。因为只有快乐,才是我们活下去和愿意努力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每个人生来就愿意有辉煌的人生,成为一个成功者,为什么在我们努力地跋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慢慢地不再努力了。就是因为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他关注所失,而不关注所得,所以每一次努力,他都觉得,哎呀,失去太多,与所得所比是不值得的。慢慢的他就不具有这种攀登山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放弃了自己,同时他也就放弃了成功的人生,所以拥有攀登山峰的良好精神状态比是否达到山峰顶端更重要。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两周的学习是短暂的,但今后求知的路却是漫长的(教学生涯也是短暂的),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乐看人生、倍爱学生、更爱职业的老师,争做一位拥有风度美的美丽教师和拥有阳光心态的智慧教师!
第二篇:聆听 践行 反思
067:聆听 践行 反思
——群众路线所思、所想、所悟
群众路线是党的灵魂,是实践的产物。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做群众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偏差、长期积累的陋习难改、在突发性事件或者利益冲突矛盾面前,“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责任缺失,都无法适应群众工作的新需求。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俯下身来聆听百姓好声音,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清新之风、发展成果。
群众路线重点在于聆听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沟通是联系干部与百姓的纽带与桥梁。基层的声音就是基层的实情、群众的呼声。我们只有倾听基层的声音,才可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做好群众乐见的实事,真正让群众满意,让群众信任。党员干部作为传达党的声音、落实党的政策的先行者,要以真诚之心、为民之心、律己之心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基层好声音。
基层的声音怎么听?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重视基层、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真想法,发现真问题。党员干部要能够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拉下面子。倾听基层的声音,还要求党员、干部对所见所闻仔细辨别、认真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问计于民,服务好民。
群众路线关键在于践行
群众路线要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紧紧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重点治理庸懒散拖、推诿扯皮,作风漂浮、落实不力;调查研究不深入、基层情况不明;服务不主动,工作中不愿作为、无能作为、慢作为、懒作为、虚作为、乱作为;遇事不敢开展批评,习惯和稀泥、当和事佬;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能力不强,工作简单粗暴等问题。要广泛征求百姓意见,认真查找自身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把改进作风的亚欧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群众路线要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精神方面的需要,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内在的原动力。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群众基础就越扎实,群众工作也就越好做。经济没有搞上去,一切都是空的。
群众路线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作风考验着一个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水平。群众路线是同百姓拉近距离、培养感情、获取支持的有效方式。要准确把握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坚持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努力破解群众办事难、政策落地难、民生保障难、权益维护难、基层强化难的五难问题。只有联系实际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才能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群众路线难点在于反思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不断往前走更要时时回头看,回头看是为了反思、总结、提高,是为了认清过去、把握现在、瞄准未来。反思不仅仅是总结更应该是提高。如何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群众路线贵在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应是即来即去的“一阵风”,也不该是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而是动真格,重实干,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长期运动来抓,要将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具体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作例会制、干部包村制、重点项目联系制、换位体验制等,让干部在群众路线中成长,让百姓在群众路线中感受温暖。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发展为了群众,但发展也需要群众,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扬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社会才会更和谐,国家才会更富强!
第三篇:聆听心得,共享建议
聆听心得,共享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我是贵校五〃一班学生周南西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关心与帮助,让学生们在那么好的环境和教学氛围中学习。在此我代表全班家长向您们表示感谢,祝您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作为家长,我有三个有关教育方法的问题。在此,我将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认为,老师、家长和学生应该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沟通。如:
一、老师和家长都较忙,时间上不好统一安排,可以通过写文章和网上交流来交谈学生的一些情况,商讨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方法;
二、同学和同学也可以通过课外时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家长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好的方法,或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大家一起来探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常用写文章、写信的这种方法来相互了解,有些时候笔墨交流的交流方式恰到好处。
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有所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会不同。把孩子当成家长,把家长当成孩子,也可以把老师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还可以把家长当成老师,老师当成家长,这样换一种方法,换一种角度,用另外一种逻辑思考,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帮助。第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和家长,行为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效率。有时候老师和家长的行为会决定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我的孩子就比较懒,为了改变她,在家里我们都尽量让她自己洗衣服、洗碗,帮助家长打扫卫生等,甚至最近几个学期,还让她包饺子、做馒头等。这样,她不但学会了做家务,也让她懂得孝心,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才是我们作为家长最期盼的。
第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为此,我观察了好一阵子,发现她有自卑感。之后回到家,我就经常和她谈心,试着去鼓励她,帮助她走出自卑心理。我建议学校和老师多搞一些有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活动、辅导、讲座等,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向上地成长。
前段时间,我身边就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位读初一的学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批评了她。当天晚上回家后,她就从十二楼跳下,失去了可贵的生命,让人触目惊心。至此我建议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之间都应该多谈心,多交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也要反思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时间给孩子辅导,对孩子的学习有些松懈和疏忽。但在半期考试的家长会后,听了老师的分析和建议,我的感触更深。今后,我一定多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跟她谈心、给她信心、为她加油,让她的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第四篇:聆听魏书生讲座心得
聆听魏书生讲座心得
有幸聆听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关于【引领教师智慧成长】的讲座,使我受益匪 浅。
魏老师的讲座 用风趣幽默、简洁淳朴朴的语言,而不是华丽豪迈的词语,用谈心的语气而不是说教的方式,他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但这些普通的事例,却蕴含了教育的大道理。为我们揭示了他数十年潜心研究的教育理论。他所总结的“六步学习法”和学生自我管理班集体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搞好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刻地领会和反思。
我认为魏老师教育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按他的话说,也就是守住。他守住了我国教育者们几千年以来总结积累的“以人为本”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不论在他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都深刻地体现出来。在他的课堂中,营造了师生互动、互助的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习”的积极愿望。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后,教师及时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等。学生在掌握了方法后,接下来是自检、他检、师检等检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起到及时督促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作用。他常常引导学生认识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培养自学能力的信心,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教师的愿望,也成为学生的内在要素。
在教育教学中,魏老师非常重视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认为,为了服务学生,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而是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从基础抓起,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架设桥梁,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世界而只在大纲中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魏老师践行了他的教学观。他和学生一起制定教学目标,探讨教学方法,让学生为自己留作业、批改作业。这同时也反映了魏老师的教学民主思想。
在在魏老师的教育思想中,科学和民主是精髓。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魏老师的教育理念之中。科学的手段是以人为本。他提倡授人以渔而非鱼,他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过程,这就是科学,并且是最普通而朴实的科学。
魏老师特别强调教师的自强和发展。他认为教师必须自强,要管好自己。通过管理自己的心,才能了解学生的心。通过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且要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管理好自己,发现自己的上进心、事业心、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守住自己的快乐园地。
我认为魏老师之所以成功,还在于他身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他凡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先做到。这正是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为人师表的风范。魏老师不仅具有让人敬仰的教育智慧,而且具有一颗热爱祖国教育、热爱学生学生的博爱之心。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待成绩差的学生的态度上。
魏老师认为,人都是有差别的,遗传、后天环境、家庭条件、性格等等,都会造成学生之间有差异,作为老师,要承认并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慢慢学,每堂课、每天都能学一点,逐渐提高学习成绩。魏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在当今以分数论学生的时代尤为难能可贵。这充分体现了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听了魏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对教育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要热爱国家的教育事业,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教育的责任感,积极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学习钻研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自觉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大多数学生知识底子差,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重视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放弃任何学生,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逐渐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帮助。从基础抓起,从小事抓起,努力使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小点,一月进步一大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把学生的事当成大事,把学生的进步当成幸事。用平常之心,用高高兴兴的心态,做平平凡凡的育人之事。
第五篇:聆听讲座《品味朗读,感悟语文魅力》有感
聆听讲座《品味朗读,感悟语文魅力》有感
聆听讲座《品味朗读,感悟语文魅力》有感
晨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无论做什么事都格外用心,从服装的搭配,到导入语的设计,甚至于每个细节预设的话语她都要求尽善尽美,没有一点瑕疵。从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的用心和执着。
晨岚的讲座题目是《品味朗读,感悟语文魅力》,一直以来我就固执地认为——朗读是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功,它就如我们的“三笔两画”一样要深入师心。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然而现在有些老师为了完成课堂计划,为了节约时间,把读的环节给缩水了。其实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感情比我们强加给他们的感情,他们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所以如何读,哪些题材该采用哪种方式的读就非常关键了,这需要老师用心研究。
晨岚的讲座涉及的方面非常全,而且还有专业理论做支撑,她已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我还是比较欣赏她的课堂教学方面设计的那个环节。用自己的课堂实例来解说如何在自己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在不同的课堂,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的引导方式也不相同,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
在她众多的课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处:一处是她教授《桥》(记不清课题)时,用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互换角色读,整堂课书声琅琅,让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另一处是教一年级的《荷叶圆圆》,这个课堂气氛更是活跃,边读边用动作模拟出重点动词的含义,看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和晨岚伴着动听的诵读翩翩起舞,我被他们陶醉了,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喜爱呢?
在介绍诵读技巧时,晨岚的朗诵让我随之欢喜,随之流泪。她在范读《秋天的怀念》时,我的眼泪悄悄滑下,我分明看到晨岚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晨岚做到了。
我也是一个喜欢诵读的人,每每遇到美文总想拿来分享给学生,孩子们也愿意听我朗读。因多次参加群里的诵读活动,我的朗读水平也有了一些提高,其实我想套用小贤在写作上分享的一句话:只有量的变化,才能有质的变化。读的多了,听的多了,在这方面处处留心,朗读的水平就会有质的改变。
晨岚的讲座我个人认为有些面面俱到,我们都知道,处处涉及就会有所偏颇,不如抓住一个切入点深化细化。就如海哥所说的从课堂教学入手,具体研究何时,或者何种题材适合哪种朗读的方式,老师该在什么时候范读效果最好。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能够分享如此专业的讲座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专家,我们的榜样,就是这样的民间专家才是我们最愿意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