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领导干部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有感
思路决定出路
创新推动发展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读后感
乐陵联社:杨希军
读了《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后,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尤其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以新思想,新思维去面对不断发展的事物本身,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义不容辞的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处处做表率,时时带好头。这是所有一切的前提,只有带好头,才能带动全体人员的作用,才能使全体员工凝成一条绳,朝着一个方面前进。
下面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通过领导应坚持的“七个必须”,简要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必须严于律己、团结协作。
纪律严明是贯彻方针政策,维护联社威信,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才能提高制度执行力。做为联社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干的事情,自己首先要有了解,要有思路,要给联社职工一个表率。其次,面对困难、棘手问题,要走在职工群众的前面,带头领导职工去解决问题,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问题解决中,要做好权利下放,避免“大包大揽”,充分发挥分管主任的作用。最后,要带头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要经过联社党委会的充分论证,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的统一表决,避免决策失误。
二、必须勤于学习、立德修身。
立德修身是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所在。从“圣人”孔子到党的总书记,从《大学》、《中庸》到以德治国,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政治家、管理家、文人志士都强调人的立德修身。所以作为联社的主要负责人,勤于学习、立德修身是必然要求。我认为在这方面,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各级领导的讲话、领会文件精神,不但使自己,而且要带动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经常性的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金融法规、监管法规、业务常识方面加强学习,时刻关注大政方针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必须分清工作重点、矛盾主次。
作为联社负责人,处理的事项很多,所以分清主次是必然要求。一是杜绝工作中“事必躬亲”的现象。“事必躬亲”是一项优良传统,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作为一个人,精力有限,如果事事亲为,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收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同时,“事必躬亲”可能会使分管负责人失
去工作的主动权,丧失工作积极性。二是分清工作主次。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要理清工作思路,分清工作的重点、事情急缓,然后给下属明确的思路,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造成工作被动。
四、必须分清长远利益、短期利益。
作为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处理长远利益、短期利益的关系。短期利益固然需要,但是前提是可以长远发展。这方面,从前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很好的体会到,顶冒名贷款、以贷入股等问题,确实是解决了当时的贷款投放和股本金募集工作,但是因此带来的危害和风险要比作用大很多。所以,在决策中,一定要充分权衡利弊,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做到既有利当时利益,也不损害长远发展。
五、必须分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人们常说“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对于单位同样,有集体利益,才有个人利益的保证,集体利益受损失,个人利益也会不保。例如:贷款发放中的吃、拿、卡、要问题,确实给责任人当时不小的利益,但是反过来,这些贷款一旦形成损失,单位就要对此负责,单位就会将经营所得用于弥补损失,最终还是会损害个人的利益。同时,违规的放贷造成的后果,也会由责任人承担,小则罚款、大则丢饭碗,甚至锒铛入狱,不但自己,家庭也会因此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得不偿失。
六、必须重视创新、鼓励变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我们来说,大的创新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工作中微小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大到规章制度的更改、小到工作方式的改变,都可以视为创新。有时一个工作方式的改变,就可以使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农信进万家活动以来,我们在存款工作中坚持的发展大客户活动、特殊客户上门收款活动、利用大型超市LED进行宣传等创新手段,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资金组织工作历史性的突破。
七、必须重视按流程办理工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说: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比喻人人遵守规则,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定办理,才能有良好的秩序。具体说,一是按流程办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发挥作用,这样的工作流程就会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相反,不按流程办理,就是使效率下降。二是按流程办理,可以避免违规。制度是经过严格的论证才制定的,它对风险风范可以起到必须的作用。按流程办理,逐级申报、逐级审批,让所有工作臵于流程之下,就不会有违规的风险。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同志,在从事领导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矛盾和挑战。然而,不同的人采取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坐而论道,有的退缩回避,有的则积极应对。
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提升领导能力、升华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应努力做到“十个坚持”、“十个防止”,处理好“十种关系”。
(一)坚持群众观点,防止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想着群众。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其次,带领群众去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无原则地迎合一些落后观念。该带领群众去干的事不敢干,怕得罪人;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怕丢选票,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失职,从小的方面讲是在坑害干部,是典型的自私表现,进而也可以说是不廉洁的表现。
再者,对上对下应当一致。有个别同志,对上捧,对下哄,害人也害己。作为正职,要包容、宽厚,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一些事情要举重若轻,对有些问题又要举轻若重。作为副职,应尽职不贪功,尽责不揽权,到位不越位。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狭小经验出发,从个 人的固有观点出发。
第二,应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能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当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看不到成绩,看不到工作主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第三,应从过程出发,不能从本本、条条和框框出发。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分清阶段,分清轻重缓急,渐进式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的作用,否定主观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工作,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
(三)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片面性,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看问题、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会出现一成不变、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绝对化倾向。
比如,谈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忽视了动力,好像天马上要塌下来了;看社会,要么无比和美,要么一塌糊涂;看人,要么好得没毛病,要么坏得不得了。这样就会把问题绝对化。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防止绝对化、主观性和表面性。
(四)坚持全局观点,防止从局部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对全局看不清楚的,对一个地方和一件小事也是看不清楚和处理不好的。
为此,首先必须从全局着眼,准确把握局部的地位和作用。考虑任何问题,处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工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
其次,必须立足全局,服从全局,调整和做好局部工作。没有全 2 局,局部也不可能做好。例如某一领域,上游只管发展经济,污染物向下游排,从局部看眼前发展了,从全局看则得不偿失。应从全局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坚持长远观点,防止短期、短视行为,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要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量。若仅从某一剖面、某一断面去看,可能会想不通,继而心里产生压力,最终影响心理健康。每个过程又有若干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把所处阶段的工作做好。
首先是从长远出发,来考虑和确定当前的目标、方向、重点和方式,否则会迷失方向。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努力去做、去推动,逐步加以解决。
其次是做好当前的工作。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才能有长远发展,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才能放眼长远。这就是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
(六)坚持原则性,防止随意性,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遇事先问法;另一方面,善于坚持原则,讲究灵活性。
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研究问题发生了应该怎么看;第二,应该从什么角度处理;第三,今后应该怎么办。讲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讲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想当然。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七)坚持创新性,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之,只会僵化守旧,必定 3 无所进取、停滞甚至倒退。创新不等于否定一切,不等于一切从头来,更不等于瞎折腾、天天变,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首先是继承和巩固。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应敢于和善于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找出不足。不敢于、不善于否定,实质是思想僵化、夜郎自大,既不能继承,也不能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要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第三,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寻求新抓手。同时,还应防止“三俗”问题。现在有些人在讲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尤其是讲上级时,无不竭尽吹捧之能事。这是一种媚俗、庸俗、低俗的现象。
(八)坚持抓重点,防止四面出击、顾此失彼,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现在有些同志,不管是讲话、写文章、汇报工作、部署任务还是讨论事情,都面面俱到,无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人说这是“周密、细致和完整”,其实这是思维方式不健全、能力弱化的一种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问题、酝酿和研究任何事情,都应反复掂量、多谋善思,分清共性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其次,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把共性、主流和本质的东西找准了,还应分清形成的表层、深层原因是什么,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既学会弹钢琴,又善于抓重点。
(九)坚持精益求精,防止作风飘浮、粗枝大叶,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
在考虑问题、处理工作的标准、态度和方法上,不要总是讲差不 4 多、过得去。
比如,廉政问题,就必须细,不留任何缝隙;勤政问题,必须忠实勤勉、永不懈怠;学习问题,必须坚韧不拔,究根问底,永不满足;工作问题,必须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人言问题,有的应一听了之、一笑了之,有的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则应重视。
又如,我们在现场审计时,对于每一个重大事项的来龙去脉、形成的原因、违背国家规定的情节、客观结果和处理方式,必须要细,涉及到人,更要细,粗了就会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必须细上加细。
(十)坚持深入思考,防止盲目性,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
现在,有些人是人云亦云;有些人对问题的理解、对文件的学习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有些人对现行的看法就一根筋、钻牛角尖;有的是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看不到问题实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务实不够,就是没有深入进去,不能了解事情发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没吃透问题的根源,只知一点不看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是务虚不够,就是拿到一个问题后,没经过自己的大脑深加工,没多问几个为什么;下功夫不够,总结分析缺乏;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深度思考。
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动手与动脑、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积累与发挥的关系,形成实践总结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作风。中国有句成语叫“厚积薄发”,还有一句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是什么?就是务实与务虚的结合,在务实中积累经验,在务虚中提高能力。
第三篇:领导干部在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中
领导干部在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中
提升领导力
----学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有感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洪军
所谓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在一定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一种思维框架,它本质上是我们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所以,思维方式与一个人日常工作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长期的学习和总结积累息息相关。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其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能否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直接决定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
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对内,还是对外,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和移位思考是我一以贯之倡导的观点。我们领导干部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层面观察、分析和判断是与非,以防止走入种种思维方式的误区,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企业和职工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思维方式,提升领导力。
第一,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目前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有着较好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但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从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的实际生活与工作出发,习惯于从已有的书本知识出发,或完全依照我们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现实事态,这种思维定势如不及时改变,势必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程度不同的失误。所以,用历史的、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套现实的、具体的实际工作或生活,然会导致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第二,要有大局观念,防止步入片面式思维方式的误区。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只强调单一的分管面的工作,根本不关心周边与之紧密相联系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甚至忽视了企业各生产服务环节的连续性、依存性,忽视了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011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和要把济南建设成“实力济南,魅力济南,宜居济南”,这对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我们热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开拓进取、形成合力,就会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束手无策。从大处讲,不利于热电企业的发展;从小处看,对自身来说,再高的专业水平、再好的技术特长也只会是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领导干部。
第三,既要善于观察现象,更要在观察中思考本质。目前,我们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只会看到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而不会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必然影响到其思维深度,影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现象,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还要学会“怎么办”。现在城市集中供热热化率不高,供热企业发展、热源的建设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远不能满足日益长高、长大的城市需求;热用户的服务诉求日益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和供热企业服务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如何化解矛盾?化解矛盾点的关键在哪里?责任市政、放心市政、满意市政的要求摆在我们的面前,直接提出了供热企业如何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路、实现超值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善于观察、围绕工作目标,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中去研究解决。
第四,要不断的学习、开阔视野,转变思维。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既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弥补不足。要通过学习交流来转换我们的思维角度,通过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通过学习找出破解热电诸多难题的办法,从而营造一个团结、勤奋、务实、忠诚、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的一把手,要通过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寻找差距,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创造条件。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回眸热电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变革,服务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目标及角色的转换,审视着变化中所隐含的信息以及目前我们企业领导干部中由于受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因此,我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撰写的这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理论文章介绍给大家,以共勉,并提醒我们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快速适应并深深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必须要具备开放的思维能力,打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充分体现出多样性和思辨性的统一的规律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而为我们热电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抉择!
2011年2月22日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 刘家义
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同志,在从事领导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矛盾和挑战。然而,不同的人采取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坐而论道,有的退缩回避,有的则积极应对。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提升领导能力、升华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应努力做到“十个坚持”、“十个防止”,处理好“十种关系”。
(一)坚持群众观点,防止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想着群众。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其次,带领群众去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无原则地迎合一些落后观念。该带领群众去干的事不敢干,怕得罪人;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怕丢选票,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失职,从小的方面讲是在坑害干部,是典型的自私表现,进而也可以说是不廉洁的表现。
再者,对上对下应当一致。有个别同志,对上捧,对下哄,害人也害己。作为正职,要包容、宽厚,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一些事情要举重若轻,对有些问题又要举轻若重。作为副职,应尽职不贪功,尽责不揽权,到位不越位。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狭小经验出发,从个人的固有观点出发。
第二,应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能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当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看不到成绩,看不到工作主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第三,应从过程出发,不能从本本、条条和框框出发。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分清阶段,分清轻重缓急,渐进式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的作用,否定主观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工作,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
(三)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片面性,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看问题、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会出现一成不变、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绝对化倾向。比如,谈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忽视了动力,好像天马上要塌下来了;看社会,要么无比和美,要么一塌糊涂;看人,要么好得没毛病,要么坏得不得了。这样就会把问题绝对化。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防止绝对化、主观性和表面性。
(四)坚持全局观点,防止从局部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对全局看不清楚的,对一个地方和一件小事也是看不清楚和处理不好的。为此,首先必须从全局着眼,准确把握局部的地位和作用。考虑任何问题,处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工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其次,必须立足全局,服从全局,调整和做好局部工作。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做好。例如某一领域,上游只管发展经济,污染物向下游排,从局部看眼前发展了,从全局看则得不偿失。应从全局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坚持长远观点,防止短期、短视行为,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要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量。若仅从某一剖面、某一断面去看,可能会想不通,继而心里产生压力,最终影响心理健康。每个过程又有若干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把所处阶段的工作做好。
首先是从长远出发,来考虑和确定当前的目标、方向、重点和方式,否则会迷失方向。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努力去做、去推动,逐步加以解决。
其次是做好当前的工作。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才能有长远发展,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才能放眼长远。这就是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
(六)坚持原则性,防止随意性,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遇事先问法;另一方面,善于坚持原则,讲究灵活性。
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研究问题发生了应该怎么看;第二,应该从什么角度处理;第三,今后应该怎么办。讲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讲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想当然。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七)坚持创新性,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之,只会僵化守旧,必定无所进取、停滞甚至倒退。创新不等于否定一切,不等于一切从头来,更不等于瞎折腾、天天变,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首先是继承和巩固。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应敢于和善于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找出不足。不敢于、不善于否定,实质是思想僵化、夜郎自大,既不能继承,也不能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要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第三,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寻求新抓手。同时,还应防止“三俗”问题。现在有些人在讲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尤其是讲上级时,无不竭尽吹捧之能事。这是一种媚俗、庸俗、低俗的现象。
(八)坚持抓重点,防止四面出击、顾此失彼,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现在有些同志,不管是讲话、写文章、汇报工作、部署任务还是讨论事情,都面面俱到,无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人说这是“周密、细致和完整”,其实这是思维方式不健全、能力弱化的一种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问题、酝酿和研究任何事情,都应反复掂量、多谋善思,分清共性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其次,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把共性、主流和本质的东西找准了,还应分清形成的表层、深层原因是什么,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既学会弹钢琴,又善于抓重点。
(九)坚持精益求精,防止作风飘浮、粗枝大叶,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
在考虑问题、处理工作的标准、态度和方法上,不要总是讲差不多、过得去。
比如,廉政问题,就必须细,不留任何缝隙;勤政问题,必须忠实勤勉、永不懈怠;学习问题,必须坚韧不拔,究根问底,永不满足;工作问题,必须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人言问题,有的应一听了之、一笑了之,有的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则应重视。
又如,我们在现场审计时,对于每一个重大事项的来龙去脉、形成的原因、违背国家规定的情节、客观结果和处理方式,必须要细,涉及到人,更要细,粗了就会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必须细上加细。
(十)坚持深入思考,防止盲目性,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
现在,有些人是人云亦云;有些人对问题的理解、对文件的学习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有些人对现行的看法就一根筋、钻牛角尖;有的是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看不到问题实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务实不够,就是没有深入进去,不能了解事情发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没吃透问题的根源,只知一点不看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是务虚不够,就是拿到一个问题后,没经过自己的大脑深加工,没多问几个为什么;下功夫不够,总结分析缺乏;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深度思考。
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动手与动脑、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积累与发挥的关系,形成实践总结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作风。中国有句成语叫“厚积薄发”,还有一句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是什么?就是务实与务虚的结合,在务实中积累经验,在务虚中提高能力。(作者为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第四篇:学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学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心得体会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1109 人
学习了刘家义同志的文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深有感触,领导工作中遇到困难,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可能会用不同的结果,只有积极应对,迎接挑战,才能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因此改进思维方式,对领导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做一个党员干部和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主要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会包容、心胸宽广,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事不对人,公正公平,举重若轻,才能得到职工的信任和拥护。但是当职工的个人利益和职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也不能怕得罪人,无原则地迎合一些错误观念。该干的事不敢干,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既要尊重个人权利,又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才能带领群众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克服困难。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经验表明,当我们能够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当我们背离或放弃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这是一条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完全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我们党的事业的巨大成功。实事求是是凝聚民心的根本条件,也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如果把吹牛拍马、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视为时尚或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就不可能坚持实事求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说假话,不讲空话,自觉同弄虚作假的行为作斗争。加强自身修养,对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经常进行反思,及时改正失误和过错。经常用历史的教训来警省自己,敢说真话、讲实话,一切从实际出发,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实现安全生产。
三、要学会辩证思维
任何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相互转化的。对待任何事情,要辩证地看,防止绝对化、主观性和表面性。辩证思维有一下几方面:
1、坚持全局观点,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考虑任何问题,处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工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立足全局,服从全局。没有全局观念,局部工作也不可能做好。只有从全局需要出发,才能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坚持长远观点,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从长远出发,来考虑和确定当前的目标、方向、重点和方式,才不会迷失方向。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努力去做、去推动,逐步加以解决。做好当前的工作才能放眼长远。这就是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
3、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另一方面,也要讲究灵活性。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心随意。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4、学会创新思维,避免思维僵化
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会僵化守旧,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四、抓工作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问题、酝酿和研究任何事情,都应反复掂量、多谋善思,分清共性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并不是是周密、细致、完整,而是思维方式不健全、能力弱化的一种表现。防止四面出击、顾此失彼,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找准事物的共性、主流和本质,分清形成的表层、深层原因是什么,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既学会弹钢琴,又善于抓重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不顾此时彼,把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五、要作风务实、精益求精
总书记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作风务实就是要防止飘浮和粗枝大叶,坚持深入思考,防止盲目性,处理好动手与动脑、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积累与发挥的关系,形成实践总结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作风。务实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过程出发,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
作风务实就是要抓好落实,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作风务实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抓落实,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抓落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
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不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地去抓,精益求精,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第五篇:学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心得体会
学习了刘家义同志的文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深有感触,领导工作中遇到困难,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可能会用不同的结果,只有积极应对,迎接挑战,才能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因此改进思维方式,对领导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做一个党员干部和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主要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会包容、心胸宽广,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事不对人,公正公平,举重若轻,才能得到职工的信任和拥护。但是当职工的个人利益和职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也不能怕得罪人,无原则地迎合一些错误观念。该干的事不敢干,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既要尊重个人权利,又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才能带领群众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克服困难。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经验表明,当我们能够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当我们背离或放弃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这是一条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完全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我们党的事业的巨大成功。实事求是是凝聚民心的根本条件,也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如果把吹牛拍马、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视为时尚或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就不可能坚持实事求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
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说假话,不讲空话,自觉同弄虚作假的行为作斗争。加强自身修养,对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经常进行反思,及时改正失误和过错。经常用历史的教训来警省自己,敢说真话、讲实话,一切从实际出发,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实现4、学会创新思维,避免思维僵化
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会僵化守旧,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四、抓工作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问题、酝酿和研究任何事情,都应反复掂量、多谋善思,分清共性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并不是是周密、细致、完整,而是思维方式不健全、能力弱化的一种表现。防止四面出击、顾此失彼,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找准事物的共性、主流和本质,分清形成的表层、深层原因是什么,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既学会弹钢琴,又善于抓重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不顾此时彼,把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五、要作风务实、精益求精
总书记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作风务实就是要防止飘浮和粗枝大叶,坚持深入思考,防止盲目性,处理好动手与动脑、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积累与发挥的关系,形成实践总结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作风。务实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过程出发,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
作风务实就是要抓好落实,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
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作风务实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抓落实,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抓落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
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不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地去抓,精益求精,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